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彩色标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生态位”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个生态学术语,其意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空间上的位置以及这个种群与自然及其他种群之间的功能和价值关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显然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1A),但人类的生态位不是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某一固定区域,而是指人类的活动有其特定的边界并受特定规则的约束。
人类的生态位责任包括补偿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德国学者约纳斯将责任区分为追溯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这为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提供了有益启迪(1B)。追溯性责任也就是补偿性责任,它要求人类必须对人类活动已经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负责,竭尽全力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而前瞻性责任则是指人类必须对自己的经济政治决策、科学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与预测,从而择优弃劣而行。无论是履行补偿性责任还是前瞻性责任,都要求人类通过生态环境立法、政府的制度设计、公民的生态道德践行乃至国际社会的协同合作(1B),一方面弥补、修复我们已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有效预防人类对生命共同体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2B)。
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的根本途径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C)因为这是既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实践。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人类既可以享有、又可以放弃的权利,而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履行这一责任包含着“肯定性”与“否定性”两方面的现实要求。就肯定性要求而言,就是人类要将符合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要求的理念、技术、政策、法律、方案等运用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从否定性要求看,就是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其他物种的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利益和发展,彻底摒弃那些非绿色、非生态与反绿色、反生态的理念、技术、政策、法律、方案,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方式的绿色化变革,从源头上防范生态环境危机的再次发生,以造福生命共同体。
(摘编自龙静云《人类的生态位美德与生命共同体繁荣》)材料二:
推进经济体系低碳转型、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彰显了中国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与担当。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D)”的新发展理念(5T)。
(2D)创新位列新发展理念之首,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体系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尤其需要在绿色低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技术的进步,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中国政府2009年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5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14吨/万元,2020年的数值是1.05吨/万元。如果简单地利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来度量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越高,绿色低碳技术水平越低,反之则相反),那么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大大提升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也是推动经济体系(2D)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面,对应新发展理念中的(2D)“协调发展”维度。科技创新通过推动技术前沿进步来促进经济体系绿色低碳转型(5T),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在不改变技术前沿的条件下推动经济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其基本逻辑在于,宏观经济效率是不同生产主体效率的加权平均,而生产主体间的效率通常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因此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的生产主体重新配置到高效率生产主体,能够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甚至是不改变生产主体技术前沿的前提下,提升宏观经济效率,从而推动经济体系绿色低碳转型。(2C)
优化资源配置本质上是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它涉及到诸多维度(1D)。在这里,我们从产业结构优化这方面来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第二产业占比稳中有降。一般而言,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显著高于第三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第二产业占比的下降和第三产业占比的上升有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为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贡献。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新时期的绿色低碳转型应由产业间资源配置驱动为主转变为产业内部驱动为主。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第二产业占比目前已经下降到了40%以下,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有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第二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作为重要支撑,第二产业占比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很小。也就是说,对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而言,未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将资源配置到同一产业中效率更高的经济单位,实现产业优化升级(5T)。
(摘编自陈诗一、陈登科《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位属于人类独有,它并不是指人类在生态系统某一固定区域,而是指人类的活动有其特定边界
并受到约束。
B.德国学者约纳斯将责任区分为追溯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客观上有利于人类能够更好地履行生态位责任。
C.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的根本途径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尊重自然规律与社会实践的双重需要。
D.优化资源配置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诸多维度,而产业结构优化只是介绍该问题的一个维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生态位属于人类独有”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其意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空间上的位置以及这个种群与自然及其他种群之间的功能和价值关系。……人类显然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可知,不同种群有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人类有人类的生态位,但人类的生态位不是独有的;“它并不是指人类在生态系统某一固定区域……”错误,属于张冠李戴,由原文“它并不是指人类在生态系统某一固定区域”可知,题干中的“它”指“生态位”,而原文中此信息陈述的是“人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只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定在特定边界之中,就能有效发挥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
B.不管是履行追溯性责任还是前瞻性责任,都要求人类通过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但两者立场不同,前者立足过去,而后者立足未来。
C.假如资源配置结构导致经济运行效率降低30%,那么相应地,优化资源配置能够使得宏观经济效率实际降低30%。
D.根据材料二行文思路,文章接下来可能从“开放、共享”理念这两个角度来论述加快推进经济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措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只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定在特定边界之中,就能……”错误,属于过于绝对化。
B.“但两者立场不同,前者立足过去,而后者立足未来”错误,曲解文意。应该是“但两者立场相同,前者立足点是过去,而后者立足点是未来”。
C.“优化资源配置能够使得宏观经济效率实际降低30%”错误。原文“因此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的生产主体重新配置到高效率生产主体,能够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甚至是不改变生产主体技术前沿的前提下,提升宏观经济效率”可知,优化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的生产主体重新配置到高效率生产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