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2010 气相色谱仪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C-2010气相色谱仪操作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一.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5℃-40℃。
2.相对湿度:5%-90%。
3.周围无强电磁场干扰,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烈振动。
4.供电电源:推荐的电源电压:115V AC±5%
230V AC±5%
频率50/60Hz
操作电源电压:115V AC±10%
230V AC±10%
频率50/60Hz
二.注意事项
1.钢瓶及气源
(1) 钢瓶及减压阀要经常检漏。
(2) 钢瓶总压<2.0Mpa时,更换新钢瓶。
(3) 气体钢瓶不能阳光直晒,存放气体钢瓶的地方必须通风良好。
气体钢瓶的温度绝对不能超
过40℃,易燃品必须远离钢瓶2 m以上。
(4) 当使用可燃性气体时,5m以内绝对不允许抽烟和使用明火,必须准备好灭火器。
(5) 气体钢瓶必须用牢固的钢瓶夹具固定,避免钢瓶摔倒。
只能使用无油压力调节阀,绝对不
能使用接触过油的管道,使用完毕,立即关闭钢瓶主阀。
(6) 在使用空气压缩机时要定期放水,更换干燥剂。
2.电源
电压不稳,需配备稳压电源,同时有良好的接地设施。
3.进样口
(1) 定期更换进样垫。
(2) 进样口内的玻璃衬管要定期清洗,SPL需注意分流及不分流两种衬管,衬管内最好加石英
棉。
(3) 不用的进样口和检测器要用丝堵堵好。
4.玻璃衬管
(1) 玻璃衬管有两种类型,一种用于分流分析,另一种用于无分流/WBI分析。
根据进样方法
选择正确的衬管。
用于分流分析的玻璃衬管可用于无分流分析,但当注入热不稳定的样
品、吸附性强或浓度低的样品时,要使用无分流衬管。
(2) 石英棉在衬管内的位置直接影响结果的重现性;用于AOC-20i自动进样器,石英棉正常
情况下应该位于距玻璃衬管上端25mm左右。
(3) 注入的样品直接接触到玻璃衬管的内表面或石英棉,不稳定的化合物可能在这些热的表面
发生分解或吸附,这种情况下,请使用惰化的玻璃衬管和石英棉。
5.分析柱
(1) 在确认载气流经色谱柱后才能升高柱箱温度,否则,色谱柱的固定液可能被氧化而失去分
离样品的效果。
在使用极性柱时尤其需要注意。
(2) 按[SYSTEM]键设置开始时间,这样确保在加热区温度控制前载气已经流通。
(3) 分析柱的选择通常需要按相似相溶的原则选择固定液,即使用与分析目标化合物极性和化
学特性类似的固定液,这样可以得到好的峰形,但是,极性强的色谱柱耐温性差,寿命也
较短,因此,当分析未知样品时,通常先使用中极性色谱柱,并采用较高温度,需要时再
换成极性柱。
(4) 色谱柱的安装:毛细柱的两端切口要平齐,长时间不用或新的毛细柱两端要切掉2cm 左
右,再分别接进样口、检测器。
两边长度参照带有标识的石墨调节器即可。
(5) 色谱柱的老化
接进样口,不接检测器,最好用程序升温老化色谱柱,老化的最高温度大约高于平时使用温度30℃而低于柱子的最高使用温度。
老化时间需要2—3小时,载气流速应与测定样口时保持一致。
6.使用注射器
(1) 使用注射器注入样品时带防护眼镜。
(2) 由于进样口的背压,注射器柱塞可能射出,样品可能溅入眼睛。
(3) 用中指从侧面抵隹柱塞,能顺利地注入样品,保持柱塞在注射器中不被载气顶出,在此位
置握注射器不要弯曲柱塞。
7.进样方式
(1) 分流进样:毛细管柱由于内径小、容量低,因此,一次仅可注入小量的(1-2μl)样品。
分
流进样方式仅允许注入样品的一部分进入到柱中。
对于高浓度的样品或不了解底细的未知样品,一般先采用分流进样法试验,将分流比设置为1:50,如果目标峰太大,再增加分流比;如果目标峰大小或不能检测,减小分流比。
如此选择合适的分流比,如果分流比设置到1:10以下峰仍然小,就需采用无分流进样方法。
(2) 无分流进样:无分流进样方法中,通过暂时关闭分流流路,几乎所有注入的样品全部导入
到色谱柱中。
本法适合于低浓度样品的分析,这些样品用分流进样方法很难分析。
为了降低峰展宽使峰形尖锐,可以设置温度程序,将色谱柱的初始温度设置低于样品溶剂沸点的温度。
(3) 直接进样:在直接进样方法中,几乎所有的注入样品被导入到宽口径柱中。
因为宽口径柱
的内径等于或大于0.53mm,分离效果不如小内径的色谱柱,由于峰形宽,灵敏度也许并不理想。
直接进样方法,需要WBI进样口。
8.设置加热区温度
(1) 一般情况下,进样口和检测器设置的温度比柱箱高20℃。
(2) 设置的柱温绝对不能高于检测器的温度,因为有污染检测器的危险。
(3) 当建立温度程序时,要注意柱箱的最终温度不能高于检测器的温度。
9.柱箱温度程序:
(1) 使用温度程序主要针对沸点范围较宽的样品。
(2) 当开发未知样品的分析条件或样品中含不可预测洗脱物时,初始程序可以以10℃/min的
速度升高,根据得到的结果,检查峰出现的温度范围,然后修改分析条件,这样的步骤有利于程序的开发。
10. 计数器
(1) 进样垫和玻璃衬管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2) 在屏幕选择[DIAG]键分析计数器,设置和复位计数器限制。
设置计数限制的目的是进行
定期维修和维护。
(3) 进样垫/玻璃衬管更换的周期各不相同,取决于分析条件和样品的情况。
如果玻璃衬管在
容易污染的环境下(例如分析不易挥发的化合物),设置较小的计数器限制。
当分析较干净的样品时,计数限制应可以设置得大些。
11.启动GC
启动方法的初始步骤应该是打开载气,经过一定的设定时间后,升高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然后升高柱箱温度。
12.关闭GC
(1) 当关闭GC时,各部分的温度应该首先降下来,然后才能停载气,以保护色谱柱。
为方便
起见,最好设置使用停止时间和气流关闭时间。
(2) 在选择[STOP GC](PF菜单)之前,不要关闭电源。
(3) 当关闭GC时,加热区开始冷却,然后关闭载气流。
要用正确的次序自动完成上述步骤,
使用停止时间(此处设置一定的时间再停止温度控制)和载气关闭时间(在设置的时间后才关
闭载气),选择[STOP GC](PF菜单),然后才能关掉GC。
-
三.FID检测器
1.开机步骤
(1) 打开气源,载气(N2/He):0.7Mpa,H2:0.2-0.3Mpa,Air:0.3-0.4Mpa。
(2) 打开GC﹑计算机的电源。
(3) 在计算机桌面上打开Real Time Analysis快捷键,进入实时分析窗口。
(4) 打开System Configuration进行自动进样器﹑进样口﹑色谱柱﹑检测器的配置,在此窗
口需设置载气﹑尾吹气种类;柱参数(柱长﹑内径﹑膜厚﹑最高使用温度)输入及色谱柱的
选择;样品瓶(4ml、1.5ml) 、进样针(10μl、50μl、250μl)大小的选择。
设定完毕,
回到System Configuration窗口,点击SET键确认。
(5) 仪器参数的设定:先设柱温(可做程序升温),再设进样口温度﹑柱流量及分流比,检测器
温度﹑H2﹑Air流量(通常H2:47ml/min﹑Air:400ml/min)。
(6) 用鼠标点File菜单找到Save Method File As输入你想保存的方法文件名(如果硬件配
置相同的话,可以直接调用此方法)。
(7) 如沿用上次关机前的配置,直接在第3步的窗口下用鼠标点File菜单找到Open Method
File打开需要的方法文件名。
(8) 点击Download Parameters,再点击System On。
(9) 等FID检测器温度升到160℃以上时,点火,点击Flame On。
(10) 等仪器稳定后,进Slope Test,出现对话框点击OK即可。
(11) 没配备自动进样器的直接点Single Run→Sample Login出现样品注册对话框,样品名
﹑数据文件名﹑样品重量等输完后,点确定键。
再点一下Start键,等数据采集窗口上面
出现Ready(Standby)之后,即可进样,在按GC Start键进行数据采集。
(12) 配备自动进样器的直接点Batch Processing进行批处理编写,批处理必须要输入样品
瓶号﹑样品名称﹑样品类型﹑方法文件﹑数据文件﹑保存批处理文件。
点Start键即可自
动运行。
2.关机步骤
(1) 点一下System Off,等柱温<50℃,检测器温度<100℃以后,退出Real Time Analysis
窗口,关闭计算机。
(2) 关闭气源,载气(N2、He)﹑H2﹑Air。
(3) 关闭GC电源开关。
3.注意事项
(1) H2比较危险,一定要经常检漏,不用时要立即关上。
(2) 柱子要老化后再接上检测器,以免流失造成喷嘴堵塞。
(3) 不使用的检测器﹑进样口最好在OFF状态。
四.维护和检查
1.进样垫的检查和维护
(1) 厂家推荐每100次进样进行检查/维护。
当保留时间/漂移/重现性不好或发现鬼峰时,如果
玻璃衬管没有发现进样垫的碎片,需确认新的进样垫是否老化恰当。
(2) 从[SYSTEM]键主屏幕选择“Maint INJ”(PF菜单)。
如果系统正在工作,按[SYSTEM]键
并选择“Maint INJ”(PF菜单),进样口和柱箱温度自动下降,并停止载气,待温度低于
50℃时,在屏幕上出现“GC IS READY FOR MAINTENANCE”,这时就可以进行
进样口检查和维护。
取下INJ/DET盖。
因为检测器还烫,要使用镊子或钳子处理检测器盖。
(3) 老化进样垫的步骤如下:
1) 进样垫在己烷中浸泡10-15小时。
这样进样垫吸附己烷,体积涨到原来的2倍左右。
因
此,应该使用广口带盖的容器。
2) 取出进样垫,放入清洗容器。
处理时要十分小心,己烷泡涨了的进样垫非常容易破碎。
3) 进样垫放在干净的地方风干。
4) 在干燥后,把进样垫在130℃-150℃烘约2小时。
(4) 进样垫要存放在干净的地方,容器要密封防止污染。
(5) 当仅检查进样垫时,除去进样垫上的螺帽,取出进样垫,然后老化或更换新的。
(6) 按下列步骤安装老化后的进样垫或新的进样垫:当使用自动进样器时,用手拧紧进样垫螺
帽,然后拧松半圈。
当进行手动进样时,每10次进样后拧紧进样垫螺帽一扣,这样可以延长进样垫的寿命。
当进样口高温时,进样垫螺帽也很热,要戴手套防止烫伤。
2.玻璃衬管的“O”型环的检查和维护
(1) 玻璃衬管可用两种“O”型环,一般情况下使用氟橡胶的“O”型环。
如果氟橡胶“O”型
环长期在350℃以上使用,密封的效果大受影响,因此每周需检查漏气。
当系统长期在
350℃以上时,推荐使用石墨“O”型环。
需注意,石墨“O”型环的密封效果不如氟橡胶
“O”型环的好。
氟橡胶的“O”型环在玻璃衬管更换后还能再用,但石墨“O”型环则是
一次性的。
尽管如此,最好在更换玻璃衬管时同时更换“O”型环。
当载气漏气时,拧紧
玻璃衬管螺帽防止漏气,如果依然漏气,检查“O”型环,如果需要则更换。
(2) 从[SYSTEM]键主屏幕选择“Maint INJ”(PF菜单)。
如果系统正在工作,按[SYSTEM]
键并选择“Maint INJ”(PF菜单),进样口和柱箱温度自动下降,并停止载气,待温度
低于50℃时,在屏幕上出现“GC IS READY FOR MAINTENANCE”,这时就可
以进行进样口检查和维护。
取下INJ/DET盖。
因为检测器还烫,要使用镊子或钳子处理
检测器盖。
(3) 取出玻璃衬管,取下“O”型环,安装新的“O”型环。
1).氟橡胶“O”型环:氟橡胶“O”型环套在距玻璃衬管顶部约4mm处。
把玻璃衬管插入
到进样口中,推玻璃衬管直至玻璃衬管接触进样口的底部。
正确放置“O”型环,距玻
璃衬管的顶部3mm。
2).石墨“O”型环:把玻璃衬管插入到进样口中,放上石墨“O”型环,然后拧紧玻璃衬
管螺帽。
3).使用正确的石墨“O”型环,与玻璃衬管的类型相匹配。
(4).漏气检查
1).在屏幕按[SYSTEM]键后设置“Flow Control(流量控制)”到“Cont”。
2).按[STOP GC](PF菜单),系统停止。
3).在按[MONIT]键后等待,屏幕上所有的柱箱温度、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都低于
40℃。
4).在按[FLOW]键后,按屏幕上的[On/Off](PF菜单),AFC的控制停止。
设置吹扫流量
到“0ml/min”。
5).取下毛细管柱,用带钢丝的石墨垫圈和柱螺帽封闭柱接头。
6).分流出口和吹扫出口安装盲栓(G-型盲栓)。
7).需确认载气的供气压力(气体钢瓶侧压力)大于300kPa。
8).按[FLOW]键,设置“Split mode(分流方式)”到“Direct”和“Control mode(控制
方式)”到“PRESS”。
9).设置入口压力150kPa,按[On/Off](PF菜单),启动AFC的控制。
10).等待5分钟,确认入口压力在125-175kPa。
如果入口压力大于175kPa,略微拧松柱
螺帽和释放压力;如果入口压力低于125kPa,需略微提高供气压力。
11).确认总流量低于2ml/min。
如果总流量大于2ml/min,表明有地方漏气。
12).按[FLOW]键屏幕上的[On/Off](PF菜单),和启动AFC的控制。
13).如果是氟橡胶“O”型环,确认压力降每小时不超过15kP或10分钟内不超过2.5kP;
如果使用石墨“O”型环,确认压力降每小时不超过21 kP或10分钟内不超过3.5 kP。
如果压力降超过上述指定值,表明有漏气。
14).当漏气检查通过后,设置系统回到操作状态。
(5).可能漏气的位置
如果漏气检查没有通过,检查GC的下列项目,检查漏气的位置:
用漏气检测器或漏气检测液检查进样垫、进样入口、进样口周围、配管的连接处、分流
出口(盲栓周围)、吹扫出口(盲栓周围)和柱连接处。
如果确定了漏气的位置,根据漏
气的位置采取如下措施:进样垫漏气,更换进样垫;进样口周围漏气,更换玻璃衬管的
“O”型环;分流出口漏气,更换盲栓密封;吹扫出口漏气,更换盲栓密封;柱的连接处
漏气,更换石墨垫圈和柱螺帽。
注意:不要用漏气检查液或肥皂水在载气和检测器气体
控制器以上的部位(AFC/APC)检查漏气,液滴可能损坏控制器。
3. 玻璃衬管的检查和维护
(1) 注意有灼伤的危险,不要进行进样口保养直至进样口的温度已经低于50℃。
等待直至进
样口已经冷却,拧松螺钉和螺帽,防止粘结。
(2) 检查/维护周期:在开始系列分析前检查玻璃衬管。
此外,如果保留时间漂移或重现性变
差、如果检测到鬼峰,有可能是石英棉的位置移动了或变脏了,或可能是玻璃衬管脏了。
(3) 检查与维护
1).准备气相色谱:从[SYSTEM]键主屏幕选择“Maint INJ”(PF菜单)。
如果系统正在工
作,按[SYSTEM]键并选择“Maint INJ”(PF菜单),进样口和柱箱温度自动下降,并停
止载气,待温度低于50℃时,在屏幕上出现“GC IS READY FOR
MAINTENANCE”,这时就可以进行进样口检查和维护。
取下INJ/DET盖。
因为检测器
还烫,要使用镊子或钳子处理检测器盖。
2). 取下玻璃衬管:拿隹进样垫螺帽,拧松并取下玻璃衬管螺帽,除去进样垫螺帽时要直接
向上移动然后移到一边,否则有可能损坏玻璃衬管。
使用镊子把玻璃衬管从进样口提起。
3).清洁(老化)玻璃衬管:用溶剂清洗玻璃衬管前,先取下“O”型环,清洁玻璃衬管后,
使用新的“O”型环。
a.取出石英棉:进样垫碎片和其它污染物留在石英棉上影响重现性,可能导致鬼峰,
用细长的金属丝推出石英棉。
b.除去玻璃衬管上的附着物:在取下石英棉后,用细的浸泡过溶剂(例如丙酮)的
纱布清洗玻璃衬管的内部,或把玻璃衬管浸泡在有机溶剂中超声清洗。
c.如果玻璃衬管特别脏:如果颗粒和污斑不能完全除去,把玻璃衬管在碱性洗洁净(洗
玻璃用)的水溶液中浸泡1天,然后用大量的水清洗,此后,再用有机溶剂清洗后
风干。
如果玻璃衬管仍然不干净,先把玻璃衬管浸泡在1N硝酸中7-8小时,然后如
上述方法清洗和风干。
4).填充石英棉:重新填充石英棉到玻璃衬管中。
4.石墨垫圈的检查和维护
(1)注意有灼伤的危险,不要进行进样口保养直至进样口的温度已经低于50℃。
等待直至进样口已经冷却,拧松螺钉和螺帽,防止粘结。
(2) 毛细管柱的两端都使用石墨垫圈。
在如下场合,检查或更换石墨垫圈:安装新的石墨垫圈
时;温度升高出现鬼峰时;温度升高基线漂移非常明显时。
(3) 检查/维护
1).故障诊断
检查载气漏气:失效的垫圈可能导致载气漏气和重现性变差。
检查石墨垫圈的老化,如
果可老化不好,更换新的石墨垫圈。
检查污染的来源:鬼峰可能由于柱入口连接不好;基线漂移可能是由于柱出口的连接不
良(如果确认老化已经足够了);如果是石墨垫圈污染引起的问题,则需老化石墨垫圈。
2).准备气相色谱:如果系统正在运行,按[SYSTEM]键并选择[STOP GC](PF菜单)。
进
样口的温度,柱箱和检测器自动降低。
按[MONIT]键,确认进样口的温度,检测器和柱
箱温度在50℃以下。
按[FLOW]键,和选择[Off](PF菜单)。
可进行进样口/检测器的检查/
维护。
3).老化石墨垫圈:如果由于石墨垫圈污染引起问题,按以下步骤老化石墨垫圈:在使用
系统前老化石墨垫圈,否则垫圈有可能重新污染;把石墨垫圈放在煤气灯的蓝色火焰中
1-2秒直至变得红热。
注意:当拿石墨垫圈时不要烧着。
5.毛细管柱的检查与维护
(1) 注意有灼伤的危险,不要进行进样口保养直至进样口、检测器口、柱箱温度已经低于50℃。
(2) 在下列场合,检查并维护毛细管柱:当使用新的柱或柱长期没有使用时;当检测到鬼峰时;
当基线不稳定时。
(3) 检查/维护
1).故障诊断:检查是否基线不稳或存在鬼峰。
污染了的色谱柱可引起基线不稳定或鬼峰。
如果这些问题产生,柱应该老化。
2).如果系统正在运行,按[SYSTEM]键并选择[STOP GC](PF菜单)。
进样口的温度,柱
箱和检测器自动降低。
按[MONIT]键,确认进样口的温度,检测器和柱箱温度在50℃以
下。
按[FLOW]键,和选择[Off](PF菜单)。
然后可进行检查/维护。
3).老化毛细管柱
设置载气:老化色谱柱使用分析时的流量,但可以减小分流比以节约载气。
设置柱箱温度:设置柱箱的温度约比分析中的温度高30℃,但是不能超过最高色谱柱的
温度限制。
设置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使用与分析时相同的正常温度,设置检测器温度约比柱
箱温度高30℃。
老化时间:一般老化色谱柱需要2-3小时,如果色谱柱的污染相当严重,增加老化时间。
注意:可能损失一定比例的柱固定相。
使用和老化色谱柱以前,要确认色谱柱的最高温
度限制,高温可能损坏色谱柱,尤其是色谱柱中存在氧气时。
因此推荐使用脱氧管,
要避免温度的迅速增加,特别是老化极性柱。
6 流量控制器的检查和维护
(1) 定期更换吹扫出口和分流出口的捕获器,一般情况下要求半年更换一次。
但是,当分析
了许多高沸点化合物样品或者在室温下通常是固体的化合物后,就应该更频繁地更换捕
获器。
当基线不稳定或有显著的噪声时,很可能是因为分子筛过滤器已经饱和,应该检查和维护
过滤器的捕获器,必要时需更换或再生。
各捕获器的更换周期约6个月。
如果捕获器堵塞,就需要更换。
(2) 检查和维护
1).检查捕获器
a.设置吹扫流量到“0”。
b.色谱柱在安装好的状态。
(如果是宽口径柱,仅拆下进样口的连接,进样口用盲栓堵隹。
)
c.设置分流方式到“SPL”。
d.柱入口压力和总流量设置如下值。
柱入口压力(压力)=0 (kPa)
总流量(流量)=400 (mL/min)
e.监控器柱入口压力。
如果测得的数值在50 kPa以上,更换捕获器(分流)。
f.在更换分流出口捕获器时,同时更换吹扫出口捕获器。
2) 更换捕获器
a.停止载气流量。
b.从INJ/DET单元取下面板。
c.防止混淆,一次更换一个捕获器。
d.从新的捕获器拧下盲栓。
(该盲栓不再需要。
仅密封捕获器。
)
e.安装新的捕获器。
配管编号表示过滤器应该连接到流路的位置。
S表示分流流路;P 表示进样垫吹扫流路;C表示载气入口流路。
3) 分子筛过滤器再生
a.停止载气流量。
b.从INJ/DET单元取下面板。
c.取下分子筛过滤器。
d.再生分子筛过滤器的条件如下:氮气或氦气流方向同操作方向相反;气流量10-20 mL/min;温度300℃;时间3-4小时。
e.在再生后,立即重新安装分子筛过滤器到气相色谱,避免再次污染。
7 FID的检查和维护
(1) 在开始FID检查保养前,确认以下项目:
1).停止氢气供应和熄灭氢火焰;
2).设置检测器温度在50℃以下;
3).关掉FID电源;
4).从FID上取下毛细管柱。
注意:当FID热时,不要拧松螺钉和螺帽或移动部件防止粘连。
(2) 当发生如下问题时,检查FID和进行维护:
1).当FID不能点燃时;
2).当无峰出现时;
3).当噪声较大时;
4).当峰形不正常时。
(3) 点火器的检查/维护
1) 故障诊断
检查灯丝是否断了;如果灯丝断了,更换新的点火器。
2) 拆取和安装点火器
拧松点火器固定螺钉,拉出点火器。
当更换点火器时,分开连接电缆。
连接电缆安装
新的点火器,插入点火器,拧紧螺钉。
(4) FID喷嘴的更换和检查
1) 故障诊断
a.检查是否堵塞喷嘴
如果喷嘴堵塞,点火困难或无色谱峰出现。
如果喷嘴的端口堵塞,用细长的丝捅喷嘴
的端口。
b.检查喷嘴是否脏了
如果喷嘴脏,噪声变大,用浸有有机溶剂(例如丙酮等)的布擦净。
c.检查是否喷嘴已坏
如果喷嘴已坏,峰形不正常,更换喷嘴。
注意:石英FID喷嘴容易破碎,需小心处理。
2) 准备气相色谱
如果系统正在运行,按[SYSTEM]键并选择[STOP GC](PF菜单)。
进样口的温度,柱箱和检测器自动降低。
按[MONIT]键,确认进样口的温度,检测器和柱箱温度在50℃以下。
按[FLOW]键,和选择[Off](PF菜单),然后可进行检查/维护了。
3) 取下FID
a.取下点火器和FID收集极
点火器集成在FID收集极上,用改锥取下2个收集极螺钉,同时向上提起收集极,同时取下点火器和收集极。
b.取下FID高压单元
提起高压板,然后水平地拉高压电缆及其弹簧。
4) 取下FID喷嘴
使用六角螺帽改锥取下FID喷嘴。
5) 安装FID喷嘴
使用六角螺帽改锥牢固地拧紧FID喷嘴,按相反的顺序安装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