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学课件-PPT专题 文言文阅读 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⑧ )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并序》)
(⑤)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⑦)
(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⑨)
13
(四)乃
词性
用法
①表示承接
②表示范围的限制
副词 ③表示出乎意料
④表示判断
⑤表示递进
⑥表示第二人称 代词
⑦指示代词
释义 就,于是
仅,只 竟,竟然,却
(七)若
释义 如果,假如 你,你们,你的 像,如,好像 及,比得上 ……的样子
22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若”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⑨ ) (⑧ )
7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③) ( ②) ( ①) ( ⑤) ( ④)
23
(八)所
词性
用法
释义
①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人或
……的人,……的
事物
事,……的情况
②所+介词+动词,表示处所
……的地方
助词 ③为+所,表示被动

④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 用来……的,……的凭借
或依据
⑤所+以,表示原因
……的原因
(⑦ ) (③ ) (⑤ ) (④ ) (② ) (⑥ ) (① )
27
词性 代词
兼词 助词
用法 ①表示第三人称 ②表示疑问语气 ③相当于“于+之(此)” ④表示各种语气 ⑤形容词词尾
(十)焉 释义
他、她、它(们) 怎么,哪里
在(这里),对它(他、她) 了,呢,啊,或不译
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3
考点:分解·突破
常见文言虚词,指的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代词等。文言虚 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其一,直接考查,即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 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中虚词的用法主要指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如词性、 语法作用等;其二,间接考查,即在文言语句翻译中,能够正确理解句中虚词的意义和 用法。
释义 替,给 因为,为了
被 向,对 当,等到
呢 成为,做,是,担任等
26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2)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序》)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7)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2
【参考译文】 景公喜好射鸟,让烛邹掌管鸟,鸟却飞走了。景公很生气,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 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请让我将他的罪行一一列举以后再杀他。”景公说:“可以。” 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一一列举他的罪行,说道:“烛邹,你替我们的君主掌管鸟 却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 别国的诸侯听说了这件事后,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烛邹的 罪行已列举完了,请杀了他吧。”景公说:“别杀了,我现在明白你的教导了。”
学习文言虚词,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要掌握有关虚词的推 断方法。
4
一、 回顾教材,掌握常见的 18 个文言虚词 因高考试题对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拿阅读文本中的虚词与教材中的虚词对照的形 式,所以我们结合教材及一些课外篇目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做如下整理:
5
词性 连词 代词
用法 ①表示并列关系 ②表示递进关系 ③表示承接关系 ④表示转折关系 ⑤表示假设关系 ⑥表示修饰关系 ⑦表示因果关系 ⑧表示目的关系 ⑨表示第二人称
⑤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
(五)其 释义
他(她),他(们)的;它,它(们)的 我(的),自己(的) 你,你的
那,那些,那里,那个 其中的
16
词性
用法
⑥表示推测语气
⑦表示反问语气 副词
⑧表示商量语气
⑨表示祈使或期望语气
⑩表示假设关系 连词
○11 表示选择关系
助词 ○12 用在句中,调节音节
释义 大概,或许,恐怕
岂,难道 还是
可要,一定,应当 假如,如果
是……还是…… 不译
17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3)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 ①)
(4)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⑤)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 ②)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 ⑦)
(7)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
(④)
21
词性 连词 代词
动词
助词
用法 ①表示假设 ②表示第二人称 ③表示比拟 ④表示比较 ⑤形容词词尾
(⑦ )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③ )
(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⑤ )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⑥)
(7)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④ )
15
词性
用法
①表示第三人称
②活用为第一人称
代词 ③表示第二人称
④远指代词
(④ ) (① ) (③) (⑥)
8
(二)何
词性
用法
释义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
为什么,什么原因
代词 ②作宾语,代处所,事物
什么,哪里
③作定语
什么,哪一个
副词 ④表示反问(动词前) ⑤表示程度(形容词前)
为什么,怎么 多么,怎么,怎么这么
9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一)而 释义
译为“和”“又”“与”或不译 并且,而且
就,接着,或不译 但是,却
假如,如果 地,着,或不译
因而 来
通“尔”,你,你的
6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② ) (⑤ )
28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⑤) (④)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②)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③)
(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① )
④表示原因
⑤表示方式
释义
拿,用,凭等
把 在,于,从 因,因为,由于 按,或不译
29
词性 助词
(十一)也 用法 ①表示判断语气 ②表示肯定语气 ③表示疑问语气 ④表示感叹语气 ⑤表示句中停顿
释义 不译 不译 不译 啊,呀,吧 不译
30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也”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 )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④ )
(6)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①)
25
词性
介词
助词 动词
(九)为 用法 ①表示替代 ②表示原因、目的 ③表示被动(常和“所”搭配) ④表示对象 ⑤表示时间 ⑥表示疑问语气 ⑦表示动作行为等
(10)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⑦)
(11)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 ⑥)
(12)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③)
19
词性
用法
①表示并列
②表示递进 连词
③表示假设
④表示让步
⑤表示将要
副词 ⑥表示暂时
⑦表示将近
(六)且 释义
又,并且,一边……一边…… 况且,而且 如果
是,原来是 甚至
你,你的 这,这样
14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② )
(2)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① )
(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③) (① ) (④)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②) (⑤)
10
词性
助词
介词(同 “于”)
(三)乎
(①) ( ○12 ) ( ⑩) ( ②) ( ○11 )
18
(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 ⑨ )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④ )
(8)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⑧ )
(9)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庄子》)
(⑤ )
名词 ⑥表示处所
处所,地方
24
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所”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史记·高祖本纪》)
(⑥ )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⑤ )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② )
用法
释义
①表示疑问语气
吗,呢
②表示反问语气
呢,吗
③表示推测或商量语气

④表示感叹语气
啊,呀
⑤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⑥形容词、副词词尾
……的样子,……地,或不译
⑦表示动作的对象
对,对于
⑧表示地点、时间、范围
在,在……时候、方面
⑨表示比较

11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序号填到括号
1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它,代鸟 ) (2)召吏欲杀之.( 他,代烛邹 ) (3)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的,助词 ) 2.从任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_____①__要__仁__政__,__不__要__暴__政__。__②__理__,__要__讲__到__点__子__上__。__③__以___退__为__进__也__是__一__种__很__好__的__策__略__。__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⑤)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③) (④)
31
(十二)以
词性
用法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
手段
②表示提宾 介词
③表示时间、处所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2讲 夯实文言基础(二)——文言虚词
预热:激趣·热身
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 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 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郁乎.苍苍(《赤壁赋》)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①) (⑥) (④)
12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② )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 )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尚且,都,还 将,将要
暂且,姑且 将近
20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
内。
(1)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③ )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并序》)
(⑥)
(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并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