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2020版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6分)
1. (2分)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题。

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 . 终年温和湿润
B . 终年高温多雨
C . 终年炎热干燥
D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4分) (2019高二上·湖南月考) 下表表示浙江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85年和2011年的土地利用类型。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湖泊2:居民区3:耕地4:农家乐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 .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B .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 . 湖泊水质日渐变差
D . 居民区分布趋于集中
(2)为保护该地湖泊环境,当前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 . 实施退耕还湖,提高湖水的自净能力
B . 改进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C . 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
D . 严格控制居民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
3. (4分) (2020高二上·遂宁期末) 下面图1为在澳大利亚北部金伯利高原航拍的颇似树木结构的河流水系图,图片呈现出澳大利亚地貌的艺术之美。

图2为金伯利高原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所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 冰雪融水
B . 雨水
C .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 湖泊和沼泽水
(2)图1所示河流流域的气候()
A . 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B . 热带沙漠气候
C . 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D . 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4. (6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末)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生产空间布局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迁。

20世纪80年代,由长江流域的苏、湘、鄂、川向黄河流域的鲁、冀、豫迁移;同期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长迅速。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向西北内陆新疆迁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棉花种植分布广泛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 降水丰富区面积广
B . 地形复杂多样
C . 气温适宜区面积广
D .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2)促使棉花产区由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向新疆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新疆()
①光热充足②劳动力充足③耕地面积广④技术先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3)限制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 . 地形崎岖
B . 技术落后
C . 交通不便
D . 水资源不足
5. (4分) (2019高二下·深州期末) 在历年的长三角春运中,宁杭、杭甬高铁都出了大力(南京至杭州段称为宁杭高铁、杭州至宁波段称为杭甬高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三角地区修建宁杭、杭甬高铁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 .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B . 冬冷夏热的季风气候
C . 丰富的旅游资源
D . 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布
(2)宁杭、杭甬高铁开通的意义不包括()
A . 完善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布局
B . 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C . 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
D . 增强了长三角核心城市的辐射度
6. (4分) (2019高三上·定远期中)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右图示意左图中河流E、F两水文站的多年平均流量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河流EF河段的流向是()
A . 自西南流向东北
B . 自东北流向西南
C . 自西向东流
D . 自东向西流
(2) E水文站观测的河流流量有两个峰值,这两个峰值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 . 地下水补给、梅雨
B . 梅雨、台风
C . 季节性冰雪融水、季风降水
D . 季节性冰雪融水、台风
7. (4分) (2019高一下·台州月考)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农业发展格局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皖南山区特色农业区盛产的农产品主要有()
①茶叶
②柑橘
③香蕉
④甜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与大别山特色农业区相比,沿江平原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A . 环境优美
B . 水源充足
C . 交通便捷
D . 气候适宜
8. (4分)(2018·浙江模拟) 图为我国尺度较大的甲、乙两个地形单元示意因,完成下题。

(1)甲地形单元典型的地理特征是()
A . 高寒
B . 干旱
C . 湿润
D . 半湿润
(2)有关甲、乙两地气温差异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白天:甲地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
B . 白天:乙地地面辐射弱,气温较低
C . 夜晚:甲地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
D . 夜晚:乙地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9. (4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期中)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监测积雪变化已成为探测全球变暖、诊断区域气候与积雪相互作用的手段。

下图示意2001—2017年祁连山各海拔积雪面积与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特征。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祁连山各海拔积雪面积与积雪覆盖率空间分布规律是()
A . 海拔越低,积雪面积越大
B . 海拔越低,积雪覆盖率越高
C . 海拔越高,积雪面积越大
D . 海拔越高,积雪覆盖率越高
(2)祁连山海拔5000m以上的区域积雪覆盖率高,但积雪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 . 山体面积小
B . 降雪数量少
C . 大气温度低
D . 大风日数多
10. (6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下列各题。

地区①②③④
年平均气温(℃)8.123.52.618.3
≥1O℃积温(℃)3900820028006500
年降水量(mm)62119805381350
(1)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 . 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 . 落叶阔叶林,棉花
C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 . 针叶林,甜菜
(2)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 . 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 . ②地含沙量最大
C . ③地冰期最长
D . ④地汛期最长
(3)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 . 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C . 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D . 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11. (4分) (2019高二下·南昌期末) 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稻米品质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有()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源
④土壤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关于五常市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河流有夏、秋两个汛期
B .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C . 河流冰期长,含沙量小
D . 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46分)
1-1、
2-1、
2-2、
3-1、
3-2、
4-1、
4-2、
4-3、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