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书面语言是以许多复杂的心理形成物作 为基础的。这些形成物有内部语言、抽 象能力、语言过程的随意性和自觉性等。 因此在发展书面语言的教学大纲中首先 必须规定书面语言形成的专门条件。
• 儿童掌握书面语言必须“从画物体过渡 到画语言”。十分重要的是,要引导儿童 去发现“绘画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实物, 也可以是语言。”维果茨基的思想是进 一步研究小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过程的重 要理论基础。
7年级安排了“在我们今天还有变色龙式的人 物吗(读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以后)”的题 目。8年级的题目有“没有目的生活就像没有 舵的船(印度格言)”。9年级的题目是“在我们 今天父与子的矛盾是什么性质的(读屠格涅夫 长篇小说《父与子》后写)”。10年级的题目有 “俄罗斯离开我们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生活,我 们中的每一个人离开俄罗斯就不能生活(屠格 涅夫语,写在即将开始劳动生活的前夕)”。
•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语文 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它总要让学生掌握 字词句篇的知识技能,但是,良好的心 理能力则是掌握语文能力的心理学前提。 心理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 苏霍姆林斯基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为1~10年级的学生 精心设计了500道作文题。这些命题从低年级到高年 级遵循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1~3年级都是 形象描绘的题目,如“当太阳被乌云遮住的时候”、 “我的金鱼缸”等。4年级则有“假如我是一个隐身 人”、“最美的和最丑的”等理想性和比较性的题目。 5年级有“从一滴水看太阳”、“给国外的同年龄儿 童写一封信(读了报纸上的记载以后)”等涉及从个别到 一般和放眼世界的题目。6年级有“早秋也有一个短 暂而美妙的时刻……(丘特切夫的诗句)”这样的题目, 以引起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
强调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让学生 们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创作,激发学生 的写作信心,让学生多写作、多表达、 多运用自己的语言,发展学生完整的语 言系统
学生写完了文章,教师可以从诊断 的角度出发,依学生的意愿修改文章。 批改不是给定一个分数就可以了,而是 多给他们鼓励。这样,学生便能有兴趣 地写作,而教师则在学生不断写作的过 程中,来磨炼和培养他们掌握较高的文 字表达能力。
• 美国的作文重叙事 ,中国的作文重情感。美 国作文往往是在搜集整理,在占有大量资料的 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如《中国的昨 天和今天》、《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 什么》、《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 什么》,这些个话题是没有定论的,目的主要 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写法上没 有规定,关键是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5、台湾
台湾近年作文教学出现的一些变化 和趋向:由划一化趋向弹性化。在作文 教学中倡导多元化和弹性化。其集中表 现为,更灵活地有选择地处理教材中作 文训练的内容,增加教材之外的作文训 练的量,寻求自由的、更富有创造性的 训练方式与训练内容。
从泛政治化趋于民族化、本土化。 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民族 观念,阐扬固有伦理、道德,认识乡土 环境,热爱乡土文化,养成修己善群、 勤劳服务的习性,培植民族自尊心和自 信心。
4、香港
“创意写作”是香港大学课程系谢锡金博士 在参照外国学者韦法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 出的。他指出,写作是创意,是多于语法运用 的活动,所以不应用语法的学习来限制学生的 创作意欲。 创意写作强调有目的地沟通,它认为教师 不应为学生提供统一的写作内容和要求,可以 教导学生去开发自己的创意,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教师应协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归纳自己的意 念,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5.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 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 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 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 6.语法教学 指导对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帮助; 7.学生 中优秀写作者作文时大多花较多时间构思、复读和修 改; 8.学生作文总是“受题目的束缚”,很少花 时间考虑自己文章的读者,应像专业作家一样,花较 多时间考虑所写东西对读者的影响,即怎样把自己观 点传送给读者,读者需要怎样的背景知识才能读懂, 什么东西能引起读者兴趣等问题。
• 维果茨基指出要把书面语言看成是形成 一种确实是新的、复杂的语言活动。这 是维果茨基研究书面语言教学的根本出 发点。
• 根据书面语言的特点.维果茨基提出了 一系列有关书面语言的教学原理。建议 要设法激发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动机, 向他们提出特殊的任务。让儿童形成相 应动机的一个方法是激励(不是布置!)他 们去写“能引起内心激动的题材”。
• 就是阅卷评分的老师相互间的道德标准也相差甚大。 譬如,某年中考的作文题目是“变了”,有个考生为 此写道,他在路边骑车,不小心撞倒一棵小树苗,本 想一走了之,后来还是停下来,扶正了树苗,又将也 被人撞倒的绿化宣传牌重新插好。对于这篇作文,第 一位阅卷老师给了最低等的评价,认为题目是“变 了”,而全文却找不到一个“变”字,明显文不对题! 但在复评时,这篇作文被判为优等,理由是,小作者 没有单纯地就“变”写“变”,意蕴深长,是难得的 一篇佳作。试想,连判卷的老师都有如此相佐的“道 德”观,学生对此该有多大的困惑!
这在作文训练上表现有二:一是引导学生 关注中华民族精神传统,尤其是对儒家传统文 化中的精华的传承和认同,如孔子、孟子的一 些孝亲敬长、自立自强、迁善改过等对今天仍 有借鉴作用的思想、观点;二是在作文命题和 写作上,更启发他们对台湾的自然环境(美丽 的台岛风光、富裕的乡村等)和乡土文化(历 史传说、民俗风情等)的赞美和反省。
• 如有一作文题是这样的:老师给了一幅图画,进行看 图作文(画面上是天下着大雨,一名小女孩在雨中跑, 另一小男孩在拿着一把雨伞在后面追)。这位学生是这 样写的:“老天不作美,竟下起大雨来。丽丽和明明 因一点小事而打起来,丽丽冲进了雨中,明明拿着一 把伞做‘武器’,丽丽边跑边朝紧追不舍的明明喊道: 别打了,别打了!”结果,这位学生也因思想内容不健 康被挂了“红灯”。经过老师的指点,这位学生才恍 然大悟,应该要写好人好事,如小男孩雨中给小女孩 送伞。由此可见我们的作文必须去写道德观念允许、 大家普遍认同的东西,才能换取较高的分数。
• 美国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想像力 的培养,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 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 《评论想像中的一场音乐会》等,因为 大家都没有经历过,所以可以充分发挥 想像,海阔天空,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 作文兴趣。
• 中国作文就不一样,如《我了解的XX 人》、《我的故乡》等,则更多地要求 学生将自己所经历的人或事如实地记录 下来,要求主次分明 ,条理清楚而且要 尊重事实,而缺乏丰富多彩的想像。
由文雅化趋向休闲化。主张教育更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更应该使 学生学会丰富、安排和消遣学习、工作 以外的生活,支配自己课余时间。在作 文教学表现为追求趣味性、幽默性和游 戏性。着力于开掘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想象、 创造思考及创造精神的培植。特别是结 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展开高度个人化 的自由联想。
• 这些论述,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 存在着的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学脱离 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 习作教师评改等弊端提出来的,具体阐 明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 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 现代作文教学思想。
(二)作文教学内容对比(中、美对比)
• 美国学生写作的生活材料很丰富,作文不要求 学生当堂完成 ,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 访问,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准备的余地。 中 国作文取材要求要来源于生活,其真实性使得 中国学生作文取材范围更多的来自于学生生活 的家庭、学校、可能接触到的社会。
•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 德· 克拉森教授 (Stephen D Krasken),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观点: 1.增加作文训练的次数只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文 能力的发展有益,但对发展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熟练程 度帮助不大; 2.学生自发的课外兴趣阅读有助于 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 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3.在高中阶 段,让学生多作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 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4.学生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 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其他因素教不会;
1、中国小学生作文教育中有明显的 “道德判断”,在美国小学生作文中难 德教育,所谓“制礼作乐以 摄取社会势力,倡人格教育以羁縻士学”。再如孔子 《论语》所言“学以四教:文、行、忠、信”、“大 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的母语教学自然负载着德育 教育的重任,“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 学做人”,是我们多年来作文教学的主要的德育目标, 这是值得肯定的。值得研究的是在这样目标的指引下, 我们的作文大多是一些渗透着“德育”意识的选题, 诸如《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尊敬的人》《责任》等 等,
一、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
(一)作文教学理念对比
1、美国
•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 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 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 正的创作者。
• 他认为如能达到下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 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1)运用学生的经验。 (2)激励儿童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 (3)通过阅读典范的文艺作品,发展儿童对优 美词语的语感.教会他们从构思、语言和风格 方面将自己的作文同典范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 (4)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5)教 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6)应该使儿童的 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
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 研 究
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世碧
• 目前我国的作文教学是怎样的一个现状,大家 是清楚的。我们需要把视野拨宽,看一看国外 的作文教学,进行现状对比分析,就会明显发 现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不足和缺失。当然中 外教育背景不同,基础不同,母语特点不同, 教育哲学不同。中国语文教育自有优势,自有 传统,只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 作文教学的质量。
看得出,这些作文题依次安排,从思维 水平说,是由浅显向纵深发展,思想感 情是由幼稚走向成熟,作文题型设计的 阶梯与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尽可能做 到同步。以心理能力的发展作为安排作 文训练的理论基础,这是国外作文教学 序列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3、日本
日本教育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即“通过以 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 言能力的同时,通过 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 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从定义上看,“生活作文” 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的主体的同时,培 养学生的人格主体。小川太郎在他的《生活作文与教 育》一书中对生活作文的本质作了如下的整理,①表 达真实的自由,②依 据事实的现实主义,③人道主义, ④集体主义教育。
2、俄罗斯
• 维果茨基的研究。 维果茨基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书 面语言作为特殊信号活动进行专门研究 的学者。
• 从心理学角度看,书面语言同口头语言 和内部语言有根本的区别,它是一种特 殊的心理形成物。书面语言的特点在于 它是在交谈者不在场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的。同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相比,它可 以更加充分地表达交际的内容,并且是 由不同的动机所引起,也具有更大的随 意性和自觉性。
美国作文往往是在搜集整理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如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些个话题是没有定论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写法上没有规定关键是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美国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想像力的培养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样生活
6、我国
我国大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 育部200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稿)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 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 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 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 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 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 能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 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 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 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