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科版科学五年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附单元知识点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五年下册第二单元《热》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附知识点梳理
3、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时,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还热吗?为什么?
答:晚上,当我们钻进被窝时,感觉被子是凉的。
当早上醒来时,感觉被窝里是热的。
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就不再热了。
这说明了被子不能产生热,如果被子能产生热,那被窝应该一直是热的。
4、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
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
5、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样解释呢?
答:装有热水的塑料袋会浮在水面上。
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大了,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所以会上浮。
6、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
7、中午妈妈刚盛好一碗汤,可过了一会儿,大家还没有开始吃,汤却少了一点儿,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汤冷后体积变小,所以感觉汤少了。
8、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9、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10、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
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
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①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②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12、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
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
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
14、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
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15、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
答:锅用铁或铝制作是因为铁和铝是热的良导体,这样可以很快把饭煮好;水杯和保温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为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便于保温和不烫手。
16、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
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棉被、羽绒服可以用来保暖。
17、明明家买了一只木桶,为了耐用,爸爸将木桶拿到铁铺去请师傅用铁环箍木桶,方法是先把铁环加热后再箍在木桶上。
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利用固体的热胀冷缩,铁环加热后胀大,箍在木桶上,冷却后收缩,很结实耐用。
18、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
答:因为水泥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
19、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
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
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如何证明衣服不能产热?(用温度计测手的温度与衣服包住手的温度进行比较发现一样说明不能产热)
4.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阻挡体内的热量向外散失,同时阻挡外界冷空气的入侵,所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5.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比较,热水体积大;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比较,热水轻。
6.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7.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
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8.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冷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把瓶子放到热水中,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把瓶子放入冷水中,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但水在4℃
以下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9.(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0.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1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2.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1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瘪的乒乓球放热水变鼓,铁轨留缝等
14.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入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
放入冷水中时,气球瘪下来了,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一般:气体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是固体。
15.解释热胀现象:A、常见的物体都有微粒组成的。
B、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
C、微粒运动的速度和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烈和扩大。
16.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说明钢也具
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8.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9.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2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21.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
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22.(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3.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4.(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传热慢、吸热慢、散热慢);热的良导体:传热快、吸热快、
散热快。
25.空气、木头、布、橡胶等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26.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
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27.设计制做一个保温杯。
制作保温杯: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
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