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文言基础知识 新人教必修1新人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专用)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教材梳理文言基础知识新人教必修1新人教
文言根底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Ⅰ 重点知识梳理
一、重点实词
《烛之武退秦师》
焉用亡郑以陪邻(wán ɡ wú)
逃跑⎩⎨⎧ 逃亡的人失掉⎩⎪⎨⎪⎧ 灭亡死亡
没有,同“无〞
【教材用法梳理】
(1)读“wán ɡ〞:
①逃亡,逃跑(动)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司马迁《鸿门宴》)
②灭亡(动) 见例句 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③失去,丧失(动)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苏洵《六国论》)
(2)读“wú〞:
④通“无〞,没有(动)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wēi)
微小,细微⎩⎪⎨⎪⎧ 没有,用于假设;隐匿、隐蔽;暗暗地衰微低贱,卑微,卑下稍微
【教材用法梳理】
①微小、轻微(形)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②卑微、地位低(形)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李密《陈情表》)
③衰微(形)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④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认的假设或条件)(动) 见例句
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ɡuó)
国都,首都;国家
【教材用法梳理】
①国都、京城(名) 去国怀乡。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国家(名) 见例句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诸侯国(名)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④汉以后王侯的封地(名)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后汉书·张衡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ǐ)
边邑;鄙陋⎩⎪⎨⎪⎧
自谦之词轻视,鄙视
【教材用法梳理】
①边界地方(名)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以……为边邑(动) 见例句
③轻视(动)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④鄙陋,见识浅,庸俗(形)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
⑤鄙人:鄙俗,不开化的人(复合词)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荆轲刺秦王》) ⑥鄙贱:粗野而又地位卑微(复合词)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失其所与,不知(zhī zhì )
知道,了解,懂得⎩⎪⎨⎪⎧ 知识,知觉知识丰富,经验丰富,见解高明即“智〞
【教材用法梳理】
(1)读“zhī 〞:
①知觉(名) 其无知,悲不几时。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②知道,懂得(动)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孔雀东南飞》)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王勃《滕王阁序》)
③交好(动)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汉书·苏武传》)
(2)通“智〞,读“zhì〞:
④智慧(名) 见例句 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荆轲刺秦王》
今行而无信,那么秦未可亲也(xìn)
言语真实,不虚伪⎩⎪⎨⎪⎧ 实在的,真实的;真的,确实;任凭一种道德守信;信用,诚信;相信,信任
【教材用法梳理】
①老实(形)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曹刿论战》)
②真实(形) 其信然邪?其梦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③实在、确实(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可靠的(形)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贾谊《过秦论》)
⑤信任(动)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汉书·苏武传》)
⑥任凭、随意(副) 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琶行》)
⑦信物(名) 见例句
⑧使者(名) 自可断来信(这里指媒人),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⑨通“伸〞,伸张(动) 欲信大义于天下。
(陈寿《隆中对》)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zú)
(同姓)亲属⎩⎪⎨⎪⎧
种类;聚结;众,一般灭族 【教材用法梳理】
①家族。
指同姓的亲属(名) 见例句
②类(名) 士大夫之族。
(韩愈《师说》)
③(筋骨)丛聚集结之处(名)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庄子·庖丁解牛》)
④灭族(动)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⑤众,一般(形) 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庖丁解牛》)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ɡù)
⎩⎪⎨⎪⎧ 回头⎩⎪⎨⎪⎧ 回头看看探望,拜访顾念,考虑;关心,照顾但⎩⎪⎨⎪⎧ 只是,不过反而
【教材用法梳理】
①回头,回头看(动) 相如顾召赵御史。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看,视(动)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看望,拜访(动) 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相》)
④顾虑,考虑(动) 大行不顾细谨。
(司马迁《鸿门宴》)
⑤表轻微转折。
不过,只是(副) 见例句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表反问。
反而,难道(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可以解燕国之患(jiě)
分解(动物)⎩⎨⎧ 解释、解说;理解、领悟;见解解开、解除⎩⎪⎨⎪⎧ 松弛、懈怠后作“懈〞解脱、解放
和解
【教材用法梳理】
①分解动物的肢体(动)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庖丁解牛》)
②解除(动) 见例句
③理解、明白(动)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④解释(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jiàn xiàn)
看见⎩⎪⎨⎪⎧ 见识、见解召见、接见谒见、拜见被看见,出现;被
【教材用法梳理】
(1)读“jiàn 〞:
①看见(动)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荀子·劝学》)
②拜见(动)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③召见、接见(动) 见例句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被动,被(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用在动词前,表对自己如何,我(代) 君既假设见录。
(《孔雀东南飞》)
(2)读“xiàn 〞:
⑥通“现〞,出现(动)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荆轲刺秦王》)
⑦通“现〞,表现(动) 信义安所见乎?(《汉书·苏武传》)
然那么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hú)
台阶⎩⎪⎨⎪⎧
特指宫殿的台阶;任命、授职去除、去掉;流逝、过去 【教材用法梳理】
①台阶(名)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朱子家训》)
②殿阶(名)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汉书·苏武传》)
③任命,授职(动)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
④去除,除去(动) 见例句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jiù)
走近、靠近、前往、趋向
⎩⎪⎨⎪⎧ 完成、成功到达目标就职、赴任
【教材用法梳理】
①趋,赴(动)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陈寿《隆中对》)
②靠近,接近(动) 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
(《荀子·劝学》)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上(车、路)(动) 见例句
④就职、赴任(动) 连辟(连辟:屡被征召)公府不就。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⑤完成,成功(动)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王安石《伤仲永》)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yí wèi)
失掉,遗失⎩⎪⎨⎪
⎧ 失掉之物;特指排泄大小便忘掉,忽略留下来的⎩⎨⎧ 留给,送给⎩⎪⎨⎪⎧ 赠送之物送信特指死者留下的
【教材用法梳理】
(1)读“yí〞:
①遗失、丧失(动)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贾谊《过秦论》)
②抛弃(动)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③遗留(动) 蒙故业,因遗策。
(贾谊《过秦论》)
④排泄(大小便)(动) 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读“wèi 〞:
⑤给予、赠送(动) 见例句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hén ɡ)
真心,不诡诈,不虚伪⎩⎪⎨⎪⎧
真实的;果真,如果确实,确实 【教材用法梳理】
①真诚,真心(名) 乃能衔哀致诚。
(韩愈《祭十二郎文》)
愿陛下矜悯愚诚。
(李密《陈情表》)
②确实,确实(副) 见例句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苏洵《六国论》)
③如果,果真(连) 诚能得樊将军首。
(《荆轲刺秦王》)
使使以闻大王(shǐ)
⎩⎪⎨⎪⎧
假使叫,让;奉使命;使臣 【教材用法梳理】
①命令,派遣(动) 见例句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使唤(动) 妾不堪驱使。
(《孔雀东南飞》)
③致使(动)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杜牧《阿房宫赋》)
④出使(动)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使者(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假使,假设(连) 使六国各爱其人,那么足以拒秦。
(杜牧《阿房宫赋》)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shǎo shào)
多的反面⎩⎪⎨⎪⎧ 稍,略微时间短暂;少年、青年轻视、瞧不起缺少;薄弱
【教材用法梳理】
(1)读“shǎo 〞:
①不多(形) 险以远,那么至者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缺少(动)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减少(动)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④轻视、看不起(动)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庄子·秋水》)
⑤不多时、一会儿(副)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
⑥稍微(副) 见例句
(2)读“shào 〞:
⑦年轻(形)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⑧年轻人(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zú cù)
⎩⎨⎧ 步兵
死⎩⎪⎨
⎪⎧ 完毕;终于同“猝〞,突然,匆忙
【教材用法梳理】
(1)读“zú〞:
①士兵(名)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
②死(动)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终了、完毕(动)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李密《陈情表》)
④终于(副)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读“cù〞:
⑤通“猝〞,仓促,突然(副) 见例句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bèi pī)
睡眠时用以覆体的东西,被子
⎩⎪⎨⎪⎧
覆盖;遭受,遇到,蒙受;表被动披散,散开 【教材用法梳理】
(1)读“bèi 〞:
①被子(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
②遭受,遇到,蒙受(动) 见例句
(2)读“pī〞:
③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动)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dé)
获得、得到⎩⎪⎨⎪⎧ 能,实现,到达;得意,满足事情做对了,正确;得当,适宜;应该收获
【教材用法梳理】
①心得,收获(名)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取得,获得(动)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具备(动)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④俘获(动)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汉书·苏武传》)
⑤得意,满足(动)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通“德〞,感谢(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孟子·鱼我所欲也》)
⑦能够(动) 见例句
⑧对,适宜(动) 此言得之。
(苏洵《六国论》)
沛公欲王关中(wán ɡ wàn ɡ)
帝王、天子⎩⎪⎨⎪⎧
臣子的最高封爵为王,统治天下
【教材用法梳理】
(1)读“wáng 〞:
①一国的君主(名)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读“wàng 〞:
②称王,指统治天下(动) 见例句
素善留侯张良(shàn)
好,美好⎩⎨⎧ 有道德⎩⎪⎨⎪⎧ 好人;亲善,交好善事、善良有本领、擅长做得对;令人满意;优点;喜欢
【教材用法梳理】
①好(形) 甚善。
名我固当。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②好的行为,好的方法(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
③喜好、羡慕(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善万物之得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交好、亲善(动) 见例句
⑤善于、擅长(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⑥通“缮〞,擦拭(动) 善刀而藏之。
(《庄子·庖丁解牛》)
⑦友善地,好好地(副) 不如因善遇之。
(司马迁《鸿门宴》)
张良是时从沛公(cóng zòng)
⎩⎪⎨⎪⎧ 跟随⎩⎪⎨⎪⎧ 追赶归顺、依顺、听从参与随从、侍从;次于最亲的人同“纵〞。
【教材用法梳理】
(1)读“cóng 〞:
①跟随(动) 见例句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苏洵《六国论》)
②追赶(动) 佯北勿从。
(《孙子·军争》)
③依顺,听从(动) 臣从其计。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参与(动) 弟走参军阿姨死。
(白居易《琵琶行》)
⑤依傍,紧挨着(动) 樊哙从良坐。
(司马迁《鸿门宴》)
(2)读“zòng 〞:
⑥通“纵〞,合纵的盟约(名)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贾谊《过秦论》)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sī)
自己的;偏爱;私人占有,掠夺;偷偷地
【教材用法梳理】
①私人的、自己的(形) 欲苟顺私情,那么告诉不许。
(李密《陈情表》)
②偏爱(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私下、偷偷地(副) 见例句 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距关,毋内诸侯(nèi nà)
由外进入⎩⎨⎧ 内部、内室⎩⎪⎨⎪⎧ 妻妾;妻子的亲属国家内部内心使进入,接纳,收容,同“纳〞;交纳
【教材用法梳理】
(1)读“nèi 〞:
①里面(名) 少时,帘内掷一纸出。
(《促织》)
②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名)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贾谊《过秦论》)
(2)读“nà〞:
③通“纳〞,接纳(动) 见例句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āng dàng tǎng)
对着、面对⎩⎪⎨⎪⎧ 抵挡、阻挡;把守;掌管相等、相当;适合、适当;应该、应当处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判决
【教材用法梳理】
(1)读“dāng 〞:
①对着,面对(介) 木兰当户织。
(《北朝民歌·木兰诗》)
②对等,比得上(动) 见例句
③任,充当(动)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④把守,占着(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⑤应当(动)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将、将要(副)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
⑦处在某个时候(介)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
(司马迁《鸿门宴》)
(2)读“dàng 〞:
⑧适当,恰当(形) 甚善,名我固当。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⑨抵押(动)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汉书·苏武传》)
(3)读“tǎng 〞:
⑩通“倘〞,如果(连) 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君安与项伯有故(ɡù)
⎩⎪⎨⎪⎧ 缘故⎩⎪⎨⎪⎧ 所以成心、特意旧的⎩⎨⎧ 衰老;死亡
故人⎩⎪⎨⎪⎧ 前夫或前妻老朋友
【教材用法梳理】
①缘故、原因(名)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旧的(形)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王勃《滕王阁序》)
③老、衰老(形) 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
④旧交情、老交情(名) 见例句
⑤成心,特意(副)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所以(连)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仍然(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孔雀东南飞》)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xìn ɡ)
逢凶化吉,免于灾祸
⎩⎨⎧ 希望
运气好,境遇好⎩⎪⎨⎪⎧ 天子所至;宠爱,宠幸幸运地取得东西或实现愿望
【教材用法梳理】
①幸运(形)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②侥幸(副)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那么幸得脱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幸亏(副) 见例句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孔雀东南飞》)
④希望(动)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孔雀东南飞》)
⑤皇帝到某处(动)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⑥宠爱(动) 妇女无所幸。
(司马迁《鸿门宴》)
⑦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副) 大王亦幸赦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良出,要项伯(yāo yào)
即“腰〞⎩⎨⎧ 要点,根本的东西;简要的在半路上拦住后写作“邀〞⎩⎪⎨⎪⎧ 邀请求得,设法获得要挟
【教材用法梳理】
(1)读“yāo 〞:
①相约(动)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
②通“邀〞,邀请(动) 见例句
③要挟、威胁(动)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方苞《狱中杂记》)
(2)读“yào 〞:
④重要、显要(形) 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
(方苞《狱中杂记》) ⑤简要,切要(形) 可谓要言不烦也。
(《三国志·管辂传》) 项伯即入见沛公(jí)
走近、靠近、走向⎩
⎪⎨⎪⎧
立即、马上、就登上
【教材用法梳理】
①当,就在(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司马迁《鸿门宴》) ②登上(帝位)(动)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汉书·苏武传》) ③就,立即(副) 见例句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司马迁《鸿门宴》)
④靠近(动)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童区寄传》)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wàn ɡ)
向远处看⎩
⎨⎧
农历每月十五日
希望,盼望,期望⎩⎪⎨
⎪
⎧
名誉,名望;埋怨,责怪临近
【教材用法梳理】
①向远处看(动)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②盼望,希望(动) 见例句 王如知此,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观察(动)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司马迁《鸿门宴》) ④希望(名) 三十日不还,那么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名望,声望(名) 先达德隆望尊。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⑥望日。
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名)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为既望)。
(苏轼《赤壁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èi)
⎩
⎪⎨⎪⎧
背向,背着;违背加倍 【教材用法梳理】
①通“背〞,背叛,违背(动) 见例句
②原数根底上增加的相等数(量)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③越发、更加(副)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xiè) 抱歉,谢罪⎩⎪⎨⎪
⎧
告、问辞,谢绝;辞去官职辞别,离开;凋谢
【教材用法梳理】
①抱歉、谢罪(动) 见例句
②告诉(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③辞别(动)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
④推辞、拒绝(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⑤感谢(动)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司马迁《鸿门宴》)
项王、项伯东向坐(zuò)
⎩⎨
⎧
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
座位
止息,停留因犯……罪;由于,因为
【教材用法梳理】
①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动) 见例句 ②座位。
通“座〞(名) 因击沛公于坐。
(司马迁《鸿门宴》)
③因犯……罪,因……而获罪(动)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使楚》) ④因为,由于(介) 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 ⑤徒,空(副)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范增数目项王(shù shǔ shuò cù) 计算⎩⎪⎨⎪⎧
列举罪状,加以斥责数目;几;屡次、屡次;密算术;技艺
占卜;命运,法那么
【教材用法梳理】 (1)读“shù〞:
①数目、数量(名)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白居易《琵琶行》) ②几、几个(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规律、道理(名)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 ④天数、命运(名)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苏洵《六国论》) (2)读“shǔ〞:
⑤责备,列举罪状(动) 景公召而数之曰。
(刘向《晏子治东阿》) (3)读“s huò〞:
⑥屡次(副) 见例句 (4)读“cù〞:
⑦密、细密(形)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shǔ zhǔ)
⎩⎪
⎨⎪⎧
连接⎩⎨⎧
撰写
跟随;隶属,属于⎩⎪⎨
⎪
⎧ 亲属管辖
类;类似同“嘱〞
【教材用法梳理】 (1)读“shǔ〞:
①隶属、归属(动)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白居易《琵琶行》)
②类(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辈、等(名) 见例句 (2)读“zhǔ〞:
④劝请(动)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 ⑤撰写(动) 衡少善属文。
(《后汉书·张衡传》)
⑥通“嘱〞。
嘱咐、嘱托(动) 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随从(动)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羽之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ān)
⎩⎨
⎧
平安、安定、安稳⎩⎪⎨
⎪⎧
舒服、安定、安逸
使安,奉养;安抚、抚慰怎么,哪里
【教材用法梳理】
①安稳(形)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舒适、安闲(形)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 ③安定(形) 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④安置,安放(动)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 ⑤哪里,怎么(副) 见例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哪里,哪儿(代) 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jǔ)
举起、抬起⎩⎪⎨⎪
⎧
举动;举行、发动、起兵提拔、举荐;应举拿、用;攻下、占领;全、尽
【教材用法梳理】
①举起,抬起(动)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司马迁《鸿门宴》) ②拿、拿起(动)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苏洵《六国论》) ③推荐、推举(动)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李密《陈情表》) ④攻下、占领(动)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贾谊《过秦论》) ⑤成功(动)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⑥全(形)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 ⑦尽(形) 见例句 怀王与诸将约曰(zhū)
⎩
⎪⎨⎪⎧
众多,各兼词,相当于“之于〞 【教材用法梳理】 ①众(形) 见例句
②代词兼介词。
相当于“之于〞(兼词)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愚公移山》)
③代词兼语气助词。
相当于“之乎〞(兼词)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rú)
⎩
⎪⎨⎪⎧
往,到……去
或如同,像⎩⎪⎨⎪⎧
依照,遵从;顺
及,比得上
如果,假设……的样子
【教材用法梳理】
①往,到……去(动) 见例句
②像、如同(动) 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③及、比得上(动) 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④按照(介)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汉书·苏武传》)
⑤如果、假设(连) 王如知此,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⑥或者(连)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qù)
离开⎩
⎪⎨⎪⎧
距离除掉、去掉
【教材用法梳理】
①离开(动)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距、距离(动) 见例句
③除去、去掉(动)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缺乏。
(《勾践灭吴》) ④过去的(形)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dào)
路,大路⎩
⎪⎨⎪⎧
引导后作“导〞事物本原
途径、方法⎩⎨⎧
正当手段道理、规律⎩⎪⎨⎪⎧ 述说道德、思想、学说事物的本原
【教材用法梳理】
①道路(名)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 ②途径(名)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
③说、讲(动)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方法(名)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 ⑤规律,道理(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⑥主张,学说(名)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贾谊《过秦论》)
⑦取道,经由(动) 见例句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xíng háng)
道路⎩
⎨⎧
行列;排行,辈分
走路,走⎩⎪⎨⎪⎧ 离开,前往实施,运行;行为,经历;品行
流动,流行
【教材用法梳理】
(1)读“xíng 〞:
①行走(动) 见例句
②离开(动) 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③将要(副)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执行、实行(动) 余嘉其能行古道。
(韩愈《师说》) ⑤品行(名) 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庄子·逍遥游》)
⑥行为(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读“háng 〞:
⑦行伍:古代军队编制。
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泛指军队(复合词) 蹑足行伍之间。
(贾谊《过秦论》)
⑧辈(名)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汉书·苏武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uó dù)
量长短⎩⎪⎨⎪
⎧
计算;推测、揣度、考虑量长短的标准;尺度,限度;法度、制度过,度过;度引
【教材用法梳理】 (1)读“duó〞:
①量长短(动)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那么不可同年而语矣。
(贾谊《过秦论》)
②揣度,估计(动) 见例句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读“dù〞:
③制度,法度(名) 内立法度,务耕织。
(贾谊《过秦论》) ④次,回(量) 物换星移几度秋。
(王勃《滕王阁诗》) ⑤制作(动)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姜夔《扬州慢》)
⑥渡过,越过(动) 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jiān jiàn)
门缝;夹缝、空隙⎩
⎪⎨⎪⎧
小路
空闲置身其中⎩⎪⎨⎪⎧
间隔
参与
中间离间;间谍秘密
【教材用法梳理】 (1)读“jiān 〞:
①中间(名)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②期间(名)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③房屋的最小单位(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顷刻(名)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 (2)读“jiàn 〞:
⑤间隔、隔断(动)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参与(动)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曹刿论战》) ⑦夹杂(动)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林嗣环《口技》)
⑧有时(副) 间那么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
(刘基《苦斋记》)
⑨抄近路、小路(副) 见例句 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⑩缝隙(名)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庖丁解牛》)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shēng shèng)
⎩
⎨⎧
禁得住,能承当;尽
胜过、超过;胜利⎩⎪⎨
⎪⎧
盛大美好;优美的山水古迹
【教材用法梳理】
(1)读“shēng 〞:
①禁得住,能承当(动) 见例句
②尽,完(副)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司马迁《鸿门宴》) 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读“shèng 〞:
③战胜,取胜(动)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苏洵《六国论》)
④胜利(名)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苏洵《六国论》) ⑤美好,优美(形)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王勃《滕王阁序》)
⑥超过,胜过(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cí)
⎩⎪⎨
⎪⎧
口供;言辞、话⎩⎨⎧
口实、借口、托词
言之成文、文辞⎩
⎪⎨⎪⎧ 文献一种文体不受⎩
⎪⎨⎪
⎧
推辞、躲避辞退
【教材用法梳理】
①计较(动)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司马迁《鸿门宴》) ②告辞(动) 见例句
③推辞(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李密《陈情表》) ④一种文体(名) 《归去来兮辞》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zài) 两次,第二次 【教材用法梳理】
①第二次(数)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②两次(数) 见例句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苏洵《六国论》)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ɡuò)
走过、经过⎩⎨
⎧
超过、胜过;过分;过错⎩⎪⎨⎪⎧
犯过错责备访、探望
【教材用法梳理】
①走过、经过(动)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杜牧《阿房宫赋》)
②超过(动)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指出错误、责备(动) 见例句
④拜访,探望(动) 故尝与过宋将军。
(魏禧《大铁椎传》) ⑤过错、错误(名) 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⑥过分(副)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李密《陈情表》) ⑦遍,次(量) 假设读之数过。
(《朱子语类》) 二、重点虚词
(1)以⎩⎪⎨⎪⎧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越国以鄙远连词,表顺承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顺承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