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
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新课程标准也给音乐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音乐老师要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重视,强调音乐课堂的活泼性,并注意到音乐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将音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思考探索
一、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育
1.1对初学音乐的促进作用
在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标准的要求中,一方面,老师们不仅要用有趣、生动的音乐语言,来激发学生对小学音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要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了解学生对所教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
另一方面,老师们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这些抽象的音乐概念给讲解出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要营造出一种友善、轻松的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地了解到小学音乐的奥妙。
1.2对小学生音乐美学素养的促进作用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孩子们设置一个合理的音乐学习情境,让孩子们更好地进入到小学启蒙阶段的音乐世界,从而体会到小学音乐学习的价值。
教师的努力指导,将会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产生更好的影响。
因此,在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互动方式,让学生在与小学音乐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能够进行发散思维,最终形成一种有效的小学音乐审美能力。
二、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2.1音乐作品的欣赏与欣赏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美指的是学生在认知和感知层面上,对音乐的主客观认知,是对音乐的一种鉴赏,是对音乐的一种表现,而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就是要使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美,表现出美,创造美,具备基本的音乐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活动。
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审美眼光和音乐审美意识,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
除此之外,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和音乐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音乐水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融合渗透的联系。
比如,在《蜗牛与黄鹂鸟》这一课中,音乐老师要先给学生放一首歌,然后让他们在欣赏完这首歌后,再对这首歌中的旋律、歌词和节奏做出判断,最后再由《蜗牛与黄鹂鸟》中的歌词来判断。
在音乐教师展开音乐教学活动之前,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可以跟唱或者听过该曲目了。
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成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歌曲播放完毕之后,展开听后感交流,对自己的审美切入点进行阐述,或者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与老师展开互动,从而让学生在师生互动或是生生互动中,对多元化的审美角度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2创造一种音乐环境,传达一种人文精神
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基础课相比,音乐课程更容易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经验。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对音乐课程的理解主要是学习歌曲,进行视唱,作为一门可以减轻学习负担的课程,如果学生将音乐课程的定位在了娱乐性质上,这将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并掌握音乐课程的本质与内涵。
所以,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除了要给学生们讲解音乐的基本原理之外,还要把这门学科的精神传达给学生们,使他们了解到这门课所具有的教育作用,使他们明白“艺术”和“美”的含义,使他们在学习理念上对这门课产生更大的兴趣。
比如,当音乐老师进行《小红帽》这一课时,因为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幼年
时期就认识了关于小红帽的故事,所以,音乐老师就可以把这个作为突破口,利
用多媒体技术给孩子们展示《小红帽》的录像,从而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故事的情境,从而引起孩子们的情绪共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构建故事情境时,音乐教师还可以结合音乐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涵,并对后续的
教学产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师组织学生试唱的时候,学生能够按照故事情境和
音乐教师的指引,快速地在脑海中回忆出故事片段,并将其融入到音乐之中,感
受到音乐所具有的感染力。
然后,音乐教师就可以将与学科精神相关的内容融入
到教学中,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让他们对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育意义有一
个正确的认识。
2.3创作乐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有一条很清楚地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是一个
非常关键的时期,他们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而音乐教学又是培养学生
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们除了要加强自己的音乐知识
之外,还要重视对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作品的创作主体比较多,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可以选
择一些他们熟悉的、有很好内涵的经典歌曲为出发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
历来创作,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对“美”的认识,从而不断地
积累他们的音乐经验,体会到音乐中所包含的一种意境,并根据所教的内容来指
导他们的延伸和联想,从而让他们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中,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举个例子,当一位音乐老师在对《健康歌》这一课时,因为这首歌具有朗朗上口、积极向上的特性,所以,在这首歌的基础上,音乐老师要先给学生放一首歌,让
他们去体会这首歌所要传达的思想,然后,以这首歌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这首歌
的创作中,根据这首歌的创作结构,来进行二次创作。
三、总结
因此,要想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更好地构建“悦动课堂”,提升小学音乐
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认清新课标对“以美育人”、“艺术体验”和“课程一体化”
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以理性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通过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科精神的渗透、学生的欣赏和音乐作品的创作,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任婕.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生活的探讨.《新课表》.初二,
2015,(10):147.
[2]郑彩钦.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音乐课的有效实施[J].速读(上册),2017,(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