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高中政治《政治生活》(共5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致的。
第一单元 总 结
从公民角度看,把握一个主题、两对关系、三 项原则、四种途径。 一个主题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两对关系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与国家 的关系; 三项原则就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条原则; 四种途径是指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途径。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职能1-5
干什么
宗旨、原则1-3
人民的地位:国家的主人,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政府的性质: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公民的权利、政府的权力都是宪法和法律授予的 1.(全国卷I)K市市镇两级政府每年拿出两亿元资金, 逐步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工程,为农民构建起社会保 障体系,实现了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 在这件事中,政府的角色是 ①经济建设的组织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调控者 ④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江苏卷34)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 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 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 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 意见反馈。 关注民生改善 ,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 (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6 分) 负责的基本原则 ,积极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
根本 前提 基础 基本 原则
3条
公 民 的 政 治 生 活
途径 方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有序 参与
是否遵循 宪法、法 律规则和 程序
易错点
阶级性≠社会性(全民性) 人民≠公民 权利≠权力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样 的民主≠专政≠专制 民主 需要 专政 排斥 需要 专制 村委会≠我国的基层政权 村委会的选举≠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大代表
4.(江苏卷13)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 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违法集 资、摊派费用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 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了行政 诉讼受理范围。该修改 ①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 ②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权力行使 ③更好地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 ④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职能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全国卷I 18)2014年,我国废弃实施多 年的企业年检验照制度,公开《企业信息公 开暂行条例》。条例确立了包括企业年度报 告和即时信息公示、政府部门的企业信息公 示及信用约束机制在内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 。实施该条例意在 ①强化社会监督,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②转变政府行为方式,降低行政管理费用 ③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④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民主决策的渠道 ≠ 民主监督的渠道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事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网上评议政府等
1.(全国卷II 16)从2013年开始,某市在社区推 动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相 关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民情理事会。民情理事会通 过协商讨论,促进诸如广场舞扰民、小区乱停车等 难题的解决,得益于民情理事会
5.(江苏卷12)某社区老年人较多,但没有 老年人文化和娱乐活动场所,这一问题引起了 媒体的关注。该社区的几名中学生联名向社 区居委会提交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 的建议书。同学们的做法是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寻求政府帮助 D.通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民主管理
①提供管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
②完善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形式 ③发挥了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 ④明确了社区居民参加基层民主协商的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安徽卷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 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法于民 、立法为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 中的作用,又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 径。这意味着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公民要积极依法行使立法权 A.①③ 关监督和社会
监督。(3分)
6.(安徽卷39)(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实现经济稳中有进,要求政府弱化GDP考核 机制,弱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盲目投资的冲动,着 力解决收入、就业、社保、治安、环保等民生问题; 要求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智 慧和创造力;要求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政府工 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 (2)运用整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对政府要求的理 论依据,并从认识社会“正确认识社会”角度对材料 理论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 二进行哲学思考。( 20 分) 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应建立 服务型政府,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政府贯彻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与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应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全名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 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7.(天津卷13)(10分)阅读材料,则答问题。 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目前在用户规模 ,网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迅 猛发展的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以 ①利用互联网渠道,政府可以提高管理和服 及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的国际互联网体系,对社 务的质量与效率。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会各领域产生着日益深远的重大影响。今年3月,“ 互联网+”一词被政府工作报告使用后,国内正在不 ②利用互联网平台,政府可以更好地接受人 断衍生出“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安全”等热 民的监督,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政府 点话题。 的公信力, ③通过国际互联网体系有利于开展政府间的 如果“物联网+政治生活”,将对我国政府的工 国际合作: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 作产生哪些积极影响。(10分)
3.(天津卷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 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 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 味着: ①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②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过程(环节) 政治性事务 社会性事务 性质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主体
范围
国内政治 国际政治
公民
政府
政党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府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国家利益观等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本 质
特 点
民主与专政 的统一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怎么干
性质
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的政府
决定
依法行政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国家性质
体现、服务
自觉接受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
易错点
政府职能的划分,其中有些职能存在交叉 政府承担职能 ≠ 政府包办一切 依法行政(政府) ≠ 依法执政(中共) 中国共产党≠履行国家职能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社会公共服务(或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深入调查 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做到了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 主决策;注重意见反馈,做到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 督。
第二单元 总 结
从政府角度看,必须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应该做什么,即政府职能; 二是政府如何去做,即工作原则,应依法行政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和自觉接受监督。 立足整个教材:必须把握公民与人大代表、政 协委员的关系,认识人民与政府、党、人大、 民主党派的关系。
3.(山东卷30)某市区为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 的构建,特聘一些社会组织专业人士和社会能 人担任区、街镇、社区三级的综合治理委员, 建立“三级联动”机制,以保障特聘委员为群 众排忧解难,为政府出谋划策,特聘委员模式 ①代行了政府职能,推进社区基层民主 ②有助于政府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型 ③创新了社会组织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 ④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的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政治生活》
重点梳理 疑点解惑
基本思想
以《考试说明》为纲,以现行教材为本, 以单元知识专题为题,以重点、难点、疑点为 切入点,以高考真题为例,明确基本概念,理 解基本原理,从微观、中观上把握高考考点的 实质以及内在联系,从宏观上把握相关知识的 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全书概要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5.(全国卷I 38)(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 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 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 “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 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 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参考答案:(1)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 (2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系统;(2分)按照预算 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 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2分)运用检查、 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 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 3分)公开预算, 管理。(12分)
4.(浙江卷31)从2014年10月1日起,我国机关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 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传统养老 制度把城镇从业人员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做示。 这说明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 ②改革有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经济权益 ③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 ④公民在政治权利方面平等地享有基本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广东卷13 )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将细化后 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
6.(重庆卷13)(26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面 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 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 最终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示例 :①公民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面对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 外敌入侵,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 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 为国家的繁荣强大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 国家具有保护公民权益的职责。国家维护公 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 民生命,自由等权利,为公民生活与发展提 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供和平环境,曾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③ (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 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