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题库及答案(三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
动题库及答案(三年级)
1.宪法能为我们提供权利的保护、稳定的环境和和谐的氛围,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2.宪法的内容是根本性的。
3.宪法的性质是法律。
4.宪法和民法、刑法都是法律,但宪法的效力最高。
5.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6.根据宪法的重要性和地位,宪法被称为国家的根本法。
7.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权力最终归属于人民。
9.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了宪法的修改程序。
11.我国的宪法是由人民制定的。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13.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其效力是无效的。
14.宪法的权威体现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
15.法律法规与宪法相抵触是无效的。
16.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党活动的最高准则。
17.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8.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宪法的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相比,没有更为宽松的规定。
20.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D)。
21.宪法是主权独立和民主的象征(B)。
2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D)。
23.婚姻法是根据宪法(B)制定的。
24.脱贫攻坚战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B)。
25.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A)。
26.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D) 我国《宪法》规定,即使一些弱势群体也不能享有一些特殊待遇。
27.与宪法相比,一般法律只规定一个具体的制度(C)。
28.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和宪法相抵触(C)。
29.宪法的修改可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
(A)。
30.如果要修改刑法,必须要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
代表的过半数通过(B)。
31.中国属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A)。
32.没有领土就没有主权和国防(B)。
33.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支配下的领域(C)。
34.领地不属于领土(D)。
35.中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C)。
36.中国目前的人口是14亿人。
37.国家不能行使主权的区域是公海。
38.领水是国家主权管辖的所有水域。
39.公海不属于领水。
40.领空是领陆和领水上方一定高度的空间。
41.底土是领陆和领水下面的部分区域。
42.主权和领土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领土,主权就无法行使。
43.可让与性不是主权的特征。
44.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
45.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
46.一般情况下,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应当适用中国的法律。
47.国防就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防务建设和斗争。
48.加强国防建设能够有效地捍卫国家主权。
49.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的进步和富强,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
62.父母有资格代未成年子女做决定,是因为他们享有监护权。
63.权利是一种享有某种利益和自由的资格。
64.监护权是针对特定人行使的权利。
65.保护利益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利益的主人拥有一项权利。
66.自然权利是指人类所固有的那些权利。
67.文明社会应当更重视权利的保护。
68.自然权利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善良风俗。
69.有权利就有义务。
70.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71.我们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去承担义务。
72.侵权会产生责任。
73.权利也有界限,我们不能越界。
B道德责任不属于法律规定的责任类型。
借东西不归还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偷窃他人财物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权力是指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享有的一种强制力量。
强制性不是权利的特征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可以为了公共利益限制个人利益,但是要提供补偿。
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权利。
父母享有被成年子女赡养的权利。
每项权利都应当受到保护。
受教育权是针对不特定人行使的权利。
在权利的范围内我们才是自由的。
法定权利是指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不仅限于宪法中规定的。
B发布个人观点和评论
C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D分享有关公共利益的真实信息
98.网络安全法是为了保护什么而制定的?(B)
A保护网络公司的利益
B保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C限制人们使用互联网
D保护个人隐私权
99.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哪些主体需要保护网络安全?(C)
A只有网络公司需要保护网络安全
B只有政府需要保护网络安全
C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等各方面主体
都需要保护网络安全
D只有国家安全机关需要保护网络安全
100.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A)
A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B在网络上发布个人观点和评论
C分享有关公共利益的真实信息
D保护个人隐私权
98.我们应该采取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严厉惩罚制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来减少网络谣言,改善网络环境。
99.打着爱朋友的旗号不是煽情信息常用的造谣方式。
100.明知是谣言而转发属于造谣行为。
101.制造网络谣言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102.假借专家发声编造所谓的新研究成果成为了网络谣言的新花招。
103.不知来源的网络页面可能会存在网络谣言。
104.极度夸张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常常会打上死亡、疾病等致命信息关键词。
105.部分网络谣言虚实掺杂,在视频剪辑上移花接木,导致以假乱真。
106.谨慎对待打着权威媒体旗号的消息可以用来辨别假新闻。
107.政府、网络平台和广大网民要共同承担治理网络空间的责任。
108.在社交平台转发是错误的做法,当发现某一条新闻是网络谣言时应该不信谣、不传谣,及时举报。
109.对他人的诽谤信息被大量点击浏览可能构成诽谤罪。
110.传播谣言不属于变相的造谣行为。
123.教育是通过向个人传授思想、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来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
124.受教育权是公民接受教育训练的权利,包括文化、科学等方面。
125.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使我们成为有理性、有人格、
有尊严的人。
126.《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若儿童到了接受义务
教育的法定年龄,那么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将其送入学校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127.1995年颁布《教育法》,为发展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128.1995年颁布《教育法》,为发展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129.《义务教育法》第2条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制度。
130.受教育者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学校教师
的侵犯时,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申诉或诉讼途径来解决。
13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公益性事业。
132.我国目前,属于义务教育的是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
133.我国为保障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杂费,并为此建立了专门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34.一般情况下,儿童从6周岁开始必须要接受义务教育。
135.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级义务教育、中等教育、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
136.国家对公民有普及义务教育的义务,要尽可能为公民
实现教育权创造机会,提供物质条件。
137.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国家保证义务教育发展的具体
措施?答案为C,确保公民受教育权。
138.国家在完善义务教育相关制度方面,主要完善法律制度。
C家庭成员之间没有隐私
D同事之间没有隐私
170.下列哪一种行为可能会侵犯他人隐私?(D)
A在公共场合大声谈论他人的私事
B偷拍他人的照片并公开
C查看他人的手机聊天记录
D擅自进入他人的房间搜查私人物品
B。
隐私代表了我们的人格尊严。
它是个人自由的基石,保护我们免受他人的干扰和侵犯。
隐私是我们作为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我们能够在私人领域内自由地表达自己、思考和反思。
隐私权利的保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C。
隐私会损害我们的名誉。
当我们的私人信息被泄露或滥用时,我们可能会受到负面评价和指责。
这些评价和指责可能会对我们的名誉和社会地位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保护个人隐私是维护个人名誉和尊严的重要手段。
B。
隐私是我们人格尊严的代表。
它是个人自由的基石,保护我们免受他人的干扰和侵犯。
隐私是我们作为个体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使我们能够在私人领域内自由地表达自己、思考和反思。
因此,保护隐私权利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C。
隐私泄露或滥用可能会损害我们的名誉。
负面评价和指责可能会对我们的名誉和社会地位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保护个人隐私是维护个人名誉和尊严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