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密云县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NaCl(aq) 电解
Fe(s)
Cl2(g)
FeCl2(s)
△
B. S(s) O2(g) SO3(g) H2O(1) H2SO4(aq)
点燃
C. MgCl2(aq) 石灰乳 Mg(OH)2(s) 煅烧 Mg(s)
D. N2(g) H2(g)
NH3(g) CO2(g) NaHCO3(s)
高温高压、催化剂
反应中
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填字母)
A. 使用催化剂
B. 加压
C. 增大初始投料比
可发
2 研究温度对于甲醇产率的影响。在
,甲保持原料气中
不变,得到甲醇的实际产率、平衡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依据是
。
和 的投料比 (填“ ”或“
19. 某实验小组探究
与
悬浊液的反应。
( 1 ) 实验一:用如图1装置(夹持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制备 ,将
通入
浊液的反应中。 中出现少量红色沉淀;稍后, 中所得溶液呈绿色,与
溶液、
的颜色有明显不同。
悬 溶液
8
1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对反应干扰的操作是 夹。 2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 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 2 ) 实验二:为确定红色固体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关闭弹簧 。
1 在氧气流中煅烧红色固体的目的是
A选项: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的产率降低,故A错误;
B选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计量系数小的方向移动, 的产率增大,故B正确;
C选项:不断分离出 , 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的产率增大,故C
正确;
故选BC。
( 3 )1 装置中浓硝酸与 反应生成
、 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浓)
气体后产生白烟
B. 品红溶液通入
气体后褪色
C.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 变蓝
D. 在无色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7. 已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顺
丁烯比反
丁烯稳定
B. 顺
丁烯分子比反
丁烯分子能量低
C. 高温有利于生成顺
丁烯
D. 等物质的量的顺
丁烯和反
丁烯分别与足量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
8.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键发生断裂
C. 由
过程中放出能量并形成了
键
2 该条件下由
和
合成
的化学方程式
为
。
( 2 ) 电解法转化
制
的原理如右图。
。(填字母)
7
1 写出阴极
还原为
的电极反应
式:
。
2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的
溶液浓度降低,其阳离子原因
是
。
(3) 由
合成甲醇是
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在催化剂作用下
和
生反应:
1 有利于提高合成
而留在矿粉中
(3)
(4)
解析:
( 1 )高硫铝土矿(主要成份为
、
、 、少量
和金属的硫酸盐)粉碎后通入空
气,加入
焙烧,焙烧过程中
与 反应产生
和,与
、 反应
生成
,焙烧产物加入
溶液碱浸,
、
与
溶液反应进入滤液,少量
的
溶解在
溶液中,经过滤操作得到含有
的矿渣,
与
焙烧经磁
选获得
。
由上述分析可知,焙烧过程均会产生 , 为酸性氧化物,能与
B. 燃煤中加入
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 加热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
3. 能用离子方程式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表示的是( )
4. 设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基
含有电子数目为
B.
中所含中子、电子数目均为
C.
的
溶液 ,含 的数目为
反应生成
、和,
为弱酸的酸式盐,在水中完全电离
产生
和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D错误;
故选A。
4. B 5. A 6. C 7. C 8. D 9. B
解析: .乙二醇与丙三醇的官能团数目不同,不能互称同系物,故 错误;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乙酸乙酯,故 正确; .属于酚类的物质有酚羟基和甲基处于邻、间、对位三种结构,故 错误; .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甲基发生反应,苯环没有改变,所以是苯环使甲基活泼,故 错
2020年北京密云县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用品在应用过程中涉及物质氧化性的是( )
A
B
铁红色作颜料
消毒液杀菌
C 纯碱去污
D 洁厕灵除水垢
用品
主要成分
A. A
B. B
C. C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 正. 确. 的是( )
A. 在海轮外壳镶嵌锌块能减缓轮船的腐蚀
溶液反应,过量
为与
溶液反应生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 )1
12
矿粉中含有硫元素的物质主要有
和金属的硫酸盐,已知多数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高于
,故
焙烧(不添加
的矿粉)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
。
2
焙烧时,添加
的矿粉去除率比不添加
的矿粉去除率低,其主要原因是
、 、 反应生成
,
的分解温度较高,所以导致硫元素的去除率低。
NaCl(aq)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乙酸乙酯
2
C. 分子式为
且属于酚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D.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活泼
10. 、 、 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相关性质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元素( )
( 3 )向含
的滤液中通入过量的
得到
白色沉淀和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4)
与
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
焙烧
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理论上
完全参与反应生成
的物质的量为
。
17.( 1 )醛基 ( 2 )新制的氢氧化铜 (3)
(4) (5) (6)
解析:
(1) 与
在
的结构简式为
、加热条件下发生已知①的反应,结合 的分子式 ,故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
是
。
。 的流程,
。 。 的化学方程式
18.
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源,将
应用于生产中实现其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
点。
(1) 由
转化为羧酸是
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
I.在催化作用下由
和
转化为
的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1 在合成
的反应历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催化剂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过程中,有
完全参与反
应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为
。
17. 化合物 是一种光电材料中间体。由芳香化合物 制备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
6
回答下列问题:
( 1 ) 的官能团名称是
。
( 2 ) 试剂 是
。
( 3 ) 结构简式为
( 4 ) 由 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 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为
( 6 ) 下图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解析:
(1)
氧化 ; 此条件, 的转化率极低,反应速率慢,通入的
11
实验室
和
固体加热反应制取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1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2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 会减小。
3
,该反应为气体计量系数减小的放热反应。
苯和液溴发生取代 溶液
反应
浓盐酸
酸性 溶液
碘化钾溶液 氧化性:
饱和食盐水
电石
酸性 溶液
乙炔具有还原性
A.
B.
C.
D.
12. 常温下,向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
随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 确. 的是( )
的
溶液,
3
A. 在滴定过程中,
B.
时,
C.
时,消耗
D. 在滴定过程中,随
溶液的体积小于 溶液滴加
。
2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结论:该红色固体为
。
( 3 ) 实验三:为探究 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i.向
的
溶液中通入过量 ,未见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ii.取少量 中滤液,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得到澄清的蓝色溶液。再加入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 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性较差。
3 若要增大
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不断分离出
( 3 )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
能否被
氧化。
1 装置中制取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 某同学认为
能被
氧化,且全部生成无毒物质,预期观察到 装置中红棕色消
失。下表为不同时间下观察到的现象
时间
分钟
分钟
分钟
现象
红棕色未消失 红棕色未消失 红棕色未消失
。
2
中 为 价具有还原性, 中 为 价,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故猜想
能
被
氧化,且全部转化为无毒物质,实验发现,
分钟, 装置中红棕色未消失,可能
的原因有,此条件下, 与
化学反应速率很慢,
还未观察到气体颜色变
化,还可能是通入
气体过量,气体颜色变化不明显。
16.( 1 )
溶液、
溶液
( 2 )1
2 硫元素转化为
请分析没有达到预期现象可能的原因(任写两
条)
、
。
16.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
、
,并获得
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少量
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
5
( 1 ) 焙烧过程均会产生 ,用于吸收
的试剂可以是
。
( 2 ) 添加
和不添加
的矿粉焙烧,其硫去除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
D.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 ,则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
1
D. D
5.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 正. 确. 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向
溶液中加入
溶液:
D. 向
悬浊液中加入
溶液:
6. 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 氨气遇到
11. C
12. D
13. C
解析:
根据乌洛托品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根据元素守恒, 元素来自氨, 元素
来自甲醛,所以分子中的 与 原子的个数比即为氨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故选C。
14. A 15.( 1 )
( 2 )1 放热
2 减小
3 BC
( 3 )1
(浓)
2
氧化性较弱,不能将
过量
1 实验 i 的目的
。
2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结论:溶液显绿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较多
。小组同学通过进
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在少量
的
溶液中加入
溶液,得到绿色溶
液。
( 4 ) 综上实验可以得出:出现红色沉淀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
程式表示)
溶液呈现绿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 B
9
2. B
持续增大
13. 乌洛托品在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氨水与甲醛水溶液混合蒸发可 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氨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B. C. D.
14.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可推知反应还有氧气产生 B. 红棕色气体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 由③可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氧化性 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误; 故选 。
10. D 解析:
10
、 、 均为短周期元素, 的单质与 反应在暗处即可爆炸,且常温下氢化物水溶液
,则
为 ; 的单质与 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反应,且常温下氢化物水溶液
,则 为 ; 的
单质与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且
,则 为 。综上所述, 、 、 分别为
、 、。
A选项: 为 , 的最高价含氧酸为
3. A
解析:
表示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和
的反应。
A选项:
与
反应生成
、 和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A正确;
B选项:
难溶于水,与
反应生成难溶
,故不能用上述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错误;
C选项:
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书写不可拆分,故
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故C错误;
D选项: 与
硫去除率
焙烧后矿粉中硫元素总质量 焙烧前矿粉中硫元素总质量
1
焙烧(不添加
的矿粉)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
于
。
2
焙烧时,添加
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
的矿粉硫去除率低的主要原因
是
。
( 3 ) 向含大量
的滤液中通入过量 ,得到
白色沉淀,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Hale Waihona Puke )与滤渣中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
和 ,理论上
,
属于强酸,但
为弱酸,故A错误;
B选项: 为 ,最外层有 个电子; 为 ,最外层有 个电子,故最外层电子数
,故B错
误;
C选项: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故C错误;
D选项: 的气态氢化物为 , 的气态氢化物为 ,二者反应生成
,
与
之间
形成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
4
15.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的原料。
( 1 )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 2 ) 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
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 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 会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元素
单质与 反应条件
暗处爆炸
光照
高温、高压、催化剂
常温下氢化物水溶液的
小于
小于
大于
A. 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B. 最外层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