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美术考试试题
第一篇:工艺美术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5个,每题两空,每空1分,共10分)
1.工艺美术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美术加工,也即是对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
2.商代的装饰纹样兽面纹又称饕餮纹
3.青铜是指在红铜中加入锡·铅等的一种合金,颜色灰青
4.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它晚于半坡,庙底沟。

5.秦汉陶瓷工艺首推秦始皇兵马俑。

二.单选题(5个,每个2分,共10分)
1.蛋壳陶制作时采用的方法是轮制法。

2.画珐琅是以铜为胎。

3.马厂型增加了盖,流,提梁,纽。

4.商代的斝是温酒器。

5.春秋时期主要的装饰纹样是蟠螭纹。

三.名词解释(3个,每个10分,共30分)
1.金银错:是华贵的一种,在刻线处用细金银进行镶饰,一般构成斜线和涡线相结合的几何纹,产生金与银的金属光泽的对比,曲线和直线的对比,和虚实交替的对比,具有韵律美。

2.博山炉:烧香料用,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博山炉盖上的山峦群峰,常饰以飞禽走兽,穿插在云气之间,山间有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从镂孔冒出。

炉座成盘形,用以盛水,以助蒸香气。

3.庙底沟型:
⑴距今约6000~5000年前
⑵分布地区: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⑶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典型
⑷装饰纹样:以回旋钩连纹最具特色,其他还有鸟纹,变体鸟纹,
花瓣纹。

⑸表现手法:直线与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

纹饰的双关手法是其特色。

四.简答题(2道,每题15分,共30分)
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很多,每种请举两例!
答:⑴烹饪器:鼎是煮肉食的;鬲是煮粥的器物。

⑵食器:簋等于现在的碗;豆。

⑶酒器:爵是饮酒和温酒的器皿;角是饮酒器和温酒器。

⑷水器:鉴类似现代的盆;盘是洗脸时盛水的用器。

⑸杂器:禁是用以放置酒器食器的一种铜台;俎像一个有孔的小凳用以割肉。

⑹兵器:戈;矛;斧。

⑺乐器;铙;钟
2.对汉代的铜镜进行概述?
答:汉代铜镜的总体特点是: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

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色,她的发展科分为三个时期。

⑴前期,包括西汉时期。

这个时期的铜镜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弧纹作边饰,此期镜的种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

⑵中期,西汉末期至王莽时期,这个时期最流行的是规
矩镜,规矩镜因镜纹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得名,一般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图案作装饰,故又称规矩四神镜,这时期镜缘有复杂的装饰,常见的有锯齿纹,卷云纹和卷草纹等,方座纽,八乳丁。

规矩镜是汉代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镜。

⑶后期:即东汉时期,这个时期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脸的全部,更加科学合理。

圆纽甚大,多柿蒂纹纽座,与前期相反,连弧纹多在内区。

流行吉祥语字铭,后期还创造了浮雕式做法,纹饰较高,种类有双夔纹镜,云雷纹镜,蝙蝠纹镜,方铭镜,画像镜,阶段式镜,透光镜等。

五、论述题(1题,共20分)你对工艺美术有何认识?答:工艺美术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美术加工,也即是对人们的
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
第二篇: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为造型艺术之一。

也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
二、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

类别
特种工艺:艺用陶瓷、金属工艺、玻璃工艺、艺用搪瓷、漆器工艺、雕刻工艺。

艺用纺织:提花纺织、织毯工艺、抽纱工艺、绣织工艺。

工艺绘画:内画、羽毛画、麦秆画、贝壳画、烙画、丝绒画等。

民间工艺:灯笼、剪纸、风筝、花灯、泥人、面人、糖人等。

编结工艺:竹编、草编、棕编、麦秆编、绳编。

图书装帧:旋风装、蝴蝶装、筒子装、线装、胶装、胶线装、硬壳装,护封、腰
封,特装。

工艺书法:意向书法、世相组字。

中国工艺美术门类众多,按功能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工艺美术;按生产方式可分为手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按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层次可分为民间工艺美术、宫廷工艺美术和文人工艺美术。

按材质和制作工艺可把传统工艺美术归结为雕刻工艺、织绣工艺、编织工艺、
金属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六大类别。

现代工艺则以产品对象分为室内环境设计、染织设计、日用工业品造型设计、日用陶瓷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和书籍装饰设计等。

中国工艺美术副理事长唐克美女士:
中国工艺美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它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的前三年,中国工艺美术它在自身企业的体制跟机制方面得到广泛深入的改革,这一改革把过去扭曲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科学的纳入到它的本来面目。

因为过去工艺美术都是大生产,国有,集体企业,大生产,流水作业,这个本身是扭曲了作为手工业多品种少数量发挥
每个人的智慧能力的这么一个特点。

所以这个体制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解放生产力的一个改革。

而且通过这个改革以后,全国的工艺美术界的设计人员、技术工人开始在全国多地的自由流动来进行设计和生产。

由于这种技术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在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工艺美术产地方面,在传统的工艺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集聚工艺美术品类的积淀,而且表现了地域的特色、工艺的特色。

比如在广东形成了节阳(音),还有福建人在那里工作,另外四汇(音)、平周(音)等等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一定特色的工艺美术。

另外,比如上海是一个可爱的城市,于是它在玉雕行业里集中了安徽人、福建人、河南人、天津人,是上海的玉雕产生了在它的品类跟工艺表现手法上、艺术特色上产生了全国融汇又表现海派特征的艺术类别,这个例子很多很多。

包括苏州、河南的规模都很大。

去年10月份我去了河南,由于人才的流动,把河南整个艺术水平产生了飞跃,因为我参加报业集团关于玉雕的评审工作,我一看,这个水平是相当之高,为什么?由于人才的流动、体制的改革,是原先河南的一些工人流到了深圳、广州、上海、北京、苏州,经过几年他们的打拼以后,于是最近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于是他们在各地学到了去各地许多宝贵的经验跟技术,提高了当地的艺术水平,所以这也
是解放劳动力的一个好处。

第二点,工艺美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庞大的国内市场。

过去工艺美术主要是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只是领导层的礼品。

所以通过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起飞以后,工艺美术形成了庞大的国内市场。

这个国内市场高、中、低档,而且有生活实用的,有可以作为室内的,有可以把玩的,有可以收藏的,而且最终进入到艺术的资本市场进行交流。

所以这个市场非常多元,因为高、中、低档市场有固定的工艺品、专业的市场,也有综合的艺术品市场当中工艺美术点;也有专门的市场,也有综合的。

另外,在全国近几年来有许多带有品牌的艺术工艺美术的会展是相当成功的,有些会展已经成了我们工艺美术的大品牌。

比如说西湖博览会、百花奖这样一些展会都是很成功的,那么许许多多的博览会,各种文化节上都显示了工艺美术的灿烂跟特点。

另外,个人的展览也是非常蓬勃的,我们工艺美术从“十一五”开始每年以23%的产值往上增长,速度是很快的。

我们规模以上的企业有5600多家,87%的小企业都没有统计在里头。

我们的从业人员,包括我们的规模企业,还有农村加工点,加上社会的一些零散加工点,大概有1800万。

我们工艺美术的产值到2010年统计达到8000万亿,所以工艺美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第三个,我认为工艺美术从改革开放以来,它的发展、它的繁荣得到了我们政府政策的保证。

比如97年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3年文化部推出的非
遗保护的规则跟条例,一些实施的做法。

另外,07年我们工艺美术进入了文化创意产业。

而且从05年开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之都得到了恢复,同时能够按照制度正常进行。

国家对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对工艺美术需要保护的品类都给予了资金、土地、政策的到位保护,社会各界对于工艺美术有了新的认识跟重视,各个媒体上面报道工艺美术的栏目也特别丰富、特别多。

所以我认为它得到高度发展的就是这么三个原因。

主要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工艺美术有了它独立的文化地位,过去我们工艺美术只是出口、换外汇,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建设的一个资金来支持的。

工艺美术有了自己的经济地位,
有了自己独立的市场,有了独立的社会地位。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艺术品从2011年开始出现低迷,但是工艺美术品在低迷当中依然走俏。

从嘉德拍卖(音)的数字来看,2011年秋拍拍了50个亿,2012年春拍是22个亿,秋拍17个亿,2012年春拍加秋拍数字都不如2011年秋拍50个亿,那么这跟我们宏观经济的低迷是有关系的。

那工艺品总的来讲,在2012年也出现了普遍的低迷。

但是我们低迷当中有非常走俏的作品跟品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依然走俏,生产能力依然赶不上,说明大师的影响力和水平。

今天早上刚从扬州出来,扬州凄凄厂,今年它1万个大师作品供不应求,去年一年销售3000万,因为这些优秀的作品它代表了当代的文化水平,具有传承价值。

我认识一些高精尖的作品,也是一样走俏,我认识的一些朋友,我觉得他们的东西都很好,虽然他们的职称没有达到很高的级别,但是由于质量好、创意好,他们的订单也是供不应求的。

所以这是我们当前在2012年衍生品低迷当中工艺美术依然走俏的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是来料加工更加踊跃,许多藏料收藏的先生现在开始在这个时候选择水平比较高、有工艺特色的大师加工他们的东西,这个目前来料加工走势也比较好。

还有一点,虽然总体上工艺美术低迷,但是原材料市场销售依然非常活跃,还有就是品牌强强联合进行市场运作这方面也也是非常走俏。

我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一个有东方典藏、参考消息、新浪网他们合作的“中国瓷,世界风”(音)这个无论点击率还是销售方面都是非常好的。

当然,市场低迷有宏观经济低迷的问题,但是也有收藏家经过几年以后他们的审美水平提高了,他们的修养提高了,他们的整体收藏素质提高了,跟我们目前产品的设计、制作存在着不相适应,也有这样的问题,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发展繁荣是工艺美术必然的方向。

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稳定,而且十八大开完以后经济持续的发展,民生要不断的提高,“两个百年”的梦想要去实现,小康的目标要不断的实现,那么所有国家推行的各种项目
跟活动当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都是贯彻在里头的,没有说只要物质、要经济而不要文化,没有文化这个项目肯定做不成功,也做得很低档,因此工艺美术属于文化,在今后所有国家推行的任务跟活动当中缺不了工艺美术。

另外,这些为我们工艺美术繁荣发展创造了大的外界的回家。

第二小点,中国有五千年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高潮迭起,因此传统文化的智慧、传统文化的力量会给我们今后发展给予文化上的支持,新的有些低潮也是很自然的,这次发展过程当中给我们一个冷静思考、调整自己思考跟步伐的机会,它会优胜劣汰,更会提高我们整个行业的素质。

第三小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跟一些名人,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工艺美术创作、创意、制作产品的一面旗帜,是先锋,他不仅是自己有一批优秀的产品能够提供给社会,同时,他也是引导我们工艺美术整体发展的一个主流。

另外,目前中青年的力量上来了,因为我去全国各地走了,有些中青年没有名气,但是他们在探索,他们用他们的思维、他们的理念在工艺美术里探索时代的主流是什么,所以我看完以后都是很感动的。

另外,许多学校设立了工艺美术专业,许多艺术院校工艺美术的人才源源不断提供到我们大师的手下跟企业里面,这样我们队伍的实力跟过去十年的素质是不一样了,所以今后我们要打造工艺美术更好更强的一支队伍。

光靠量发展工艺美术是不行的,光靠消费原材料是不行的,我们要靠的是我们高质量的队伍、靠我们的创意、靠我们高水平的设计来提高我们的作品水平。

同时,我们要用把原材料用巧用妙,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来发挥原材料的艺术价值,我们要靠精美的记忆,记忆的文化性来取胜。

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工艺美术发展繁荣必然的优势。

另外,现在我所接触的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工艺美术,不仅是政策上支持,同时在制定如何把地区的工艺美术做强做大的规划,这个都是很好的保证。

所以我认为未来工艺美术的发展,一个有国家政治保证,有政府的政策保证,有我们工艺美术界自身的实力去保证,所以
我认为未来发展是我们充满了信心,它会不断的繁荣与发展。

第三篇: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是造型艺术之一。

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工艺美术是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特性的造型艺术。

曾称日用工艺、陈设工艺、美术工艺等。

这些名称,历史地反映了不同的认识过程,也反映了某些提法的局限性。

20世纪50年代初,“工艺美术”一词始在中国广泛使用。

现代,中国对工艺美术的概念仍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是指具有较高技艺和较多装饰成分的一部分工艺品,其特点是工艺技巧性和欣赏性;有的认为,是指对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

在欧美各国,工艺美术的概念一般是指手工艺,与中国有所不同。

五彩缤纷的生活需要工艺美术丰富的点缀,如果没有工艺美术精彩生动的装饰,我们美好的生活将单调乏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力地追求美、创造美,为的就是一种时尚,一种品位。

工艺美术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加工与创作理想的工艺品是手工劳动者真诚的向往。

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包含着创作者与众不同的构思和独特的审美智慧。

即使一双鞋,一顶帽子或者一盏台灯都反映了人们的艺术审美情趣。

现代工艺美术融合了多种美术技能,形成一种美化生活用品和自然生活环境的艺术,为人类提供了丰足的艺术审美因素。

工艺美术作为一项技术,既创造了美好的东西,还给世界增添了点点的美丽。

无论你是谁都会喜欢工艺美术带来的快乐。

工艺美术通过综合利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美的享乐。

一间斗室在精心地布置下变得清新美观、舒适温馨,由此可见工艺美术有着多大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工艺美术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因此对人们的思想心理有着一定的影响,可以准确的讲,是工艺美术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所以工艺美术的发展与进化是人类共同的责
任。

工艺美术起源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时代。

工艺美术大多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

它的产生,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风尚和审美观点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马克思说:“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工艺学是人类起源的重要佐证,那么工艺美术的起源也就毫无疑问地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的时候了。

史前考古学的成就告诉我们:一种充分发展了的、复杂化的艺术在冰河时期就存在着。

在这段时间内,人类学会了用符号来装饰自己、装饰工具、装饰坟墓以及居住的房屋。

“冰河时期的艺术家们发展了几乎是艺术生产的各种加工技巧,包括石质的、骨质的、象牙的、泥土的圆雕、浮雕以及这些材料上各种刻画符号。

”此外,从出土的石器时代的文物看,原始人的工具上常常有各种动物形或几何形的装饰,因其加工的精美,我们很难分辨出它们究竟是工具还是工艺美术品。

因此,我们认为工艺美术起源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时代。

“正是在几万年的工具制造中,人类获得了对形式感的巨大敏感,以及在此基础上积累起来的技巧,才使得某些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的产生成为可能”,工艺美术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

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

它是一种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空间性的综合艺术。

工艺美术品是以美术的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它是因人们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素负盛名。

工艺美术与功能学、美学、技术科学(材料和技术)、心理学、经济学、信息学、人体工程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工艺美术设计要研究人和物的关系,即人们在使用工艺美术品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效应和反应;研究生活美、艺术美,即满足实用与功能的要求,体现材料质地美、工艺技巧美和装饰美;研究材料性能和技术特点;研究
消费心理、流行心理;研究生产成本、价格、流通和市场;研究现状、信息和未来预测等;研究人的生理结构和需要,强调器物的适应性。

工艺美术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文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生活领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

它对人们生活影响的经常性、深入性和广泛性,是其他艺术所无可比拟的。

中国工艺美术,曾以优美的丝绸、独创的陶瓷,在古代开拓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现代工艺美术将在不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的各种美的形态和意念的青春。

适用与审美相结合,是工艺美术本质的、首要的特征。

工艺美术品的审美性还同时受到工艺种类特性的制约。

工艺品主要以色彩、结构和形体造型来表现一定时代民族的宽泛而朦胧的情感气氛。

它一般不是再现、摹拟客观对象,即使以现实对象造型,也是把对象当作情感的外在形式而已,所以说工艺美术品是人的本质感情对象化的产物。

因此,我们只有透过工艺形象的外在形式去理解作品的内在情感,才能找到领悟象征意蕴的基本途径,品鉴作品的祟高美。

工艺形象的象征性与艺术类型的变化发展有关,而这种变化和发展又使工艺形象的崇高美有了展现的依据与可能。

精美、切合的材料加上美丽适宜的色彩,构成了工艺美术品外观美的基础。

材料是体现工艺美的物质条件,历来受到工艺美术家的重视。

有的根雕艺术家为了找到合适的树根,会不辞辛劳地去刨土、挖掘,足见对这个“物质条件”的重视。

工艺品的种类纷繁,可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也极丰富,我们应学会去鉴赏工艺品的材料美。

工艺美术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强调实用价值和功能,是融生活与艺术为一体的广义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水平的形象写照。

因此,工艺美术在内容、形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体现出其本质特征,即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一方面它运用技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制成物质产品,反映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的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它又在制造中体现审美观念,反映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工艺美术既不同于一般的造型艺术,也区别于一般工业产品。

工艺美术与人们的衣
食住行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它同建筑一样,具有两种基本的社会职能,即同时满足人们生活上的实际需要和思想上美感上的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艺品首先是适用的,然后才是美的。

不能照明的台灯,不能书写的钢笔,无论其外形装饰多么精美,也是没有审美价值的。

正因为这样,许多陈设工艺在设计上也就适用的方向发展,如装饰用大型插屏可兼作挡
风和分隔大型厅堂的屏风就是一例。

但这并不否认单纯装饰用的工艺美术品的存在与发展。

从广义上说,装饰用的陈设工艺其装饰功能的发挥,即是它的适用性的一种体现。

由此看来,日用工艺品的审美价值主要是通过适用性的发挥才得以完美体现的。

而对陈设工艺品来说,它的适用性正是通过审美价值显示出来的。

20世纪的工艺美术可以划分为传统工艺、现代工艺和民间工艺三大部分,依据自身发展变化的不同特点又可以分为几个发展阶段:30年代之前;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50至60年代;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80年代末至90年代。

30年代之前,伴随大量廉价的外国机制商品的涌入,以皇家宫廷工艺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工艺在激烈的中外商品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辛亥革命后,传统的宫廷工场经历了由惨淡萧条到彻底解体的过程,原来倍受禁锢的良工巧匠在民间组织起工场、作坊或商会,将属于宫廷皇家的技艺传播到社会,传统工艺由封闭的深宅大院走向民众。

尽管传统手工产品一时难以和汹涌而来的机制产品相抗衡,但传统工艺在民国初年一度仍有所发展。

由于小生产者的保守意识和传统习惯阻碍着对社会需求、发展趋势的思考,加上海外市场对中国传统工艺出于猎奇心理的欣赏,现代早期工艺生产只是囿于传统工艺的范畴,一时间社会上仿古之风大盛。

紧随仿古之风而来的是仿洋风的兴起,此种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际性大萧条期间曾一度兴盛,在某种程度上也适应与满足了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

由于当时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加上中国社会对大工业生产缺乏基本的认识,同时对民族工业生产传统的加强与重视在这一时期呈现薄弱的态势,一时间许多新式工厂纷纷破产倒闭。

战后外国工业产品迅速地将中国产品逐出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