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递延所得税很难理解?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递延所得税很难理解?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二)
02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又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代表今后的这些税金
可以被抵扣,可以少交税,体现在现在是一项
资产,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代表今后需要多交税,
体现在现在是一项负债,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
债。
等等,先停一停。
不要放理论了,我们也还是直接看案例吧。
下面有同学马上又要睡着了。
还是来举例子。
常见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资产类的准备金,我使用信用减值损失这个报表项目来讲解。
好了,开始。
你现在还是一家企业,你今年的收入是
300万,成本是100万,信用减值损失是50
万。
再次拆解会计利润总额和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1)这个时候,会计口径的利润总额是
300-100-50=150万元,这是给你妈看的数
字。
(2)现在轮到你爸了,还是一样的道理,
你爸爸太严肃辣,他不认可你基于你妈的要求,
记载的50万资产减值准备,因为这些并非实
际上的损失,而是女人因为天性谨慎,你妈她
要求你根据情况预估的数字。
所以,信用减值损失50万,你爸爸是不
承认的。
套用公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150万
(会计利润总额)+50万(纳税调增)=200
万。
按照所得税税率25%,这个时候应纳所
得税额=200*25%=50万元。
体现在会计分录上,真银白银的流出:
(1)
借:所得税费用 50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
(2)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
贷:银行存款 50
好的,这么做以后,50万的真金白银给到你爸爸的兜里,他满意了。
但是,等等,你妈妈低头翻了会计准则,发现这样记录她并不满意。
为什么呢?
高亮提示,这里是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
减值损失产生的税会差异,在盈利的状态
下,以后的这部分差异一定会消失。
怎么理解呢?
也就是说,今年你爸爸既然可以把你的应
纳税所得额纳税调增50万。
那么以后,资产减值损失减少的年度,只
要你还有应纳税所得额(实务中一般以盈利为
标准,本质上是关注预期是否有可以被扣减的
应纳税所得额),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必然会纳
税调减50万。
再大白话一点,你今天因为你爸的调整,多交纳了纳税调增的所得税「50万*25%=12.5万」,后期一定会再少交纳所得税「50万*当年的所得税率」。
这个部分终于说完了,累辽。
我们歇一歇,继续。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差异的概念有些熟悉。
似曾相识,好像符合会计准则的资产定义。
来吧,我们一起康康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①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②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③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我们一个个拆解。
①这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吗?
是的。
②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吗?
是的。
③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吗?
以后盈利的情况下,会少交纳企业所得税,少给就是赚。
是的,是的,就是的。
所以,其实定义上,我今天交纳的可以在以后少交纳的企业所得税,确实是一项资产。
更明确的说,它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花在当下,受益在以后。
有些不太合适的兄弟科目,可以帮助我们一起理解,比如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比如预付账款科目等,这些也都是真金白银的在当下花钱,但是实际的资产或者受益,都在以后的时间。
别急着夸我,这个科目它为什么会出现,我接下来还要继续解释。
还有一种理解,是因为基于报表平衡的考虑产生的。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只记录这笔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50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
会有什么结果。
今年看不出任何不对的地方对不对,那我们来假设第二年。
第二年,你作为一个很成熟的大人了,发展很稳定,收入成本和上年都完全一致。
收入是300万,成本是100万,同时,
也因为资产类科目的准备金减少,今年没有期
末的准备金余额,所以信用减值损失是-50万。
如果按照上述只记录应交税费和所得税费用的方式,我们今年的所得税费用金额是多少呢?
(1)第二年,会计口径的利润总额300-
100+50=250万元。
(2)第二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250
万(会计利润总额)-50万(纳税调减)
=200万。
按照所得税税率25%,这个时候应纳所得税额=200*25%=50万元。
这个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①上下两年的会计口径利润总额是不一样
的,但是,如果只记录所得税费用,我们发现
所得税费用居然两年都是50万。
②再直白的说,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计入
所得税费用就结束,所得税费用这个费用概念,
没有体现出会计的「权责发生」概念。
这个事情你妈会同意吗?
不会,她不同意。
所以计入所得税费用科目的金额,不能是50万,只能是抹掉了暂时性差异部分的,利润总额的25%,也就是37.5万。
那么中间差的12.5万,作为借贷平衡科目的出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产生,就是必然。
这个科目的产生,使得在暂时性差异出现的情况下,虽然税法给了一定的干预,但是会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量原则没有被改变。
以上,是我的推解过程,你有更好的理解,也欢迎分享给我呀。
:)
好了,到此,我相信我说的很明白了。
对于产生的资产准备金50万差异的2019年,完整的会计科目我们还是分两步走:
(1)50万的应交税费虽然全部缴纳出去,全部计入了所得税费用50万。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 50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
(2)但是我本期交纳出去的50万,有「50万*所得税税率」是我之后可以实现少交的,这是我的一项资产,满足资产的定义。
(假设以后年度的所得税税率还是25%不变,实际情况要做实际分析,重点是使用以后年度预期转回那年的税率)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 12.5
(3)合并以上1+2的分录,可以得到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 37.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50
这个时候,如果你来问我,当期所得税费用(即交纳给税务的所得税)是多少啊?
我会让你看分录(1),是50万。
你又来问我,递延所得税费用是多少啊?
我会让你看分录(2),是12.5万。
最终体现在会计报表内(3)的37.5万,其实是当期所得税费用(50万)+递延所得税费用(-12.5万)合计才得出的。
所以,来复习一下,上下两年因为你爸的调整造成的差异。
2019年:收入是300万,成本是100万,
信用减值损失50万。
2020年:收入是300万,成本是100万,
信用减值损失-50万。
2019年完整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37.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2.5
借:应交税费 50
2020年完整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62.5
贷:应交税费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接下来继续:
2019年会计利润总额
*25%=150*25%=37.5万=计入所得税费用
的金额
2020年会计利润总额
*25%=250*25%=62.5万=计入所得税费用
的金额
好了,你爸和你妈终于都满意了。
税法和会计法终于也都满意了。
但是从始至终,你爸爸在乎的就是应交税费这个科目,可以真正给到他多少钱;
你妈妈更在乎的,是你的所得税费用真正的数字计入了多少,这会影响你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净利润。
而你,呵,他们并不关心你。
好了,关于资产的部分就先到此结束。
负债的部分,其实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刚好相反,大家看完如果对负债有需求,我看看需求,再开写。
tips:好了我知道啦,我的数字都是简单粗暴的整数,也都力求用最简单的数字来让大家用最快的速度去理解背后的原理。
当然,实际的情况肯定比这些复杂的多。
但是底层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差异的事项更多,数字更复杂而已。
最后,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