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工艺原理 课件共237页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ba: cibacron Kisco: Kiscozol(凯斯柯唑) 上海万德:Megafix
1—3染色牢度 一、染色牢度的概念
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加 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 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 保持原来色泽能力低的,即容易褪色,则染色牢 度低,不容易褪色的染色牢度高。染色牢度是衡 量染色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染色牢度评价及标准
●标准浓度(深度)评定染料的染色牢
度应将染料在纺织物上染成规定的色泽浓 度才能进行比较。因为色泽浓度不同,测 得的牢度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比较,应 将试样染成一定浓度的色泽。主要颜色各 有一个规定的所谓标准浓度参比标样。这 个浓度写作“1/1”染色浓度。一般染料 染色样卡中所载的染色牢度都注有 “1/1”、“1/3”等染色浓度。“1/3” 的浓度为“1/1”标准浓度的1/3。
枣红、紫、翠蓝、湖蓝、艳蓝、
艳绿、黄棕、红棕、棕、橄榄绿、草绿、灰、黑等。 颜色的名称一般可加适当的形容词如“嫩”、“艳”、 “深”等来形容染料的染色。
尾注表示染料色光、牢度、性能上的差异,写在色
称的后面。尾注符号代表染料的色光、强度、力份、 牢度、形态、染色条件、用途以及其它性能,而外国 厂商对词尾是任意附加的,不一定具有确切的意义。
●染料的化学结构:如蒽醌、酞菁为母体结构
的染料耐日晒色牢度较好,各类偶氮染料的耐日 晒色牢度则相差较大,三芳甲烷类染料一般都不 耐日晒。
●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同一染料在同一品种纤
维上,浓度低的耐日晒色牢度一般较浓度高的差, 摩擦牢度的情况则与此相反。
●染料和纤维的结合状态:水溶性染料
如直接、酸性染料等,含有水溶性基团且 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键能较弱,则耐洗 色牢度一般较差,经固色后处理的染色物, 耐洗色牢度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水溶 性较差或水不溶性的染料,耐洗色牢度一 般均较高。活性染料由于染料与纤维之间 产生具有较强键能的共价键结合,因此耐 洗色牢度较好。
●活性染料(reactive dye):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 也可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 ●还原染料(vat dye):不溶于水,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 纺织品的染色、印花。
●硫化染料(sulphur dye):不溶于水,主要用于纤维素 纤维染色,也可染维纶。
●不溶性偶氮染料(azoic dye):用于纤维素染色、印花。
染色产品的用途不同,对染色牢度的要求也不 一样。如夏季服装面料应具有较高的耐洗及耐汗 渍色牢度,而汽车用布则要求有良好的耐日晒及 耐摩擦色牢度。
二、影响染色牢度的因素
染料在纤维上的染色牢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染料的化学结构、染料和纤维的结合状态、纤维 上的染料浓度、染料在纤维上的分布状态(如染 料在纤维上的结晶形态、染料的分散或聚集程度 等)、染色工艺、纤维的性质等。
●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包括高速、高效及高度自动化 的染色加工设备、用各种传感器等高新技术加强工艺过程的 在线检测、即时化(Just-in-time)生产和一次准确化(Rightfirst-time)生产。
●生态纺织品与染色:生态纺织品包括生产过程的生态,用户 生态。相关的绿色纺织品的标志有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GUT(环保型地毯协会)、EcoTex(国际生态协议标签)、GUW(生态友好装饰织物协会印 记)、EPG(欧洲最大纺织和服装公司Eltac欧洲产品保证)等。
染色可简单分为浸染(含卷染)和轧染两大 类。详细分类有: ●按被染物形态可分为散纤维、纱线、织物、 成衣染色等;
●按染色温度压力分为常温常压和高温高压染色等;
●按设备运转方式可分为间歇式染色、连续式染色。
●按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卷染、轧染染色等;
1、浸染: 浸染是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
汗渍牢度的定级方法和皂洗牢度一样,也 分为5级,也有褪色和沾色两种测试方法。 摩擦牢度有干、湿两种摩擦情况。试验时 按规定条件将白布和试样摩擦,按原样褪 色和白布沾色情况分别和褪色、沾色灰色 样卡比较而评定级别。 其它还有:耐干热(升华)色牢度,耐氯漂 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耐酸滴、碱滴色 牢度,耐有机溶剂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 耐烟熏色牢度等。其染色牢度一般也分为 5级。
皂洗牢度分5级。以5级为最高,在规定条 件下皂洗后色泽看不出什么变化;1级最低, 褪色最严重。测定试样皂洗牢度时,将试 样按规定条件进行皂洗(根据品种不同, 皂洗温度一般分为40℃、60℃、95℃三 种),淋洗、晾干后,和衡量褪色程度的 灰色标准样卡(褪色样卡)比较而评定。 在试验时,还可以将试样和一块白布缝叠 在一起,经过皂洗以后,根据白布沾色的 程度和衡量沾色的灰色标样比较,评定沾 色牢度级别。5级表示白布不沾色,1级沾 色最严重。
●亚洲发达国家及地区:日本、韩国及中国的台湾省 正在大量地进口中、低档纺织品,而把研究及开发精 力放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上。
●中国:近年来印染产业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 印染布、服装及相关的染料产量都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但印染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 差距。提高染整行业的科技水平迫在眉睫。
禁用染料。
●分散染料(disperse dye):用于涤纶纤维染色,还适用 于大多合成纤维染色。
●此外,可溶性还原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皮革染 料、食用染料、溶剂染料等。
二、结构分类 染料分子结构中都具有共轭体系,按照这种共轭体系结构的
特点,染料的主要类别有:偶氮结构、蒽醌结构、靛族结构类、 三芳甲烷结构等。
●1956年,英国卜内门(ICI)公司推出了反应性染 料(活性染料)。由于其良好的使用性能,今已成为纤 维素纤维染色和印花的主要染料,并逐渐应用于蛋白 质纤维和聚Biblioteka Baidu胺纤维。对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和理论的 不断研究,使染色工艺学的内容日益丰富。
世界纺织印染工业格局:
●欧洲及发达国家:一流的染整技术、染化料开 发能力、染整机械制造能力及对高层次印染产品的消 费,仍引导着世界染整技术的发展方向。欧洲印染工 业的现状是设备的专业化及加工领域专业化。
●染色牢度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缩写为ISO)参照纺 织品的服用情况,制定了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及标准。各个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染色牢度国 家标准
AATCC标准(美国) JIS标准(日本) GB/T标准 (中国) 企业标准 FZ/T标准 (中国纺织行业) 纺织品牢度检测时,应根据其适用范围来选用 标准,同时应明确执行该标准方法的原理、适 用的设备和材料、实验样品的制备、操作方法 和程序以及实验报告的要求等。
●染色工艺:如活性染料的水解、固色不
充分、浮色多、染色后水洗及皂煮不良,均 会导致耐洗色牢度降低。
二、常见的染色牢度及评价
染色牢度一般以染料在纺织品上所受外界 因素作用的性质不同而分类,主要有: 日晒牢度分8级。1级为最低。每级有一个 用规定的染料染成一定浓度的蓝色羊毛织 物标样。它们在规定条件下日晒,发生褪 色所需的曝晒时间大致逐级成倍地增加。 这些标样称为蓝色标样。测定试样的日晒 牢度时,将试样和八块蓝色标样在同一规 定条件下进行曝晒,看它褪色情况和哪一 个标样相当而评定其日晒牢度。
冠首是根据染料的应用对象、染色方法以及性能来确定的, 我国的冠称有31种,如直接、直接耐晒、直接铜盐、酸性、弱 酸性、酸性络合、酸性媒介、中性、阳离子、活性、还原、可 溶性还原、分散、硫化、色基、色酚、色盐、快色素、氧化、 缩聚、混纺等。 色称表示染料的基本颜色。我国采用了30个色泽名称:嫩黄、 黄、金黄、深黄、橙、大红、红、桃红、玫红、品红、红紫、
1—2 染料的分类及命名 一、应用分类
●直接染料(direct dye):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也可用 于蚕丝、纸张、皮革; ●酸性染料(acid dye):用于羊毛、蚕丝、锦纶、皮革、 纸张进行染色; ●酸性媒介和酸性含媒染料;
●阳离子染料(cation dye):主要用于腈纶染色,也可 用于羊毛、蚕丝染色。
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浸染时,在染色过 程中,染料逐渐上染纤维,染液中染料浓度相应地逐渐 下降。
浸染特点: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的染色,特别是 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的染色;是间歇式生产, 效率较低;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适合小批量、多 品种生产、交货快。 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Kg﹕L); 染料用量单位:用对纤维质量的百分(o.m.f.)表示,称 为染色浓度。助剂用量可用o.m.f.或g/l浓度单位。
二、纺织品染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染色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计算机、材料、 生物科学及其他学科在染色与印花中的应用,是现在 也是未来染色与印花技术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染整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全球对纺织纤维的需求 量约为五千万吨,染料生产能力约为九十万吨,而其 中80%以上的纺织品要经过染色湿加工。染料的生产 及染色过程中污水的排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环境 问题对染整工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促进染色工艺的更 新、发展。
1—4染色方法 一、染色及染色过程
染色指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纺织品获得 颜色的加工过程。它包括将染料制成某种 介质的溶液或分散液,利用染料与纤维之 间物理的、化学的或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 作用对纤维染色,或者用化学方法使染料 中间体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从而使纺织品 具有一定的颜色。纺织品所得颜色应符合 指定颜色的色泽、均匀度和牢度等要求, 也应符合一定标准的生态环保要求。
染色工艺原理 课件
Chapter1 绪 论(返回目录)
1—1引 言 一、染色工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19世纪中叶以前,使用的都是天然染料,源自植 物、动物和矿物。 ●1856年英国化学家Perkin制得第一只合成染料— —苯胺紫,是人类应用合成染料里程碑。到一战前夕 ,相继出现了碱性、酸性、直接、硫化、还原染料等 合成染料。 ● 一战以后,开发出了适应醋酯纤维染色的分散染料 。此后,随着粘胶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面世以及人们 对纤维化学结构及微结构的深入研究,促使人们对染 色技术及染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也促使许多性能良 好的染料品种不断出现,染色技术日臻完美。
染色过程实质上是以染料从外部介质(外相)向纤 维(内相)的转移扩散过程为基础的,是染料在两 相间的分配过程。包括染料向纤维表面扩散、吸附、 在纤维中的扩散及在纤维内吸附与固着所组成。外 相可能是固态、液态、气态等。染色过程中的液态 介质,是染料在水中、有机溶剂中或其混合物中的 溶液或分散液。
二、染色方法
eg:酸性红3B 活性红X—3B
染料的商品名称
Ciba(瑞士) 托拉司 Terasil eg:Terasil Brown 2RFL
汽巴克隆 cibacron eg:cibacron Red H—F 兰纳洒脱 Lanaset 酸性染料:clariant:Sandolan(山德兰)
Dystar: supranol(色派诺) 活性染料:Dystar: Reamazol(雷马素)
● 总的发展趋势:节水节能、高速高效、生态环保
●清洁生产的四R原则(即:Reduce内部减少、Recovery回 收、Reuse回用、Recycle循环)成为世界染色工业技术发展 的主流。
●非水少水染色工艺及开发;低浴比、非水显(固)色、超临 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涂料染色等。
●纤维进行化学改性,提高染料固色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本节内容本课程不做详细介绍;主要在染料化学中详 细了解,但务必弄清:
●各共轭体系的结构特征 ●特征结构、特征基团的化学稳定性,如对酸、碱、 氧化剂、还原剂及光敏热敏性等;
三、染料命名 染料通常是分子结构较复杂的有机芳香族化合物,
若按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来命名较复杂,而且
商品染料中还会含有异构体以及其它添加物,同时,学名不能 反映出染料的颜色和应用性能,因此必须给予专用的染料名称。 我国对染料采用统一命名法,按规定染料名称由冠首、色称、 尾注三部分组成。
1—3染色牢度 一、染色牢度的概念
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加 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 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 保持原来色泽能力低的,即容易褪色,则染色牢 度低,不容易褪色的染色牢度高。染色牢度是衡 量染色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染色牢度评价及标准
●标准浓度(深度)评定染料的染色牢
度应将染料在纺织物上染成规定的色泽浓 度才能进行比较。因为色泽浓度不同,测 得的牢度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比较,应 将试样染成一定浓度的色泽。主要颜色各 有一个规定的所谓标准浓度参比标样。这 个浓度写作“1/1”染色浓度。一般染料 染色样卡中所载的染色牢度都注有 “1/1”、“1/3”等染色浓度。“1/3” 的浓度为“1/1”标准浓度的1/3。
枣红、紫、翠蓝、湖蓝、艳蓝、
艳绿、黄棕、红棕、棕、橄榄绿、草绿、灰、黑等。 颜色的名称一般可加适当的形容词如“嫩”、“艳”、 “深”等来形容染料的染色。
尾注表示染料色光、牢度、性能上的差异,写在色
称的后面。尾注符号代表染料的色光、强度、力份、 牢度、形态、染色条件、用途以及其它性能,而外国 厂商对词尾是任意附加的,不一定具有确切的意义。
●染料的化学结构:如蒽醌、酞菁为母体结构
的染料耐日晒色牢度较好,各类偶氮染料的耐日 晒色牢度则相差较大,三芳甲烷类染料一般都不 耐日晒。
●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同一染料在同一品种纤
维上,浓度低的耐日晒色牢度一般较浓度高的差, 摩擦牢度的情况则与此相反。
●染料和纤维的结合状态:水溶性染料
如直接、酸性染料等,含有水溶性基团且 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键能较弱,则耐洗 色牢度一般较差,经固色后处理的染色物, 耐洗色牢度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水溶 性较差或水不溶性的染料,耐洗色牢度一 般均较高。活性染料由于染料与纤维之间 产生具有较强键能的共价键结合,因此耐 洗色牢度较好。
●活性染料(reactive dye):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 也可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 ●还原染料(vat dye):不溶于水,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 纺织品的染色、印花。
●硫化染料(sulphur dye):不溶于水,主要用于纤维素 纤维染色,也可染维纶。
●不溶性偶氮染料(azoic dye):用于纤维素染色、印花。
染色产品的用途不同,对染色牢度的要求也不 一样。如夏季服装面料应具有较高的耐洗及耐汗 渍色牢度,而汽车用布则要求有良好的耐日晒及 耐摩擦色牢度。
二、影响染色牢度的因素
染料在纤维上的染色牢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染料的化学结构、染料和纤维的结合状态、纤维 上的染料浓度、染料在纤维上的分布状态(如染 料在纤维上的结晶形态、染料的分散或聚集程度 等)、染色工艺、纤维的性质等。
●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包括高速、高效及高度自动化 的染色加工设备、用各种传感器等高新技术加强工艺过程的 在线检测、即时化(Just-in-time)生产和一次准确化(Rightfirst-time)生产。
●生态纺织品与染色:生态纺织品包括生产过程的生态,用户 生态。相关的绿色纺织品的标志有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GUT(环保型地毯协会)、EcoTex(国际生态协议标签)、GUW(生态友好装饰织物协会印 记)、EPG(欧洲最大纺织和服装公司Eltac欧洲产品保证)等。
染色可简单分为浸染(含卷染)和轧染两大 类。详细分类有: ●按被染物形态可分为散纤维、纱线、织物、 成衣染色等;
●按染色温度压力分为常温常压和高温高压染色等;
●按设备运转方式可分为间歇式染色、连续式染色。
●按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卷染、轧染染色等;
1、浸染: 浸染是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
汗渍牢度的定级方法和皂洗牢度一样,也 分为5级,也有褪色和沾色两种测试方法。 摩擦牢度有干、湿两种摩擦情况。试验时 按规定条件将白布和试样摩擦,按原样褪 色和白布沾色情况分别和褪色、沾色灰色 样卡比较而评定级别。 其它还有:耐干热(升华)色牢度,耐氯漂 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耐酸滴、碱滴色 牢度,耐有机溶剂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 耐烟熏色牢度等。其染色牢度一般也分为 5级。
皂洗牢度分5级。以5级为最高,在规定条 件下皂洗后色泽看不出什么变化;1级最低, 褪色最严重。测定试样皂洗牢度时,将试 样按规定条件进行皂洗(根据品种不同, 皂洗温度一般分为40℃、60℃、95℃三 种),淋洗、晾干后,和衡量褪色程度的 灰色标准样卡(褪色样卡)比较而评定。 在试验时,还可以将试样和一块白布缝叠 在一起,经过皂洗以后,根据白布沾色的 程度和衡量沾色的灰色标样比较,评定沾 色牢度级别。5级表示白布不沾色,1级沾 色最严重。
●亚洲发达国家及地区:日本、韩国及中国的台湾省 正在大量地进口中、低档纺织品,而把研究及开发精 力放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上。
●中国:近年来印染产业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 印染布、服装及相关的染料产量都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但印染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 差距。提高染整行业的科技水平迫在眉睫。
禁用染料。
●分散染料(disperse dye):用于涤纶纤维染色,还适用 于大多合成纤维染色。
●此外,可溶性还原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皮革染 料、食用染料、溶剂染料等。
二、结构分类 染料分子结构中都具有共轭体系,按照这种共轭体系结构的
特点,染料的主要类别有:偶氮结构、蒽醌结构、靛族结构类、 三芳甲烷结构等。
●1956年,英国卜内门(ICI)公司推出了反应性染 料(活性染料)。由于其良好的使用性能,今已成为纤 维素纤维染色和印花的主要染料,并逐渐应用于蛋白 质纤维和聚Biblioteka Baidu胺纤维。对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和理论的 不断研究,使染色工艺学的内容日益丰富。
世界纺织印染工业格局:
●欧洲及发达国家:一流的染整技术、染化料开 发能力、染整机械制造能力及对高层次印染产品的消 费,仍引导着世界染整技术的发展方向。欧洲印染工 业的现状是设备的专业化及加工领域专业化。
●染色牢度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缩写为ISO)参照纺 织品的服用情况,制定了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及标准。各个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染色牢度国 家标准
AATCC标准(美国) JIS标准(日本) GB/T标准 (中国) 企业标准 FZ/T标准 (中国纺织行业) 纺织品牢度检测时,应根据其适用范围来选用 标准,同时应明确执行该标准方法的原理、适 用的设备和材料、实验样品的制备、操作方法 和程序以及实验报告的要求等。
●染色工艺:如活性染料的水解、固色不
充分、浮色多、染色后水洗及皂煮不良,均 会导致耐洗色牢度降低。
二、常见的染色牢度及评价
染色牢度一般以染料在纺织品上所受外界 因素作用的性质不同而分类,主要有: 日晒牢度分8级。1级为最低。每级有一个 用规定的染料染成一定浓度的蓝色羊毛织 物标样。它们在规定条件下日晒,发生褪 色所需的曝晒时间大致逐级成倍地增加。 这些标样称为蓝色标样。测定试样的日晒 牢度时,将试样和八块蓝色标样在同一规 定条件下进行曝晒,看它褪色情况和哪一 个标样相当而评定其日晒牢度。
冠首是根据染料的应用对象、染色方法以及性能来确定的, 我国的冠称有31种,如直接、直接耐晒、直接铜盐、酸性、弱 酸性、酸性络合、酸性媒介、中性、阳离子、活性、还原、可 溶性还原、分散、硫化、色基、色酚、色盐、快色素、氧化、 缩聚、混纺等。 色称表示染料的基本颜色。我国采用了30个色泽名称:嫩黄、 黄、金黄、深黄、橙、大红、红、桃红、玫红、品红、红紫、
1—2 染料的分类及命名 一、应用分类
●直接染料(direct dye):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也可用 于蚕丝、纸张、皮革; ●酸性染料(acid dye):用于羊毛、蚕丝、锦纶、皮革、 纸张进行染色; ●酸性媒介和酸性含媒染料;
●阳离子染料(cation dye):主要用于腈纶染色,也可 用于羊毛、蚕丝染色。
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浸染时,在染色过 程中,染料逐渐上染纤维,染液中染料浓度相应地逐渐 下降。
浸染特点: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的染色,特别是 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的染色;是间歇式生产, 效率较低;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适合小批量、多 品种生产、交货快。 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Kg﹕L); 染料用量单位:用对纤维质量的百分(o.m.f.)表示,称 为染色浓度。助剂用量可用o.m.f.或g/l浓度单位。
二、纺织品染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染色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计算机、材料、 生物科学及其他学科在染色与印花中的应用,是现在 也是未来染色与印花技术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染整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全球对纺织纤维的需求 量约为五千万吨,染料生产能力约为九十万吨,而其 中80%以上的纺织品要经过染色湿加工。染料的生产 及染色过程中污水的排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环境 问题对染整工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促进染色工艺的更 新、发展。
1—4染色方法 一、染色及染色过程
染色指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纺织品获得 颜色的加工过程。它包括将染料制成某种 介质的溶液或分散液,利用染料与纤维之 间物理的、化学的或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 作用对纤维染色,或者用化学方法使染料 中间体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从而使纺织品 具有一定的颜色。纺织品所得颜色应符合 指定颜色的色泽、均匀度和牢度等要求, 也应符合一定标准的生态环保要求。
染色工艺原理 课件
Chapter1 绪 论(返回目录)
1—1引 言 一、染色工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19世纪中叶以前,使用的都是天然染料,源自植 物、动物和矿物。 ●1856年英国化学家Perkin制得第一只合成染料— —苯胺紫,是人类应用合成染料里程碑。到一战前夕 ,相继出现了碱性、酸性、直接、硫化、还原染料等 合成染料。 ● 一战以后,开发出了适应醋酯纤维染色的分散染料 。此后,随着粘胶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面世以及人们 对纤维化学结构及微结构的深入研究,促使人们对染 色技术及染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也促使许多性能良 好的染料品种不断出现,染色技术日臻完美。
染色过程实质上是以染料从外部介质(外相)向纤 维(内相)的转移扩散过程为基础的,是染料在两 相间的分配过程。包括染料向纤维表面扩散、吸附、 在纤维中的扩散及在纤维内吸附与固着所组成。外 相可能是固态、液态、气态等。染色过程中的液态 介质,是染料在水中、有机溶剂中或其混合物中的 溶液或分散液。
二、染色方法
eg:酸性红3B 活性红X—3B
染料的商品名称
Ciba(瑞士) 托拉司 Terasil eg:Terasil Brown 2RFL
汽巴克隆 cibacron eg:cibacron Red H—F 兰纳洒脱 Lanaset 酸性染料:clariant:Sandolan(山德兰)
Dystar: supranol(色派诺) 活性染料:Dystar: Reamazol(雷马素)
● 总的发展趋势:节水节能、高速高效、生态环保
●清洁生产的四R原则(即:Reduce内部减少、Recovery回 收、Reuse回用、Recycle循环)成为世界染色工业技术发展 的主流。
●非水少水染色工艺及开发;低浴比、非水显(固)色、超临 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涂料染色等。
●纤维进行化学改性,提高染料固色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本节内容本课程不做详细介绍;主要在染料化学中详 细了解,但务必弄清:
●各共轭体系的结构特征 ●特征结构、特征基团的化学稳定性,如对酸、碱、 氧化剂、还原剂及光敏热敏性等;
三、染料命名 染料通常是分子结构较复杂的有机芳香族化合物,
若按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来命名较复杂,而且
商品染料中还会含有异构体以及其它添加物,同时,学名不能 反映出染料的颜色和应用性能,因此必须给予专用的染料名称。 我国对染料采用统一命名法,按规定染料名称由冠首、色称、 尾注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