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5级高一(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题。

材料一:
在诗歌文本内部的基本构成中,能否找到“共同因子”,将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不同作品一以贯之,既能彰显诗歌语言结构的艺术特质,又能透视诗人主观情性的生命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共同因子”就是:声律与意象。

“声律”对应诗歌的语词建构,属于诗歌的形式层面;“意象”对应诗歌的生命精神,属于诗歌的内容层面。

它们共同组织和经营诗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早就提到:“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很明显,刘勰将声律和意象视为诗歌谋篇和创作的“首术”和“大端”。

那么反过来,在诗歌鉴赏和批评中,我们同样可以抓住这二者,将诗歌还原为立足文学本位、自给自足的文学文本。

我们按照唐诗发展的四个时期分别选择一首诗歌来进行对比考察。

初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盛唐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中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晚唐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从诗歌文本中的意象语词出发,对这几首诗歌中出现的共同意象“花”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花”作为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命的赞美与留恋。

“落花”“流水”“风雨”“离人”等意象并置呈现,便让人们联想到春天的消逝、流水的无情和风雨的摧残等永恒存在的惆怅与忧伤的情感。

这种共同的民族情感不是在一首诗中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与文化中千百年来层层积淀、代代流传而形成的。

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意象”正如一根贯穿不同时代诗歌文本的红丝线,通过对它的挖掘,诗歌文本的解读不仅能够彻底超脱时代背景的桎梏,还可以牵引出凝缩在诗歌语言中的文化原型、文学主题,这就做到了文学研究中的以小见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意象”对诗歌批评来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是诗歌解读中的“共同因子”。

(节选自朱子辉《声律与意象:诗歌解读的两个基点》,有删改)
材料二:
到了清代,诗批家们已经明白地发现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化传统。

刘熙载《艺概·诗概》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显然,这里的“烟霞”“草树”已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凝聚着诗人体验的“山之精神”“春之精神”等精神意含的意象了。

这段话不仅说明诗歌创作意象化的普遍化,而且也揭示了在传统诗歌表现格局中,以及在传统表现语汇的限制中,诗歌的意象化表现乃是一种必然的取法。

许多“五四”时代的诗人都曾热衷于从古典意象中吸取灵感。

郭沫若所吟诵的火中凤凰、吞月天狗、天上街市等,无不借鉴或直接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固
4.请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并简要分析材料一在内容安排上是否自足完整。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小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 8题。

三十万法郎
都德
(1)您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吗:出门时步履轻盈,心情愉快,可在巴黎转了两个钟头之后,回家时却情绪低落,因为某种无端的忧愁或莫名的不适而沮丧万分?您暗自思量:“我这是怎么了?……”您枉然地寻找着原因,可什么答案都找不到。

一路上一切都好好的,人行道是干的,太阳也是暖洋洋的;可是您心里却有一种痛苦的焦虑,仿佛是感受了某种忧伤后留下的印迹。

(2)那是因为在这偌大的巴黎,人们表面上觉得自己不受监视,自由自在,其实每走一步路,都会撞见什么令人伤心的意外事情,就像雨天的马车,经过时溅得您浑身是泥,给您留下印迹。

我要说的不仅仅是那些人们知道的、感兴趣的不幸事件;也不单是朋友们的那份悲伤,因为这悲伤多少也是我们自己的,它的突然出现仿佛是一种内疚,让我们感到揪心;更不是那种与己无关的忧愁,这种忧愁您听起来心不在焉,却在不知不觉中让您难过。

我要说的是那种完全陌生的痛苦,人们只是在匆匆经过它身边时的那一分钟,在来回跑动的脚步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才能隐约瞥见它。

(3)这是我一天早晨想到的——因为巴黎经常在早晨显露出它的悲惨——我看见一个可怜的家伙走在我的前面,他身材瘦小,穿一件很窄的短大衣,这使他的步伐显得很大,也使他所有的动作变得十分夸张。

他佝偻着身体,如同一棵被狂风刮弯的树,走得很快。

他时不时地把手伸进裤子后袋,掰下一小块面包,偷偷地塞进嘴里,好像在街上吃东西是一种羞耻。

(4)当我看到泥水匠们清晨坐在人行道上,大口大口地嚼着新鲜的圆面包,我会胃口大开。

那些小职员们也让我羡慕不已,他们从面包店跑回办公室,耳朵上夹着水笔,嘴巴塞得满满的,因为这露天的早餐而高兴满意。

然而,这个真正饥饿的人却让我感到饥饿的羞耻,看到这个不幸的家伙只敢在裤袋里把面包掰碎,小撮小撮地吃,真叫人可怜。

(5)我跟着他走了一会儿。

突然——就像在那些狼狈窘迫的人身上经常发生的那样——他猛地改变了方向和主意,转过身来,和我打了个照面:(6)“啊呀!是你呀……”
(7)出于偶然,我认识他。

他是那种巴黎街头多如牛毛的大忙人、发明家、荒唐报纸的创办人,有一段时间,吹捧他的文章和关于他的消息很多,可是近三个月来,他亏损了很多钱,便销声匿迹了。

他一蹶不振的新闻沸沸扬扬地传播了几天之后,一切如水面一样恢复了平静,人们再也不提起他。

他看见我,显得有点慌乱;为了堵住我的提问,也许也是为了转移我的视线,不让我注意到他那肮脏的衣服和廉价的面包,他装出高兴的语气,连珠炮似的和我说起话来……他说他的生意很好,非常好……前一段时间只不过是暂停了一会儿。

现在他正在做一笔大买卖……一份大型的工业画报……会赚很多钱,已经签了一笔大宗的广告合同!……说着,他的脸部表情生动了起来,腰也挺直了。

渐渐地,他打起了老板的腔调,好像已经坐在总编办公室里,甚至还在向我约稿:
(8)“你知道,”他得意地补充道,“这可是一笔包赚的生意……吉拉尔
坦答应给我三十万法郎作启动资金!”
(9)吉拉尔坦!
(10)这个名字总是被挂在那些白日做梦者的嘴上。

每当别人在我面前提到这个名字,我就仿佛看到崭新的街区、建造中的楼房,还有刚刚印刷完毕的报纸,报纸上印着股东和董事的名单。

有多少次,我听到别人在谈论天方夜谭般的计划时说:“这得找吉拉尔坦谈谈!……”
(11)他也一样,这个可怜的家伙,竟然也想找吉拉尔坦谈这件事。

他肯定一夜未眠,忙着做计划、算账目;然后,他出了家门,走路时心情格外激动,这笔生意是如此美好,以至于当我们相遇的时候,他觉得吉拉尔坦不可能拒绝他的要求。

所以,这个不幸的家伙说别人答应给他三十万法郎时,他并没有在撒谎,只是在继续做他的白日梦而已。

(12)在他跟我说话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不断地被行人撞到,被推到墙边。

我们站在一条繁华大街的人行道上,这条大街从证券交易所通到银行,街上到处是行色匆匆、心不在焉、满脑子生意的人群:小店老板们焦急地跑着去提款,长相庸俗的交易所小职员一边走一边报着数字。

在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在这投机者们狂热而迫不及待地碰运气的街区里,听见有人谈起这些前景如画的计划,我犹如在茫茫大海上听见一则海难的故事,感到不寒而栗。

我曾在其他人的脸上,真切地看到过眼前这个人跟我所说的一切,以及他的灾难;我也曾在其他迷失的眼睛里,看到过他光芒四射的希望。

他和我攀谈了几句之后,便突然离开了我,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那充斥着疯狂、梦想和谎言的漩涡,这漩涡被他们那帮人美其名曰“生意”。

(13)五分钟后,我已经忘记了他。

可是,晚上回到家,当我在拍打街头灰尘的同时排遣白天所有的忧郁时,我眼前又浮现出那张烦恼而苍白的脸、那块一文钱就能买到的面包,还有用来强调那些大话的手势:“有了吉拉尔坦答应我的三十万法郎……”(有删改)
【注】埃米尔·德·吉拉尔坦(1806—1881),法国报业巨头,是法国现代报业的创始人,被视为成功商业人士的典范。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在裤袋里把面包掰碎再偷偷地塞进嘴里这一细节,表现了“他”虽落
魄潦倒却依然知廉耻有教养的绅士形象。

B.关于“他”一蹶不振的新闻传播几天之后,人们再也不提起“他”,这显示
了当时社会对不幸者的尊重。

C.“这个可怜的家伙,竟然也想找吉拉尔坦谈这件事”,这句话中的“竟然”
表明找吉拉尔坦的人很多,“我”对此毫不惊讶。

D.“做他的白日梦”“用来强调那些大话的手势”等语言,讽刺了“他”为了
掩饰自己处境的窘迫而夸耀自己的行为。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像雨天的马车,经过时溅得您浑身是泥”运用比喻,表现了“我”因意
外撞见“他”而觉得肮脏的心理,生动形象。

B.第(12)段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描写繁华大街的场景展示为“生意”迷狂
的众生百相,反映了物欲膨胀的时代特征。

C.文章结尾写“我”晚上回家排遣白天所有的忧郁,与开头“痛苦的焦虑”形
成呼应,首尾圆合,构思巧妙。

D.本文擅长描摹人物的细微心理活动,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情节淡化,这些
D.时议善.之也善:赞许,认为很好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和岑文本都认识到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都强调要勤奋求学,才能够
有所成就。

B.唐太宗认为要想更好地管理国家,就需要从师学习,这是他在阅读经典时获
得的启发。

C.唐太宗重视给太子和诸王挑选老师,认为正直忠信的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他
们补益甚多。

D.唐太宗要求魏王李泰要尊重老师王珪,勤学不怠,而王珪也能以勤奋学习来
自我要求。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2)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

13.《贞观政要》具有很强的政论色彩,请从说理方法的使用这一角度,结合文本
具体分析其“极善析理”这一特征。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 ⁓ 15题。

观田家①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②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①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

②膏泽:贵如油的春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点明了时令,“众卉新”三个字写出了草木的生机勃勃,流露出诗人的
喜悦之情。

B.五、六两句使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春耕时节田家在田野、场圃劳作的场景,
言简意真。

C.七、八两句写农人劳作回来时天色已晚,又到西涧饮牛,表现了他们安闲悠
然的心境。

D.整首诗语言朴素,通过简洁精炼的叙事,体现出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
怀与思考。

15.前人评价此诗“语含讽讥,结束入神”,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前后变化强调学习对人的重要塑造作
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
素养。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 19题。

金秋时节,风吹稻浪瓜果香,神州大地一派丰收景象,各地秋收工作有序推进。

麦收有“麦客”,收稻自然也有“稻客”。

近期,在怀化洪江市,岩垅乡力丰村的1400亩稻田喜获丰收,来自河南的唐玉成驾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__________,很快就把金黄的稻谷装进了麻袋。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纬度和气候地区的水稻等农作物成熟时间各不相同。

(),这也就导致各地农机保有量存在一定__________,跨区作业的“稻客”“麦客”__________。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流动的“稻客”,是中国人用勤劳双手致富的最好应证。

一辆货车载着一台收割机,“稻客”们踩着四时节令,追随农作物成熟的脚步,如候鸟一般南北迁徙。

为了节省开支,大部分“稻客”吃在车里,睡在车里,有时连停车、用水、洗澡都成了问题。

这群披星戴月、__________的人们,为稻农、棉农带来丰收的希望,用勤劳撑起家的脊梁。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穿越差异蜂拥而至风尘仆仆
B.穿梭差异应运而生风餐露宿
C.穿越差距应运而生风尘仆仆
D.穿梭差距蜂拥而至风餐露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说当前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越来越高,但对于种植规模不大的“散户”来说,
租赁农机收割作业比购买农机作业更经济、更有效率
B.对于种植规模不大的“散户”来说,租赁农机收割作业不但比购买农机作业
更经济、更有效率,而且当前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越来越高
C.对于种植规模不大的“散户”来说,当前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越来越高,而且
租赁农机收割作业比购买农机作业更经济、更有效率
D.由于当前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种植规模不大的“散户”来说,
租赁农机收割作业比购买农机作业更经济、更有效率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横线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
B.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这其实是一种寄生菌。

C.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

D.所谓“自私”,就是为自己打算,怎样打算法却还是从社会上学来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0 ~ 21题。

①劳动教育绝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不能止于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还要教会他们做事。

②因此,不可在课堂上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却在生活中误导孩子鄙视劳动。

③教育心理学认为,正向激励以唤醒、说服等方式为主,使人以
一种愉快的心情接受或继续其行为。

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学校之外,家庭亦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⑤家长有责任对孩子的劳动认知进行正确的引导,切忌不可滥用惩罚而让孩子远离劳动、憎恶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

20.以上文段有两处语病,请指出相应序号并给出修改方案。

(5分)
第__句,修改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句,修改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阅读的最大理由,①。

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

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

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这就是平庸的写照。

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之所以产生,②。

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③,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四、整本书阅读(4分)
22.依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和观点,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准确的概念。

(4分)
保甲制度虽然是中国封建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但却是团体格局性的,与中国乡土社会呈现的格局格格不入。

费孝通举大观园中曾经包容姑表、姨表等众多亲戚到后来树倒猢狲散的例子,形象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这一格局具有极强的能力。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10月14日,英国国家美术馆内馆藏的梵高名作《向日葵》,被两名极端环保组织成员泼了两罐番茄汤罐头。

随后,他们脱下外套,露出“Just Stop Oil(停止采石油)”字样的T恤。

他们站在这件珍贵的艺术品下解释说:“艺术和生命哪个更有价值?艺术比食物更重要吗?你更关心保护一幅画还是更关心守护我们的星球和人类?为什么要保护这些画而不去保护那些因气候而饥寒交迫的数百万人?”
针对极端环保组织成员所持观点和理由,你会如何反驳?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1123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5级高一(上)半期练习
语文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号 条形码粘贴框
55mm x 25mm (粘贴时勿歪斜或超出方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科类及座位号。

2.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黑色框线)内作答,凡在规定区域以外,填涂或书写的答
案无效;写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请保持卡面清洁,严禁折叠、破损。

缺考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员填涂。

正确填涂样例
(请使用2B 铅笔填涂) 1 A B C D 9
A B
C
D 18 A B
C
D
2 A B C D 10 A B C
D 19 A B C D
3 A B C D 11 A B C D
5 A B C D 14 A B C D
6 A B C D 1
7 A B C D
(请使用0.5mm 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4.(6分)
7.(4分)
8.(6分)
21123 12.(8分)
(1)(4分)
(2)(4分)
13.(3分)
15.(6分)
16.(6分)
(1)
(2)
(3)
20.(5分)
第 句,修改方案:
第 句,修改方案:
21.(6分)



22.(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V e r 20221123 ▲200 ▲4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V e r 20221123 ▲600 ▲800 ▲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