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县镇新农村建设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县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科教兴农战略,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乡风村貌明显改观,农民收入继续增加。
一、基本情况
顾县镇位于岳池县东北部,幅员面积57.88平方公里,辖34个村民委员会,248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约4.1万人,耕地面积29000亩,农业生产总产值63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5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
近年来,我镇依托镇情,确立了“1232”的发展思路,即建好一个城镇(广安北大门),建设广南、仪北公路沿线两条绿色经济走廊,培育壮大旅游、青石、豆腐制品三大支柱,恢复发展生猪、水果两大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目前,我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农村建设步伐快速推进,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我镇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方案》、《特色农业以奖代补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力争到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元,实现万
农村劳动力转岗转业,完成全镇村庄的环境整治,农村饮用水安全人口达到100%,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的文明和谐共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兴镇、项目强镇、农业稳镇”战略不松手,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是着力发展以优质水稻为主的粮油产业。
以“订单农业”为凭借,广南高速路沿线为重点,努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全年粮油总产量稳定在18102吨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白色农业”。
在罗家坪、石庙沟、李家堂村建成稻田蘑菇示范片500亩,以点带面,促进全镇白色农业的发展;三是加快发展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
全镇计划发展柑橘40万株,以李家堂、付家坳村为重点,实施高接换种10万株,新栽植杂柑5万株,每个村新发展果园1个,总产量突破3281吨,逐步形成有顾县特色的柑橘产业带;四是逐步发展以海椒、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
以公路沿线村社为主,发展“天宇3号”海椒2000亩,洛椒98—A菜海椒近1000亩,建成成片的蔬菜基地2个;五是加快发展养殖业。
新建生猪养殖小区1个,规模养殖场2-3个,全年出栏生猪突破5.43万头。
以火烧坡、石庙沟村养兔场为龙头,带动小家禽发展,达到人平增养小家禽15只,畜牧业人平增收100元。
(三)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壮大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一是培养科技型农民。
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共培训农民11800人次,每户培养科技明白人1名。
二是培养法制型农民。
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是培养文明型农民。
在全镇进一步深化农村“五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培养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在全镇树立学科技、懂法制、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农村面貌。
一是实施道路通达工程。
今年,我镇通过“一事一议”集资180万元,新建团坝村、红庙寺等村级公路7条15公里,引进贵州亨特房地产有限公司捐资99万元,新建标美油公路1.7公里,广南高速公路沿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便民路,有效缓解了群众农产品运不出,农需物质运不进的困境。
二是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积极争取中低产田土改造等农业项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有效灌面0.4万亩,新增节水灌面0.8万亩,渠系配套12公里,渠道防渗12公里,新建乡村机耕道2公里,修建农村农用桥梁5座。
三是实施村庄整治工程。
以沼气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引导农民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使农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
目前,我镇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投入资金12万元,新建沼气池164口,农村村庄正逐步向“六化”迈进,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
四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实施森林管护14611.5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0.24平方公里,在团坝、羊山观村、各村级公路旁新植巨桉33万株。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
在上级党组织的关怀下,我镇新建的10处村级活动室,5处警务室,完全达到了“基本场所适用、基本设施完备、基本制度规范、基本功能健全”的标准,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完成全镇各村组织活动阵地建设。
二是继续开展“夜宿农家听心声,干群共建新农村”活动,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深入开展了争创“五好村党支部”活动。
四是抓好村民自治工作。
全面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规范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等制度,保障了群众的民主监督权。
(六)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乡风文明
以“文明户”“文明村”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争做优秀的小平故里人”为主题,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引导农民革除陋习,抵制邪教、迷信、赌博等丑恶现象,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同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快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进程,帮助村民开阔视野、更新观念,鼓励群众参加腰鼓队,太极拳、太极剑等健身运动,丰富群众生活。
(七)以惠民行动为契机,加快新农村发展步伐。
为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抢抓土地整理、沼气建设、村级公路建设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办事实,统筹城乡发展,现已实施劳务扶贫培训800人次,完成了308户753人贫困人口越温脱贫,把符合条件的92名“五保”对象纳入供养。
帮助贫困户红层找水打井220口,新建设村级公路7条,15公里,农村警务室5个,甲级村卫生站1个,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64口,落实农村医疗救助220人,大病医疗救助1人,精神病患者1名,贫困学生35名,为21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治疗,出资8万元,解决了梁家坳、大园岽村250多户村民遗留多年的
农村电网改造问题,特别是“4.29”雹灾后,镇上自筹资金30余万元,购买秧苗、海椒种、大豆种、玉米种,及时分发到受灾农户进行补种,做到减产不减收,这一列的惠民行动,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照明难等问题,干坝子、李家堂等新村内,已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是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
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运作困难。
四是硬化、绿化、美化、净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采取专题会议、标语、专栏、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要求、措施,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掀起新农村建设高潮。
2、搞好规划,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村进行先期试点,以直观效果,促进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
3、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建设农村新面貌。
一是以“五抓”为载体,促进新农村建设。
“五抓”即抓好强工兴农、劳动力培训、村庄整治、文化大镇建设、村级民主管理。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
4、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拉动经济发展。
引导帮助各自为阵的传统作坊制作豆腐业、青石加工业、水果生产业进行资源整合,以出让、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源重组,形成工业、农业产业化运
作,做响顾县这张名片,以产业促发展。
5、突出特色,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调整思路,以桃儿山生态农业园为基地,发展花卉、水果种植,提高农家庭院经济效益。
大胆推广立体种养殖模式,形成集养鱼、养猪、养鸭、果树栽种于一体的生物链,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