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宅文化”调查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生“宅文化”调查研究报告
目录
一、背景介绍 (2)
二﹑“宅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2)
三﹑宅人“宅”方式 (3)
三﹑高中生的“宅”现象 (3)
四、高中生“宅文化”形成的原因 (4)
五、宅现象带来的影响 (6)
六、我们的结论与看法 (6)
附调查问卷: (8)
一、背景介绍
所谓的“宅文化”,并非寄生式的生活方式,而是热衷于居于室内,减少外出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加深,“宅文化”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讨论话题之一。

目前来看,“宅文化”涉及的人群主要以16-26岁的青少年,受文化教育程度由高中至大学不等。

我们通过网络资料、个人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中生“宅”现象的现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作了充分了解,并形成了报告,这将对大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了解什么是“宅文化”。

二﹑“宅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宅”这个名词起源于日本,是“御宅族”的缩略,最早是由日本著名漫画家中森明夫1983年通过漫画作品提出的,主要描写那些对动漫等着迷几乎不顾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的人。

后来“宅”就逐渐演变成对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与社会脱节的青年的称呼。

而中国的宅文化是由日本流传来的,在中国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产生了概念上的区别,并由此延伸出纯宅、虚无宅等实为家里蹲的伪宅群体。

中国的宅文化起步时间较晚,相较之,消极,极端的成分较少,更多作为一种生活习性而被人们所熟知,大陆“宅文化”的流行与网络游戏,日韩动漫的文化入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宅人又分为两类,男的就称为“宅男”,女的就称为“宅女”。

大多数人认为“宅男宅女”是这样一群人:
●年轻一代(年龄在15—35岁左右)
●喜欢待在家中,不喜出门
●受互联网熏陶
●痴迷于某个事物(例如游戏、动漫、电视剧、美食烹饪、考试资料等)
三﹑宅人 “宅”方式
我们都知道宅人的生活就是呆在家里,平时也都不怎么出门,那他们是怎
么解决吃饭等问题的呢?根据查阅资料及访谈调查得知,他们的生活基本上是这
样的:
●不用洗碗、方便、不注重营养、尽量不用煮的
●微波炉、超市现成、罐装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叫外卖、零食、实在没的
吃就饿着
●穿着宽大舒适、不求精致、休闲、省的换、耐脏的
●内衣,T-shirt 、短裤、睡衣、拖鞋、或者干脆不穿
总的来说他们讲究的是方便快捷,这就显得不太健康了。

三﹑高中生的“宅”现象
高中生因为课业较重,宅程度不会很严重,但是一方面“宅”现象依然出现
在他们难得的假期,另一方面高中生还会出现“宅”心理现象,即对空余时间及
假期他们更期待宅着过。

通过我校班级抽样调查发现,50%的高中生认为自己比较宅,认为身边有30%—50%的朋友比较宅。

这个数字对于本该朝气蓬勃、活力无限的高中生来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

那么,高中生假期的宅现象有什么特点呢?
经调查发现,他们是这样的:
●痴迷:痴迷于某事物,动漫,明星.某人.某事情....此种痴迷也是突发性的,突然爱上.不能自拔;
●依赖电脑:长时间不能用电脑将会很要命;
●依赖网络:干什么都想上网,上网又没事做,经常挂在网上面;
●不想去上学:有时候会很厌恶上学,但却没有办法;
●作息时间很不稳定:没有一个规整的作息时间;
●不喜欢接触陌生人:在现实中与陌生人交流,认识陌生人会感到恐惧;
●性格多少有两面性:在不喜欢的事情面前会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得过且过,有时候感觉自己有双重性格;
●收藏癖:最少喜欢收藏一种或多种物品,并乐此不疲;
●独身:一般情况下没什么朋友;
●身材走形,不是太胖就是太瘦;
●喜欢写日志或日记,或用相片记录自己的生活;
●喜欢上虚拟的人物或有喜欢上虚拟人物的倾向。

比如漫画里的角色.书本里的角色等非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闷骚:无可否认。

宅人是世界上最闷骚的人之一,或多或少都被人评论自己闷骚;
四、高中生“宅文化”形成的原因
本应生机盎然的高中生为何会选择宅呢?对于高中生“宅文化”的形成原因,我们做了详细调查。

根据访谈及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其原因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
1.客观原因
●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压力,经常会精神紧张、身体疲惫,因此一旦有假期,便愿意待在家里做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发达;
高中生“宅一族”的生活往往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这也是他们呆在室内不愿出来的主原因。

随着电脑价格不断跳水,高中生中能够拥有电脑的比例也比几年前大幅提高,且发达的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网络为学生建立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网络游戏的巨大吸引力;
●网络资源丰富了高中生的娱乐生活
2.主观原因
●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再加上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家里的父母长辈都十分溺爱孩子,恨不得所有能做的不能做的都替孩子打理好,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学生偏好舒适、懒散的生活,习惯于享乐。

●不善交际
由于许多学生们基本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长此以往学生的交往能力变差,不喜欢与人接触,性格愈加内向。

因此有些学生会逐渐把视线转移到网络交往上来,在虚拟的世界可以畅所欲言而不会觉得尴尬、不知所措。

调查发现,相比较面对面交谈,宅男宅女们更加愿意通过QQ、人人、飞信等工具进行交流。

●沉迷网络
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发帖子、逛论坛、浏览新闻、聊天、购物……上网可以干很多事情,不知不觉就会花费很多时间,在虚拟网络中学生获得了现实生活无法得到的满足。

于是他们渐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五、宅现象带来的影响
●成天泡在网上,又不知道做什么好。

花去了大把的时间。

●浮躁,好预测未知妄下定论。

对权威毫无理由的不耐烦,但绝不公开挑战,只热衷于影响身边的几个人
●身材走形,不爱运动。

对健壮的人心存嘲讽,对肌肉和力量心存恐惧。

崇尚中性美和病态美。

又会表现出病态的固执。

这样就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方面弱不禁风,另一方面又偶尔会有惊人之举。

●性格软弱,喜欢为自己的意志不坚定找理由。

不喜欢通过沟通达到与外界的意见统一,而是表面妥协,内心强烈反感,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叛逆。

●消极,拒绝长大。

不喜欢被人说成熟,尤其不能容忍被人说是老男人。

反感政治,厌恶应酬。

●选择性自闭,对熟人唠叨不休,对陌生人一言不发。

偏爱使用方言或者网络语言等非大众语言。

●习惯熬夜,25岁之前通宵次数明显较多。

●毫无理由的高傲。

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

●做事不按计划,讨厌按部就班,永远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

●不问问题,相信百度和谷歌的权威,多数人喜欢用搜索引擎思考,将搜索引擎作为自己的智囊。

六、我们的结论与看法
“宅文化”的出现说明网络资源丰富了高中生的娱乐生活,同时说明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发达,这表明了我们现在拥有先进的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网络为高中生建立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这不仅简单方便,还替我们减少了不少时间,还可缓解压力,又弥补了某些人自身交往的缺陷。

即使这样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宅男宅女们借助这样一个现代视听环境,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与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时间久了便不愿意与人进行交流,
不愿意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逐渐与社会脱节,形成一种自闭的心态。

它容易使人形成逃避现实,缺乏集体的观念,容易养成惰性心理,欠缺目标,感觉到无事可做,毫无动力,于是更加地依赖网络,把网络当做自己的眼睛和手脚以逃避现实,如此循环。

同时有些宅人不喜欢通过沟通达到与外界的意见统一,而是表面妥协,内心强烈反感,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叛逆。

还有一些人成天泡在网上,花去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不仅会使我们的身材走形,还会渐渐不爱运动,长久下来,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造成巨大伤害。

虽然大家看法都不同,但不可否认,宅,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不可磨灭的. “宅”引领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宅人精神主旨是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自己展示给大家,让更多人认识自己,做最真实的人,最可爱的人。

且宅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就像有句话说:沉默是金。

不说话,沉默固然不好,但喋喋不休更不好被人接受。

宅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陶冶。

但是宅归宅,社会学专家指出,长期缺乏与人交往,会导致基本社交技能的退化。

因此,宅男宅女们还是应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在不断地与人交往过程中提升自信,认识到自我存在的地位和价值。

适度的劳逸结合,要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要经常出门做
做运动,饮食要健康,生活要规律。

宅人的精神含义是广大民众个体意识的集体复苏,预示未来,宅人将会成为主流。

所以即使要宅,我们也要健康的宅!
附调查问卷:
高中生对宅文化的认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做一个有关高中生“宅文化”的调查报告,非常感谢您能来填写这份问卷,您的参与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您的出生地:A农村B城市
性别:____年龄:____年级:_______
1,您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
A文科B理科
2,您觉得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乐观开朗,喜欢与人交往
B比较慢热,不喜欢与人主动沟通
C比较内向沉默,自己做自己的事
D有自闭倾向,喜欢一个人呆在屋里
3,您认为“宅人”是什么性质的词:
A褒B贬C中性词
4,以下属于宅人的表现:(多选题)
A电脑依赖(如上网,聊Q,游戏,电影,网购)
B痴迷某人或某物
C 生活圈,交际圈很小
D不喜欢外出,不喜欢与人沟通
E有某种收藏癖
F低调,不喜欢引人注意
G潮流时尚,追求个性
5,您认为您是宅男或是宅女吗?
A 很宅
B 有点宅
C 一点都不宅
6,您的课余时间大部分与谁分享:
A 家人
B 恋人
C 好朋友
D 没有固定的人
E 一群人
F 独自
7,您认为个人生活状况与宅有什么关系:
A宅人一般消费水品比较高
B宅人一般是啃老族
C宅人一般喜欢便宜的东西
D没关系
8,您认为“宅”出现的原因是:(多选题)
A躲避学习压力B性格内向不善交际C外面很少或没有娱乐节目D大学生活环境过于自由E喜爱上网,不爱出门
9,您的课余时间安排(选三个按从主到次排序)
A 学习
B 户外娱乐
C 体育锻炼
D 玩电脑
E 谈恋爱
F 打工(兼职)
10,对于宅,你的父母的态度是
A,希望我多出去
B,赞成我呆在家里
C,无所谓随便我
11,您对“宅”人的看法;
A花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挺好的
B是一种新文化,年轻人的一种新文化方式
C没什么看法,只是消磨时间的一种形式
D对学习生活有不好的影响,但不大
E对学习生活影响很大
F说不清楚
12,您认为宅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多选题)
A身体亚健康B审美观变化C放松心情,改善生活态度D生活障碍,拒绝与人交流
13,您的交际圈如何?
A很广并且关系都很好
B很广但都是泛泛之交
C不广但很知心
D很窄也没什么朋友
14,您身边的朋友有多少是宅人:
A ,50%以上B,50%—30% C,30%—10% D,10%以下
15,Ta们的宅生活对您造成了什么影响:
A影响了我,让我觉得不自在B觉得好奇,想尝试宅C难以理解宅人D没什么影响
16,请问您是怎样看待宅文化的:
A宅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B宅文化将带来一种更优越的生活方式
C宅文化阻碍了高中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D宅人的生活方式不适合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