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诸方特色配伍形式——行气活血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化瘀诸方特色配伍形式——行气活血法
瘀血阻滞,是指血液运行不利或瘀阻不通病变。
活血化瘀,是据瘀血阻滞病机所拟的治法。
活血化瘀法展示了九种不同配伍形式,从而体现了九种不同活血祛瘀法则。
九种治法涉及了病性的寒热,气、血、津三者的相互关系,瘀血阻滞有阻络、成癥之分,病因有外伤、内伤之异,邪正之间反映了正虚邪实,以及出血与血瘀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等九个方面。
学者若能全面理解,融会贯通,则祛瘀一法可以运用自如。
一、治血瘀气滞的行气活血法共选四方,即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牛膝12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0g、生地黄12g、枳壳10g、柴胡10g、桔梗6g、甘草3g。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红花6g、桃仁9g、五灵脂9g、延胡索9g、牡丹皮6g、赤芍9g、川芎9g、乌药12g、香附12g、枳壳9g、当归9g、甘草3g。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5g、川芎5g、桃仁(研泥)15g、红花15g、老葱(切碎)3根、鲜姜(砌碎)15g、红枣(去核)30g、麝香0.3g。
丹参饮(《时方歌括》):丹参30g、檀香3g、砂仁3g。
上述四方均以活血为主,行气为辅。
但亦同中有异,各具特点。
从所治证候而言,血府逐瘀汤所治较广,内外妇儿各科均可应用;膈下逐瘀汤所治较窄,仅用于妇科的经闭或月经不调,内科的癥积;通窍活血汤以治头部瘀阻诸疾见长;丹参饮以治心胃疼痛为优。
从方剂结构言之,血府逐瘀汤配伍当归、地黄,于活血方中寓有补血之意,与其余诸方纯从活血着眼有所不同。
四方均配调气之品,选药却各有特点。
血府逐瘀汤用柴胡、桔梗之升,枳壳、牛膝之降,有调理气血升降之意,此方所治病位可上可下,与此大有关系。
膈下逐瘀汤纯从下焦肝肾着眼,故而配伍乌药。
通窍活血汤所治诸疾多在头部,非一般理气药所能胜任,故用走窜通络无所不达的麝香。
丹参饮选用檀香、砂仁,是因中焦气滞多夹湿浊,选用砂仁可以兼顾。
就活血力量而言,膈下逐瘀汤力量最强;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二方
次之;丹参饮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