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压的“五不”“五要”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高血压的“五不”“五要”原则根据高血压的患病原因,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绝大部分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原发性高血压,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多与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所以,改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控制都是合理、有效的,但是这些生活方式,你都做对了吗?坚持这“五不五要”原则,一起迈向理想血压!
“五不”原则:远离这些危险因素,向它们坚决说“不”!
限制钠盐,不咸不代表钠含量少
最新的Meta分析显示,减少钠盐摄入可使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3.4/1.5mmHg,长期控制钠盐的摄入,还可以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

中国相关高血压指南建议,每人钠盐摄入不超过6g/日(相当于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皮垫后水平装满)。

限盐不简单,只是炒菜少放盐就可以了,这些食物可是隐藏钠盐的“高手”,也需要减少使用:
●酱油、味精、豆瓣酱等调味品;
●各类加工食品(如火腿)、腌制烟熏食品(如腊肉、咸菜);
●钠含量较高的零食,如吐司面包、蜜饯等,每次可以翻翻包装袋“营养成分表”。

戒烟,二手烟危害更大
吸烟有害健康,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了。

对于高血压患者,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使得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不仅如此,吸烟对他人健康也不利,因为二手烟烟雾所含的烟草燃烧成分,比吸烟者主动吸入口中的还要多,其中一氧化碳、焦油分别是主动吸烟的5倍和3倍。

所以为了自己与家人的健康,任何时候戒烟均可获益,但是越早越好。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与监督,一起创造一个有利于戒烟的环境,相信你很快就能成功!
戒酒,适度也不建议
常常听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但其实适度饮酒也是不建议的。

最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适度饮酒对心血管健康并没有保护作用,并且随着酒精消耗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还会增加。

所以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建议戒酒,如果暂时无法完全戒酒,也应尽可能减少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男性41~60 g,女性21~40 g)和有害饮酒(男性60 g以上,女性40 g 以上)。

控制体重,尤其是超重和肥胖者
超重和肥胖,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体重增加可能导致“三高”。

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BMI(kg/㎡)判定标准:超重24.0 ≤ BMI <28.0,肥胖BMI ≥ 28。

因此,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并且对于高血压患者,减轻体重还可增加降压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总的来说,如果过度肥胖或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建议寻求专业诊治。

其他减重情况,可以概括为“管住嘴,迈开腿”,详情可继续阅读下文。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减重应循序渐进,不宜过快。

拒绝焦虑,高血压也可能致郁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都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反过来,高血压也可能致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这些情绪也会影响到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的疗效。

所以患者平时也需要多关注自己的情绪波动,维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对于血压健康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可以寻求一些合适的方式及时释放。

例如在桌面养点花花草草,常去一些小公园或者郊区呼吸新鲜空气,或者抽出时间去完成自己的业余爱好。

如果已确诊心理疾病,则应及时治疗。

“五要”原则: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这5条,促进血压“达标”!
适当运动
长期适当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还能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

但是在运动之前,需要先评估自身的血压风险等级、运动水平、并发症等情况,不能盲目尝试。

经过专业评估,确定可以开始运动后也需循序渐进,让自己逐步适应。

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推荐患者采用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运动时间:坚持每周5~7天,每次超过30分钟。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的客观指标是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次/分钟)=220-年龄。

●运动形式:走路、慢跑、游泳、骑行、广场舞等有氧运动,适当结合抗阻运动和伸展运动,如仰卧起坐、哑铃、拉力器训练等。

合理膳食
DASH饮食被公认为一种控制高血压的饮食方式,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这种饮食也能帮助降低高血压风险。

除了前文提到的“限盐”,其他饮食要点为:
●少油:少吃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例如红肉(猪牛羊等)、动物油、动物内脏、油炸食物、人造奶油等。

●少糖:炒菜少放糖,少吃甜食、含糖饮料等。

●多果蔬:建议每日至少食用400g(8两)水果或蔬菜。

●多优质蛋白:如白肉(鸡鸭鱼虾等)、植物蛋白(如大豆)、低脂乳制品。

●全谷物:建议每日食用200~300g谷类,如全麦面包,粗加工的大麦、燕麦、荞麦、小米等。

坚持服药
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140 /90mmHg 和( 或) 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启动药物治疗。

服药不是小事,降压不能凭感觉一味求快、有症状才服药、或觉得达标了就立马停药,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药物的目的不是简单降压,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总危险,所以在用药过程中不要随便停药;
●应该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合理选用降压药,不要随便在药店购买或听信各种偏方;
●血压不能降得太快太猛,以免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出现缺血等情况;
●血压初步达标后仍需继续服药,同时保持血压长期、持续、平稳达标。

保证睡眠
通常情况下,一天内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值是有差异的。

这是因为血压受交感神经兴奋性及日间活动影响,存在昼夜节律性,呈现“两峰一谷”的“杓型”变化趋势,即“昼高夜低”。

但是如果晚上经常熬夜,睡眠不好,本该“休息”的交感神经被迫激活,血压不降反升,那便可能出现反杓型血压。

相比杓型血压,反杓型血压对心脏、大脑、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更为严重。

所以平时需要尽量少熬夜,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如需经常熬夜,建议加强夜晚血压监测。

长期监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血压是必要的,因为可以获取日常生活中的多次血压记录,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估血压水平,
还可以识别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

此外,动态血压监测还能客观反映 24 小时日常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及波动情况,也能监测夜间血压水平,但是一般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才会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