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立秋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健脾开胃的功效。青橄榄,性平,味酸、甘、涩,归肺、 胃经,有清热利咽、生津止渴功效;加上猪骨壮筋骨、益气 力,蜜枣清心润肺,生姜能除去海鲜的寒性及腥味。
青榄响螺扇骨汤有滋阴润燥、清热利咽、开胃的功效,适用于 立秋前后,天气炎热干燥所致咽喉干痛、干咳、咯痰不多、口 干口渴、大便干结等不适的调养。
注:对海鲜过敏者、虚寒体质者慎用。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 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每年太 阳达黄经135°即为立秋,通常于公历8月 7~8日交节。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 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 天开始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 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 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 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 子,秋收的季节到了。古人把 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
秋季饮食调养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 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 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 生津,顺应秋冬养阴,有利于阳 气的收藏。
立秋养生要点
四、运动调养
秋季时节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 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干扰阳气的内藏,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立秋养生要点
三、饮食调养
秋天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素问·脏气法时论》
“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 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 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 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进食 酸味果蔬。
秋时肺金当令
肺金太旺则乘肝木,故《金匮要略》 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 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 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 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 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
立秋食疗方
5、雪梨银耳糖水
材料:雪梨1个、银耳30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洗净去芯浸泡1小时,银耳洗净、泡软撕成小片,雪梨洗净 后削皮去心,切成小块备用。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开 火炖1小时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宁神。适合阴虚肺燥,心烦多梦之人。
立秋食疗方
6、青榄响螺扇骨汤
以养“收”为原则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的 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 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 是人体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 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 皆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养生要点
一、精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
(1)捶腰背
端坐,腰背自然挺直,两手握空拳,捶打腰背 中央及两侧,从下往上,再从上往下,先中央 后两侧,各捶30次。此法可通调背部经络,畅 肺气,健腰肾。
(2)摩鼻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热后,分别沿鼻 梁、鼻翼两侧上下搓摩30次,然后用两手食指 按揉两侧迎香穴30次。此法可养肺健体,增强 机体免疫力。
所以南方的小伙伴切莫急着贴秋膘,此时防暑除湿,养护脾胃才是关键。下 面介绍几款时令养生食谱给大家。
立秋食疗方
1、猪脊骨炖藕
原料:猪脊骨500g,藕500g,精盐、葱段、生姜片、黄酒、味精各适量。(3-4人份) 功效: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制作方法:
把猪脊骨洗净、剁碎,放沸水锅里焯一下,捞出。去藕节和表皮,洗净、切 片。猪脊骨放在锅里,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撇掉浮沫,添加精盐、黄 酒、葱段、生姜片,再用小火炖煮到肉离骨,捞出骨头、拆掉肉,捅出脊 髓。把脊髓、藕片放在汤中炖熟,拣去葱、生姜,添加味精调味即可。
1
降,易生悲忧之情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
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所以立秋节气,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
2
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
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艾灸穴位
出现感冒、腹泻、腹痛等不适。此时可 艾灸风池、大椎穴位预防感冒,艾灸天
枢、足三里穴位调理肠胃
增强体质,冬病夏治
尤其是偏阳虚、寒湿体质的人群,更应 借助三伏天的阳气,通过艾灸养阳除
湿,增强体质,冬病夏治。
立秋养生要点
下面介绍两种简单易行、保肺强身的养生功法
立秋正值夏秋交接之际,处于三伏天内,人体阳气浮于外,体内属虚寒状态,空调、冷饮等寒湿 邪气最容易侵袭人体,
立秋食疗方
3、小米南瓜粥
原料:南瓜200g,小米100g,枸杞10颗,香油少许。(3-4人份) 功效:安神和胃补虚。
用砂锅放适量水开始加热。小米洗净 备用。南瓜去皮去瓤切大块备用。等 水烧开了加入小米。再开锅后滴入五 六滴香油,加入几粒枸杞子。
制作 方法
开锅后撇去浮沫。小米熬五六分钟再 放入南瓜,加入南瓜后,小火慢熬大 约15-20分钟,熬至粘稠为度。
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
立秋的气候特点
有些地方到9月份才真正进入秋季,但在立秋后昼 夜温差也会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 比较凉爽。由于每年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的一 段时间,所以立秋后仍会出现高温天气。
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 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 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 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才会真正的凉爽起 来。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 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 内,等到“立秋”时辰一 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 “秋来了。”奏毕,梧桐应 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 秋之意,正所谓“一叶知 秋”!
立秋至,秋来了
立秋分为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01 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
材料:青橄榄6-8粒,干响螺片50100 克 , 猪 扇 骨 300 克 , 蜜 枣 1 枚 , 生姜3片,食盐适量。 烹调:干响螺片洗净、温水先浸泡一 晚,青橄榄洗净拍裂,猪扇骨斩块、 飞水,上料同放锅内加适量清水,武 火煮沸后转文火煮2小时左右,以盐 调味即可。
功效:响螺肉是一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海产品,有滋阴养
立秋食疗方
2、南瓜蒸百合
原料:南瓜200g, 鲜百合50g,冰糖10g。(2-3人份)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制作方法:
南瓜去皮后切成薄片后摆在碗内。在南瓜的缝隙内放入几块冰糖。百 合掰成瓣清洗干净后泡在水里备用。蒸锅内烧开水后把南瓜先蒸10分 钟,然后再在中间把百合摆入。盖上锅盖再蒸10分钟即可。

立秋养生要点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 下,故万物收。”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
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养生要点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 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 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古人对四时调 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 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 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立秋食疗方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立秋至,秋来了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 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
立秋至,秋来了
立秋——二十节气
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的热风;
02 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在秋天感阴而鸣的
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时节气候特点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 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
立秋时节气候特点
立秋以后,天气由热转凉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立秋后虽 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
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 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另外运动后不适宜喝冷水或冰水、冰冻饮料,建议休息片刻待身体
凉快后再喝温热水,否则容易脾胃受损。
立秋养生要点
五、按摩养生
立秋正值夏秋交接之际,处于三伏天内,人体阳气浮于外,体内属虚寒状态,空调、冷饮等寒湿 邪气最容易侵袭人体,
秋季养生
立秋至
立/秋/养/生/文/化/介/绍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每 年太阳达黄经135°
讲师:蒋老师
时间:2024年10月
目录
C ATA L O G

立秋至,秋来了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立秋食疗方
4、桂圆红枣莲子粥
材料:桂圆干10克、红枣20克、莲子3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材料:桂圆干10克、红枣20克、莲子3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后,红枣去核,莲子去芯浸泡1小时,然后全部材 料放入煲中,加入足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至粥成加入冰糖调 味即可。 功效:健脾养心安神。适合夏秋之交脾胃受损,或素体血虚、失眠多 梦之人。

立秋食疗方
立秋后先别忙贴秋膘,养好脾胃再进补事半功倍。民间有 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
立秋食疗方
立秋后先别忙贴秋膘,养好脾胃再进补事半功倍。
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尤其是 南方地区,盛夏余热未消,此时进补为时尚早。 因为立秋后还在伏天里,人体湿气仍较重,脾胃消化功能还比较弱,要先养护脾胃,排出体内湿 气再进补,方能起到效果。
立秋养生要点
二、起居调养
秋天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养生要点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 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而着衣不宜太多,“春捂秋冻”,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立秋养生要点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立秋时节气候特点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 adjust the line spacing of the text.
秋季养生
立秋至 立/秋/养/生/文/化/介/绍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每 年太阳达黄经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