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 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检测试题B卷附
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

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里发展具有()。

A.平衡性
B.独女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2、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3、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

这种教学评价被评为()。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4、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
B.德育
C.管理
D.科研
5、布鲁纳提出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

A.评价
B.练习
C.强化
D.消退
6、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

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识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直觉型
C.继时型
D.同时性
7、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张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8、儿童认为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依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9、小丁原来很怕见陌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丁身上发生了()的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10、在相同情景或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事倍功半,而换成其他人来教育时却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的作用。

A.定势
B.学习迁移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11、可以看作尝试错误说的动机原则的规律是()。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泛化律
12、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布卢姆
D.施太伦
13、某中学一次教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

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反应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A.稳定性
B.持久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14、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问题解决策略
15、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16、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8、初二(1)班小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

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

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

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

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A.疏导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19、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

A.探究学习
B.情境教学
C.情境感染
D.合作学习
20、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年级至高中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2、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3、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

4、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教肓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4、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

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犬师。

问题:
(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在齐白石先生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
2、小萌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日“自我放松”。

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

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

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

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问题: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萌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B
2、答案:A
3、D
4、A
5、A
6、C
7、C
8、【答案】C
9、C
10、【答案】A
11、A
12、A
13、C
14、B
15、答案:D
16、答案:A
17、B
18、C
19、B
20、B
21、B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错误。

理由: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参考答案】错误。

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程序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混为一谈。

3、【参考答案】正确。

一个总是失败并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人会逐渐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习得性无助即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4、此说法是正确的。

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

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答案: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咅种因素
2、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发展最早,然后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过程是连续不间断的,方向性顺序性。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具有连续性;而从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的时期不同;②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体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

只有了解这些个体差异,才能通过因材施教满足具有不同智力结构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3、(1)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基础性;
(3)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教学法要求统一;
(5)教科书的编写要表达确切;
(6)教科书的编写要强化联系性;
4、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
(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
(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参考答案】(1)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

①先天素质。

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

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②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一,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胎儿生活在母体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早期环境的作用。

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

因此儿童期的发展对后期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教育条件的影响。

一个人能朝什么9-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

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③实践活动的影响。

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

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理想、兴趣及勤奋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

(2)①齐白石勤奋、进取的人格特质及他的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的品质是他成才的关键因素。

②在外部环境不利时,要创造条件,勤奋努力,逆流而上,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同样也能取得成功。

2、正确答案:((1)在目标定向上,小萌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习动机,这是小萌学习中的主要问题。

(2)在学习信念上,小萌将自己学习成绩差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差,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产生习得性无助,因此才会对自己失望,一提到数学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学不好数学了。

小萌需要成功体验和和学习的信心。

(3)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小萌应端正学习态度,改变考前才复习,边学习边听音乐的学习方法。

同时,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应该进行有意义学习,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4)提高学习兴趣,改变任务变量,从简单任务开始,循序渐进,不断增加成功体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