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侯祠》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风尘仆仆的作家,一次凝重虔诚的旅行,成就了一部洋洋洒洒的《文化苦旅》,作者以几十篇游记和回忆性散文引领着我们徜徉于熟悉而又陌生、广袤且又深邃的华夏大地之上,以穿越时空、融合中西的视角为我们诠释了自然与社会景观背后的人文意义和历史价值,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和情感价值的统一.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莽莽的中华大地承载了如此厚重鲜活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为文化人提供了最好的扩展视野和提升悟性的舞台,怎能不让一个文人为之向往和追随?于是在奔走和思考的旅途中品读和感受文化便成了一种享受,一种“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一种触及最本真和个性质地的文化的不二法门,更是现代文人的一种责任和应有的为学及人生态度。
读罢全书掩卷沉思,一种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触及全身,种种历史如同亲身经历过,从而紧随着便是感动,叹息……
如果说一部《文化苦旅》是一串项链,那么我要说《柳侯祠》便是这其中最耀眼的一颗珍珠,虽然不是鸿篇巨制,但作者犀利的笔触早已渗透历史的幕帘,触碰到了古代文人命运的轴线,而这当中就涉及到一座祠堂——柳侯祠,以及它的主人——文豪柳宗元。
古有言“学而优则仕”,入朝为官似乎成为多数古代文人的唯一出路和最大梦想。
然而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古代仕途上的文人可分成三类:一是视名利为粪土,追求自己的文人梦想,去纵
情山水;二是徘徊于官场和读书之间,却左右为难;三是抛却个人喜好,积极入仕为官,但报国无门。
而柳宗元便属于最后一种。
在古色古香的柳侯祠前,一尊石像勾起作者去追想柳宗元的一生。
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而再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在永州,他写出了《永州八记》,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而在柳州,它利用官职尽心为民,造福一方百姓。
这是一个被贬的中国文人的风骨,体现了他的独特人格。
,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然而这样却引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其一便是中国的贬官文化真的很奇特,可以看到,即使到了极其窘困的地步,中国文人仍然保持着自己,正如作者写的那样:他们“从朝报奏折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为后人所敬仰,“为普天皇土留下一脉异音”。
确实,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文人自身的局限,中国的古代文人有心在官场闯荡,以求为民谋利,然而却事与愿违,惨遭贬谪流放;无意借山水诗文排遣愁苦,为了逆来顺受,往往种出无心之柳,成就文坛奇葩。
这也许就是文人一种个人理想和时代责任之间的矛盾吧,有得有失,确实难以定夺这种贬官现象的利弊。
从得的角度而言,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数见不鲜:“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欧阳修远离官场,与民同乐,自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陶渊明悠然自得,享受自然之乐,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寄情山水,饮酒赋诗,坦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文人们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将心中的一方净土留给了浩渺的自然,于是寓情于景,文思泉涌,便成就了文坛上的经典,也实现了文人最真切的个人理想和自我价值,实乃一件幸事,泽被后人。
从失的方面来说,国家的兴盛也确实需要一个开明的朝政为支撑,而励精图治的朝政需要有远见、有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自然除了戍守边陲的武官,剩下的也只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了,兴邦大业的重任也自然历史性地落在了他们身上。
相关的实例亦是不胜枚举:试想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的唐太宗,若无敢于忠言直谏的魏征的辅佐,怎会迎来壮观的大唐盛世?没有“房谋杜断“的鼎力相助,又怎会成就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和后唐盛世?没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公车上书,又怎会有后续轰轰烈烈影响国史的戊戌变法?可见如果文人都去饮酒赋诗,去谈论风花雪月,追求诗歌中的理想境界,不仅不现实,也是一种奢侈和自私的表现,没有关注世态炎凉,体验人间冷暖,写出的文章也只是华丽辞藻的苍白堆砌和脱离现实的无病呻吟,更失去了文学本身的意义与价值,那便是人文关怀和时代写照。
所以文人徘徊于从文和为官之间,难于抉择,正如柳宗元那样,一心从政报国,却壮志难酬,官场屡遭失意,疲于奔命,最终只能在有限的被贬之地尽自己的余力,写文章,从政事,但也算告慰了自己,于是一座祠堂便变成了他的写照,记录了他被贬文人的独特风骨。
另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便是关于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那就是个人理想追求和国家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栗”,通过读书便可坐享荣华富贵,显然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念头,带有狭隘的个人主义色彩,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于是有了视钱如命的贪官和珅、卖国求荣的汉奸汪精卫;而相反,有些人认为“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于是有了投笔从戎的班固、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所以,当个人理想和国家存亡并临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将自己的雄心抱负寓于报效国家的行动中,才能在高层次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也正如柳宗元,他像一支残烛,尽力用自己最后的光和热,照亮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
最后一个问题便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敏感的问题,即牵涉到所谓的为官之道。
仕途确实是一条不错的人生出路,历来很多人向往过,也追求过,然而在这条路上想走得远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需要的是一种胸怀天下的责任,一种抵御诱惑的能力,一种勤政廉洁的作风,一种雷厉风行的魄力,一言以蔽之,即为官
之道。
历来只有那些真正为百姓谋福祉,为社稷谋发展的清官才会被百姓所称道和传颂:公正严明的包拯、为民请命的海瑞、能言善辩的纪晓岚都是永恒的典范。
也许正印证了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然而,鉴古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我们可以看到当狰狞的地震侵袭四川时,主席总理亲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不辞辛劳的身影,但也为陈水扁涉嫌洗钱感到巨大的震惊;可以看到主席总理亲临赛场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鼓励喝彩的场景,也可以看到谢明中因贪污而断送了自己的人生前途。
如此种种,无不在告诉世人权钱交易并且心存侥幸的人终究会经不起检验而在仕途中落马的,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并兢兢业业,才是永葆政治生命的精髓。
这一点,柳宗元同样做到了,而且造福一方,拥有不错的政绩,虽然因朝廷官场的排挤和黑暗让他身不由己。
由上观之,一座柳侯祠,一个柳宗元,便成了古代文人在仕途和大好河山之间游移的一个缩影,在官场和文学道路之间挣扎的一种见证,在追求和为国效忠之间徘徊的一抹写照。
古老的祠堂,凝重的碑文,肃穆的雕像,这些景观正是由于那段历史才显得深邃和厚重,为城市增添了浓重的人文风韵和历史质地,让后人观摩和领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后人,继续讲述着它们千年不变且至今受用的道理。
这也许就是这篇《柳侯祠》所要传递给读者的初衷吧——用睿智的笔去触碰古代文人的人格心理构架,解读贬官文化,探寻
时代印记,关怀文人命运。
,虽然只是苦旅的冰山一角,但足以窥见一斑了,追溯文化根源的精神早已被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大概也是本文的魅力所在吧。
最后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自序里说的:“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
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
中国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时代了。
所以,让我们欣然接受苦旅,选择苦旅,在苦旅中探寻,铭记我们该记住的……”
《柳侯祠》给我们的感觉和启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次精神世界的洗礼,一种和谐文化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