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
一、选择题(1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惮(dàn) 先妣(bǐ) 枯槁(hǎo) 栏楯(shǔn) 呱呱(gū)而泣
B.鱼鳍(qí) 鹰隼(sǔn) 譬(pì)如乳媪(ǎo) 重创敌军(chuàng)
C.蓓(bèi)蕾贮(zhù)藏脖颈(jǐng) 犬吠(fèi) 殒身不恤(xù)
D.笑靥(yè) 愠(yùn)怒谂(shěn)知妊娠(shēn) 风流倜傥(tǎng)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缺憾厮守幅员广阔渣滓热胀冷缩
B.磨砺烂漫一幅笑脸瞭望天涯海角
C.精湛修葺金榜题名文身皇天厚土
D.冈峦渲染清新怡和萋冷稍纵即逝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达尔文耐心地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些了解。

②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地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③从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画一条直线连接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这条直线即为黄海与渤海的。

A.收集置疑界限
B.收集质疑界线
C.搜集质疑界线
D.搜集置疑界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知。

B.绿房子是一些由树篱组成的5米×5米模数化的方格网,这些方格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障景法异曲同工。

C.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许多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漩涡。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5.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蒙古总统顾问包勒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政府承担部分大学生的学费,不仅可以提高蒙古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还可以减轻老百姓的家庭经济负担。

B.据央视报道,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C .广大农村消费者一方面热切期待“家电下乡”政策能够带来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各大家电厂商也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下乡”的产品“质优价廉”。

D.无论是戴红领巾的少年,热恋中的男女,孤独的失意者,还是曾经
战斗于斯的老人,似乎都在穿越盒子的瞬间而有所感悟。

二、阅读选择(9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__8题。

鲁迅与中国的“自由主义”
钱理群
鲁迅在一篇杂文里引用了罗兰夫人的一句话:“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他对“自由”理念到中国的变形、变质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20世纪20年代,鲁迅与现代评论派展开论战,这是他和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第一次公开论战与决裂。

但是,鲁迅的批判,并不针对“自由”理念本身,而是提出疑问:这些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搬来的诸如“保护少数”“宽容”等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他们是“信而从”,还是“怕和利用”?其实答案很清楚:只要看看他们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节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

他们口喊“宽容”,却对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教授不宽容,甚至扬言要借助权势将他们“投畀豺豹”;他们以“保护少数”为名,为女师大校长杨荫榆辩护,又以“多数”的名义,对被*雇用的流氓强拉出学校的学生大加讨伐。

这些“自由主义者”不过是“做戏的虚无党”。

标签:
鲁迅对现代评论派批判的另一面,是揭露他们隐藏在绅士服里的“官魂”。

20世纪30年代鲁迅和新月派论战时,也是抓住他们自觉充当国民党政权的“诤臣”“诤友”这一点,将他们称作“贾府里的焦大”。

中国自由主义者的理念是维护“秩序”。

胡适强调要维护政府“制裁一切*政府或反抗政
府的行为”的合法性,不能向政府要求“革命的自由权”,即表明了“诤臣”与“诤友”的基本立场,决定了其与官方的暧昧关系。

还应注意,鲁迅对自由主义理念的另一方面的批评。

他在1928年的随笔集《思想·山水·人物》“题记”里,谈到“这书的归趋是政治,所提倡的是自由主义”,表示“我对于这些都不了然”。

但接着又说,“我自己,倒以为歌德所说,自由和平等不能并求,也不能并得的话,更有见地,所以人们只得先取其一的”。

这里引人注目地提出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

上世纪初,鲁迅强烈地感到片面、极端的“众数”的“民主”“平等”对“个体自由”可能造成压抑,因此,他突出了“自由”的诉求;而在二三十年代,他却发现了中国的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自命“特殊知识阶级”,完全无视日趋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把对自由的诉求变成排斥多数人(特别是普通平民)的“精英自由”,因此,他又要突出“平等”的诉求。

正如一位研究者所分析的,“鲁迅为自由而战,就不得不呈现为双重的挣扎:既向片面追求平等的集体主义者要求个人自由,强调在追求平等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最终目标是自由,又向片面追求个人自由的自由主义者要求正视现实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有时是缺乏个人自由的结果,有时则是个人自由发扬的结果”。

而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这种双重挣扎,使鲁迅既不见容于追求‘平等’而漠视‘自由’的左翼文化界,也不见容于强调‘自由’而漠视‘平等’的自由主义者。

自由的鲁迅一直就这样在被割裂的自由的夹缝中经受着孤独的煎熬——以上双方都有理由从各自理解的自由理念出发,责难鲁迅反动”,而这样的双面“责难”是一直延续到今天的。

(选自《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有删改)
6.下面说法符合鲁迅所倡导的“自由”理念的一项是
A.“自由”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从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中获得的“保护少数”“宽容”等内容。

B.“自由”是有条件的,它必须以维护政府的为前提。

C.“自由”也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与“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应是包含平等意识的大境界。

D.“自由”应为“精英自由”,只有掌握着最先进文化与权力的人才可能获得它。

7.下列各项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批评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是“做戏的虚无党”,他们口称宽容,却对异己采取极端言行,尽打击之能。

B. “自由主义者”为女师大校长杨荫榆辩护,对被*雇用的流氓强拉出学校的学生大加讨伐,可以看作是现代评论派“官魂”的外在表现。

C.鲁迅的“双重挣扎”其实反映了他对“自由”与“平等”关系的认识:二者有同一性,不可忽视任何一方。

D.鲁迅对“自由”与“平等”的理解就是左翼文化界对该问题的探讨结果,他当之无愧地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

8.依据原文内容,下面的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引用罗兰夫人的话,说明了“自由”是“罪恶”的元凶;而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极力倡导“自由”,也就纵容了罪恶,使鲁迅与他们发生了决裂。

B.胡适的主张表达出了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与官方的关系,如果说他们是政府的“诤臣”的话,那么,鲁迅就是政府的“逆贼”,他具有的是“民
魂”。

C.鲁迅赞同歌德的“自由和平等不能并求,也不能并得”的观点,因此他时而呼吁“自由”,时而又提倡“平等”,这反映了鲁迅思想的矛盾性。

D.鲁迅对“自由”与“平等”的理解,总是充满着尖锐的冲突与痛苦的挣扎,所以他只能孤独地存在,并不断受到指责与批评。

标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__12题。

(12分,每小题3分)
任将
曾巩
(宋)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

每朝必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

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①,有司言非亲王、公主不得用之,上曰:“郭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趣作,无复言。

”此可谓隆之以恩矣。

取董遵诲于仇雠,取姚内斌于俘虏,皆用之不惑。

郭进在西山,尝有军校讼其不法。

上曰:“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

”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

此可谓厚之以诚矣。

西北边军市之租,多赐诸将,不问出入,往往赏赉又辄以千万。

李汉超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赉。

汉超犹私贩榷场②,规免商筭③。

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

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闲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

李汉超、郭进皆终于观察使,所居不过巡检使之名,终不以大将处之,然皆得以便宜从事。

郭进在西山,上每遣戍卒,必谕之曰:“汝等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

”其假借如此,故郭进所至,兵未尝小衄④,此可谓小其名而崇其势矣。

夫宠之以非常之恩,则其感深;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养之以关市之租,则其力足;小其名而不挠其权,则在位者有赴功之心,而勇智者得以骋。

略其过则材能进,久其任而功利悉,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

太祖兼用之,内则吴越闽海岁奉贡职,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化,而契丹修好之使,数至于阙庭。

盖太祖用将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本朝政要策》
①筒瓦:筒瓦一般用于殿、阁等建筑物。

②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

③商筭:商业赋税。

④衄:失败,受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久其官而责其成责:要求。

B.趣作,无复言趣:通“促“,急,赶快。

C.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易:轻视。

D.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化向化:接受教化。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小其名而崇其势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B.取姚内斌于俘虏其制稍异于前
C.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①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②尝有军校讼其不法
③以居则安,以动则胜④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
⑤汉超犹私贩榷场,规免商筭⑥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任用将领,以恩德、诚意来感动将领,赏赐边关将领大量钱财,对将领的一些细节不予苛求,使将领们尽心尽责为国效力。

B.太祖曾经下令为郭进建造府第,郭进想要用筒瓦建房,有关官员认为郭进不是亲王、公主,不得使用筒瓦建房,后来太祖说他看待郭进和自己儿女一样,并催促赶快施工。

C.郭进驻扎在西山,军纪严明。

太祖常常假借郭进除掉犯罪的戍卒,于是派遣这些戍卒去西山,并且说:“我想赦免你们,但郭进要杀你们。


D.李汉超驻守关南,所属州郡租税钱有七八万贯,全部分给了手下士兵,另外还赏给士卒钱财。

后来李汉超私自开设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市场,太祖知道后免征他的赋税。

三、(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标签:
⑴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

(3分)
⑵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3分)
⑶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
也?”(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竹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⑴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4分)
⑵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作答)
⑴一骑红尘妃子笑,。

(《过华清宫》)
,死当结草。

(《陈情表》)
⑵ ,形影相吊。

(《陈情表》)
下西风黄叶纷飞,。

(《长亭送别》)
⑶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
?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
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

(《长亭送别》)
借书满架,,冥然兀坐。

(《项脊轩志》)
四、(12分)
16. 把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概述的长单句改为三个短句。

(3分)
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17.“嫦娥一号”卫星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了清晰的可见光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与“嫦娥一号”有关的数字隐含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

(每条不超过15字) (4分)
0.4秒——“嫦娥一号”发射时间是18时05分04秒6,与理论时机误差只有0.4秒。

0.03%——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允许误差是2%,实际达到0.03%,只需一次修正,就准确进入绕月轨道。

100%——“嫦娥一号”的5万多个元器件,98.8万行飞行控制源代码,100%由我国科研人员自行设计并研发。

第一条信息:
第二条信息:
18.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自己”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两组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

(4分)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

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