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科举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的科举之路
祖籍衡阳的曾家世代以农为生,几百年来一直忙于耕作,从来没有人去读书求取功名。

但是到了晚清时,这个家族却出了一个大人物,他就是被誉为晚清“中兴名臣”的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函。

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清廷封为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

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的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其家境并不是很富裕,在当时仅相当于一个中小地主的水平。

据曾国藩自己回忆,他小的时候也干过放牛、砍柴之类的杂活。

曾国藩的祖父名玉屏,字星冈,父亲名麟书,字竹亭。

据史料记载,曾玉屏年少时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为乡里人所耻笑,后得人劝诫,方才浪子回头。

精明干练的曾玉屏十分善于经营,曾家产业也在他的治理下不断扩展。

在地方上,曾玉屏为人刚直,言论非凡,对乡里的公益事业尤为热心。

因此,当地的老百姓对他是既害怕又尊敬。

不过,尽管曾玉屏作为当地的乡绅,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由于早年弃学,他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顶多是粗通文墨而已。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曾玉屏自然深以为耻。

为此,他痛感没有功名的遗憾,于是转而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自己的长子曾麟书身上,“穷年磨砺,期于有成”。

但可惜的是,曾麟书读书虽然很用功,无奈悟性不高,先后赶考17次,总是落地而归。

直到道光十二年(1832),43年的曾麟书才勉强考上一个秀才。

曾麟书本人也自知仕进无望,遂“发愤教督诸子”,希望曾家子弟能够考取个功名来光宗耀祖,完成祖辈们的心愿。

这样,曾国藩作为曾麟书的长子,曾家的长孙,自然被寄予厚望。

童年的曾国藩自懵懂时便开始接受父辈们的启蒙教育,他从六岁时即开始上学,最初取名子城,字居武。

在七岁(虚岁为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因为屡试不中,为维持生计,曾麟书便开馆授徒,从此,曾国藩便在其父所执教的私塾——“利见斋”中读书。

从日后曾国藩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曾麟书对儿子督责甚严:“晨夕讲授指划,耳提不达则再诏之,已而三复之。

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辄乃已。

”在父亲的苦心教育下,曾国藩很快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并开始学习作八股文,准备应考。

14岁时,曾国藩跟随自己的父亲赴长沙参加当年的童子试,不料父子双双落第。

科考归来后,曾国藩仍然跟随其父诵读儒家经典。

但曾麟书并不想让儿子步自己的后尘,加之曾国藩在长沙童子试上成绩俱佳,被列为优等,他认为自己已不足以教授其子,遂谋划着让曾国藩去拜访名师。

道光十年(1830年),二十岁的曾国藩离开家乡,前赴衡阳的双桂书院学习,师从汪觉庵先生。

一年后(1831年)又回到本县的涟滨书院进行深造。

在就学于涟滨书院期间,曾国藩由于勤奋好学,其才华为涟滨书院的山长(即院长)刘象履所赏识,刘断定曾国藩日后必能成大器。

此时,曾国藩已经改号“涤生”。

“涤”,照他自己的解释,即“涤其旧染之污”;“生”取“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之意,表示自己要洗涤旧习,求得新生。

这次改号充分彰显了曾国藩的上进心。

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国藩自第一次参加长沙府试之后,又连续六次参加了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没有成功。

这对年少时“急于科举”的他来说,不啻为一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曾国藩却持另一种见解,他认为自己当时不但“未尝敢出一怨言”,还“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

他感悟到“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
埋没者”。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气度之大,他不但没有把屡次落第放在心上,反而以此作为鞭策,激励着自己更加注重磨练诗文的基本功。

道光十三年(1833),曾国藩第七次参加科考,这次终于考中生员,成为秀才,从而获得了进入县学的资格。

第二年,他就读于长沙的岳麓书院,当时岳麓书院的山长是嘉庆年间的进士欧阳厚钧。

欧阳厚钧饱读诗书、学识渊博,曾国藩在他的教导下学识大进,每次考试,总是第一。

同时,他也受到了岳麓书院内湖南学风的熏陶,这对其思想和以后的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曾国藩在岳麓书院求学长达一年,在此时期,他学习非常用功。

据说曾经因为晚上读书声音太大,遭到一位同学的呵斥,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曾国藩无奈之下只好改为低声默诵。

正是凭借刻苦的努力,曾国藩通过了当年(1834)湖南省的乡试,考取了第三十六名举人,此时他年仅24岁。

乡试之后照例要在次年入京参加会试,曾国藩遂于同年十一月从湖南老家启程,赴京师赶考,但在次年(1835)的会试上落第,之后曾国藩便寓居京师的长沙会馆处读书,准备参加道光十六年(1836)的恩科会试。

但不幸的是,恩科会试,他再度名落孙山。

曾国藩深感自己“火候不够”,于是决定离开北京,启程回乡。

在返湘的途中,曾国藩因钱财告罄,便向时任睢宁县知县的同乡易作梅借了一百两银子。

但路过金陵(今南京)时,曾国藩在书肆上偶遇一部《二十三史》,爱不释手,但此时银两已经所剩无几,便将自己随身携带的衣物当掉,从而购得此书。

当他回到湖南,把这件事禀告他的父亲时,曾麟书十分高兴,但又不无深意地告诫曾国藩,所借之款他可以代为偿还,但如果曾国藩能将这些书读完,也算不辜负他的期望了。

父亲的一席话令曾国藩大受感动,为此他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不孝。

”结果在整整一年的时间内,曾国藩闭门不出,发奋苦读,不仅把《二十三史》给圈点一遍,学问也大有进步。

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第二次进京赶考,临行前因家里年景不好,只好向别人借债方才凑够了去北京的盘缠。

所幸的是,在这一年的会考上,曾国藩终于考中第三十八名贡士,而当时会试的总裁正是大学士穆彰阿。

张榜当晚,曾国藩依例登门拜谢,穆彰阿对曾国藩的学识和能力十分赞赏。

此时曾国藩因穆彰阿嫌他的名字太“鄙俗”,遂取“藩屏国家”之意,改名国藩,之后对穆彰阿也以门生自称。

有了穆彰阿的赏识,再加上自己的学识,曾国藩此后的科考“极为顺遂”。

在当年四月份的复试中,成绩被列为第一等。

接着在同年的殿试上,考取了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曾国藩的功名心很盛,相传他在得知自己中了进士后,因名列三甲,为此羞愤难耐,“即日买车欲归”。

因为按照过去的惯例,三甲进士多半不能进入翰林院。

后来经劳崇光等人多方劝慰,并答应为他帮忙,曾国藩才回心转意,打消了早归的念头,按时参加了当年的朝考。

结果,朝考一等第三名,后由道光帝拔置为第二名,改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之后(1840年),庶吉士散馆,曾国藩列二等第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官秩从七品,从此结束了他十余年的科举之路,开始了其官宦之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