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会计职业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农村会计职业化
[摘要]当前农村会计体制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加强农村会计职业化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我国农村会计现状入手,分析原因,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会计职业化建设思路。

[关键词] 农村会计;农村会计职业化;财务管理
一、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现状
1.农村财务随意性大
所谓农村财务随意性大,是指在我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相关的财务事项全部由领导干部一手包办,会计核算、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发挥;还有一些地方经费开支无专人审批,对现金收支的随意性大,长时间不记账、不交账、不结账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便有的地方财务有专人管理,也通常因为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村级财务账目设置不全、原始凭证不规范、账簿不全等问题出现。

2.农村会计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农村在客观上由于受地域、体制、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具备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不愿进入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工作。

因此,在选用农村会计人员时就往往局限在本村的区域范围内,导致村镇对财会人员的选择空间小,选拔出的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低。

从专业技术来看,一般是无证上岗;从文化程度来看,一般是初中文化水平。

有的财会人员根本就不懂财务,更不知道会计制度规范和要求,导致很多村会计执业能力不强,人为造成了财务工作的混乱。

3.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
在农村,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缺乏专人对财务的监督管理。

少数村组干部千方百计利用职务之便,运用多种手段贪污挪用集体资金。

财会队伍不稳定,“书记变、会计换”的现象时有发生,“包包账”、“断头账”,使会计业务不能延续,严重影响了会计资料的规范性、连续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4.农村财务监督缺位
由于现在很多村干部本身素质的原因,财务管理的监督缺位。

在村级财务公
开落实方面,缺乏财务公开性,欺上瞒下。

缺乏农村财务内部审计及相关干部的监督,使得账务公开的内容和数字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财务公开完全流于形式。

在会计人员工作交接方面,没有履行相关的交接手续,新旧账目衔接不到位,后来的会计不明白前任会计的账,造成大量财务遗留问题。

二、农村会计职业化问题的原因
1.认识不到位
绝大部分的村干部并不是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出身,更不懂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

他们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甚至完全不懂,单纯地认为财务管理就是做账,是会计一个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只要村上的大账清楚就可以了。

同时,广大村民文化素质较低,他们没有认识到对全村的财务管理自己有话语权。

村干部及广大村民对财务管理的肤浅陈旧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会计职业化的发展。

2.农村会计制度不健全
尽管国务院、财政部出台了新《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但是对农村会计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一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也缺乏会计工作人员岗位制度,往往是会计随着村干部的换届而换届,导致财会工作始终停滞不前。

3.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镇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更缺乏财务管理及会计专业技术水平,不能对财会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缺乏农村财务内部审计,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成为一纸空谈。

4.扶持资金力度不够
我国广大农村集体资金十分困难,财务工作的开展缺乏应有的财力支持,特别是各级政府对农村会计职业化工作在资金方面扶持不够,导致农村财务工作发展缓慢,甚至许多村缺少必要的办公条件,会计专业人才尤其短缺,更谈不上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对于财会档案没有地方保存,农村财务人员在家办公和保管财务凭证,给农村财务资料的安全保管带来了隐患。

三、农村会计职业化建设思路
1. 提高对农村会计职业化的认识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一步开展,村级财务会计工作面临职业化的新要求。

各级政府应当以各种形式在农村干部群众中大力宣传、学习新《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重视支持加强农村会计职业化建设。

通过宣传学习,广大村干部应该认识到:农村会计职业化建设是加强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管好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广大村民进行会计职业化宣传,提高群众对镇村财务会计工作的认识与监督意识。

2.改革农村会计管理体制
要从改革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入手,加强农村会计队伍管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有序运行,将村务公开落到实处。

如今很多村实行的是会计兼职的体制,实质上削弱了农村财务会计的专业职能。

为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可以实行会计代理制度,建立会计委派制或委托制。

由农经站在坚持公开考核、竞争上岗、择优录取聘任的基础上,负责建立一支会计专业化的队伍,对选聘的农村会计统一管理使用,改善农村会计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为村提供会计人员服务。

3.完善农村财务会计制度
各村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新《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会计制度。

在农村会计制度改革中,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制,分清领导责任,明确管理职责,并对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和现象,严肃追究其责任。

在现金、票据等资产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会计档案资料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做出具体规定,使农村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迈向规范化、制度化。

4.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首先,统一制度。

严格按《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清理各镇、村现有的各项制度,凡与《会计法》以及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的,都应重新修订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做到监督审核有法可依。

其次,统一票据。

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票据的统一印制、领用、使用登记、核销制度,防止实行农村会计代理制度之后部分村、社设账外账、收款不入账等现象的发生。

再次,统一建档。

各镇建立村级会计档案室,统一对村级会计资料建档管理,由村落实专人保管,不得随意销毁、遗失。

最后,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会计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
对相关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5.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农村会计职业化推行起来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经费的严重不足。

本文认为,在农村提留经费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可适当考虑国家财政拨付专款用于农村会计职业化建设。

如:农村会计职业化体系建设、农村会计职业化队伍建设、业务培训及后续教育培养经费支出等。

通过经济手段调动农村财会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宣传等活动挖掘农村财会人员的智慧,培养其职业道德,将其专业特性发挥到最佳。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村会计职业化建设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只有加强农村会计职业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月飞.农村财务工作该如何拿出一本明白账[J].财务与会计,2002(5).
[2]熊廷辉.乡村负债急待解决[J].农村工作通讯,2001(12).
[3]姚昌瑞,等.实行综合治理,控减村级负债[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1(8).
[4]袁学堂,等.建立四大体系,促进村帐站管规范运行[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