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二 第二节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逐点突破——概括内容要点与文章主旨
[学生用书P154]
一、概括内容要点
(2014·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
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
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
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
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
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
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
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
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
“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
”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
”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
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
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
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
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
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
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
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我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要点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首先审题,答案核心是“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明确要求答出三个重要历史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阅读区间为文章第二段至第四段,作者很明显地将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只要从这三段中分别提取有关“审美感悟”的信息即可。
答案:①(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造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
②(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
③(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知。
如何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提示:第一步,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
题干(包括分值)常常暗示了答题的区域和方向,要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仔细审读,找到对应的信息语段,确定答题的区域。
第二步,抓重点词语或句子,切分层次。
中心(词)句,抒情句、议论句,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关键,要抓住不放,认真辨析作答,筛选出相关符合题意的语言材料。
二、概括文章主旨
(2014·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粮食
学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
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
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
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
..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
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
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
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
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
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
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
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
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
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
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
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
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
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
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
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
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
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
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
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
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
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
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
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
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
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
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
有删节) 2.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旨。
首先要注意农耕时代和大机器时代人们对于粮食不同态度的对比;其次要逐层梳理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语句,再进行整合。
如粮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等指出了粮食的重要性,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表明了作者对粮食的态度,敬畏粮食、敬畏生命;而作者肯定农耕时代,否定了大机器时代表明应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主旨。
联系现实一要紧扣主旨谈,二要注意与生活的对接,切忌重复原文内容。
答案: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如何归纳概括文章的主旨?
提示: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其次,要根据文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记叙性散文:①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②从分析文章中一些关键语句入手,有些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③从概括内容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④有时还可以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了解文中的事件与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和活动的。
议论性散文:①抓住标题,有的标题直接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②抓住开头和结尾。
有的开门见山,有的在最后收篇时显示主旨。
寻找规律——概括内容主旨“四注意”
[学生用书P156]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现代文阅读的考查重点。
归纳概括既要有综观全篇的能力,又要有字斟句酌的细心。
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注意”上。
1.注意确定范围
在概括内容要点时,首先弄清题目要求,看概括的是哪一段还是哪几段;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就要根据题目的暗示,从全文中搜索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再确定概括的范围。
2.注意切分层次
筛选范围确定后,一般而言,就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根据题目设问的角度,合理划分层次,归纳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
3.注意概括方法
大多数考生做此类题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在某些题的某个要点上是合适的,但不适合大多数题目。
恰当的做法是将某些关键词语重新组合,或换个角度表述,或用一个更大范围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记住概括时将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
4.注意因分定点
所谓“因分定点”,就是从分值的多少考虑答几点。
简答题的要点和分值是命题人精心设置的,一般而言,4分的题目可能要答出二个或四个要点,不可能是三个或五个。
【考场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左宗棠在西北开创的政治新风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强化国家主权,力主新疆建省。
他痛斥朝中那些放弃西北的谬论,前后五次上书吁请建省,终得批准,从此西北版图归一统。
二是反贪倡廉。
清晚期的政治已成糜烂之局,何况西北,鞭长莫及。
地方官为所欲为,贪腐成性。
他严查了几个地方和军队贪污、吃空额的典型,严立新规。
而他自己高风亮节,以身作则,陕甘军费,每年过手1 240万两白银,无一毫不清。
西北十年,没有安排一个亲朋。
有家乡远来投靠者都自费招待,又贴路费送回。
三是惩治不作为。
他最恨那些身居要位怕事、躲事、不干事的懒官、庸官,常驳回其文,令其重办,“如有一字含糊,定惟该道是问!”其严厉作风无人不怕。
四是亲民恤下。
战乱之后十室九空,左细心安排移民,村庄选址、沿途护送无不想到,又计算到牲畜、种子、口粮。
光绪三年大旱,他命在西安开粥厂,路人都可来喝,多时一天七万人。
他身为钦差、总督,又年过60,带兵时仍住帐篷。
地方官劝他住馆舍,他说“斗帐虽寒,犹愈于士卒之苦也”。
五是务实,不喜虚荣。
他人还未到兰州,当地乡绅已为他修了一座歌功颂德的生祠,他立令拆毁。
地方官员或前方将领有写信来问安者,他说百废待举,军务、政务这么忙,哪有时间听这些空话、套话,一律不看。
他又兴办实业,引进洋人的技术修桥、开渠、办厂……
(节选自梁衡的《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这段文字介绍了左公在西北开创的政治新风的特点,也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左公的人物风貌。
请分析并加以概括。
(4分)
答:
【答卷抽样】①左公为人清廉、严厉,在任期间,惩治贪腐;②左公关心百姓,深受百姓爱戴。
(2分)
【失分原因】考生没有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划分层次,归纳要点。
所以答案虽然也答出了两点,但不够准确。
【解答规范】
1.第一步,明确题目问的是“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左公的人物风貌”,并要求“请分析并加以概括”。
2.第二步,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题目的要求,尤其是注意概括的角度——“从两个方面体现了左公的人物风貌”(文章正面介绍了左宗棠的“政治新风”,侧面表现了左宗棠的“风貌”)。
文段写了五点“政治新风”,首先要把这五点从“人物风貌”的角度重新分类(或分出层次),根据题干可将其分成“为政”和“为人”两点。
3.第三步,用简洁的文字合理组织答案,注意分点作答。
答案:为政方面:廉洁勤政,亲民恤下,富有开拓精神。
个人性格方面:爱国,维护国
家统一;务实,不喜虚荣;做事细致周到,不辞辛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桥
唐弢
有一次我和朋友谈起桥的故事。
“桥?”他抬一下鼻梁上的眼镜,然后斜着头睨着我,“你见过几座桥?”
几座桥?这句话在我肚里起了疙瘩,谁曾一座一座地计数他所见的桥!只是我的确走过不少:石建的和木搭的,铁打的和水泥砌的,乡村的和都市的。
我喜欢在桥上徘徊,因为我爱桥下的流水、穿过桥洞的船和偶然飞来立在桥栏上的水鸟。
我说它明净的白羽代表着纯洁,象征着和平与幸福。
我的朋友大声地笑起来。
“你这个空想家,”他笑停了说,“瞧见块青石板便想起整个世界,一句什么哲人的话又让你思索上三天两夜。
”
我没有回答他,因为我想到桥。
首先我想到一座古来有名的桥,可是它没有专称,“微雨小桥人独立”,不错,就是这个。
“路入小桥和梦过”,这一句似乎更有意思,当你悄立桥畔,对着滚滚流水凝神远望,你会有这样的感觉:“什么时候我曾到这儿来过?”
除是梦,此刻你才立在桥上。
这是座小木桥,保持着几千年来不变的式样和情调,两旁竖着简单的栏杆,让过客凭此远眺。
水从脚下流去,路从山背爬过来,到此成个交叉,后者终于给拦住了,是这座小木桥背负它渡过溪流,接上对面的绿草岸,路,又远远地奔向天涯。
这里,杨柳飘绿,夕阳的余晖送走归鸦,沿着高岗,三三两两的是一些傍水的人家。
你说这几家茅屋里也许有高士,避乱世来此隐居。
我不懂你为什么竟有这种思想,烽火连天,或者是这个原因使年轻人早熟,且有点衰老了,因此厌听杀伐,唯恐离世不远。
可是你的确迟生了一千七百年。
一千七百年前这座岗上有位高士,耕田读书,闲来抱膝长吟。
这一年冬天有人前来拜访,感恩知己,一夕倾谈遂相许以驱驰了。
令人感动的是两次不遇,有一回还下着大雪。
我要你注意你脚下的桥,小木桥,那一天背负了沉重白色。
突然间它在惆怅的心底发亮。
当来客听见彼岸蹄声嘚嘚,驴背人轻裘暖帽,捧着个酒葫芦踏雪而来,试听这徐徐扬起的《梁父吟》: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来客便滚鞍下马,三两步跑近桥边,向驴背人深深作揖:“先生冒寒不易!”
可是他扑个空,因为驴背上是黄承彦①。
是的,我也正要向你介绍黄承彦,一个和蔼、谦冲、洁身自好的老人。
这回他立在桥上,目送三骑去远,然后又低下头看溪流,溪流冻了,几个农家小孩试着从冰上跑过岸去。
黄承彦寂寞地凝望着,舌压住了一句话:“没有水便没有桥。
”
雪落在桥上。
“有一天雪化了,冰融了,一切将恢复旧观。
”于是他又去看脚下的桥。
一枝横水,桥畔的梅花开了又落了。
“这三个人走得真快!”
黄承彦抬起头已望不见他们的背影。
十六年后,之前的来客兵败白帝,黄承彦再度在鱼腹浦出现。
日将西沉,沙滩上升起一
阵阵杀气,江流汹涌,仿佛有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而来,他在山坡上散步,突然记起当年小桥边的景色,不禁深深叹息:
“这三个人走得真快!”
他已经听到连营火烧的消息,其时正有十余骑追兵向沙滩奔去。
从高处瞭望,一团黑气将追兵裹住,人马在昏暗中冲杀,带兵的书生②已吓得面无人色。
“分明是走入死门了,”黄承彦想,一转眼他动了恻隐之心,“可怜的胜利者,让老夫带你从生门出去吧。
”
“回头呵,将军!”他从小桥上指点沙滩。
有什么呢?乱石数堆而已。
且慢同意我那位朋友的讪笑,我并不向你游说人生无常!
无论从风景或者实际的人事着眼,我要说明的是一座桥的意义。
路有尽头,世上的际遇也有尽头,我无法告诉你行路人的焦渴,当他彷徨于无路的时候,痛哭穷途,我乃十分动心于阮步兵的故事,因此一出门就突然止步了。
我说唤渡者心底有个影子,那不是船。
桥。
你猜得对。
桥,像一条远天的长虹出现在渴念者的心上,不仅江干海角,当你要渡过穷困,渡过灾难,渡过厄运时,你不得不有此想。
也许你还想起造桥人:用生命去垫桥脚,他们永远永远地沦入水底。
桥,代表了改变,象征着飞跃,是向前者愿望的化身!唉唉,也许我真的被一句什么话醉倒了,那么,就请你放声笑吧!
一九四七年八月
(选自《落帆集》,有删改) 【注】①黄承彦:东汉末年名士,诸葛亮的岳父。
②带兵的书生:指东吴名将陆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我”和朋友谈论起桥,朋友却嘲笑“我”是个空想家。
作者以此开篇,既说明了“我”
A.
和朋友的隔阂,又自然引出下文。
B.余晖、归鸦、高岗、飘绿的杨柳、三三两两的人家,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勾勒出了荒凉、破败的意境。
C.“没有水便没有桥”是说,水阻断了道路,需要桥来连接河两岸的道路;如果没有了水,桥也就失去了意义。
D.东吴名将陆逊火烧连营击败刘备,转眼间却又陷入了死门,被石阵困住。
作者意在表明人生的反复无常。
E.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叙述历史故事,赋予历史故事以现实意义。
借历史之故事寄托现实之思绪是本文的特点之一。
解析:选CE。
A项,“说明了‘我’和朋友的隔阂”错,偏离了文章主旨;B项,“荒凉、破败”错,从文中可知,作者通过意象勾勒出了世外高人安宁、幽静的隐居环境;D项,“意在表明人生的反复无常”错,原文说“我并不向你游说人生无常”。
2.文中画线句子对一座小木桥进行了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
解析:问及语句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
在文中,“保持着几千年来不变的式样和情调,两旁竖着简单的栏杆”写的是小木桥的特点;“是这座小木桥背负它渡过溪流”等句子写的是小木桥的作用。
这是内容方面。
从结构方面来看,画线句子承接上文,实写了桥的作用;而下文虚写了桥的作用,由实入虚,因而这段文字又起到了引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