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石——郑板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人与石——郑板桥
乾隆十八年(1753年),郑燮61岁(1693年—1765年,号板桥)罢官。
时人曾衍东《小豆棚》有记郑板桥:“当其去潍之日,只用驴子三头,其一板桥自乘,垫以铺陈;其一驮两书夹板,上横担阮弦一具;其一则小皂吏而娈童者骑以前导。
……”板桥去官时为答谢乡民当众作画,并有题画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
板桥与老乡李鱓自兴化返扬州,同住城北竹西寺。
老友李葂赠绝对:“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令众友叫绝。
感奋之余又挥笔作画《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并题:“二十年前载酒饼,春风依醉竹西亭。
”钤印:“二十年前旧板桥”。
此印文是截取刘禹锡《杨柳枝词》中一句,与当时情景契合,一语双关。
板桥擅画兰竹石,曾题画《兰
竹石图》曰:“一兰一竹一石,有香有节有骨。
满堂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之色。
”板桥所慕,君子气节风骨也。
板桥对徐渭情有独钟而抒怀:“青藤才华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犟不驯之气,所以不谋而合。
”板桥在《题乱兰乱竹乱石与汪希林》中说:“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
”板桥在给庐山名僧无方上人的信中言志:“使燮早生百十年,而投于青藤先生门下,观其豪行雄举,即真为走狗而亦为乐焉。
”因而板桥有“青藤门下牛马走”印文常用。
(启功先生考证,并无“青藤门下走狗”印见实钤。
)
板桥有文:“终日画兰画竹而不画石,不过小小局面,即兰竹之精神面目,亦变缺而不全。
”板桥多画黄石,取其雄浑朴茂、秀峭崚嶒,更能代表其个性。
板桥晚年曾有题画诗:“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崚嶒竹更直。
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
”
板桥石宗法云林,取其侧峰用笔,以简劲之线勾出坚硬的瘦石轮廓,不施渲染,亦不作反复皴擦,而石之圭角比云林更加明显。
板桥题画诗谓此:“欲学云林画石头,愧他笔墨太轻柔。
而今老去知心意,只向精神淡处求。
”
板桥中秀才后,曾因友人马秋玉相助而壮游,在庐山结识八大山人嫡传弟子万个。
板桥题画文:“西江万先生名个,能作一笔石,而石之凹凸浅深,曲折肥瘦,无不毕具。
八大山人之高弟子也。
燮偶一学之,一晨得十二幅,何其易乎?然运笔之妙,却在平时打点,闲中试弄,非可率意也。
”
板桥在朝城县(范县令任上兼管),曾画石且题文:“今日画石三幅,一幅寄胶州高风翰西园氏,一幅寄燕京图清格牧山氏,一幅寄江南李鱓复堂氏。
三人者,予石友也。
昔人谓石可转而心不可转,试问画中之石尚可转乎?千里寄画,吾之心与石俱往矣。
”石之坚贞拟人之高尚矣。
板桥去官重返扬州,名声大振,虽有“二十年前旧板桥”之说,是高蹈本性使然,境界也是更上层楼。
板桥《柱石图》题画诗有曰:“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石柱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
”陶公去官時有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有误载为三十年者)”板桥去官亦赋诗:“老困乌纱十二年,游鱼此日纵深渊。
……”板桥、陶公,心有所属也。
板桥画石,总有浩然磅礴之气。
题另一幅《柱石图》云:“一卷柱石欲擎天,体自尊崇势自偏。
却是武乡侯气象,侧身谨慎几多年。
”另有题画:“气骨森严色古苍,严如公辅立朝堂。
竹枝亦复多情事,靠定青山有主张。
”“窗外石头窗里石,两两相看如壁立。
为写幽兰万箭春,好与海棠斗秋色。
”石头亦是血肉之躯,傲然壁立。
板桥为文:“何以谓之文章,谓其炳炳耀耀皆成文也,谓其规矩尺度皆成章也。
……画石亦然。
有皴法以见层次,以空白以见平整,空
白之外又皴;然后大包小,小包大,格成全局。
”板桥以为,画石亦是大文章。
板桥晚年题《竹石图轴》:“竹少石多,竹小石大,直是以石为君,聊复以数片叶点缀之耳。
画竹何须千万枝,两三片叶峭撑持。
千秋不改嵩衡岳,不靠青山却靠谁?”板桥老当益壮,晚年笔力更加遒劲,画石也更频多。
板桥以其:“四时不变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与“掀天揭地之文”,“乱石铺地”之书,留下永世精绝。
乾隆三十年(1765年),板桥老人写下“鹤矫云中,霞飞天半;竹明水际,松挺岩阿。
”对联,于兴化乘鹤仙去。
启功先生曾在《论书绝句》文中评说板桥:“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
朱文印小人千古,二十年前旧板桥。
”启功先生自注:“先生之名高,或谓以书画,或谓以诗文,或谓以循续,吾窃以为具是而具非也。
盖其人秉刚正之性,而出以柔逊之行,胸中无不可言之事,笔下无不易解之辞,以其所以独绝今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