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摆测转动惯量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9三线摆测转动惯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线摆法测物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水准仪调水平,用光电门和数字毫秒仪精密测量扭转周期。
3.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二、实验仪器
FB210型三线摆转动惯量实验仪,FB213型数显计时计数毫秒仪,钢卷尺,游标卡尺,电子天平,圆环( 1 个),圆柱( 2 个)。
三、实验原理
1、三线摆法测量原理
如图 (1) ,将两水平圆盘用等长、不可伸缩的三根细线
连接构成三线摆。
下圆盘(可放真它被测物体)绕 O1O2轴做
扭转运动,通过测量周期及其它量,可求得下圆盘及其它被
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由刚体转动定律或机械能守恒,可得下
圆盘转动惯量 I 0的测量计算公式为:
I 0m0 gRr2图1 三线摆42H T0( 1)
式中, m0是下圆盘质量,H是两圆盘间的距离, T0是下圆盘扭动周期,由图(1)R3a / 3, r3b / 3 。
设扭转N个周期的时间为t0,计算公式为:
I 0m0 gab t02( 2)
122N 2H
要测质量为 m 的待测物对 O1O2轴的转动惯量I,只需将待测物放在下圆盘上,设此时的扭转周期为 T ,下圆盘和盘上物体对O1O2轴的总转动惯量为:
(m0m) gRr2
则: I I 0m T
)21](3)
I I 0
42
H
T ,[(1)(
m0T0
2、验证平行轴定理
如图,质量为
m1的物体绕过质心的转动轴C 的转动惯量为I,轴与
C
轴平行,
2C D
相距为 d,由平行轴定理 :
I D I C m1d 2(4)
为保证圆盘平衡,将两个质量为m1,半径为 r1的小圆柱
体对称地放在下圆盘上,圆柱体中心到下圆盘中心O2的距离图 2 平行轴定理均为 d , 测出扭转周期 T ,则一个小圆柱对O1O2轴的转动惯量I D为:
1
I0[(12m1
)(
T2
1] (5)
I D
m0)
2T0
测出不同距离 d 对应的I D,可将测得值与( 5)式结果比较验证进行验证。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整:借助水准仪调上、下圆盘水平;调光电门使下圆盘边上的挡光杆能自由往返通过光电门槽口。
2、测时间
( 1)设置计数毫秒仪测量周期次数N=20.
( 2)让下圆盘静止,再拨动上圆盘的“转动手柄”,使下圆盘绕中心轴作微小扭
转运动。
稳定后,按毫秒仪上的“执行”键开始计时,记录时间t0,重复3次。
( 3)放上待测圆环,使其边缘与下圆盘上对应刻线对齐,按上面方法测量20 个周期的时间 t ,重复 3 次。
( 4)将两圆柱体对称放在离中心d=2cm处,测 3 次扭转时间。
每次 d 增大 1cm 直到 6cm,各测 3 次时间。
3、测长度量和质量
(1)用钢卷尺测上、下圆盘之间的距离H。
(2)用游标卡尺分别下圆盘直径 D 、圆环的内径D1和外径D2各一次。
测上、下圆盘悬线孔构成的三角形边长 b 和a,每个边各测一次。
(3)记录标注的下圆盘质量m0、圆环质量m、小圆柱体质量m1
五、数据处理
1.下圆盘的转动惯量:
由公式 I0m0 gab t02,得测量值:
122N 2H
I 0=46198012.5207 6.386729.2952 1.245 ×104 (gcm2 )
123.1416 220 252.55
理论值: I 01
m0 D 2461 14.7062 1.246 ×104 (gcm2 ) 88
相对误差:E r I 0I 0
100%
(1.245 1.246) 104
100% -0.1% I 0 1.24610 4
2.圆环的转动惯量:
由公式 I I 0[(1m )( T )21]
,得测量值:
m0T0
I 0=1.246104 [(1195 )( 30.440 )21]6.680 ×103(gcm2 )
49129.295
理论值: I 01221952232
) m( D1D1)(11.24611.996) 6.590 ×10(gcm
88
相对误差: E r I I
100%
(6.680 6.590) 103
100% 1.4% I 6.590103
3.验证平行轴定理计算
由表 1、2 数据及I0结果,由( 5)式得测量值 I D,式中T / T0t / t 0(因N相同);
用( 4)式得理论值I D,即 I D I C m1 d 21
m1 D12m1 d 2。
计算结果见表 3. 8
表 3验证平行轴定理数据计算表
I 0=1.245×104 gcm 2,m0=461g, t 0=29.295s ,m1 =88g,D1 =2.400cm
d (cm)t (s)测量值 I D( g cm2)理论值 I D( g cm2)相对误差 E r
225.728409.7416.0-1.52%
326.555843.8856.0-1.42%
427.6571443.01472.0-1.97%
529.1082269.42264.00.24%
630.7483254.23232.00.69%测量值和理论值相对误差均很小,可认为在误差范围内相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用三线摆测得圆盘的转动惯量为 1.245 ×104 gcm2,相对误差 -0.1% ;测得圆环的转动惯量为 6.680 ×103 gcm2,相对误差 1.4%。
实验也验证了平行轴定理,即
测量结果与平行轴定理计算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相等。
实验分析:实验采用了数字毫秒仪自动测量三线摆扭转时间,用游标卡尺测直径
及线孔长度,精度高,正常测量时实验的结果准确可信。
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1)用钢卷尺测 H时,卷尺未竖直、未拉直,读错数,容易造成较大误差。
(2)用游标卡尺测线孔距离,易产生误差,用内量爪测得间距偏大,而用外量爪
测得间距偏小。
可以采用卡尺轻夹两线测孔间距,以减小误差。
(3)圆盘扭转时有晃动也易造成时间测量误差。
(也可写一些次要因素,如上下圆盘未能严格调水平,扭转角度的不是足够小,测量公式近
似产生理论系统误差等。
误差分析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至少要应能写出一二三来!)
合作者:
实验数据记录纸
实验名称:三线摆测转动惯量实验时间:年月日___ __ _系级专业班
教师签名:
姓名学号
数据记录:
表 1 下圆盘、圆环转动惯量测量数据
H =503.8mm,m0=461 g, D = 147.18 mm,
m195 g,,
D1=119.88 mm,N= 20
D 2= 112.56 mm
123平均值a(mm)125.90126.02123.70125.207 b( mm)63.3464.1064.1663.867 t 0 ( s)29.29129.30729.28729.295 t (s)30.47930.43730.40430.440
表 2验证平行轴定理数据
小圆柱质量 m1= 88 g,小圆柱直径 D1= 24.00mm,N= 20
d/cm
t (s)
123平均值
225.73825.72225.72325.728 326.5426.56526.56126.555 427.67227.65527.64427.657 529.0829.1429.10429.108 630.77530.7430.7293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