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雕艺术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玉雕艺术简介
中国玉雕艺术简介
2011-10-05 15:39
一、概述
中国近8000年玉器发展历程里,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精美作品,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创造着新的艺术精品。
历史悠久的玉雕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玉文化和玉雕这一独具东方意蕴的雕刻艺术。
“玉不琢,不成器”。
每一件玉器精品都是玉雕大师灵感迸发、精巧设计,又精雕细刻而成。
中国玉器雕刻无论是丰富的造型、多变的装饰、精湛的技法,还是流派纷呈的风格都是无与伦比的。
绚丽多姿、精美绝伦的中国玉雕在世界上名闻遐迩,素有“东方艺术奇葩”之美誉,与书法、国画、京剧等艺术一样被国人视为国粹。
绚丽多彩、精美绝伦的中国玉器不仅为华夏儿女所珍爱,也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所青睐。
由玉石和工艺美术巧妙结合而形成的我国玉雕艺术,经近万年的发展、积累、创新,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及其地区特色,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技法不断融合,也在逐步走向统一。
二、我国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
玉雕作为中国独有的技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一)新石器时代——简单玉雕时期
我国玉器使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达到一个高峰,以北方红山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为代表。
但是无论是从造型和纹饰方面,还都只能算做简单的玉雕时期。
从造型上,基本是中小型玉器,以简单几何造型为主,注意追求对称美,动物或其它物体造型不求形似,变形较大;多为静态化构图,平面化雕刻,器物表面平整光滑,整个打磨;纹饰相对简单,以简单抽象化的线条达到传神的效果;雕刻有阴线刻(粗阴线刻、细阴线刻)、阳线、斜面棱线、减地凸雕、透雕等等;玉器的一般制作工艺在这时已基本具备;有孔玉器占了玉器
的多数,穿孔有一头大一头小的马蹄形孔、蜂腰形对穿孔、螺旋纹孔三种。
(二)商、周、春秋、战国——玉石工艺时期
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青铜器到铁器发展时期,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带来碾玉工艺和磨玉工具的改进。
这些为玉雕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造型上,虽然仍以中小型玉器为主,但已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发展到复杂的象形轮廓,摆脱了以前的图案化倾向。
象生玉器,风格更趋写实。
玉马、玉人、玉鸟、玉兽等各部位都刻划得十分逼真。
构图从静态化向动态变化,写实作品极富动感。
如翩翩起舞的玉人、弯曲身体作游动或挣扎状的玉龙等都体现了这种强烈的动感。
纹饰也由平面向浮雕、隐起发展。
纹饰排列规整、细密繁缛。
镂空雕、透花、半浮雕纹饰的雕刻已相当娴熟。
纹饰繁缛而富于变化是一大特征。
纹饰有谷纹、蒲纹、乳丁纹等。
雕刻技法不断创新。
浮雕、透雕大量使用,镂空雕、圆雕玉器的首次出现,琢玉工具中用上了铁器,出现了细线纹,刻线细而利,走势扭曲委婉,古玩家称之为“游丝描”。
这些表明琢玉工艺上的一个飞跃,具备了高超的琢玉技艺。
“俏色”作品诞生。
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创新,它说明玉工在掌握不同质地、纹理、色泽的玉石材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如妇好墓出的俏色玉鳖,是令当今天然俏色玉雕大师也叹为观止的佳作。
(三)汉、唐时代——玉雕装饰盛行期
汉唐时期,社会历史进入总体比较稳定的封建时代,玉雕在太平盛世有很大发展。
玉雕制品除了以前的礼仪、生产生活等功用外,逐渐进入装饰品行列,作为世人的佩饰或者死者的丧葬饰物。
题材上有了新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东汉的神话故事、唐代的装饰佛像、玉步摇、玉飞天都是当时新的题材。
此外,飞禽走兽,神话人物,奇花异草,都已成为玉雕表现的题材。
造型上不再刻意追求对称,而是把握总体的均衡,且写实风格更加强烈。
如汉代“弓”形造型的龙佩、唐代玉飞天。
雕刻手法多样,透雕更加普遍应用、细腻精致,阴线刻技艺更趋成熟,可以雕出细若毫发,婉转迤俪却仍显刚劲有力的游丝。
在各种雕刻手法中都注重刻划人物的肌理、动态。
既有精雕细琢的玉器,也有简练风格的,“汉八刀”。
纹饰复杂多样,有继承前代的,如卷云纹、谷纹、蒲纹、都是战国流行的;也有具有鲜明的汉唐时代特征的纹饰,如如意云纹、水波纹、莲花纹、卷草纹、连珠纹;还常以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辟邪灵神)作为纹饰。
汉代在镂雕纹饰雕入“长乐”、“宜子孙”等流行吉祥语,也把释、道、文臣、武将、西域伎乐、胡人,牛羊马等动物,牡丹、莲花、宝相花等植物作为纹饰。
(四)宋、元时代——玉雕飞跃发展期
宋元时代,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经可以制作大型玉件,表现复杂的内容,代表作如元代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
用新疆和田整块大玉经15年雕琢而成,重1750kg,可储酒30余担。
玉瓮厚重古朴,气势雄浑,实为中国大型玉雕之滥觞。
并且开始出现中小型山子。
各种雕刻技法更加成熟,浅磨深琢,浮雕圆刻,应有尽有。
镂雕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多层次镂空雕。
多种雕刻技法的成熟是制作山子的重要条件。
宋代纹饰丰富多彩,以龙凤吉祥为多,龙纹有穿花龙、坐龙、行龙,还有繁多的鸟虫花草纹,如孔雀、大雁、麒麟、葵花、石榴、牡丹;人物、家畜纹饰有孩童、牛、羊、鱼、马等。
几何形图案有罗文、方胜、银铤、曲水、柿蒂、龟文、香印。
宋元的巧雕技艺也表现不俗,玉工常利用玉材外皮、色斑、玉璞,巧妙搭配组合,琢制出多层次的色彩变化,器物更富立体感。
(五)明、清时代——玉雕鼎盛期
明清时代,玉雕艺术达到鼎盛时期,并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流派。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良玉虽集京城,工巧则推苏州”。
北方以京城为代表,玉雕作品气势恢弘,黄钟大吕;南方以苏州为代表,作品精雕细琢、玲珑剔透。
明代苏州著名艺人陆子冈有重要贡献,
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套”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明清两代,继承元代的做法,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同时民间玉器制作也颇为盛行,北京、苏州、扬州成为三大玉雕中心,因而玉雕艺术达到鼎盛。
大型山子层出不穷,小型玉件更是不胜枚举。
山子是明清玉器的一大特色,也代表了玉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往往在同一件作品上,立体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山水、草木、动物,有高浮雕、浅浮雕、线刻、刻款、多层透雕等多种技艺;对复杂图案能够精确掌握,同时也更加重视细节处理,这些都使明清雕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其中最著名的有“会昌九老山子”、“大禹治水山子”。
直接表现自然是明清玉雕又一重要特征。
唐以前,玉雕作品几乎都是用变体几何形纹饰抽象表现天地、理念道德,不是直接表现自然,而是间接或扭曲地表现自然。
虽然从宋代开始,直接表现自然的题材逐渐增多,但直到明清,才占绝对优势。
如果说宋以来的一些造型、纹饰还只是直接、真实地表现自然中某一种动植物的话,那么,玉山子则是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浓缩在一件立体的玉器上。
中国和西洋绘画,尤其是中国的山水、人物绘画对玉雕影响大,有的整体玉雕就是以某幅山水、人物画为蓝本而作。
受到西方美学观念的影响,在一些作品中,玉工的雕刻由平雕纹线改为三度空间立体透视表现,如“桐荫仕女图”就用了这种手法来表现:半掩圆形门内外的景象,开阔了视野,颇感新颖。
作品构思奇妙无比。
主要表现在从明代即有的巧妙利用玉石、玉皮颜色的变化来选择适当主题,化腐朽为神奇的作法在清代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由此可见玉工们充分地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打破了几千年来的传统陈规局限。
玉工们艺术追求的不仅仅是琢制精美和突出玉料的高品质,他们认为能有更深的喻意,给人以启迪和联想才是更为重要的。
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翠玉白菜,本来是一块并不完美的翠玉,但玉工将绿色部分雕出菜叶,白玉作为菜茎,被人们喻为
材料与主题的完美结合。
玉工的巧思令人惊讶不已。
(六)近代——玉雕最盛时期
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达到更加繁盛时期。
一方面继承明清各代的艺术成就,同时在作品题材、表现手法上也不断创新,使玉雕艺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著名玉雕艺人和大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国内外的肯定。
在北京“珍宝馆”不仅收集了中国玉雕“四大国宝”——岱岳奇观、群芳揽胜、含香聚瑞与四海腾欢,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
三、我国玉雕的雕刻技法
阴刻线:指在玉器的表面琢磨出下凹的线段,有单阴线或两条并行的双刻阴线。
汉代以前的阴线段大多极浮浅,由一段段短线连接而成,若断若续,这是砣具旋转轻起轻落形成的,一般称之为“入刀浅”、“跳刀”、“短阴刻线”。
勾彻:按设计的花纹勾出浅沟形凸起线条叫“勾”,也称阳线,商代时常用。
把一边的线墙磨出一定的形体叫“彻”,西周时为单彻,即一面斜入刀,另一面为阴刻线,也产生阳文凸起的效果,俗称“一面坡”。
隐起:在线条或块面外廓略减起,形成隐约凸起,触之边棱不明显,红山文化即采用。
浅浮雕:利用减地方式,挖掉线纹或图象外廓的底子,造成线饰凸起的效果。
良渚文化的玉琮、兽面眼、口、鼻即用浅浮雕。
高浮雕:挖削底面,形成立体图形,并加阴线纹塑形,始于战国,明清时流行。
圆雕:立体造型人物、立兽等,红山文化及商代玉器中经常出现此类的玉器。
活环:将玉料削琢成相连的活动环索,可延伸玉料的跨度,春秋时即已采用。
镂空雕:又称透雕,在穿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最早见于良渚文化镂空的玉冠状饰。
镂空雕的程序是先在纹饰外廓等距的地方钻管打孔,再用线锯连接形成槽线。
商代时镂空玉凤的镂空剖面很平滑,说
明当时镂孔对接技术已非常娴熟。
元代的镂雕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透雕的玉炉顶、荷花芦叶穿插多达三、四层,十分玲珑剔透。
花下压花:由多层透雕发展而来,所制玉器巧妙地以细密镂空纹饰为底纹,衬托表面半浮雕手法琢制的龙纹或花草造型,形成两层或三层有浮雕的装饰面。
打孔:红山文化时打孔的形式就很丰富,当时用竹木、皮革钻具,借助于中介水砂钻磨,硬度极低,造成孔洞口沿磨损,两面钻孔的对接不够准,孔径壁有条痕等。
良渚文化打眼、穿孔的技术有所提高,玉琮的射径内壁均很光滑,先秦以前由于钻孔的工具原始,孔洞多呈马蹄形眼(单面钻)、蜂腰眼(对接孔洞)。
战国以后使用铁钻头穿孔,形成整齐的管状。
汉代时能钻制复杂的人字眼(如玉翁仲)、象鼻眼等。
底子:铲削后的器面、器壁,古代人制作玉器精益求精,纹饰底子也不惜工本,注意削平磨光,因而十分平整。
挖膛:琢制玉器内腹部技术,良渚文化时的高筒玉琮已显示出挖膛技巧的高超,清代的鼻烟壶制作更追求薄壁,使这一技术更趋娴熟。
抛光:分粗光、精光,战国以后的玉器很注重最后的抛光工序,使玉雕表面的晶莹润泽的玻璃光泽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剪影:所雕出的人物或动物采用正侧面剪影的手法,如同剪纸一样,抓住主要的特征,用熟练而准确的轮廓线勾勒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汉八刀:汉代独有,所雕玉器仅“八刀”即可形成,称之为汉八刀,如玉猪、玉蟑等。
跳刀:汉代独有,汉代阴线纹细如游丝,由许多短线连缀而成被称之为跳刀。
虽若断若续但线条依然流畅,有的阴线还以极细微的圆圈陪衬。
俏色:利用玉料本身的不同的天然颜色,巧妙的琢刻成物体外表的肤色或器官,若能雕刻的恰如其分,则有巧夺天工之妙。
俏色是玉雕工艺的一种艺术创造,不同于绘画、彩塑,也不同于雕漆、珐琅,它只能根据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体"按料取材"、"依材施艺"进行创作,创作受料型、颜色变化等多种人力所不及的因素限制的,一件上
佳俏色作品的创作难度是很大的,其价值也是很高的。
还有在前述技法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精细技法,如薄胎技艺、梁链技艺、镂空技艺等,在玉器行里有很多大师级水平的人才也不一定敢创作一些特殊工艺的作品,难度极大。
无论薄胎还是梁链(实际上梁链技艺即涉及高超的镂空技法),在琢制中如果技术不精或稍有不慎,就可能崩裂出纹痕,也就大大降低整个作品的艺术价值,甚至会前功尽弃。
险工能充分体现玉雕大师的胆识、技术和耐心。
四、我国玉雕的艺术特色
我国玉雕艺术流派很多,风格各异,各具特色。
北京玉雕素以“俏色”和刻画人物见长,风格浑厚,高雅端庄,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广州玉雕格调新颖、秀丽潇洒。
上海玉器制作精巧、玲珑剔透,各种人物、动物作品形象生动,秀丽飘逸,有呼之欲出之感。
苏州、扬州玉雕精雕细刻,技法精湛,可以驾驭各种题材,即善雕刻小巧玲珑的小型佩饰,也能制作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的大型山子,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大禹治水图”、“会昌九老图”就是当年扬州匠师的杰作。
此外辽宁的岫岩玉雕、锦州玛瑙雕、抚顺的琥珀雕、甘肃酒泉的夜光杯雕、青田石雕、寿山石雕等等也都各具特色。
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技法不断融合,也在逐步走向统一。
我国现代玉雕的总体特色:
题材广泛:既有传统的题材,也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反映当代社会历史重大事件的作品。
设计精妙:按料取材,因材施艺,顺色立意,当破则破,改瑕为瑜;注重作品的意境深邃悠远。
如“玛瑙长生殿”等。
巧用俏色:如果说玉雕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俏色则是玉雕艺术的灵魂。
精妙的俏色,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技法精湛,精工细做。
五、我国玉雕艺术名人简介
我国的玉雕艺术品,是成千上万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体现。
可惜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创造过无数精妙绝伦的玉雕珍品的琢玉大师们的名字,记载下来却的极少。
这里依据残缺不全的点滴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介绍几位琢玉大师的片断故事。
神玉工-烈裔:据《拾遗记》载,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骞霄国献刻玉工名叫烈裔。
烈裔画龙琢凤,都不能在其上点眼睛,否则龙走凤飞。
一次,烈裔琢成两只白玉虎,不琢眼睛,以防跑掉。
秦始皇得知后说:“刻画之形,何得飞走。
”便叫人用淳漆在每只白玉虎上点上一眼,结果两只白玉虎真的跑走了。
不久,山里人报告说:“见二白虎,各无一目,相随而行,毛色相似,异于常见者。
”次年,有人献两只白虎,各无一目。
秦始皇后,怀疑是先前烈裔琢的两只白虎,于是将虎杀死,检验其胸,果然是烈裔琢成的玉虎。
该故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也可以说明,中国古代琢玉大师的技巧是何等的精湛和逼真,琢虎竟然琢活了。
琢玉鼻祖邱处机:据北京琢玉老艺人说,北京琢玉鼻祖是道教北七真人之一的邱处机。
邱处机是金朝的道士,成吉思汗曾在西域召见过他,封为国师(掌管全国道教的尊称),赐号“长春真人”,故人称邱长春。
相传,邱长春在北京白云观主持道教时,带领徒弟琢玉,成为北京最早的琢玉大师。
邱长春死后,遗骨就埋在白云观内,每年腊月24日是邱长春的生日,北京所有琢玉行业都放假一天,来白云观跪拜这位琢玉鼻祖。
北京琢玉行业祭典邱长春的活动,一直在北京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而且过去的北京玉石行业,每家都在自己行业内供奉有邱长春的神位。
但是邱长春都琢有哪些玉器珍品,却不得而知。
琢玉大师陆子冈:明朝著名的琢玉大师,苏州人。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周南泉先生最近考证认为,陆子冈可能生於15世纪上半叶,而最活跃的年代当在15世纪下半叶,即明嘉靖、万历年间。
陆子冈琢玉技艺的高明,在中国琢玉史上独一无二。
据《苏州府志》载:“陆子冈,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
”当时由他琢成的一只玉簪,价值56金。
陆子冈琢玉最大特点是采用刀刻法,作品名闻
朝野,可惜刀刻法已失传多年。
他的另一特点是在玉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世称“子冈玉”。
相传就是皇帝叫他琢玉,也要在玉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香祖笔记》一书中说他是敢于同士大夫抗礼的人物。
有一次,他给万历皇帝琢玉,违抗圣旨把名字刻在玉壶上,结果因犯上而被处死。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青玉婴戏纹执壶”、“青玉山水人物纹方盒”等都是子冈玉器珍品。
当代工艺美术大师潘秉衡(1912-1970):别名玉饕,祖籍河北省固安县。
号称“北玉四杰(怪)之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26年随父来北京学徒。
1957年任新成立的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62年举办潘秉衡琢玉艺术展,首开手工艺人个人专题展览先河,为长期以来被贬低为”雕虫小技“、”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特种手工艺正了名,为发扬北京特种工艺美术的不同风格流派做了奠基工作。
196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共同编辑出版了《潘秉衡琢玉画》二册,一册为传统神佛、罗汉形象题材,共有123幅画。
这两本画册的出版,为手工艺人著书立说、出版自己的著作,开了先例。
玉雕艺术上的重要贡献:首创玉器“压金银丝嵌宝”工艺,被称为“金镶玉”;发展了“薄胎技术”,他认为。
玉“薄胎”不能与瓷“薄胎”相提并论,瓷薄胎在技艺上的表现是“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而玉器薄胎则是“明如水、声如磬、万里无云”,正因为如此,玉器的薄胎器皿其胎不可过薄。
其作品不仅长于造型,而且精于装饰,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
佳作有“珊瑚黛玉戏鹦鹉”,“俏色玛瑙嵌宝蚌佛”,“珊瑚六臂佛锁蛟龙”。
潘秉衡的创作不仅列为国宝,而且被法国巴黎卢浮宫、美国费城博物馆、日本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珍藏,为世界艺坛所瞩目。
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1917-1989):北京人。
北京玉器厂技术顾问。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1955年被授予“老艺人”称号。
1979年,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1986年被授予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他13岁上凳练活,不到20岁崭露头角,30岁即与当年玉器名家潘秉衡、刘德瀛、何荣三位齐名,被誉为北京玉器“四大怪杰”之一。
王树森技艺全面,尤以花卉、人物见长。
作品思路开阔,设计丰富,用料巧妙,琢工精美,善用俏色。
作品擅长于“小中藏大”、“薄中显厚”、“平而反鼓”(有立体感)。
他的名作有“珊瑚观音普渡”、“玛瑙俏色精品五鹅”、水胆玛瑙“群山巨瀑” ,1982-1989年还指导参与了翡翠四国宝的设计制作。
此外还有许多仍活跃在业内的大师,如北京的李博生、吕昆、湖北的袁嘉骐、南方的施禀谋等等,都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创作许多精美的玉雕精品。
六、我国玉雕的图案、题材
(一)传统图案
玉雕传统图案及造型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表达人们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汉代玉器上已有一些图案和铭刻有祈祷幸福,希冀祥瑞、免灾祛祸的意义,但真正成为一种时尚和较为固定的组合图案,大约还是进入明清以后,当时,人们所追求的高官厚禄、金榜题名、健康长寿、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等,几乎都被作为玉雕表现的题材。
现介绍如下:
1、吉祥如意类
龙凤呈祥:图案为一龙一凤。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国古代人认为它是鳞虫之长,有变幻无穷的本领。
凤为百鸟之王。
有龙凤出现的地方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所以它是一种祥瑞的象征
二龙戏珠:图案为两龙头部相对,共含一火球。
民间传说认为龙珠可以避水火等灾害,故以此图案祈求避邪免灾、祥和如意。
喜上眉梢:图案为梅花枝头上有两只喜鹊。
古人认为鹊能报喜,故称喜鹊,两鹊寓双喜,梅谐眉音。
报喜图:图案为一豹一喜鹊。
豹音同报。
三星高照:图案为三个老神仙。
三星是传说中的福星、寿星、禄星。
他们专管人间祸福,各司福、禄、寿职。
本图案象征幸福、富有、长寿。
流云百福:图案为云纹、蝙蝠。
云纹形若如意,绵绵不断,蝙蝠寓福。
本图案象征幸福如意或幸福绵延无边。
必定如意:图案为毛笔、银锭、如意。
“笔”谐“必”音,锭音定,合为“必定如意”之谐音,寓必定如心遂意的愿望。
年年有余:图案为两条鲶鱼。
鲶谐年音。
两鲶鱼谐“年年”,鱼同余。
民间以此表示对温饱型小康生活的象往。
群仙贺寿:以神话传说中3月3日王母娘娘生日,各路神仙前来祝贺的场面作为图案,取喜庆吉祥之意。
福从天降:图案为一活泼可爱的胖娃娃正伸手抓一快到寻边的飞蝙蝠。
意为盼望的幸福就要降临。
2、长寿多福类
龟鹤齐龄:图案为一龟一鹤。
中国古代人认为龟寿万年,鹤寿千岁。
以两者作为长寿的代表,寓同享高寿之意。
鹤鹿同春:图案为一鹤一鹿与松树。
鹤是仙鹤,鹿为梅花鹿。
仙鹤与梅花鹿都是传说中的仙物,是长寿和永久的代表。
松比喻生命力旺盛。
鹤鹿同春有富贵长寿之意。
松鹤延年:图案为仙鹤、松树。
松除长寿外,还是气节的象征物。
松鹤构成一图,有长寿与气节清高的象征。
福禄寿喜:图案为蝙蝠、鹿、桃、“喜”字。
蝙蝠之蝠音幸福之福,鹿同禄,桃为仙桃,传说食仙桃可长生不老,故桃寓寿。
五福捧寿:图案为五只蝙蝠围着一只仙桃或一个寿字,古人心目中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日考终命。
多福多寿:图案为一枝仙桃、数只蝙蝠。
福寿双全:图案为蝙蝠一、寿桃一、古钱二。
钱意为禄。
此图案象征福、禄、寿。
福寿三多:图案为一蝠一桃一石榴(或莲),榴取多子之意,全图为多福多寿多子。
三多九如:图案为蝙蝠、寿桃、石榴、如意。
三多已如前条所述。
九如指“如山之阜,如冈之陵,如山门之方至,如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