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4 组建双机有线对等网 课件(共30张PPT)-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项目化教程》同步教学(电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熟练安装网卡及其驱动程 序。
• 熟练安装网络协议并配置。 • 熟练建立网络连接。 • 能使用网络测试工具测试
网络连通性,查看计算机 网络配置。 • 能查找并排除简单网络连 接故障。
操作步骤
1. 安装网卡及驱动程序。 2. 物理连接两台计算机。 3. 安装网络协议及服务。 4. 设置主机IP地址。 5. 测试网络连通性。
探究学习
3.3 IP地址基础知识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域名地址 端口地址 IP地址 MAC地址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网络地址层次结构
3
探究学习
3.3 IP地址基础知识
1.IP地址的定义及表示
IPV4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IP地址被划分 成A、B、C、D、E五类,其中常用的是A、B、C类,D类地址为组播地址,E类地址为 扩展备用地址
1、双绞线:按电气标准双绞线有一类线CAT1、二类线CAT2……
序号 1
2 3 4
类型 CAT3
CAT5 CAT5e CAT6
最高传输速率 10Mbps
100Mbps 1Gbps 1Gbps
网段最大距离 100m
100m 100m 100m
主要应用 语音、10BASE-T、4Mbps令 牌环 100 BASE-T和1000 BASE-T 1000 BASE-T 1000 BASE-T
3
探究学习
3.2 网卡
网卡的功能:
1. 实现局域网中传输介质的物理连接和电气连接。 2. 执行网络控制命令,完成发送和接收数据。 3. 具有数据缓存,使得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速率相匹配。 4. 具有介质访问控制、数据帧的封装与拆封、差错校验、信号编码
/解码、串并转换等数据链路层功能。
3
探究学习
3.2 网卡
任务1 非屏蔽双绞线(交叉线)的制作
实训描述和目的
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 应用,掌握非屏蔽双 绞线(交叉线)的制 作方法。
操作步骤
1. 工具准备。 2. 剪断。 3. 剥皮。 4. 排序。 5. 剪齐。 6. 插入。 7. 压制。 8. 完成。 9. 测试。
5
项目实施
任务2 双机有线互连
实训描述和目的
3
探究学习
3.2 网卡
网卡地址:
每块网卡在出厂时都被固化了一个全球唯一的48位二进制地址,该地址被称为物理地址或 者硬件地址、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该地址通常以6组12位十六进制数的形式 表示,前3组代表网卡的生产厂商,后3组是厂商给每个网络适配器接口的标识号。
3
3
探究学习
3.4网络常用测试命令 2. ipconfig命令:显示计算机中已经配置的网络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 地址及MAC地址等信息。
常用命令格式是: ipconfig /all
4
逻辑网络设计
1. 网络结构设计
采用对等通信模式,两台独立计算机通过5类非屏蔽双绞线互连。
3
探究学习
3.1 有线传输介质
1、双绞线:两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 双绞线可以分为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和非屏蔽双绞线 (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
屏蔽双绞线的结构
3
探究学习
3.1 有线传输介质
1
情境描述
家中新购置了两台计算机,其中一台计算机连接了打印机,作为 主要工作设备,另一台计算机主要用于上网、游戏以及资源备份。 家人希望这两台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都能够相互共享使用, 有什么办法吗?
2
需求分析
解决途径1:使用U盘或移动硬盘进行文件相互拷贝。
解决途径2:通过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组建一 个局域网。
• Ping 本机IP地址:若成功,表示本地网络适配器安装正确。 • ping 127.0.0.1:测试与回送地址的连通性。
• Ping 局域网内其它主机IP:该命令向目的主机发送ICMP测试数据包, 如果收到正确应答包,表明本地网络设备工作正常。
• ping 网关IP:若成功,表明网关工作正常,且本机与网关之间状态连通
5
项目实施
任务3 共享设置
实训描述和目的
• 熟练设置计算机名 和工作组。
• 熟练设置家庭组及 共享属性。
操作步骤
1. 设置计算机名和工 作组。
2. 创建并设置家庭组。 3. 设置共享权限。 4. 共享文件及文件夹。
6
关联拓展
1.对等网 2.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3.通信模式
项目4 End
网卡特性:
1. 支持的局域网:以太网、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令牌环网等。 2. 支持的计算机总线:ISA、EISA、PCI、PCMCIA、USB等。 3. 总线位数:32位、64位。 4. 传输速率:10Mbps、16Mbps、10/100Mbps、100Mbps、1Gbps等。 5. 连接介质类型:双绞线(UTP、STP)、同轴电缆、光纤、无线。 6. 价格和功能:查看产品说明书。
3
探究学习
3.1 有线传输介质
1、双绞线:双绞线布线标准EIA/TIA-568,该标准定义了两个线序T568A和
T568B,具体芯线序列如表。同种类型设备之间的连接线一段采用T568A标
准,另一端采用T568B标准(称为交叉线);不同类型设备之间两端标准一
致(称为直通线)
标准 T568A T568B
ER ( Extended Range)
单模光纤, 1550nm波长激 光
1S(W0S0h0o0rBtasWe-AN)多85模0n光m波纤长,激光
10000Base- 单模光纤,
万兆以太网(面向 LW
1310nm波长激
广域网)
(Lone WAN)光
10000Base-
EW ( Extended WAN)
PC1:192.168.1.1 255.255.255.0
双机互连结构图
PC2:192.168.1.2 255.255.255.0
4
逻辑网络设计
2. 物理层技术选择
• 传输介质:选用有线传输介质5类或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交叉线。 • 网卡:选择支持以太网的10M/100M自适应网卡
5
项目实施
职业教育示范性规划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项目化教程
1
情警描述

2
需求分析




CONTENTS
3
探究学习
4
逻辑网络设计
双 机 有 线

5
项目实施

6
项目实施

教学目标
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 了解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 掌握IP地址的格式和基本使用方法。 能够使用几个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 能够架构一个最简易的双机有线互连网络。 能够配置网络共享属性。
问公网地址时,必须进行转换。
3
探究学习
3.3 IP地址基础知识
3.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和主机地址部分。 子网掩码是由32位连续的“1”和连续的“0”二进制位组成。
子网掩码的作用
3
探究学习
3.4网络常用测试命令
1.ping 命令:检查目的主机是否到达以及网络的连通性 ping命令使用的格式为: ping [-参数1] [-参数2] […] 目的地址
3
探究学习
3.1 有线传输介质
3、光纤接口:常用的光纤接口SC、ST、FC、LC四种,不同接口在大小及
接续方法上有差别。
3
探究学习
3.1 有线传输介质
光纤物理层传输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局域网类型 快速以太网
物理层标准 100Base-FX
传输介质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3
探究学习
3.1 有线传输介质
3、光纤:是能够导光的玻璃纤维,利用光纤传输光脉冲进行通 信即光纤通信。它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包层
包层
纤芯
光纤通信原理示意图
3
探究学习
3.1 有线传输介质
3、光纤的特点
• 光纤直径小,重量轻。 •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远距离传输成本低。 • 传输带宽远大于其他各种有线传输介质的带宽。 • 不受电磁干扰;防腐,不会锈蚀。 • 不怕高温,防爆、防火性能强。 •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 光纤的对接要求精确的连接设备。
3
探究学习
3.3 IP地址基础知识
2.特殊IP地址
• 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全0,表示网络本身。 • 广播地址:主机地址全1,代表向该网络的所有主机发送广播报文。 • 全“0”地址:0.0.0.0,表示本网络所有主机。 • 回送地址:127.*.*.*,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主机进程间通信。向回
送地址发送数据时,计算机都将数据返回,不进行网络传输。 • 私有地址:私有地址可以用于企业内部,相互之间可以访问,但是在访
单模光纤, 1550nm波长激 光
双工模式
全双工
半双工 全双工
半双工 全双工
每段最大距离
2000m 20km 316m 550m
316m 5000m
半双工、全双工
275m 550m
全双工
300m
全双工
10km
全双工
40km
全双工 全双工
300m 10km
全双工
40km
3
探究学习
3.2 网卡
网卡又称为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也被称为网络适 配器(Network Interface Adapter)。它是用来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电缆 之间的接口设备,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000Base-LX
千兆以太网
单模光纤 62.5μm多模光
1000Base-SX

50μm多模光纤
10000BaseSR ( Short Range)
多模光纤, 850nm波长激光
万兆以太网(局域 网)
1(0L0o0n0gBaRsaen-LgRe)单1光3模10光nm纤波,长激
10000Base-
1
2
3
4
5
6
7
8
白绿
绿
白橙

白蓝

白棕

橙白Biblioteka 橙白绿蓝白蓝
绿
白棕

绕对
同一线对 与6绕对
功能(10M/100M 以太网)
发送数 据
发送数 据
接收数 据
同一线对 保留 保留
与3绕对
接收 数据
同一线对 保留 保留
3
探究学习
3.1 有线传输介质
2、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外导体 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组成。同轴电缆可以分为基带同轴电缆 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类,其中基带同轴电缆又分为粗缆和细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