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1
__讲述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
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后,他的孩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在极度悲伤之余,提笔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情感真挚而又充满期望的信。
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正义感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我在执教__时重点落实在“悟读交汇”及“情理交融”两方面。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
但语文课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
这节课上,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读”后“悟”,或“悟”后“读”。
如: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到描写他的词句,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交流后指导朗读。
又如:句式训练:此时此刻,如果我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我会想。
带着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读第三节。
另外还有:过渡:是啊,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还夺去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
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和雷利一同呼吁,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谁的呼声?让我们在文中找到雷利的呼声,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因为悟读交汇,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
同时在这堂课上,我通过播放收集到的战争场面的画面及课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战争的残酷、雷利呼吁和平的美好愿望,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
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
因此,在导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配乐讲述《和平鸽》的故事。
过渡:和平鸽就这样诞生了,它有没有把和平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和平永驻人间呢?揭示课题。
如何让学生深切感受战争的残酷呢?我是这样设计的:你是怎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谈)。
看课件,亲身感受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时,我的设计是:过渡:雷利用信发出了他的呼声,一位记者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战争的残酷,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
欣赏课件后交流: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又能够做点什么?
在情理交融中,学生对文中的“父亲之爱”、“丧父之痛”这种“情”,自然升华为“战争之恨”这种“理”;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情”因“理”而更震憾人心,学生的“理”因“情”而更发人深省。
上完本课,感觉在落实本单元教学目标中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方面做得还不够。
如果能在导入部分,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效果或许会更好。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这篇课文属书信体__,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信中深切的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
情感。
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
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这篇__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__,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孩子们跟我是一样的。
一、师入情,生入境,情感共鸣。
语文课是情感的科目。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入情入境。
由于我被__深深地感染,为此在引导学生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时,我的心也随着学生的发言而隐隐作痛。
雷利是多么怀念他的父亲啊!当鲜花捧来,蓝盔接来,而爸爸却永远不能再回来时,那时怎样的痛楚啊!我在朗读第3自然段时,声音不禁颤抖,热泪不禁盈眶,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也和我达成了共鸣,陷入了对父亲深切的缅怀当中。
而在他们朗读的过程中,都能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再化为动情的声音,每一句话的朗读都饱含深情。
尤其是励芸同学朗读的2、3自然段,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感染,引起强烈的共鸣,使课堂因为她的朗读而精彩异常。
__在感受雷利悲痛的同时也有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语境,化成__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
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和平!和平!和平!”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对于战争的痛恨,对于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
其实,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只有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之情,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
二、立足文本,体现学生对教材的个性解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体会。
在交流时,学生能针对同一句话谈出自己不同的理解。
发言的大部分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周璐露同学能根据“蓝盔”加上了引号,体会到它的意思并不单纯是指一顶蓝盔,而是象征着和平。
爸爸是想让雷利看到世界的和平。
叶旭东能联系上下文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
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对于文本有自己的认识,平时的语文课上的日积月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初见成效。
三、教学课件简洁、实用,为教学服务。
本节课上的教学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
虽然很简单,但是非常实用。
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如亲临其境,关于战争的图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进而唤起了学生对和平的渴望,树立了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本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发言面比较窄。
我觉得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有一定的紧张情绪。
另一个是课堂上给学生独立
思考的时间还是有些少,学生在没有组织好内部语言时,自然就不会举手。
而这样,那些阅读感悟能力较强的同学便显现出了优势。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
回想这节课的准备过程,真是感慨万千。
同组老师尤其是师傅朱伊红老师的指导,自己的潜心钻研,终于使本节课收到了比较让人满意的效果。
虽然这只是一次活动,只是一节课,但是带给我的意义决不仅仅是这些,我想我的收获会更好地运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3
我们的学生学习关于战争的课文,对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他们来说,这个话题有些遥远。
但是有了前两课的经验,学生已经对战争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通过读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无情与惨痛,通过读去感受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教学本课时,我特别注意让学生读出感情,,悟读交汇,深入文本。
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部分时,我运用语言创设这样的情景:请大家闭上眼睛注意听老师说,用心去感受:一个爱妻子、爱孩子可敬可爱的父亲,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个用生命捍卫和平的勇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假如你是小雷利你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思考并睁开眼睛,然后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兴趣很浓,一下子融入到画面中,感受雷利的心情。
再让学生在书中找到描
写雷利心情的句子,学生读的时候就能真切感受雷利的心情了。
这一创设,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被激活。
教学这一板块,我通过语言情景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语境,化成__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
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我在利用教学资源这处做的不是太好。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战争,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深重,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老师课前应该收集大量有关世界和平局势的资料以及图片,通过自己的解说,从感官上给学生刺激。
可是课前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在此环节,内容有些空洞,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4
__讲述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后,他的孩子--一个平凡的中学生,在极度悲伤之余,提笔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情感真挚而又充满期望的信。
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正义感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在这节课上,我通过形象的教学课件和生动解说,将学生带入了战争的境界,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上课开始,我就通过展示一组战争画面让学生在感官上受到触动,为学习课文营造良好的情感基调。
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的朗读,我设计了不
同形式的读。
但语文课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
这节课上,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读"后"悟",或"悟"后"读"。
如: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到描写他的词句,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交流后指导朗读。
又如:句式训练:此时此刻,如果我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我会想。
带着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读第三节。
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时,我的设计是:过渡:雷利用信发出了他的呼声,一位记者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战争的残酷,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
交流: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又能够做点什么?
在情理交融中,学生对文中的"父亲之爱"、"丧父之痛"这种"情",自然升华为"战争之恨"这种"理";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情"因"理"而更震憾人心,学生的"理"因"情"而更发人深省。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激动,真切到感受到小作者的切肤之痛,读到情感深处便潸然泪下。
最后一棵许愿树让学生得以将心中所有的情绪化作充满生命力的文字,学生个个激情澎湃,极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本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情感是得到了很大的熏陶与
触动,但在语言的表述上却显得逊色些,大部分学生的语言比较匮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学生语言积累上的训练。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5
(一)、图文结合,恰当把握感情基调。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语文知识的融合。
由于生活在和平而幸福环境中的孩子们对战争而言,是个有些遥远的话题。
因此,在设计这课时,我从听觉到视觉,熏染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先是播放战争中令人揪心的枪声,接着播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惨、伤痛的画面,让学生在脑海烙下战争是无情的,是残酷的印象,同时,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感受到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是多么可怜。
特别是当大家看到画面:作者捧着鲜花来到机场,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和听到凄凉、哀怨的音乐,有了这些催化剂,更让学生感悟、体验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用心去读,引起心灵的共鸣
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所以,要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语境,化成__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
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课上,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对文中感情的体会超出了我的预想,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教学中“读”的好处。
因此,我们不能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应该更灵活的运用教材,为教学所用,适当安排。
(三)、主动去品,悟出文中之意。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作为老师,应把课堂主动权让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已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观看有关战争的新闻,然后我又播放了相关的图片,谈谈自已的感想。
他们在前面理解的基础上,回答的语言让我震惊,有的说:“我真的很憎恨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为什么不想想别人的利益?”有的说:“雷利的爸爸真的死了吗?我觉得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要为和平而努力!”还有的说:“战争威胁着所有人的生命,全人类要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学生一个个激情高涨,义愤填膺,我深深地被他们感动着。
(四)、音乐渲情,情景交融,升华文意。
教学中,我插入几段一音乐,一段是雷利的爸爸的灵柩回来之时,一段是观看战争的照片,一段是结束时。
学生在音乐声中,更能体会到悲哀与愤怒,并激发他们对和平的急切期盼。
升华了主题。
(五)、遗憾与不足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本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1、时间没有把握好。
由于过于注重阅读与感悟,所以在第一部分及雷利的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用的时间太长,以至后面的有点敢,升华情感部分草草结束。
2、教学语言不简洁,问题太琐碎
本来在设计教案时,决定在教学时,围绕是为什么要呼吁?怎样呼吁?这两个问题,可是在教学中,可能由于经验不足,所以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细碎的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时间到而没有上完的原因之一。
3、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答,爱抢答学生的问题
教学中,我喜欢接学生的后句,阻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我想,当时,我如果能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的资源,再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讨论交流世界部分地区的局势,畅所欲言彼此的感受,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效果会更好一些。
课堂应该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乐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的,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收获;小组探讨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等等。
这些都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师问生答”的现象,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
语文即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
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所以,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实际上是为学生选择了一条学习语文有效的捷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6
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对两课时的教学过程的回忆,自我总结一下,进行教学反思。
进行第一课时时,首先通过让学生看战区孩子们的悲惨生活,使其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尤其是给孩子带来的灾难,让学生很快进入状况带着悲壮的心情来学习。
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各抒己见、小组合作学习等几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体会感受深刻的句子时,让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度没有把握太好,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没有进一步给与提示使其自我思考得出答案。
最后指导学生怎样有感情朗读课文,效果还算不错。
进行第二课时时,由于教学时间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后面的内容无法按时完成。
因为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是有感情朗读课文,所以在这节课伊始,便点名让四五个同学起来读,用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忽略了本届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7-10自然段、划分__层次及总结中心思想。
由于时间浪费在朗读上一课的内容上,本节课只讲到划分层次,占用了下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本节应该完成的任务,实属不该。
今后一定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最后感谢老师的宝贵意见!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7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这篇课文属书信体__,是一个中
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信中深切的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
情感。
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
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这篇__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读完,我都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__,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跟我是一样的。
一、师入情,生入境,情感共鸣
语文课是情感的科目。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入情入境。
由于我被__深深地感染,为此在引导学生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时,我的心也随着学生的发言而隐隐作痛。
雷利是多么怀念他的父亲啊!当鲜花捧来,蓝盔接来,而爸爸却永远不能再回来时,那时怎样的痛楚啊!我在朗读第3自然段时,声音不禁颤抖,在情绪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也和我达成了共鸣,陷入了对父亲深切的缅怀当中。
而在他们朗读的过程中,都能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再化为动情的声音,每一句话的朗读都饱含深情。
尤其是夏林同学朗读的2、3自然段,让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感染,引起强烈的共鸣,使课堂因为她的朗读而精彩异常。
__在感受雷利悲痛
的同时也有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语境,化成__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
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和平!和平!和平!”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对于战争的痛恨,对于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
其实,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只有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之情,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
二、立足文本,体现学生对教材的个性解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体会。
在交流时,学生能针对同一句话谈出自己不同的理解。
发言的大部分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根据“蓝盔”加上了引号,体会到它的意思并不单纯是指一顶蓝盔,而是象征着和平。
爸爸是想让雷利看到世界的和平。
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对于文本有自己的认识,平时的语文课上的日积月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初见成效。
回想这节课,自己的潜心钻研,终于使本节课收到了比较让人满意的效果。
虽然这只是一节课,但是带给我的意义决不仅仅是这些,我想我的收获会更好地运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8
实习到今天,几位同学已经都讲了一轮课了,感觉他们比以往的实习生要强很多,无论是备课讲课,钻研教材,还是对待实习的态度上,都体现了认真负责,勤奋敬业的精神。
小刘是实习组长,备课上课尤其用功。
第一次讲精读课文,备课的过程她几乎把课文背熟了,教案也是烂熟于心,整节课就没有见她看教案。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__,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
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读好书、写好字。
第一课时,小刘特别重视了这一点。
各种方式引领学生是把课文读熟读好,生字词写好,课文大意读好,课前我对她强调要十分注重写字。
在课堂上要把生字词写一遍,初步学会,课下再进行巩固。
但最后留给学生的写字词时间比较少,学生还没有写完就打下课铃了。
主要原因是在讲解本课的生字词用的时间比较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讲解识字方法,记忆字形的方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则不必过多讲解。
多音字没有抓住重点,例如“呼吁”的“吁”是一个重点多音字,或许因为“吁”没有出现在课后的生字词中吧,重点学习了出现在课后生字词的多音字。
在课文中,没有标注拼音的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