物理实验指导书:气体相对压力系数的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相对压力系数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测出空气的相对压力系数α,并与标准值比较。

2.了解差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学习用逐差法等处理数据。

二、实验仪器
PT-1气体相对压力系数仪,数显恒温水浴锅,真空泵。

三、实验原理
将一定质量的干燥空气,在测出其初压强P 1值以后密封于一玻璃泡内,玻璃随温度变
化的(线)膨胀系数很小(9.5×10-6℃-1
)可近似认为0,即体积V 不随温度T 而变化。

则玻璃
泡内气体的压强P 随温度的变化遵从查理定律:
P=P 0(1+αT ) (1)
式中P 0为该气体在0℃时的压强值。

显然 α=⎪⎪⎭⎫ ⎝⎛-T
P P P 00 故称α为气体相对压力系数。

为了简化实验条件,令其从任一点(T 1,P 1)态开始,至(T 2P 2)态结束。

则有: P 1=P 0(1+αT 1)、P 2=P 0(1+αT 2)
在固定T 值不变的情况下, ∵P ∝(1/V) ∴V=V 0(1+αT)
当T=(-1/α)℃时,对于理想气体有P=V=0,或者说在绝对温标00
K 时(即-273.15℃时)气
体将凝结为P=0。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在0℃虽然凝结为冰,但仍有部分不凝结,存有部分
水气的分压强。

且水气分压强在常温段的变化规律复杂,故实验须用干燥空气在所有的气体
中氦气(单原子,体积小)最近似于理想气体,而空气虽不如氦,但也比较接近于理想气体,其
α值与理想的标准值差别不大。

对于理想气体,α=3.661×10-3K -1〔(℃)-1〕。

根据查理定律制作定容气体温度计是复现热力学温标的重要仪器,用于温度测量。

四、实验方法与仪器描述
1.差压传感器装置
112211
2T P P T P P P --=∴α)
2()T P T P P P (1221--=α
半导体材料(如单晶硅)因受力而产生应变时,由于载流子的浓度和迁移率的变化而导
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压阻式差压传感器就是得用压阻效应制成的。

本实验中所使用的差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如图1,图a为外形图,图b为剖面图。

1、3为工作电压线(3为正),2、4为输出电压线(2为正),5为硅膜片,6为固定片,7为参考压力腔,8为正压力腔,C、D为接口。

它的核心是硅膜片,这种膜片是利用制作集成电路的方法,在单晶体基片上通过硼的扩散形成的,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四端应变片。

C D 8 A
PPT-1 C
M N
P
D B
1 2 3 4 5 6 7
E
图1 差压传感器的结构图2 十字形四端应变片
当膜片受压力时,将一恒定电压E加在M和N两端上,从A和B两端上输出电压U P与压差ΔP成线性关系:
U P=U0+K P-1ΔP (3)
式中,U0为压差等于零的输出电压:系数K P为一常数。

由(2)式可知,在测α的实验中,K P值终将被消去。

当接口C(正压力腔)与三通B、玻璃泡A相通,D腔(参考压力腔)被抽空时,则此时P AB 值即为大气的,也就是玻璃泡内的压强P1值,即:
P1=K P(U1-U0) (4)
水浴锅所示的温度值即为玻璃泡内气体的T1值。

然后,将三通活塞转动180°,将一定质量的干燥空气密封于体积不变的玻璃泡中。

为简化实验条件和节省电力,此时停止真空泵抽气,让D端通大气。

当玻璃泡A内温度变至T2时,A、C与D间的压差即为:
P2-P1=K P(U2-U1) (5)
∴P2=P1+(P2-P1)=K P(U2-U0) (6)
由此可见U值与P值是相应的。

注意:公式(1)、(2)、(4)、(6)中T、P一般取正值。

而差值可正、可负,但须注意增、减的方向不能弄错。

此传感器可用于非腐蚀性气体和液体的压力或压差的测量。

测量范围为0~105Pa,综合精度为0.3%。

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为了简易实现空气的干燥化,可以从T1≈90℃时,将与B相通的泡内空气烘干五分钟后,测出P1(即记下u1、u0),再将玻璃泡A(C)密封,降温测T2,P2。

为了减小α的实验测量误差,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增大T1,T2间的差值,另一
A 方面,在T 1,T 2内插入多个测量值(T i ,P i ), (i=1,2,3,4,……N)
装置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

被测介质是封装在玻璃泡A 内的空气,A 泡浸没
在恒温水浴锅内的蒸馏水中,恒温水浴锅可自动控制水温。

差压传感器的接口D 通大气,
接口C 经过玻璃细管和真空三通活塞与A 泡相连。

2.数显恒温水浴锅
将玻璃泡A 与毛细玻璃管相连。

在管的中段设置三通活塞,(如图3)当丁字形通孔正(丁
字)放置,则玻璃泡A 仅与C 相通,C 端接压差传感器。

当丁字形通孔倒(丁字)放置,则玻璃泡A 与C 、B 皆通。

B 端直通于大气。

玻璃泡浸没
于可变温、控温的水浴锅内。

组成温度T 的测控装置。

因金属铜丝的电阻随温度作线性变化,所以经校正后,可用电阻值以表示其温度(℃)
值和作为测控值。

于是所组成的数显恒温水浴锅。

B
PT-1气体相对压力系数仪 1 2 差压 V mV 3 传感器 D 4 C 恒温 升温
温度设定 温度调节 工作电压 输出电压
图3 差压传感器装置
当水浴锅内充满蒸馏水以后,将选择开关拨至“测温”挡时,则数字表显示出的温度值
即蒸馏水底部的温度值,当选择开关拨至“设置”挡时,轻轻旋转“温度调节”电位器旋钮,
则水浴锅温度即定于所设值,当水温低于所“设置”值时,则加热器自动通电“升温”,达
到后即自动停止。

于是“恒温”。

当水温高于“设置”温度时,它可以被认为仅是一“数显
测温装置”。

3.气体相对压力系数仪
PT-1 气体相对压力系数仪提供差压传感器的工作电压E=3.00V(3位半的数字直流电
源)和测量差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的±199.99mV (4位半数字电压表),组成气体相对压力系
数的测试部分。

五、实验步骤
1.整个装置安装如图3和图4后,在A 、C 、B 相通下,将水浴锅内徐徐充满蒸馏水,
然后接通水浴锅电源。

将选择开关拔至“测温”挡,则数字表显示的温度即为水温,再将选
择开关拨至设定档,转动“调温”旋钮,当数至:例如92.0℃时停止,再拨至“测温”挡,
则水浴锅水温至92.0℃即自动恒定于该值。

2.将“气体相对压力系数仪”的E(工作电压),U(输出电压)与“差压传感器”的E ,U
三通活塞 数显恒温水浴锅 工作电压 输出电压
相连,在C ,D 都与大气相通下,接通其电源,调节工作电压至额定值E=3.00V ,则数显:例如17.90mV ,此即为U 0值。

3.在三通活塞A 、C 与B 相通的情况下,开动真空泵。

几秒钟后被抽空间“差压传感器”的D 腔内的压强可认为0Mpa ,此时压力系数仪显示的U 值即为U 1值,约为135mV 左右。

P 1=K P (U 1-U 0)
(1)此时真空表所指示的值为D 腔的真空度值,例如-0.091Mpa ,它只是表明D 腔是否抽空,而不作其与大气相差的压强值。

(单位为Mpa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0.101325Mpa 。

(2)当压力系数仪显示的输出电压值稳定后,才读取U 1值。

因为D 腔系统有可能漏气,在测出U 1后立即关掉真空泵,则D 腔随即通大气(真空表复指于0Mpa)。

再转动三通活塞180°使AC 相通而与大气口B 隔绝。

4.将水浴锅“设定”温度调至环境温度例如室温15℃以下,再将“选择开关”拨至“测温”挡。

然后每降低1℃记录下相应的U 值,即得(Ti ,Pi )i=1,2,3,4,……2N 组,包括(T 1,P 1)在内共(2N+1)组实验值。

真空表 通大气 1 F 阀 PT-1气体相对压力系数仪 2 差 D B
3 压传 A
真空泵
V mV 4感器 C
三通活塞
工作电压 输出电压
图4 差压传感器测量装置 5.为检测实验系统的漏气情况,以及大气压强是否变化,测完(Ti ,Pi )后可让其复升温至T 1,再抽空D 看U 1(P 1)值是否变化,并记录下U 1′,若U 1′≈U 1,则实验近乎完备。

6.建议每变化温度5℃,记一次T j 和U j 。

7.实验完后,关掉电源,从水浴锅上附设的橡皮管是否放掉蒸馏水由实验室决定。

六、注意事项
1.差压传感器和玻璃制品易损坏,操作要小心。

转动三通活塞时一定要缓慢,另一只手一定要扶住活塞。

需要更换蒸馏水时,用恒温水浴锅的橡胶管放水,不要倾倒水浴锅,以防损坏仪器。

2.使用恒温水浴锅时,为了确保安全,请接上地线。

注意向锅内加蒸馏水不能使电热管露出水面,以免烧坏电热管,造成漏水。

严禁在不加蒸馏水时,通电干烧,损坏水浴锅。

H G 工作电压 输出电压
3.升温到达“设定”值,断电以后,水温还将上升1~20
C 后,方下降,降过设定值后再通电加热.使用时须考虑上此“热惯性”,对实验的影响及采取相应的消除办法。

例如每次实验记录都选取温度降至“设定”值时读取数据(“热惯性”是加热系统的温度断电后,高于水温所引起的)。

4.不工作时,应切断电源,以防发生意外。

七、数据处理
1. 将(T 1,P 1)与(T N+1,P N+1)逐差组合,共组合出N 组代入公式(2),则:
标准值α=3.661×10-3℃-1,若超出误差范围,试分析原因。

2. 将[(U i -U O ),T i ]作直角坐标图,若近乎线性关系,则用直尺连线,让实验点均匀分布于直线左右,求得其截距为(U-U 0)。

,斜率为ω,则由(1)式等可知:
P 0=K P (U-U 0)。

, (9)
α=ω/P 0 (10)
或者将(U i -U 0),Ti 代入“线性拟合”程序,用电子计算机将一切值都计算和打印出结果来。

八、思考题
1.试计算球形玻璃泡随温度T 的变化而胀缩对测量的影响。

2.环境室温的变化对测量有无影响?为什么?
3.设毛细管的内直径为1毫米,长300毫米,而玻璃泡A 的内直径为80毫米,试计算其对测量的影响。

∑==N j j
N 11αα∑=--=
∆±N j j N N 12)()1(1αα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