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用心转化双差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理念下用“心”转化“双差生”
湖南省茶陵县思聪中学谭莉芳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倡导新课程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等等各方面的素养。
为了响应这一理念,每个教师都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一改原来的“满堂灌”课堂为“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
而在真正施行这一改革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不是很顺利的,而是遇到过很多不利于这种课堂改革的问题。
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一些“双差生”的管理。
而对这个问题,有的教师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能有效的进行,而有的教师可能一直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从而放弃了这些学生。
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现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及解决点滴。
首先,我想谈谈我这里的“双差生”的具体表现:厌学,不思进取,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经常故意扰乱正常的班级秩序,对考试成绩不屑一顾,对老师的批评右耳进左耳出;学习自觉性差,在小组合作时,不但不会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也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且还要趁此机会搞些恶作剧,使课堂混乱,有时无法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
针对这些学生,我认为这都是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要转化他们,首先就必须从心理转化。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因此,我的做法是:用“心”转化“心”。
一、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用“心”博“心”。
用教师的“德心”博取学生和家长的“放心”。
初中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可能今天谈论周杰伦、NBA、足球明星啊,明天又来谈论什么快乐男生、快乐女生。
很容易盲目地崇拜。
尤其是“双差生”,学东西完全是凭兴趣去学,目的更不明确。
而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我们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做到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这样学生才能信赖你、尊重你。
同时老师还要对那些现代的流行的时尚潮流了如指掌,这样利于平时谈话时和学生拉近距离。
因为对学生来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只有学生对你信赖了,亲近了,他才能自觉地接受你的“传道”“授业”“解惑”。
二、仔细观察,洞察差生的内心世界,用“心”悉“心”,找出厌学原因,
用教师的“细心”熟悉学生的“内心”。
我每年接任一界新生,都会做到,开始的每节课上,都会仔细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对上面提到的那些“双差生”一一记下来。
然后找班主任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找出这些学生厌学的原因。
然后和他们的家长以及熟悉他们的同学谈话,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他们平时和同学相处的情况。
从而了解到他们的内心变化过程。
三、摆正心态,平等对待,用爱架起心灵勾通的桥梁,用“心”化“心”。
用教师的“爱心”化解学生的“戒心”。
在我的心目中从来没有“差生”这个概念,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
同时我觉得爱是育人的前提和根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身为教师,应该懂得只有尊重学生,以情感人,将心比心,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我在上课时,会经常特意给一些简单的问题让那些“差生”答,并且在答题时,我会走到他们身旁,给他们以微笑,随之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并用语言鼓励他们答题。
答对了给予表扬并加分,答错了不批评也不扣分。
当他们在课堂上犯错误时,我并不是用严厉的目光去怒视他们,更不会去挖苦讽刺他们,而是微笑着用其他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提醒,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真诚的爱,感觉到老师时常在关注他们,并没有疏远、冷落、歧视他们。
四、找到“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用“心”激“心”。
用教师的“热心”激发学生的“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需
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也就是应该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亮点都得到合理张扬,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优势和成功带来的欢乐,不断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积极的一面,既使是“双差生”,也有“闪光点”。
所以我会在平时的课堂上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同时我还会和家长通电话,和熟悉他们的同学谈话,以了解这些学生的爱好和擅长。
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并在课堂经常将他们的“闪光点”曝光并给以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什么都差,自身还存在着许多的优点。
从而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慢慢激发起学习动机。
五、“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激发学习兴趣,用“心”导“心”。
用教师的“医者心”来引导学生的“上进心”。
并不是所有的“双差生”的形成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所以针对不同的“双差生”,采用的教育转化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不能用同一把钥匙来开所有的锁,而应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比如我班上有位学生名叫陈凯,他是因为父母离异了而变得性格怪癖,对学习没有兴趣。
上课从来不认真,经常讲小话,小组合作时,从不提问,也从不听别人的意见,还动不动搞些恶作剧,故意扰乱课堂秩序。
使得同学经常告状,和他一组的同学经常因为扣分而怨声载道。
我任课后,从来不正面地严厉地批评他,而是把他的位子调到讲台前,他一讲小话我就微笑着用目光注视他制止他,在小组合作时,我指导他如何参与同学间讨论,并会俯下身子引导他如何提问,如何听取别人的见解,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既使是错误的。
而在每节课上,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给他加分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
考试时,即使是成绩进步了一分,我都会给他加分并大力表扬。
平时我也会关注他关心他并会经常和他拉拉家常。
有一次,下大雨,我发现他的衣物鞋袜都打湿了,于是把他叫到房里,让他披着被子,我帮他把衣物鞋袜都烘干,他很感动。
有一次,他在上其他课时又扰乱了而被班主任训导,他对班主任说:“所有的老师都针对我,骂我,只有生物老师对我好,所以我只上生物课认真。
”还有一位八年级学生名叫周海强,他特别迷恋网络游戏,每天晚上很晚睡,白天课堂上没精神甚至公然睡觉。
你如果叫醒他,他就用脏话骂人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对成绩不屑一顾。
我接这个班后,前面连续三节课对他睡觉我都装作没看见,故意不理他。
第四节课,他竟然没有睡觉,我于是在班上特意表扬他没睡觉,他听了一下子脸红了。
然后在课堂上我特意安排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给他回答,他答对了,我马上给他加分并给予表扬。
课余,我找他谈话,并故意请教他一些电脑知识,他很乐意给我解答,在和他谈话时,我发现他的记忆力很好,于是上课时故意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快速记忆,然后请他回答,他竟然答得非常好,我及时在同学面前大力表扬他“很棒”,并要同学们对他表示祝贺。
为了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动机,我还特意安排他担任小组长。
一段时间后,他上课精神多了。
六、“拜师学艺”,用师带徒,用“心”服“心”,弥补学力,
用学生自己的“心星”来督促学生“专心”。
在转化差生时,除了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
对此,我采取的办法是“拜师学艺”,用师带徒。
具体做法是:让每一位差生选一个他们心中崇拜的优秀生做自己的“师傅”(不管男女),然后由这个“师傅”每天带着他学习,帮他解决疑难,课堂上督促他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讨论。
课后辅导他完成作业,带着他一起复习旧知、预习新知。
而且我还采取了竞争手段,每月评选一次优秀“师徒”,并给予适当地奖励。
并给他们每人建立一个“成长记录本”。
因为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师傅”,所以他们也愿意听“师傅”的话。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那些“双差生”的成绩和表现都会慢慢地提升。
七、常帮不懈,持之以恒,用“心”强“心”,增强意志力。
用教师的“耐心”来强化学生的“恒心”。
“双差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
有些差生,今天转变过来了,可能明天又会犯以前同样的错误;这次通过努力,成绩进步了,可能下次稍不注意又会回到以前了。
这是难免出现的问题。
于是
我把那些“师傅”们召集过来,给他们讲转化差生的重要性,告诉他们不要气馁,对他们的“徒弟”要有耐心,有信心。
而对那些差生,我也找他们谈话,首先肯定并表扬他们的进步,告诉他们一两次失败并不可怕,教导他们不要放弃,对自己要有信心。
要他们时刻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单调的攀登动作会感到厌倦,但每一步都是接近顶峰。
做为教师,我更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