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田玉的历史与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和田玉的历史与现状
【摘要】
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8000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历了从生产工具到装饰品、实用品、礼器、祭器的发展过程。
最后被皇宫贵族确定为帝王用玉。
现在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人们装扮美好生活。
但经过8000年的开采与挖掘,和田玉资源已经慢慢枯竭。
现如今如何保护和田玉资源已经成为重要课题如何让8000年的文化瑰宝得以继续造福后代,让和田玉文化继续流传,让和田玉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影响现状发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正文
2.1和田的玉历史
2.2和田玉的影响
2.2.1 文化影响
2.2.2 政治影响
2.3和田玉的现状
2.4和田玉的发展
第三章结论
第四章参考资料
第一章绪论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我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我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素有"东方艺术"的美称,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国对和田玉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用和田玉制成的玉器,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
和田玉是我国玉石中的佼佼者,代表着中国颜面几千年的玉文化,它包含了我国从古至今的思想、道德、文化乃至国家政治。
我们有必要认识玉文化了解玉文化。
了解它的历史,从而认识到和田玉的可贵,让所有人有保护和田玉的意识,考虑和田玉的发展之道,让载着中国文化的和田玉造福后代。
第二章正文
2.1和田的玉历史
通过对文献记载的研究及对出土玉器的鉴定,可以将我国古代玉材的使用,归纳为以下4个大的阶段:
(1)新石器时代,以内地甚至本地产彩石作为玉器原料。
主要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台湾的卑南文化为代表,主要的玉料有石英岩、硅质岩、透闪石岩、蛇纹石岩等。
(2)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新疆产的和田玉和内地产的彩石并存,和田玉的数量渐呈上升趋势。
最迟到商代,玉材的使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商代大墓等处出土玉器的鉴定得知,已有相当一部分玉料来自新疆和田,这时距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千年之久,距今3000多年以前就开始把玉从新疆运入内地。
有学者推测,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已经有一条由新疆向内地运输玉石的玉石之路。
(3)汉代到明代,玉材以和田玉为主。
到西汉中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的交通畅通无阻,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运进内地。
在各种玉材中,和田玉的质地、颜色都是其他彩石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自从和田玉进入内地后,不但渐渐排挤了彩石,并且在各种玉石中惟我独尊。
汉代的诸侯王墓中出土的许多玉器如河北满城刘胜墓、安徽淮南王墓等,据鉴定多为和田玉。
而民间用玉则大部分为独山玉和岫玉。
从秦汉以后几大玉材产量比较来看,就质量而言,和田玉最好,其次是独山玉;
而就产量而言,情况刚好相反,和田玉最少,这也是其珍贵的原因所在。
(4)清代和田玉占垄断地位。
器重和田玉的风气一直延续到清代,尤其乾隆皇帝不惜巨资从新疆购进和田玉到内地琢制玉器,如现藏于故宫乐寿堂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就是从新疆运往扬州进行琢制后又运回京城的玉器珍品。
直到清末,翡翠的大量涌入,和田玉才渐渐变少。
目前和田玉仍是现代玉器的重要原料,优质白玉料仍是供不应求。
现在,国家正在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和田玉的开发。
新疆设立了管理玉石的机构,在于田、且末、玛纳斯等地规划了玉石矿山,在和田、喀什、且末等地设置了玉石收购站,使和田玉产量扩大。
玉石在全国十几个省市销售。
2.2 和田玉的影响
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
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
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作为古玉中的佼佼者,和田玉一直以其温润柔和的质地被中国人看做“国石”,是玉中的代表。
2.2.1 文化影响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同样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以玉器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中华民族先民对美的原始追求:与旧石器时期的玉器相比,我国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既经过了打磨,又经过了穿孔,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实用价值,又具有美观的效果。
如果说,拣取自然的石块,进行石打石的处理,说明古人类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磨光和穿孔则意味着中华古代先民不仅已经能够制造高一级的工具,而且在思维当中产生了带有观念形态的内容。
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还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工艺,可祖先们竟为之实实在在奋斗了几十
万年之久。
从史学的观点看,这构成了划时代的标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祖先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义的形状,并钻上一个小孔,甚至还穿上自己捻的小绳,将它套在颈项上或挂在胸前,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动人的情景,它说明古人在进行美的追求,标志着人的思想中有了信仰和寄托。
玉石具有无比的美丽,无比的坚硬,无比的价值,它与上古先民思想中至上的祖先、至上的自然力、至上的鬼神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古代护身符一类的东西正是循着这一自然过程而产生的。
在此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产生了许许多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和传说,这都表明在古时候人们的思维想象当中,一块美玉,它对天地四方、对列祖列宗、对电闪雷鸣、对万物生灵都有说不尽的联系和影响力量,这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大量古代的文字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史实:一块玉、一件件小小的饰物、一点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和一种最早的信念和虔诚,都不断地被赋于了新的含义,发生着新的作用,并终于孕育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2)玉图腾与中国玉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曾有一个被称为玉图腾的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含义的玉刻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历史文献也的确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拾遗记》卷一《少昊》记载,少昊的母亲皇娥在少女的时候,白天乘木筏在苍茫的大海上漫游,有一天她到了西海之滨的穷桑之地,那里生产一种叫孤桑的大树,高达千寻,吃了此树果实会长生不老。
在那里,她遇到了神童“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她与这位童子同乘木筏,嬉戏于海上,他们用桂树的树干作旗杆,将董茅草结于杆上作旗帜,用玉石雕刻成鸠鸟的形态,装饰在旗杆顶上,即“刻玉为鸠,置于表端”。
后来皇娥生下了少昊,称号叫“穷桑氏”,也叫“凤鸟氏”。
而且属少昊的各族有元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鸣鸠氏、鹘鸠氏,这是以玉鸟为图腾的最好体现。
玉石是当时人类用得最多、最广泛的物质,被推为天地之精,既美观又实用。
因此,上古之时,先民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等,反映了玉图腾是远古文化和意识形态-玉文化萌芽初期的一种形式。
(3)世系英雄与玉文化:我国关于古代英雄的神话故事很多。
这些人战功赫赫,智慧超人,为推动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神话故事在叙述这些伟大人物时,也将玉融合了进去,例如,传说炎帝时曾“有石磷之玉,号日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
其实这是一种磷光效应,但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炎帝神农的圣德联系在一起,似乎天地为贤人的圣德所感,以致于玉石都显了灵;轩辕黄帝传说是他最早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典章制度的,国人至今仍以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
《拾遗记?轩辕黄帝》中记载他曾“诏使百辟群臣受德
教者先列诡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
”,这说明黄帝时代已建立了圭玉制度;唐尧是圣德之主,传说他得到了块雕刻着“天地之形”的玉版,说明唐尧圣世,功绩卓著,与其得玉版受天意和知识有关;夏禹治水,奏万古奇功,皆因他得到“蛇身之神”传授玉简的结果。
所有这些描述将玉的神格化作用与世系英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地表现了古人对玉的狂热宗教情绪。
(4)玉振之声与文学艺术:巫术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礼天祈福,祭祀祖先等等,《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曰:“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
就是证明,巫术活动的一般形式是巫师带领一群人边唱边舞边敲。
而历史记载和分析表明,敲打的东西就是玉石,《尚书?舜典》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描述了古人进行巫术活动的情景,即敲击玉石发出有节奏的音响,人们模仿着百兽的动作,开始狂热地舞蹈。
玉是当时制作乐器的最好材料,古人把这一特征作为衡量玉石的标准,及“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活动在原始社会还是混为一体的,但到了阶级社会,便开始一分为二,发展成社会上层建筑的两个独立的部分,原始歌舞演变成“乐”,巫术礼仪演变成“礼”。
一是文学艺术,一是行政典章。
玉从参与歌舞,巫术礼仪活动而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开端之一。
(5)思想道德与玉文化:道德赋予玉文化从产生之时,就用玉赋予了道德观,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佩玉"等都是对玉进行人格化。
玉的道德内涵在西周初年就已产生,从那时起,发展了一整套用玉道德观,将其理念化、系统化是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以后,儒家的用玉观一直贯穿了整个我国封建社会,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
儒家道德以其涵盖仁、义、礼、智、信而著称。
玉道德便以其为本,象征着伦理观念中高尚品德和情操。
在这当中,就有很多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与玉有关的字,多表示美好、崇高的意思。
例如,经常有人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比喻某人高尚的情操和凛然气节。
中华民族对玉的偏爱、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都加以利用。
玉的道德和人格化,广泛被民众所接受,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6)不同时期的文学与玉文化:先秦时期,《山海经》、《诗经》、《离骚》等文学著作中就有了对玉的描述和赞美。
萧史弄玉的传说更是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
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中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里提到的“夜光杯”就是用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的杯壁极薄的酒杯,诗人李商隐也有“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
元末明初的一曲脍炙人口的杂剧《玉梳记》,明代剧作家高濂的《玉簪记》,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所作的《紫钗记》,以及《荆
钗记》都是通过玉器来串联起来的爱情故事。
到清朝更有著名的《红楼梦》,通过一块通灵宝玉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虽然文学作品中的玉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玉所包含的道德赋予和美好向往,是和田玉都具备的。
2.2.2 政治影响
中国国家的产生与玉文化国家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取决于许多因素。
但通过对玉的研究明显看出,玉在中国国家产生的过程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起过极大的推动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玉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从而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在国家形成之前,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产生。
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很多,比如文字的起源和应用、专门治人的劳心者阶层的形成、手工业工匠和作坊的产生、宗教和巫师的出现、工艺美术、装饰绘画及其它艺术品的大量创作和运用等。
在这许许多多的文明现象中,玉器和其他文化产物相比,有过独占鳌头、特别引人注目的地位。
(2)玉的一些原始意识逐步演化成了国家意识:同任何国家产生一样,中国的国家历史也经历过由血缘氏族组织向地域组织演进、由氏族社会向古代都市演进的历程。
从村落社会到村群社会再到国家政治的过程,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轨迹,这其中国家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是关键。
玉图腾作为一个氏族和部落的象征,代表了当时人们已有了氏族、组织和地域组织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必然要进一步发展扩大,青铜器的使用,推动了这种发展进程。
当玉器的产生和对其的追求进一步发展时,人们赋予了玉器更为丰富的观念形态和内容,这些观念和内容不再是一个氏族或一个村落所独有,它大大超越了氏族地域的界线,成为相当大范围内人们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崇拜,如玉器时代的玉璧和玉琮可广泛出土于中国的各个地域,于是便产生了国家建立之初的意识现象,这些现象在《山海经》和《尚书》中有很多描述。
(3)玉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谁掠夺和占有的越多,谁的地位就越高。
这种过程逐步演化,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4)玉推动了古代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国家的产生需要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理论、思想文化意识、军队和武器。
而在所有的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玉制的礼乐器、工具、仪仗器,以及葬玉等都是
其重要的内容。
(5)玉文化与古代国家政治理论:玉在中国古代国家政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还体现在古代关于玉的一些概念和学说上,实际上就是当时国家政治理论的内容。
包括“万物主宰说”“天地之精说”“道德楷模说”“辟邪除祟和延年益寿说”等。
总之,玉与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原因在于它本身固有的强烈的两重性,即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
当作为工具、器物和财富使用时,它属于经济范畴;当它作为艺术品为人们所欣赏时,就能使人联想、遐想以至于幻想。
于是乎关于玉的多种神奇观念,包括符合人类善良愿望的观念、迎合统治阶级奢望的观念以及与此有关的各项习俗和规定,都统统产生出来了。
玉器的产生要远早于其它材料的工艺品,它最易为上层建筑吸收和运用,客观上只有它具有较早地登上政治舞台的条件。
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产出数量之大,使用地域之广,运用形式之高,社会理论之丰富,确实无他物可及。
因而,当古代社会各种文明最终汇成古代地域内的统一意识形态(即国家意识)时,曾经大量融进了玉文化这个内容,并在中华民族祖先形成国家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和田玉的现状
新疆和田玉在我国玉文化中的定位已经为历史所肯定,但和和田玉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它是一种矿产资源又有与一般矿产资源不同的地方,其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天然性和不可再生性。
天然性是指新疆和田玉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矿物资源,尽管世界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工”玉石产品,但是与天然玉石不同,因此国内外规定必须注明“人工”、“合成”、“人造”、“再造”、“优化”等,以与天然玉石相区别。
不可再生性是新疆和田玉被人类利用后不能再生,消耗一点就会少一点,开采完了就会枯竭。
因此,人们必须十分珍惜和保护它。
二是稀缺性和分布不均衡性。
矿产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它是稀缺的,分布不均衡;玉石与其他矿产资源相比,更是稀缺和分布不均衡;新疆的和田玉在玉石资源中更是稀缺和分布不均衡,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是玉文化性。
我国玉石种类很多,它一登上历史舞台,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社会的、精神的,这种“—合一”的玉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独创。
新疆的和田玉是中国玉的精英,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玉文化中大放光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它最为显著的特点。
四是珍贵性。
新疆和田玉在古代货币中被称为“上币”,更是历代帝王心目中的珍宝,价值在黄金之上,加上和田玉的道德化,所以,我国自古以来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
因此,新疆和田玉是我国珍贵稀缺的特色矿产资源,不仅要从经济意义上考虑和田玉的地位,而且要从精神文明上认识和田玉的地位。
和田玉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矿产,更是中国的一样瑰宝。
可是和田玉的现状却是在不断减少,呈加速趋势,同样产地的环境也随之遭到破坏,保护和田玉已经是一件关系到生态和国家文化的严肃的问题
2.4和田玉的发展
和田玉发展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是节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和田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有了飞跃的发展。
新疆和田玉资源如何与生产发展相协调,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全面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福祉,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环境。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
新疆的和田玉作为国石的候选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资源也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不能对其“竭泽而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使新疆和田玉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发展模式,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研究的问
其次是开源,加强新矿床的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为新疆和田玉带来了春天。
新疆和田玉的地质工作是建国以后才开展的。
五十多年来,新疆和田玉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地质工作者对和田玉矿床进行找矿、勘察和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我国和田玉事业和玉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新疆和田玉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众说纷纭。
和田玉矿床成矿复杂特殊,又分布在高山地区,加上地质工作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目前,总体看,新疆和田玉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和田玉资源家底尚不够清楚,这与和田玉事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加强地质工作,进一步摸清新疆和田玉资源情况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什下,如何开展和田玉地质工作是面临的新问题。
其中,包括公益性地质勘查和商业性的地质勘查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勘查市场,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关系;如何建立勘查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如何推进科技进步;如
何编制和实施勘查规划;如何做好管理等。
这些都是需要从和田玉地质工作的实际出发,加以解决。
第三章结论
总之,和田玉的历史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玉文化,而和田玉作为玉器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
和田玉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史的浓缩。
而和田玉的发展不仅仅是现在其本身经济价值的发展,更是环境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了解和田玉的历史,促进和田玉的健康发展,保护中国这一珍贵的瑰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