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做一个有理想的大学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想就在前方
——那些年,我们曾有过的理想
还记得儿时的你有什么梦想吗?
• 在中国民间,有个流传已久的习俗:抓阄。它是小孩周岁 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 日的庆祝方式。抓周的那天,父母长辈会在孩子面前摆上 各式各样的玩意儿,比如书籍、钱币、文房四宝等等,任 由孩子自己挑选。人们认为孩子第一个抓稳的东西就将是 他这一生事业方向。 • 现今,虽然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延续抓周的习俗,但我们依 然能在生活中看到或者亲历另一种形式的抓周:从幼儿园 大班开始到整个小学,老师和长辈经常会问我们: “你 长大了想当什么?”“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解放 军!”“我想的理想,
它实现了吗?
• 有一份网络调查显示:从事的职业就 是儿时梦想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比 例的7%左右;随着成长改变了最初梦 想的人数占11%,还没有实现,正在 朝着梦想的目标努力前进的占36%; 完全背离了儿时梦想的占30%;剩下 16%的朋友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 •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概只有一 成左右的人可以“梦想照进现实”你 是其中之一吗?
英国孩子儿时的梦想TOP 10
• 1家庭/婚姻/孩子 • 2冒险家/旅行家 • 3教师 • 4流行歌手 • 5运动明星 • 6演员 • 7消防员/警察 • 8护士 • 9医生 • 10宇航员
志向远大更易成功
• 据英国《卫报》报道,一项研究显示,志向 远大的孩子成年后更易成功。这项研究持续 了30多年,其间英国教育研究所的简· 埃利 奥特和同事们跟踪了近万名英国人。1969 年,他们先对一群11岁的孩子进行了一项 调查,了解他们的业余爱好、喜欢的科目以 及对未来的预期,调查者还要求孩子们写一 篇短文,想像他们25岁时的情景,如生活 状况、兴趣爱好、家庭和工作等。
• 向着你的梦想,加油!
谢 谢 观 看 !
• 当这些孩子长到42岁时,研究者重新翻阅 了他们当年的短文,与现在实际工作情况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11岁时便有 专业技术职业理想(如兽医、律师、建筑 师等)的孩子当中,50%的人已经实现了 抱负;而那些没有类似职业理想的孩子, 仅有29%的人在从事这些工作。即使有些 被访者没有从事当初梦想的职业,但志向 远大的孩子在其他专业技术领域的成功率 也比较高。
理想的作用
•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 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 帆。没有科学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 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舟,会在生活 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 流之中。
我们应该做的
• 在大学阶段,“学什么”、“走什么路”、 “做什么人”的问题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 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 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 人生课题。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 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 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 充满自豪!
作为大学生的你是否依然坚守者自己的理想?
• 曾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就是这个在师 长眼中的好学生竟然将同寝室的三名舍友 残忍的杀害,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马 加爵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没有理想信念, 是我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有什么追求, 就是很失败。”这番话有种直指内心的力 量,那也是他回首二十多年生命历程所作 的最后感悟,每一字都是格外的沉重。
• 志向是人生的一种美好愿景,能够指引人生 的方向,也能在遭遇坎坷时帮助我们坚持到 底。对于儿童来说,志向的内容如长大后成 为“科学家”、“发明家”或“作家”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有志向的孩子更容易得到 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而这种与长辈的 良性互动会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久而久之,“前程远大”的自我意象植入到 孩子的自我概念中,能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做 出更高远的选择,也能帮他们积极应对挫折。
• 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加爵一个人,在分 析前些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学生深陷传销事 件时,专家指出,这都是与部分大学生出现理 想信念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
•
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家是否认同马加爵关于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浑浑噩噩过日子的言论?有 没有想过大学是什么?今后的人生是否有明确 的信念与追求?信念在哪里?不知道我们每个 人的心是否能经受住这样的拷问!
——那些年,我们曾有过的理想
还记得儿时的你有什么梦想吗?
• 在中国民间,有个流传已久的习俗:抓阄。它是小孩周岁 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 日的庆祝方式。抓周的那天,父母长辈会在孩子面前摆上 各式各样的玩意儿,比如书籍、钱币、文房四宝等等,任 由孩子自己挑选。人们认为孩子第一个抓稳的东西就将是 他这一生事业方向。 • 现今,虽然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延续抓周的习俗,但我们依 然能在生活中看到或者亲历另一种形式的抓周:从幼儿园 大班开始到整个小学,老师和长辈经常会问我们: “你 长大了想当什么?”“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解放 军!”“我想的理想,
它实现了吗?
• 有一份网络调查显示:从事的职业就 是儿时梦想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比 例的7%左右;随着成长改变了最初梦 想的人数占11%,还没有实现,正在 朝着梦想的目标努力前进的占36%; 完全背离了儿时梦想的占30%;剩下 16%的朋友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 •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概只有一 成左右的人可以“梦想照进现实”你 是其中之一吗?
英国孩子儿时的梦想TOP 10
• 1家庭/婚姻/孩子 • 2冒险家/旅行家 • 3教师 • 4流行歌手 • 5运动明星 • 6演员 • 7消防员/警察 • 8护士 • 9医生 • 10宇航员
志向远大更易成功
• 据英国《卫报》报道,一项研究显示,志向 远大的孩子成年后更易成功。这项研究持续 了30多年,其间英国教育研究所的简· 埃利 奥特和同事们跟踪了近万名英国人。1969 年,他们先对一群11岁的孩子进行了一项 调查,了解他们的业余爱好、喜欢的科目以 及对未来的预期,调查者还要求孩子们写一 篇短文,想像他们25岁时的情景,如生活 状况、兴趣爱好、家庭和工作等。
• 向着你的梦想,加油!
谢 谢 观 看 !
• 当这些孩子长到42岁时,研究者重新翻阅 了他们当年的短文,与现在实际工作情况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11岁时便有 专业技术职业理想(如兽医、律师、建筑 师等)的孩子当中,50%的人已经实现了 抱负;而那些没有类似职业理想的孩子, 仅有29%的人在从事这些工作。即使有些 被访者没有从事当初梦想的职业,但志向 远大的孩子在其他专业技术领域的成功率 也比较高。
理想的作用
•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 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 帆。没有科学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 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舟,会在生活 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 流之中。
我们应该做的
• 在大学阶段,“学什么”、“走什么路”、 “做什么人”的问题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 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 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 人生课题。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 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 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 充满自豪!
作为大学生的你是否依然坚守者自己的理想?
• 曾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就是这个在师 长眼中的好学生竟然将同寝室的三名舍友 残忍的杀害,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马 加爵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没有理想信念, 是我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有什么追求, 就是很失败。”这番话有种直指内心的力 量,那也是他回首二十多年生命历程所作 的最后感悟,每一字都是格外的沉重。
• 志向是人生的一种美好愿景,能够指引人生 的方向,也能在遭遇坎坷时帮助我们坚持到 底。对于儿童来说,志向的内容如长大后成 为“科学家”、“发明家”或“作家”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有志向的孩子更容易得到 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而这种与长辈的 良性互动会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久而久之,“前程远大”的自我意象植入到 孩子的自我概念中,能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做 出更高远的选择,也能帮他们积极应对挫折。
• 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加爵一个人,在分 析前些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学生深陷传销事 件时,专家指出,这都是与部分大学生出现理 想信念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
•
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家是否认同马加爵关于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浑浑噩噩过日子的言论?有 没有想过大学是什么?今后的人生是否有明确 的信念与追求?信念在哪里?不知道我们每个 人的心是否能经受住这样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