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砌筑1干摆、缝子、淌白、糙灰条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材料要求
1、砖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做法。

2、砌筑工程所使用的砖料、灰浆等材料应与原有文物建筑的砌筑材料形同。

3、砖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检测报告。

砖的强度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设计要求。

进场后必须复试。

4、砌干摆墙、缝子(丝缝)墙、淌白墙所用砖料应经砍磨加工。

干摆墙应使用五扒皮砖;丝缝墙一般用五扒皮砖,也可以用沙子砖;淌白墙应使用淌白砖。

如文物建筑原状采用的是五扒皮或沙子缝砖,应保持原做法不变;
砌糙砖墙所用砖料不许砍磨加工,可直接是使用传统青砖,但事先应经挑选,外观不佳的不宜用于露明处,规格差异较大的应经挑选、分类码放,砌筑时分别用于不同的部位,带有红心未洇透的砖不得用于墙外皮。

5、灰浆的品种、配比必须复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古建常规做法。

宜使用生石灰浆活桃花浆灌浆,丝缝墙砌筑时应使用老浆灰打灰条、耕缝。

6、白灰浆:所用白灰浆宜选用生石灰,不得使用白灰膏调制白灰浆。

7、桃花浆:所用白灰浆宜选用生石灰,不得使用白灰膏。

所用黄土宜选用粘土,不得使
用落房土等渣土。

8、用白灰调制砌筑用传统灰浆时,不得使用失效(如冻结、脱水硬化)的熟石灰。

9、生石灰必须调成浆状,并淀去沉渣后才能使用。

10、掺灰泥、桃花浆等使用白灰、黄土掺合的传统灰浆,白灰的用量不应少于总量的30%
11、砌体灰浆的主要用途及制作参照下表
砌体灰浆配合比及制作要点
二、主要工具
1、主要工具
半截灰桶小线平尺板铝水平尺方尺磨头(糙转、砂轮、油石等)瓦刀铁锹勾缝溜子托灰板小水桶水管子线坠盒尺棕毛刷等
2、主要机具:手推车麻刀机和(打)灰机等
三、作业条件
1、组织施工班组学习相关的施工图,并进行了设计交底。

2、已完成放样及委托加工工作,如异型砖件、砖雕花饰、铁件等的加工工作已可以满足施
工需要。

3、已进行分项工程施工交底。

4、需砍磨加工的砖已验收合格,数量可以满足砌筑需要。

5、砌筑用灰浆已加工制作完成。

6、墙面组砌方式已明确,如墀头看面形式、下碱层数、三顺一丁摆砌方式、五出五进形式、
廊心墙做法等已确认。

7、墙体的平面及标高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

8、基底砖、石构件安装完成,基层已清理干净。

四、操作工艺
1、干摆墙
工艺流程:弹线、样活→拴线、衬脚→摆第一层砖、打站尺→背里、填馅→灌浆→刹趟→逐层摆砌→墁干活→打点→漫水活→清洗
1)弹线、样活:先将基层清理干净,然后弹出墙体厚度、长度、及八字的位置、形状等。

根据设计要求,按砖的砖缝排列形式(如三顺一丁排法)进行样活。

为决定五扒皮砖的准确尺寸,样活应在砍砖之前进行,此时的样活是为了验证和进行适当的调整。

2)拴线、衬脚:按照弹线的位置在墙的两端拴好立线(曳线)。

墙如有升,曳线应拴成升线,外墙转角出一般应拴三道立线(一角三线),即一道角线两道曳线。

在两端曳线之间拴上下两道横线,下为卧线即砌砖用线,上为罩线,做为控制第一层转能与墙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的标准线。

罩线在打站尺后撤去。

第一层砖下边的低洼之处,要用灰衬平。

衬脚灰的颜色应与砖的颜色相近,表面应随墙面轧光轧平。

3)摆第一层砖、打站尺:在抹好衬脚的基层上开始摆砖,砖的卧缝、立缝都不挂灰。

砖的后口要用石片背在砖的中间叫中心撒,两端各背一块,砖的顶头缝处应背“别头撒”。

不得出现叠放的落落撒和长出砖外的露头撒。

遇有柱顶石时,砖要随柱顶鼓镜的形状砍制,具体方法是:把砖放在砌筑的位置上,用张开的矩尺顺柱顶滑动,并使矩尺在砖上划出痕迹来,让后按划出的痕迹砍制形成叫差活。

摆完第一层砖后,将平尺板的两端贴近卧线和罩线,以卧线和罩线为准,逐块检测砖的表面与墙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称打站尺),砖的上下棱必须同时贴近平尺板,如有
偏差应及时调整。

打站尺也可以横向进行,并可以多打几层,以确保有个好的开端。

4)背里、填馅:随外墙砌筑里皮墙。

里外皮砖的空隙要用砖背里。

背里砖或填馅砖与外墙皮不宜紧挨,应留有适当的浆口。

5)灌浆:灌浆之前可对墙面进行必要的打点,以防浆液外溢,弄脏墙面。

灌浆要用白灰浆或桃花浆。

宜分为三次灌入。

第一道灌“锁口浆”,即只灌三分之一,第二次要比第一道浆略稠,第三道浆为“点落窝”,即在两次灌浆的基础上弥补不足之处。

灌浆应注意不要有空虚之处,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易将墙面撑开。

点完落窝后,刮去砖上的浮灰,然后用麻刀灰将灌过浆的地方抹住,即抹线(锁口)。

抹线可不逐层进行,小砖不超过七层,城砖不超过五层至少应抹线一次。

抹线可以防止上层灌浆往下流而造成墙面撑开。

6)刹趟:灌浆后用磨头将砖的上棱高出的部分磨平,并随时用平尺板检查上棱的平整度。

刹趟是为了摆下一层砖时能严丝合缝,故应同时注意不要刹成局部低洼,当高出的部分低于卧线标准时,则不宜再刹趟。

7)逐层摆砌:从第二层开始,出了不打站尺外,摆砌方法都与上述方法相同,同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摆砌时应注意做到“上跟绳,下跟棱”,即砖的上棱应以卧线为标准,下棱已底层砖的上棱为标准。

(2)摆砌时,可将磨的比较好的棱朝下,有缺陷的棱朝上,以为缺陷有可能在刹趟时磨去。

(3)下碱的最后一层砖,应使用有一个大面没有包灰的砖,这个大面应朝上放置,已保证下碱退“花碱”后棱角的垂直完整。

(4)如发现砖有明显缺陷,应重新砍磨或换转。

当发现砖的四个角与周围墙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应将一个角凸出墙外,即允许“仍活”,但不得凹入墙内,否则不易修理。

(5)要“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蹾”,即每层都要灌浆,但可隔几层抹一次馅,摆砌若干层以后,可适当搁置一段时间再继续摆砌。

8)墁干活:墙面砌完后,用磨头将砖与砖之间接缝处高出的部分磨平。

9)打点:用砖药(砖灰面)将砖表面的砂眼、小孔及砖缝不严之处填平补齐并磨平。

砖药的颜色应以干后颜色近似砖色为宜。

10)漫水活:用磨头沾水将墁干活和打点过的地方再细致的磨一次,并沾水把整个墙面揉磨一遍,以求得整个墙面色泽和质感一致。

以上工序可随摆砌过程随时进行。

11)清洗:墁完水活后,用清水和软毛刷将墙面清扫、冲洗干净,使墙面露出真砖实缝。


洗墙面应尽量安排在墙体全部完成后,拆脚手架之前进行,以免因施工弄脏墙面。

2、缝子(丝缝)墙
工艺流程:弹线、样活→拴线、衬脚→砌砖→背里、填馅→灌浆→打点→漫水活→耕缝→清洗
1)弹线、样活:先将基层清理干净,然后弹出墙体厚度、长度、及八字的位置、形状等。

根据设计要求,按砖的砖缝排列形式(如三顺一丁排法)进行样活。

为决定膀子面砖的准确尺寸,样活应在砍砖之前进行,此时的样活是为了验证和进行适当的调整。

2)拴线、衬脚:按照弹线的位置在墙的两端拴好立线(曳线)。

墙如有升,曳线应拴成升线,外墙转角出一般应拴三道立线(一角三线),即一道角线两道曳线。

在两端曳线之间拴上下两道横线,卧线即砌砖用线。

第一层砖下边的低洼之处,要用灰衬平。

衬脚灰的颜色应与砖的颜色相近,表面应随墙面轧光轧平。

3)砌砖:砌丝缝墙一般用五扒皮砖,也可用膀子面砖,如用膀子面,习惯上应将砖的膀子面(无包灰的一面)朝上放置。

砌丝缝墙要用老浆灰,灰缝的宽度应为2~4mm。

砌筑时一手拿砖,一手用挂上灰的瓦刀把砖的下侧外棱打上灰条,也可以在砌好的砖层外棱上也打上灰条,叫做锁口灰。

朝里的棱上只打上两个小灰墩(叫爪子灰)禁用嘴巴灰。

砖的大面两侧打上灰墩(叫板凳灰)。

砖砌好后要用瓦刀把挤出砖外的余灰刮去,但不必划缝。

砌砖时应注意做到“上跟绳,下跟棱”,即砖的上棱应以卧线为标准,下棱已底层砖的上棱为标准。

遇有柱顶石时,砖要随柱顶鼓镜的形状砍制,具体方法是:把砖放在砌筑的位置上,用张开的矩尺顺柱顶滑动,并使矩尺在砖上划出痕迹来,让后按划出的痕迹砍制形成叫差活。

4)背里、填馅:随外墙砌筑里皮墙。

里外皮砖的空隙要用砖背里。

背里砖或填馅砖与外墙皮不宜紧挨,应留有适当的浆口。

5)灌浆:灌浆之前可对墙面进行必要的打点,以防浆液外溢,弄脏墙面。

灌浆要用白灰浆或桃花浆。

宜分为三次灌入。

第一道灌“半口浆”,即只灌三分之一,第二次要比第一道浆略稠,第三道浆为“点落窝”,即在两次灌浆的基础上弥补不足之处。

灌浆应注意不要有空虚之处,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易将墙面撑开。

点完落窝后,刮去砖上的浮灰,然后用麻刀灰将灌过浆的地方抹住,即抹线(锁口)。

要“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蹾”,即每层都要灌浆,但可隔几层抹一次馅,摆砌若干层以后,可适当搁置一段时间再继续摆砌。

6)打点:用砖药(砖灰面)将砖表面的砂眼、小孔及砖缝不严之处填平补齐并磨平。

7)漫水活:用磨头沾水将墁干活和打点过的地方再细致的磨一次,并沾水把整个墙面揉磨一遍,以求得整个墙面色泽和质感一致。

以上工序可随摆砌过程随时进行。

8)耕缝:先用老浆灰将灰缝空虚不足之处补齐。

将平尺板贴在墙上对齐灰缝,然后用溜子顺着平尺板在灰缝上耕压出缝子来,先耕卧缝,后耕竖缝。

卧缝和立缝的宽度一致,耕缝深度与宽度一致。

耕完缝后将余灰扫净。

9)清洗:墁完水活后,用清水和软毛刷将墙面清扫、冲洗干净,使墙面露出真砖实缝。

清洗墙面应尽量安排在墙体全部完成后,拆脚手架之前进行,以免因施工弄脏墙面。

3、砌淌白墙
工艺流程:弹线、样活→拴线、衬脚→砌砖→背里、填馅→灌浆→打点墙面→黑灰做缝
1)弹线、样活:先将基层清理干净,然后弹出墙体厚度、长度、及八字的位置、形状等。

根据设计要求,按砖的砖缝排列形式(如三顺一丁排法)进行样活。

如不合适,可通过砖的不同摆法和灰缝宽度进行调整。

2)拴线、衬脚:按照弹线的位置在墙的两端拴好立线(曳线)。

墙如有升,曳线应拴成升线,外墙转角出一般应拴三道立线(一角三线),即一道角线两道曳线。

在两端曳线之间拴上下两道横线,卧线即砌砖用线。

3)砌砖:砌普通淌白墙用淌白拉面或淌白截头砖,砌淌白缝子(仿丝缝)宜用淌白顺肋砖。

如文物原状采用的是五扒皮或是膀子面砖,应保持原做法不变。

淌白墙砖的外棱用灰应为白素灰,灰缝宽度应为4~6mm(城砖为6~8mm)。

砌筑时一手拿砖,一手用挂上灰的瓦刀把砖的下侧外棱打上灰条,也可以在砌好的砖层外棱上也打上灰条,叫做锁口灰。

朝里的棱上只打上两个小灰墩(叫爪子灰)禁用嘴巴灰。

砖的大面两侧打上灰墩(叫板凳灰)。

砖砌好后要用瓦刀把挤出砖外的余灰刮去,但不必划缝。

砌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摆砌时应注意做到“上跟绳,下跟棱”,即砖的上棱应以卧线为标准,下棱已底层砖的上棱为标准。

(2)砌砖时应先对砖的外观进行适当检查再砌筑,砖的转交不方整的不用在墙的转角处,表面破损或棱角不齐的不能用于外皮,墙高在视平线以下时,应将砖棱较好的一侧朝上放置,超过视平线时,应将砖棱较好的一侧朝下放置。

(3)随时注意砖的立缝宽度,防止游丁走缝。

4)背里、填馅:随外墙砌筑里皮墙。

里外皮砖的空隙要用砖背里。

背里砖或填馅砖与外墙皮不宜紧挨,应留有适当的浆口。

5)灌浆:淌白墙灌浆多用白灰浆或桃花浆。

宜分为三次灌入。

第一道灌“半口浆”,即只灌三分之一,第二次要比第一道浆略稠,第三道浆为“点落窝”,即在两次灌浆的基础上弥补不足之处。

灌浆应注意不要有空虚之处,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易将墙面撑开。

点完落窝后,刮去砖上的浮灰,然后用麻刀灰将灌过浆的地方抹住,即抹线(锁口)。

要“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蹾”,即每层都要灌浆,但可隔几层抹一次馅,摆砌若干层以后,可适当搁置一段时间再继续摆砌。

6)打点墙面:对砖缝过窄处用扁子作开缝处理。

7)做灰缝:用瓦刀、小木棍或钉子等顺砖缝镂划,然后用小鸭嘴儿将小麻刀老浆灰喂进砖
缝。

灰应与砖墙喂平,然后轧平。

缝子打点完毕后,用短棕毛刷子沾少量清水(沾后轻甩一下),顺砖缝刷一下,即打水茬子,随即用小鸭嘴儿将灰缝轧平轧实。

此墙也可以糙墁水活,即用砖片磨墙面。

最后要用扫帚将墙面仔细用力擦扫一遍。

8)淌白缝子墙面可采用与丝缝(缝子)墙类似的做法,即用老浆灰打灰条砌筑,最后耕缝的做法,但不漫水活,也不需要用水冲洗墙面。

也可以先按普通淌白墙砌筑后再对灰缝进行处理,方法如下:先用灰将砖缝抹平轧光,灰的颜色近似砖色,然后将墙面刷2~3 遍砖水,趁灰未干之前将平尺板贴近砖缝位置,用耕缝的溜子顺着平尺板在灰缝处耕出宽2~4mm的假砖缝来,最后用描刷沾黑烟子浆将砖缝描黑,称为淌白描缝。

9)如设计要求或文物建筑原状为淌白描缝做法,应在普通淌白墙打点灰缝之后,再用自制的描刷黑烟子浆沿平尺板将灰缝描黑。

为防止在描的过程中墨色逐渐变浅,每两笔应相互反方向描,描出的缝线应宽窄一致,横平竖直。

4、砌糙灰条子砖墙
工艺流程:弹线、样活→拴线→砌砖→背里、填馅→灌浆→打点墙面→勾缝
1)弹线、样活:先将基层清理干净,然后弹出墙体厚度、长度、及八字的位置、形状等。

根据设计要求,按砖的砖缝排列形式(如三顺一丁排法)进行样活。

如不合适,可通过砖的不同摆法和灰缝宽度进行调整。

2)栓线:按照弹线的位置在墙的两端栓好立线(曳线)。

墙如有“升”,曳线应栓成升线,外墙转角处一般应栓三道立线(一脚三线),即一道脚线两道曳线。

在两端曳线之间栓卧线,即砌砖用线。

3)砌砖:砌灰条子糙砖墙要用月白灰,灰缝的宽度应为5~8mm(城砖为7~10mm)。

砌筑时一手拿砖,一手用挂上灰的瓦刀把砖的下侧外棱打上灰条,也可以在已砌好的砖层外棱上也打上灰条,叫做锁灰口。

朝里的棱上只打两个小灰墩(灰爪子),禁用嘴巴灰。

砖的大面两侧打上灰墩(灰板凳)。

砖砌好后要用瓦刀把挤出砖外的余灰刮去,但不必划缝。

上述做法为“带刀灰缝”做法。

砌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摆砌时应注意做到“上跟绳,下跟棱”,即砖的上棱应以卧线为标准,下棱已底层砖的上棱为标准。

(2)砌砖时应先对砖的外观进行适当检查再砌筑,砖的转交不方整的不用在墙的转角处,表面破损或棱角不齐的不能用于外皮,墙高在视平线以下时,应将砖棱较好的一侧朝上放置,超过视平线时,应将砖棱较好的一侧朝下放置。

(3)随时注意砖的立缝宽度,防止游丁走缝。

4)背里、填馅:随外墙砌筑里皮墙。

里外皮砖的空隙要用砖背里。

背里砖或填馅砖与外墙皮不宜紧挨,应留有适当的浆口。

5)灌浆:如采用带刀灰做法,应在背里、填馅后灌浆,糙砖墙灌浆多用白灰浆或月白浆。

宜分为三次灌入。

第一道灌“半口浆”,即只
灌三分之一,第二次要比第一道浆略稠,第三道浆为“点落窝”,即在两次灌浆的基础上弥补不足之处。

灌浆应注意不要有空虚之处,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易将墙面撑开。

点完落窝后,刮去砖上的浮灰,然后用麻刀灰将灌过浆的地方抹住,即抹线(锁口)。

要“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蹾”,即每层都要灌浆,但可隔几层抹一次馅,摆砌若干层以后,可适当搁置一段时间再继续摆砌。

6)打点墙面:对砖缝过窄处用扁子作开缝处理。

7)勾缝:糙灰条子砖墙砌筑完毕后,用瓦刀或溜子沿灰缝直接划出凹槽,也可以在划完缝子后用溜子勾缝,勾缝应使用深月白小麻刀灰。

勾缝完成后要用扫帚将墙面仔细用力的
擦扫一遍,将砖缝上的余灰及墙面上的灰渍擦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