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人教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生物单元特训十二:生物技术实践(选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人教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生物单元特训

特训十二:生物技术实践(选考)

1.腐乳易于消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现代腐乳生产流程如下:

⎭⎬⎫豆腐切块接种毛霉→获得毛坯→前期发酵⎩⎨⎧⎭

⎬⎫搓毛添加辅料→后期发酵→成品腐乳 (1)腐乳生产过程中,毛霉生长阶段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

(2)腐乳生产过程中需要加盐腌制,加盐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由________________配制而成的卤汤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为了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腐乳,除了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辅料外,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3)科研人员研究了腐乳生产过程中8%和10%两种盐含量对腐乳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其中部分数据如图所示。图中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腐乳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________。氨基酸态氮含量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通过比较数据可知,盐含量为________的腐乳在各阶段的氨基酸态氮含量都较高。

2.请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的比例配制盐水;配制好的盐水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以杀灭杂菌。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食盐用量、腌制时间和________等。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不同NaCl 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从图中可知,比较适合制作泡菜的NaCl 浓度为________。

(4)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推测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和中和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人们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目前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如图是工业上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利用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______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并加入________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周围有________的菌落。

(2)②环节中获得的酶是________酶。该酶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组分。

(3)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__________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环节要注意避免________。

4.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民间老法生产腐乳均为自然发酵,现代腐乳生产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现代化生产流程如下:

(1)毛霉的生长需要豆腐提供水、无机盐、________和________等营养物质。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2)民间制作腐乳时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灭菌,发酵好的豆腐上布满了菌落,这些菌落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

(3)生产流程中扩大培养时使用的培养基与毛霉菌种分离时使用的培养基最大的区别是后者培养

基中加入了________。

(4)当豆腐上长出毛霉后,对豆腐要进行________。腐乳制作的后期要加入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的卤汤,酒的浓度要适宜,原因是酒精浓度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浓度过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杨梅是特色水果之一,某工厂对其深加工,进行了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研制。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在制备杨梅酒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发酵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发酵罐顶上弯管中常需要加水,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2)在制备杨梅醋的过程中,发酵罐内需要先填充经________处理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________菌的培养液,加木材刨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让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发酵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的pH可通过________来调节。

(3)若发酵好的杨梅酒全部制成杨梅醋,则发酵制醋过程中CO2的产生量是________。

A.酿酒过程的两倍

B.与酿酒过程的相等

C.酿酒过程的一半

D.几乎为零

6.工业上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的试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中甲)。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中乙)。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中丙)。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果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________的水解。

(2)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