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与SO2气体发生反应且有沉淀产生的是
①NaOH溶液②H2O2和BaCl2的混合溶液③Ba Cl2溶液④BaCl2和NaOH的混合液
A.①②③B.②④C.全部D.①③④
2、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她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多次采用萃取操作。
该操作中涉及的主要仪器是
A.B.C.D.
3、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质软,固态能导电D.属于离子晶体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
...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Ag+ + Cl-= AgCl↓
B.硝酸和烧碱溶液反应:H++OH- =H2O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2+ +SO42- =BaSO4↓
D.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 2H+ = Ca2+ + CO2↑ + H2O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CO32-B.Na+、Fe3+、OH-、SO42-
C.K+、Na+、OH-、Cl-D.Cu2+、Ba2+、Cl-、SO42-
6、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A.硫酸B.水C.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
7、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①固体食盐②溴水③CuSO4·5H2O ④液溴⑤蔗糖⑥氯化氢气体⑦盐酸⑧液态氯化氢
A.①④⑤B.②⑦C.⑤⑥⑧D.④⑧
8、浓硫酸使木条变黑,体现浓硫酸的性质为
A.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
9、当光束通过豆浆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豆浆是
A.悬浊液B.胶体C.溶液D.乳浊液
10、处处留心皆知识,生活中的下列事实,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B.酒香不怕巷子深
C.铝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D.食醋洗掉水垢
11、0.8 mol·L-1某金属阳离子A n+的溶液10 mL,恰好将30 mL 0.4 mol·L-1的某碳酸钠溶液中的CO32-全部沉淀,则n 值是()
A.1 B.2 C.3 D.4
12、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
该温度下,将40 g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
A.40%B.28.57%C.36%D.26.47%
13、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或原因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2-、F-、Na+、Mg2+半径依次减小
B.O2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C.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15、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物质分类不合理的是()
A.酸性氧化物:CO2、SO2、SiO2B.碱性氧化物:Na2O2、MgO、CaO
C.电解质:BaSO4、KAl(SO4)2•12H2O、HCl D.胶体:烟水晶、硅酸溶胶、云雾
16、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稀盐酸B.稀硝酸C.氢氧化钠溶液D.浓硫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请回答: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B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D和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在D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水泥、玻璃、石英玻璃等都是传统硅酸盐材料。
B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 化学分析中常用到的分子筛是硅酸盐材料。
D 熔融烧碱不能选用陶瓷坩埚。
18、已知A为金属单质,下列物质相互转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试剂为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5)某同学取B的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19、氯气的用途非常广泛。
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制取氯气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MnO,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2
(2)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对比E和F中观察现象的差异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C和D中试剂名称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X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装置G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
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下图。
①“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需“密闭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 mL
(质量分数)25%
(密度) 1.1 g/cm3
(1)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2)某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
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配制上述溶液除了以下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3)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在一起使用,会产生一种刺鼻的有毒气体——氯气。
NaClO+2HCl=NaCl+Cl2↑+H2O;当有l mol HCl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个。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用18.4 mol/L的浓硫酸配制200 mL 2.3 mol/L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用量简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mL;
②若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小,则下列可能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B.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体的凹液面
C.未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D.定容时,仰视溶液的凹液面
21、下列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
单质甲、乙和化合物A、B为中学常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单质甲是金属,化合物A为烧碱,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工业上利用置换反应原理制备一种半导体材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若单质乙是黑色非金属固体单质,化合物B是一种白色金属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化合物B为黑色磁性晶体,单质乙为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题分析】
①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但没有沉淀产生;
②H2O2和BaCl2的混合溶液能与SO2气体发生反应且有硫酸钡沉淀产生;
③BaCl2与SO2气体及其水溶液均不能发生反应;
④BaCl2和NaOH的混合液能与SO2气体发生反应且有亚硫酸钡沉淀产生;
因此符合条件的是②④,答案选B。
2、D
【解题分析】
是蒸馏烧瓶,主要用于蒸馏操作;是漏斗,用于过滤;是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分液漏斗,用于萃取操作,故选D。
3、D
【解题分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不选;
B. 液态氯化钠(即熔融态氯化钠)和水溶液中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都可以导电,故B不选;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键是一种化学键,所以氯化钠的硬度比较大。
但固态时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
故C不选;
D.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故D选。
故选D。
4、C
【解题分析】
A、NaCl与AgNO3发生NaCl+AgNO3=NaNO3+AgCl↓,其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故A正确;
B、硝酸与烧碱发生HNO3+NaOH=NaNO3+H2O,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B正确;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Ba(OH)2+H2SO4=BaSO4↓+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
D、盐酸滴在石灰石上,发生CaCO3+2HCl=CaCl2+CO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D正确;
答案为C。
【题目点拨】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是写、拆、删、查,拆是步骤中的关键,一般难溶物、气体、单质、水、弱酸、弱碱、氧化物是不能拆写的,浓硫酸是不能拆写。
5、C
【解题分析】
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则不能大量共存。
【题目详解】
A.H+、Ca2+会与CO3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
B.Fe3+会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B项不符合题意;
C.K+、Na+、OH-、Cl-间均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项符合题意;
D.Ba2+会与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择C项。
【题目点拨】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难溶物质)生成或有气体(易挥发物质) 或有水(难电离物质)生成,也就是有新物质生成。
6、D
【解题分析】
镁、铝均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且都不溶于水,Al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加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过滤可分离,故答案为D。
7、B
【解题分析】
①固体食盐有阴阳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
②溴水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溴离子等,能导电;
③CuSO4·5H2O有阴阳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
④液溴无阴阳离子,不能导电;
⑤蔗糖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⑥氯化氢气体无阴阳离子,不能导电;
⑦盐酸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氯离子,能导电;
⑧液态氯化氢无阴阳离子,不能导电;
综上所述,能导电的为②⑦,答案为B。
【题目点拨】
能产生自由电子的金属能导电;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也能导电。
8、C
【解题分析】
浓硫酸是强氧化性酸,有吸水性和脱水性,其中使木条变黑,是因其有脱水性的缘故,故答案为C。
【题目点拨】
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除了具有酸固有的性质--酸性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H 2SO 4),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特殊的性质,如浓硫酸与蔗糖或本条作用脱水性,和非金属反应体现强氧化性,和金属反应体现酸性和强氧化性,作干燥剂体现吸水性。
9、B
【解题分析】
豆浆属于胶体,当用光照射时,能够使光线发生散射,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现象,故选项是B 。
10、B
【解题分析】
A. 食物腐败是食物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变质,涉及化学变化,故A 不选;
B .酒香不怕巷子深,酒精具有挥发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故B 选;
C .铝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生成新物质氧化铝,涉及化学变化,故C 不选;
D .食醋洗掉水垢是乙酸与碳酸钙反应,涉及到化学变化,故D 不选;
故选B 。
11、C
【解题分析】
溶液中CO 3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0mL×
10-3×0.4mol•L -1=12×10-3 mol ,溶液中A n+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0mL×10-3×0.8mol•L -1=8×10-3mol ,由反应中恰好将溶液中的A 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A 的化合价为+n ,则该碳酸的化学式为A 2(CO 3)n ,根据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有33n=2810mol 1210mol --⨯⨯⨯⨯,解得n=3,故答案为C 。
12、D
【解题分析】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其涵义是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36g 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将40g 氯化钠放入10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g ,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g 36g 100g
+×100%≈26.47%,故答案为D 。
【题目点拨】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其涵义是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36g 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据此判断20℃时将40g 氯化钠放入到100克水中溶解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本题易错点为将40gNaCl 全部看成可溶于水的溶质。
13、D
【解题分析】
A .不滴落,是因为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故A 错误;
B.溶液可能含有SO42-、SO32-等阴离子,加入AgNO3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故B错误;
C.观察K+,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故C错误;
D.变红说明有铁元素,先加KSCN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Fe3+,滴加氯水,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2+,故D正确。
答案选D。
14、D
【解题分析】
A.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O2﹣、F﹣、Na+、Mg2+半径依次减小,故A正确;
B.O2和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
D.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非最高价含氧酸则不一定,故D错误;
故选:D。
15、B
【解题分析】
A、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iO2均为酸性氧化物,A正确;
B、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MgO、CaO均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和酸反应时还有氧气生成,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B错误;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BaSO4、KAl(SO4)2•12H2O、HCl均是电解质,C正确;
D、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烟水晶、硅酸溶胶、云雾均属于胶体,D正确。
答案选B。
16、C
【解题分析】
设参加反应的铝均是2mol,则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可知消耗盐酸是6mol;
B、稀硝酸是氧化性酸,与铝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与铝反应生成氢气,根据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消耗氢氧化钠是2mol;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得不到氢气。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CaSiO3SiO2+2NaOH=NaSiO3+H2O SiO32-+2CO2+2H2O=H2SiO3↓+2HCO3-C,D
【解题分析】
“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则A为Si;由“B+碳→A+E”可知B为SiO2,E为CO;由
“B+NaOH→D+H2O”可得D为Na2SiO3;由“B+CaO→C”可得C为CaSiO3;据此结合设问进行分析作答。
【题目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Si,其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共14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由分析可知,E的化学式为:CaSiO3;
(3)B为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4)往D(Na2SiO3)溶液中通过过量CO2后,由于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故反应生成H2SiO3;由于CO2过量,则反应生成HCO3-,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5)A、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材料,A不符合题意;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单质,B不符合题意;
C、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符合题意;
D、陶瓷可以被烧碱腐蚀,故熔融烧碱不能用陶瓷坩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18、FeCl2KCl 4Fe(OH)2+O2+2H2O=4Fe(OH)3KSCN Fe3++3SCN-=Fe(SCN)32Fe3++Fe=3Fe2+
4Fe2++O2+4H+=4Fe3++2H2O 2Fe3++2I-=2Fe2++I2
【解题分析】
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所以E为Fe(OH)2,F为Fe(OH)3,Fe(OH)3和盐酸反应生成的G为FeCl3;D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AgCl)和含K+的溶液,所以D为KCl,则B和C分别为KOH和FeCl2中的一种;G(FeCl3)可以和A生成B,所以B为FeCl2,A为铁,铁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
【题目详解】
(1)B为FeCl2,D为KCl;
(2)由Fe(OH)2转变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3)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的Fe3+,两者反应生成红色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3SCN-=Fe(SCN)3;
(4)向FeCl3溶液加入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
(5)FeCl2中的Fe2+有还原性,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3+可以氧化I-生成I2,所以把FeCl2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有4Fe2++O2+4H+=4Fe3++2H2O和
2Fe3++2I-=2Fe2++I2。
19、MnO2+Cl-+4H+Δ
Mn2++Cl2↑+2H2O 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为次氯酸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吸
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Cl2+2I-=2Cl-+I2Cl-+ClO-+2H+=Cl2↑+H2O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能与空气中的CO2作用,使其变质
【解题分析】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杂质,依次通过干燥有色布条、湿润有色布条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再通过G装置验证氯气的氧化性,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1)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方程式:MnO2+4HCl(浓)
Δ
MnCl2+Cl2↑+2H2O,故离子方程式为:MnO2+Cl-+4H+Δ
Mn2+ +Cl2↑+2H2O,故答案为:MnO2+Cl-+4H+
Δ
Mn2+
+Cl2↑+2H2O;
(2)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E中红色干布条,F中红色湿布条,看到现象为E中布条不褪色,F中布条褪色,说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为次氯酸;故答案为: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为次氯酸;
(3)制得的氯气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由C中饱和食盐水除去HCl,D中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由于氯气能够与碱反应,产生容易溶于水的物质,所以可以用氢氧化纳溶液作吸收试剂,吸收过量的氯气,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4)G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球,氯气将KI氧化生成碘单质,故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故答案为:
Cl2+2I-=2Cl-+I2;
(5)①次氯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Cl-+ClO-+2H+=Cl2↑+H2O,故答案为:Cl-+ClO-+2H+=Cl2↑+H2O;
②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盐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答案为: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能与空气中的CO2作用,使其变质。
20、74.5 g/mol 137.8 烧杯、玻璃棒N A25 D
【解题分析】
(1)摩尔质量是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利用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关系式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根据选择仪器的标准“大而近”的原则选择仪器,利用
n=c·V及m=n·M计算物质的质量;根据配制物质的量溶液的步骤确定使用的仪器进而可确定缺少的仪器;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计算;
(4)①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硫酸的体积;
②根据c=n
V
分析判断实验误差。
【题目详解】
(1)NaClO的式量是74.5,则其摩尔质量为74.5 g/mol;
(2)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ρ1000ω
M
⨯⨯
=
1.1100025%
74.5
⨯⨯
mol/L=3.7 mol/L;在实验室中没有规格是480 mL的容
量瓶,根据选择仪器的标准“大而近”的原则,应该选择500 mL的容量瓶配制溶液,则需称量的NaClO的物质的量n(NaClO)= c·V=3.7 mol/L×0.5 L=1.85 mol,其质量m(NaClO)= n·M=1.85 mol×74.5 g/mol=137.8 g;
在实验室配制500 mL、3.7 mol/L的NaClO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则根据题目已知容器可知,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
(3)在NaClO+2HCl=NaCl+Cl2↑+H2O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有2 mol HCl发生反应,其中只有1 mol为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故当有l mol HCl被氧化时,转移1 mol电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4)①由于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用18.4 mol/L的浓硫酸配制200 mL 2.3 mol/L的稀硫酸时,需浓硫
酸的体积V=2.3mol/L200mL
18.4mol/L
⨯
=25 mL;
②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溶液的体积,因此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量取浓硫酸时,若仰视液体的凹液面,则溶质硫酸偏多,导致n偏大,最终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大,B不符合题意;C.未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当溶液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偏小,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C不符合题意;
D.定容时,仰视溶液的凹液面,则溶液的体积偏大,根据溶液浓度定义式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仪器、误差分析。
注意掌握有关概念及规律,明确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
21、2Al+2OH-+2H2O====2AlO2-+3H2↑2C+SiO2 Si+2CO↑2Mg+CO22MgO+C
3Fe+4H2O(g)Fe3O4+4H2
【解题分析】
(1)金属单质能够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为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正确答案:2Al+2OH-+2H2O====2AlO2-+3H2↑。
(2)二氧化硅与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硅,硅即为半导体材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SiO2
Si+2CO↑ ;正确答案:2C+SiO2 Si+2CO↑ 。
(3)金属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和黑色固体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CO22MgO+C ;正确答案:2Mg+CO22MgO+C。
(4)若化合物B为黑色磁性晶体,则B为四氧化三铁,金属铁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符合题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正确答案:3Fe+4H2O(g)Fe3O4+4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