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1年,杨坚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
(在位581年-604年)政治、 法律体制改革,赋税与土地制 度改革,统一江南等。文帝采 取了予民休养生息的方针,使 中国迅速恢复了应有的强大。
隋朝统一的意义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 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 裂、对持局面,开创了隋
唐时期三百余年的“大一
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
暴君隋炀帝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
营建洛阳
乘龙舟出游 发动对高 丽的战争
隋末农民起义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首 发地) 翟让、 李密--瓦岗军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骄奢淫逸
不恤民力,大肆兴役
根本原因
无节制巡游
原因
接连发动战争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灭亡的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 杀死,隋朝灭亡。
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文帝杨坚
科举制度的创立
内容: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 种以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 制度。隋代开创,唐代完 善,清末废除。 (主要依据:科举考试的成绩)
作用:用人之权归中央,并扩 大帝制政治的统治基础。 消解可能产生威胁中央集 权统治的离心因素。
贡院号房
科举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
根据史书记载, 从隋朝大业元年 (6O5)的进士科算 起到;光绪三十一年 (1905)正式废除, 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 周年,在国内外有着 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评价该问题要有客观和主观的认识,要肯定它的 历史价值,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人工运 河,连同南北,加强了南北区域间的交流,虽然它当
初建造目的奢华,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价
值,同时也劳民伤财,给当时的隋王朝加重了经济支 出,增加了百姓负担,加速了隋朝灭亡。
隋唐大运河记忆法
(12345) 1条南北交通大动脉隋朝 第2代皇帝隋炀帝开凿(始于隋文帝) 跨越3大城市: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 全长分4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联接5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风光
大运河风光
大运河风光
大运河风光
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569 年-618年)是隋朝的 第二任皇帝。即位之后 ,自恃国家富强,骄奢 淫逸,实施暴政,不久 起义四起。618年,隋 炀帝的侍卫将士在江都 发动兵变,将其处死, 不久隋朝灭亡。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杭州)
贯穿南北的动脉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开凿的原因: ①我国南北运输主要靠陆路交通,运输大宗物 资十分困难。 ②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的根本目的: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凿的条件: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 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1.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3.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沟通海、陆 交通。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 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4.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蒙学课本
科举制的意义
云南大理古代科举的考场 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 普通读书人自愿报名(不重门第) 扩大选官范围,缓和社会矛盾 用人实权归中央 官员任用开放与流动 使威胁中央的离心因素减少
科举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海河 涿郡(北京)
长 安
洛阳wk.baidu.com
黄河
淮水 江都(扬州)
第1课 隋朝的统一
北朝
(北周)
隋朝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陈)
南朝
(陈)
隋朝统一的原因及条件
客观上: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 ②南北长期对峙割据,人民迫切希 望统一。 ③陈朝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 ①隋朝政治稳定、经济富足、实力雄厚。 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隋朝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