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分类复习及对比阅读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时记趣分类复习及对比阅读汇总(2015.11)
复习要点
【朗读节奏】
1.余/忆童稚时3.故/时有/物外之趣。
5.作/青云白鹤观。
盖/一癞蛤蟆也
2.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4.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6.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特殊句式】。
1.徐喷以烟:慢慢地用烟喷。
是“以烟徐喷”的倒装句。
徐:慢慢的。
以:用
2.斗草间:即斗于草间,介词“于”省略。
之,指“二虫斗”。
3.作青云白鹤观(作--观:把-当做什么看)句子译为当做青云白鹤看
4.以丛草为林(以-为:把-当做)句子译为把丛聚的草的当做树林
【通假字】
项为之强:脖子因为这样都僵硬了。
强,同僵,僵硬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
【词类活用】鞭,名词活用作动词,鞭打。
【古今异义】
1.余忆童稚时(余:古义: 我今义:余下,剩下)
2.方出神(方:古义:正今义: 方形、方法)
3.盖一癞蛤蟆也(盖:古义: 原来是今义:盖子)
4.怡然称快(然:古义: ---的样子今义: 然而、然后)
【一词多义】
1.时:①余忆童稚时(时候)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2.察:①明察秋毫(看清)②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3.日:①能张目对日(太阳)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天)
4.为: ①二虫尽为所吞(被)②以丛草为林(当做)③项为之强(因为)
5.之: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的)②心之所向(无实意)③昂首观之(代词代群鹤舞空)④项为之强(代词代昂首观的动作)⑤驱之别院(代词代癞蛤蟆)⑥观之正浓(代词代二虫斗)
6. 以:①以徐喷以烟(用)②以丛草为林(把)
7.而:①拔山倒树而来(连词表修饰)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承接)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连词表转折)
8.其: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物体的)②使其冲烟飞鸣(代词指蚊子)③常蹲
其身(代词指自己的)④神游其中(代词指山林的)
【重要词语】
1.童稚(zhì):童年。
稚,幼小。
2.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明,眼力。
察,看清。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3.藐(miǎo):小。
4.必细察其纹理: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纹理,这里泛指花纹。
5.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6.纹理:这里泛指花纹。
7.心之所向:心中所想的景观(鹤舞)
8.昂首观之:抬头观看这奇妙的景象。
之,代词,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拟,比。
10.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11.作青云白鹤观:当做青云白鹤看
12.神游其中: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
13.观之正浓: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
14.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15.为:被
【重要语句】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心中想象的是鹤舞的景观,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2.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
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
3.作青云白鹤观译(把这种情景)当作青云白鹤图看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译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5.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子里。
【文章概括】
围绕物外之趣,写了三件事: 1.观蚊如鹤 2.神游山林 3.鞭打蛤蟆
想象四幅图,即:1观蚊如鹤 2.神游山林 3.鞭打蛤蟆
【文章中心】通过记叙童年时三件物外之趣的事,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以及惩治强暴,同情弱小童真童趣。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要的问题】
(1)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2)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
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童心,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三年中考汇编】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7 题(8 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甲文“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趣”具体指什么?结合选文,就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回答两点即可)。
(4 分)
答案 1.(1)(我)抬头看它们(或蚊子),脖子因此(变得)僵硬了。
)第 1 问示例:“趣”:①把叫声如雷的蚊子看作在空中飞舞的群鹤(或: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把冲烟飞鸣的蚊子看作青云白鹤的景象(或: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1 分)
第2 问示例:①学会观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
②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
③展开联想、想象,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
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⑤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 题。
(14 分)
【甲】同上段(甲)余忆童稚时。
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
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
②勃然:充满生机。
③滚汤:开水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始精剪枝养节之法/项为之强
B. 花以兰为最/徐喷以烟
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
D. 兰坡临终时/ .故时有物外之趣。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 分)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 分)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2 分)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3 分)
11.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4 分)心春兰一盆..
参考答案
8.C 9.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10.(1) 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11.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
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则应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
文言文阅读(10 分)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余忆童稚时.(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B.项为之强.( )以弱为强者,(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凹者为壑( )
C.徐喷以烟,( ) 清风徐来( )
D.观之正浓.( ) 作青云白鹤观.( )
E.楚人有涉江者.( ) 以土砾凸者为邱,( )
1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心之所向/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B.昂首观之/ 观之正浓
C.项为之强/何不试之以足D.是吾剑之所从坠/之至市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答案】13.C 【解析】C 中“徐”意思都是“慢慢的”;A 中“时”前一个是“时候”,后一个是“时常”;B 中“强”前一个通“僵”,僵硬,后一个“强大”;“被’‘当作”D 中“观”前一个是“观看”,后一个是“景观”。
E,者。
前一个是固定句式后一个是处所地方。
14.B 【解析】 A 中“之”前一个是“主谓之间无意义”,后一个是“剑”; C 中“之”前一个“昂首观之的动作”,后一个“鞋子”;D 中“之”前一个是“助词无意义”,后一个是“到。
去”。
15.B 【解析】B 项表现的是主人公的纯真善良。
16.⑴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关键词“藐小”“必”)(2 分)⑵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关键词“鞭”“之”)(2 分)
【乙】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③,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者:管祭祀工作的人;②舍人:手下办事人员;③卮:古代盛酒
的器皿。
1、.《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苏州人,________代作家。
“幼时记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解释加点的词语。
(40分)
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故.时有物外之趣()
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果如鹤唳.云端()常蹲其.身()以土砾凸者为邱.()
凹者为壑.()拔山倒树而.。
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鞭.数十()驱.之别院()子安能为之
足.()终亡.其酒()
3、请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驱之别院 B 心之所向C、数人饮之不足D、子安能为之足
4、请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2分)
A、明察.秋毫必细察.其纹理
B、拔山倒树而.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C、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D、数人饮之不足.蛇固无足.
5、翻译下列语句。
(30分)
(1)、能张目对日,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3)、故时有物外之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徐喷以烟,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于土墙凹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土砾凸者为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舌一吐而二虫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捉虾蟆,鞭数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画地为蛇,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蛇足者,终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这则小故事的内容:_________。
(1分)
7、【甲】文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这三件趣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 的性格特点。
(9分)11、【甲】文中的“余”能把蚊子想象成“群鹤”,并且获得“物外之趣”;而
【乙】文中的“先成者”却在画好蛇后“吾能为之足”,两者对生活中的景物的最主
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山东莱芜2010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
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
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
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
②敲戛:敲打。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
①自叹每有欲往往___________
②辄复不遂辄___________
③任之而已而已___________
12.“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答案
11.答案:①去,前往②就③罢了
评分:每小题l分。
共3分。
12.答案: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三)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1觇(chān):探看.2围:此处指蛇的身围.3殊:极、很,完全.4攧(diān):跌.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似有物捉制之
A、辍耕之垄上
B、受任于败军之际
C、悍吏之来吾乡
D、环而攻之而不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以剌刀攫其首攫:
(2)蛇竟死竟:
3、翻译下面句子.
然审视殊无所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割杀(2分)(2)终于(2分)
3、然而姓张的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东西
4.B (3分)
5.只要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