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校园植物观察 教案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节以调查活动为主的活动课。
课前教师应对要进行调查的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周密的考察,对调查区域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环境和用途等有清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时,可以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完成实地调查活动;第二课时完成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植物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
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难点:植物的调查方法、记录方法和资料整理方法。
四、教学媒体
植物调查所需的工具(放大镜、照相机、记录表等)
五、课时建议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对要调查的区域进行周密的调查,对所要调查的区域中的植物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要充分做好组织纪律、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并对所带物品(包括笔、调查记录表、放大镜等),对所穿的衣物提出要求。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准备几架照相机,以便真实地记录第一手资料。
课前注意教育学生爱护校园里或调查区域中的植物,不乱采乱摘,更不要乱吃野果等。
教学过程: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对学校或附近的预定调查地点进行调查,可以安排每个小组负责一片区域的调查。
小组长要充分赴起责任,对整个小组的成员的行动做到管理,并组织小组中的成员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记录表。
小组长还要负责组织学生在调查完成之后将学生领到预定地点集合。
小组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植物如果不认识,可以用相机拍下,或取适当的标本,但不可乱采。
学生集合之后,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调查所得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并妥善保管,以备下一节课应用。
第二课时
这节课主要对第一课时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完成对课本后半部分的教学。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调查记录表”的记录进行统计整理,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
分类完成后,可以将学生获得的照片贴在对应植物旁边,做成图文并茂的统计表。
在总结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本的“大家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调查过程中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有哪些失败的教训等亲身体验。
除了交流对植物的调查情况外,还应对如何合作、如何探究等过程进行交流,特别是活动中有什么新发现。
校园植物的作用主要是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谈,有多少就谈多少,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完善。
校树、校花的评选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扬民主。
(参考答案:1.略;2.所有的植物都能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1ha(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kg,放出氧气730kg;多数植物可以起到遮荫降低局部温度、增加空气湿度、阻滞尘埃、消除噪音、驱散污染等净化空气的作用;不少植物如雪松、黄杨、月季、菊花、垂柳等花木植物有美化校园、供人观赏的作用;有部分植物如桧、法国梧桐、柠檬等能分泌有强大杀菌力的挥发性物质,有驱菌和杀菌的作用等。
)
在进行“知识链”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出校园植物的概念,然后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师可以确定不同的分类标准,让学生对调查的植物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根据植物体的性质分类,可以根据植物体生活的环境分,当然还可以按照其他的方法分。
然后教师引入我国植物丰富多彩的种类上,并对我国的植物资源状况进行简单的概括。
“实际用”主要从校园植物的作用方面进行联系,不同的校园植物有不同作用,特别要注意校园植物对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如何利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校园植物来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七、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
一、调查记录表的填写
二、调查注意事项
1.注意交通安全,组织纪律;
2.不乱采乱摘,不乱吃野果,小心带刺的植物;尽量穿长袖服装;
3.做好调查记录。
三、资料整理
草本植物共种
木本植物共种
乔木共种
灌木共种
四、校园植物
校园植物是指用于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的植物。
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小范围内进行植物的调查活动。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植物以及校园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植物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
1.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2.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
情感目标
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和做好调查记录。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多种多样的校园植物以及美丽的校园的图片。
教师:在我们的校园里,生长着多种花草树木。
同学们漫步于美丽的校园中,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的各种鲜花,甬道两旁修剪整齐的绿篱和各种树木,一定会感
到心旷神怡。
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种植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调查一下。
一、调查前准备
1.分组
全班同学以4~5人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调查过程中的组织工作。
2.制定计划
大家集思广益,制定出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具体范围、路线、及方法等)。
二、调查过程
1.编号
每发现一种植物,要先编号。
2.观察
仔细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等的主要特征,并按照下面表格的要求进行记录。
(表格见课本24页植物的调查记录表)
注意
在进行校园植物的调查时,不仅要注意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还要注意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
三、统计整理
小辞典
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如小麦、玉米、狗尾草等。
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多的植物是木本植物。
在木本植物中,主干明显而直立,植物高大且分枝较多的是乔木,如雪松、杨、柳等;无明显主干,植物较矮小,近地面处枝条丛生的是灌木,如紫荆、迎春、紫穗槐等。
教师:参照小辞典,将调查到的植物进行统计整理。
草本植物: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木本植物: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乔木: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灌木: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种。
教师:请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调查情况。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教师:各组都做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好好地思考一下各种植物在校园绿化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吸尘、杀菌、消声、调解空气湿度等作用。
教师:校园植物是指用于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的植物,它们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解空气湿度等作用。
校园中的植物有草本植物,有木本植物;有乔木,有灌木;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有的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的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在进行校园植物的调查时,不仅要注意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还要注意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
教师:展示图2-6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教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不同植物的生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因此,我国的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
据统计,已知的高等植物就有3万余种,占世界种数的1/10。
教师:展示多种多样的校园植物图片。
教师: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植物,给校园带来了绿色、宁静和清新的空气,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清洁、幽静、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这是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解空气湿度等作用的结果。
因此,要大力提倡植树种草绿化校园。
在校园里栽种植物时,要选用一些形态优美、颜色鲜艳、易管理、好成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并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努力使校园植物在绿化、净化、美化环境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