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 年 1月 A 第 7 卷第 1 期
Jan. A 2019 V ol. 7 No. 1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闫一群,张培影*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21000)
【摘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患者的心率<60次/min,且伴或不伴心律不齐;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室颤、晕厥等,最终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深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40.02
临床上,多采用氨茶碱、班布特罗片等西药治疗缓慢
性心律失常,但此种治疗的疗效不太理想,且容易反复发作。

祖国医学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属“怔忡”、“心悸”等范畴,多因心肾阳虚所致,因此,对其的治疗应以化痰祛瘀、通阳益气法。

当前,临床上对于西医、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看法不一;但随着祖国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研究,使得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越来越多。

1西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1.1 西药疗法
有学者认为,氨茶碱能够通过拮抗腺苷、兴奋受体、加速钙离子的内流等来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提升心率;因此,可用于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加之,氨茶碱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但有研究调查发现,部分患者运用氨茶碱治疗以后,极易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比如心律失常、一过性高血压等。

班布特罗片是一种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其能够在患者机体内缓慢吸收并代谢、分解,因此,该药的作用持续较长,且口服以后患者血浆的浓度较为稳定;将其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能够经cAMP起到强化心肌收缩、加快心率等功效。

有学者调查显示,采用班布特罗片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为显著,其有效率可达85.7%;且随着患者心率的提升,其症状改善也就越显著,疗效越持久[1-2]。

但也有研究显示,采用班布特罗片治疗后极易出现头痛、心悸、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到治疗的疗效[3]。

1.2 人工心脏起搏器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当前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又一方案,有学者等对采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且术前症状全部消失;但此种治疗手段仍存在胸膜反应、电极脱位、囊袋血肿、起搏器失灵等并发症;这是由于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方案有一定创伤性,且易受电池寿命的限制[4-5]。

2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素问·五藏生成篇》中记载,“心之合脉也”,由此说明,心动过缓会导致脉率不足,因此,可将缓慢性心律失常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迟脉证”,并因心跳过缓会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将缓慢性心律失常归属于“胸痹”、“心悸”等范畴中;而随着病情的进展,缓慢性心律失常还会并发阿斯综合征,因此,可将其归属于“厥证”的范畴[6-7]。

祖国医学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和疗法是多方面的,比如:因七情刺激、外邪侵袭、体质虚弱和饮食不节极易导致心之气血和阴阳的亏虚,或是因心脉痹阻、心失濡养所致[8-9]。

郭维琴教授在传统理论指导下提出,阴寒内盛、阳气虚损等是引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机,而郭文勤则认为,以虚为本、心肾阳虚是引发该病的病机。

顼志兵总结了顾仁樾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①给予心气不足、心肾阳虚患者活血化瘀、温阳益气疗法,中药汤剂主要选用参附细辛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②给予心肾阴虚、心气虚弱、夹痰夹瘀的窦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益气活血、温阳育阴疗法,主要选用的汤剂是生脉散加减、四逆汤[10-11]。

3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疗法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大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力度,王炳辉等[12]学者采用炙甘草汤加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试验组,其治疗后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优于单纯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由此证实,曲美他嗪结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够发挥两药的协同功效,进一步提升患者冠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脏负荷,并营养心肌,提升心功能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单纯使用西医或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远远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且中西医结合疗法还能够进一步缩短治疗疗效,进而延缓疾病的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加之,中医学的介入还能够为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提供更多的新思路、新方法;但为进一步提升中西医治疗的疗效,临床还应加大对中医药作用、途径等的深入研究,进而为临床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通讯作者:张培影,南京中医药大学,邮箱:zpying58@
4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 年 1月 A 第 7 卷第 1 期Jan. A 2019 V ol. 7 No. 1
参考文献
[1] 杨家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6):571-571,572.
[2] 刘泰民,尹克春.归脾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5):580-582.
[3] 侯宗杰.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89-90.
[4]
陈玉环,邓永宏,周运东,等.美托洛尔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 2777-2778.[5] 宋泮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58例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4):72-73.
[6]
张曙光,吕 德.吕德教授治疗心律失常临证经验总结[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0):24.
[7] 赵洁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39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3):63-64.
[8]
宋雪云,张建春,张宝田,等.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对心律失常合并失眠症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7):1889-1892.
[9] 李小兰.中西医结合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临床探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1):50-52.
[10] 张庆华,黄 敏.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研究思考与探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0):1171-1174.
[11] 郑文达.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治疗6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
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17-18.
[12] 王炳辉.炙甘草汤加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
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3):67-68.
本文编辑:刘欣悦
从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现状谈中药人才传承培养
费 瑜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由于我国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导致专业的中药理论及宝贵的经验后继无人,不仅导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缓慢,还给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带来了隐患。

本文主要探讨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的现状及人才缺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及建议,为以后人才的培养和中药的传承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层医院;中药人才现状;传承;培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41.02
1 基层中医药人才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药行业更具细分性,中药岗位因其特殊性,很多学历高、技术职称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尤其是基层医院里,中药调剂、中药库管理、中药炮制等这些岗位上的从业人员不仅学历偏低且专业性不强,专业性强的人员少且年龄都在40岁以上。

年轻的从业人员都只是略懂皮毛,随着老一辈的技术人员退休,从事中药工作的人员即将断层,大多数是没有专业文凭和实践经验的年经人员。

各个乡镇卫生院中药人才的稀缺程度更强,还有很多在个体医疗机构从事中药工作的均为各大医院的退休人员。

1.1 中药专业知识培养的欠缺
基层医院对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与更新不够重视,也因为基层医院人手少且中药房的工作繁琐,很难能够系统安排从业人员出去交流与培训,只能让他们进行教育进修,导致他们的中医知识不能及时得到更新。

1.2 传统技术的流失
由于西医的疗效快与便捷等特点,中医药的优势正慢慢淡化,中医药传统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已濒临失传。

许多中医专家的学术理念和经验无人传承,传统中药炮制的方法与技术失传,越来越少的人对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
进行创新,直接导致中药的临床使用效果及用药的安全问题[1]。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缺少从事中药的技术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只有培养出专业中医药人才,才能谈传承和创新。

2 基层中药人才后继无人的原因
2.1 国家对基层中药从业人员的配备无强制要求
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基层医院的中药人才储备做出强制性规定,导致很多基层医院的领导只有在上级领导检查的时候才会想办法找个专业人员来应付,并不会刻意去培养专业的中医药人才。

2.2 国家对中药继承和保护的力度不够
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几千年,数不清的中医药专家对其进行改良才总结出的系统的炮制理论。

但是由于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的人越来越少和缺乏对文献的研究,导致像中药炮制等传统技术得不到发展甚至失传。

另外国家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问题缺乏相应的保护政策,很多有经验的老炮制药工宁愿把自己掌握的绝技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向世人展示,导致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失传的越来越多。

2.3 基层医院对中药从事人员的定位不准确及不重视大多数医院对医师及护士等一线人员尤其看重,对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