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开展培优扶困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开展培优扶困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2-08-16T10:14:49.12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唐朝晖[导读] 举办数学讲座和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同学互助,共同进步
——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
唐朝晖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优扶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数学教学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兼顾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开展辅导,让优秀生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满足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促进成长成才,同时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后进生,帮助他们补习基础知识、训练学习方法、拓展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关键词:培优扶困;数学;策略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时俱进,新一轮的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前,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得到贯彻与落实,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整体进步并不等于全部进步,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看到学生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尤其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之间分化的速度与差距也会随之加深,班级后进生数量逐步增多,在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班级的后进生比例逐步扩大,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始出现,特别在八、九年级表现尤为突出,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班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学生家庭、学生本人客观存在因素的差异原因,又有师生主观方面的影响。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对这种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思想认识,整合各种资源,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缓解、化解这种现象,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鉴于此,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民族的重托、人民的希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务之急;认真做好培优扶困,也就成为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多年在农村初中担任数学教育和教学改革实践,使笔者深深懂得,为了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培优扶困的意义和作用
培优扶困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数学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又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的重复;培优就是对学有余力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或有数学天赋和潜质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辅导和培训,使他们的学业成绩更加优秀、专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扶困就是对学习数学有困难且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偏差或个人身心、品德、行为较差的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辅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步养成较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通过培优扶困,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培养有数学天赋和潜质的学生;同时通过培优扶困,还从多种渠道获得了各类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反馈教育和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及时不断地加以改进、不断地提高,这对于自身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一副很好的催化剂。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培优扶困工作的润滑剂
数学教学工作是一种多层次、多因素的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它与相邻学科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数学教学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规律和理论体系。因此,开学初,笔者根据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及思想表现情况,精心选择确定好培优扶困的对象,并制定出具体的培优扶困计划和措施。
笔者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方面的培扶教育,十分注重与学生交朋友,深入细致地了解和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洞察学生的生理、心理,尤其是思想上的变化及波动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抑制了学生思想上的一些不良观念;让他们从内心中感觉到教师一直像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在关心和爱护着他们,从而从心理上接受、信任和佩服笔者,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认真学好各门文化科学知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因此,笔者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们谈心,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有进步就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和鞭策,尽可能地让他们在集体活动(如班会、值日劳动、校运会等等)中大显身手,充分表现自己,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让他们在同学之间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同时笔者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困生,做好学情分析,对学困的不同原因采取多样的转化策略,协助他们共同分析、查找落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再根据具体情况帮助他们把比较差的功课补上去,并认真做好课后的思想沟通及跟踪辅导工作;鼓励他们鼓起勇气,笑着面对人生,找准人生的目标。实践表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做好培优扶困工作起着润滑剂和催化剂的作用。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将培优扶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笔者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端正教学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客观而又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既关注优秀生,更关注学困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优生和学困生都提出恰当的学习目标,既保护中等的学生,又兼顾两头的学生,对待优生及学困生,特别给予关注,多提问、多督促,让他们多思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做课堂练习时,及时发现他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使他们各自尽情发挥、各得其所,优生能够更上一层楼,向更高峰迈进!学困生也能够循序渐进将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和掌握,以鼓励、欣赏、激励的方法,肯定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勇气和力量。
四、将培优扶困渗透于课外辅导及作业批改之中
学生的素质是有差异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笔者在课外辅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放矢,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个别辅导,强化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课外作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寻求最佳解题途径,尝试写出解题心得与体会;对于数学有特长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指导他们多看课外书籍,多答辩一些竞赛题,整理出各自的错题集和收集精典辨析题集,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