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1)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①Na 2
O
点燃
−−−→ Na 2O 22
CO −−−→ Na 2
CO 3
②MgO HCl −−→
MgCl 2溶液电解
−−−−→ Mg ③Fe 2
O
点燃−−−→Fe 2O 324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 −−→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
CH OH
NaOH
−−−→ HCOOCH 3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2Na +O 2
点燃
Na 2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可以实现转化;
②MgO +2HCl=MgCl 2+H 2O ,电解MgCl 2溶液,不能得到Mg ,故不能实现转化; ③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故不能实现转化;
④SiO 2+2NaOH=Na 2SiO 3+H 2O ,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故可以实现转化;
⑤2HCHO +O 2Δ
−−→ 2HCOOH ,HCOOH 和CH 3OH 反应的条件是浓H 2SO 4并加热,条件错
误;
综上所述可知不能实现转化的是②③⑤,答案选C 。

2.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 3、NaHSO 4、KH 2PO 4、KHPO 4等。

已知 H 3PO 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 2PO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3PO 2属于二元酸 B .H 3PO 2属于三元酸 C .NaH 2PO 2属于酸式盐 D .NaH 2PO 2属于正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于H 3PO 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 2PO 2,故H 3PO 2为一元酸,故A 错误;
B .由于H 3PO 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 2PO 2,故H 3PO 2为一元酸,故B 错误;
C .由于H 3PO 2为一元酸,故NaH 2PO 2属于正盐,故C 错误;
D .由于H 3PO 2为一元酸,故NaH 2PO 2属于正盐,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在酸的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根据盐中能否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将盐分为正盐和酸式盐和碱式盐,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次磷酸)为一元酸,把握概念是关键。

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④电解MgCl2时阳极产生Mg
C.步骤③将晶体置于HCl气流中加热是防止MgCl2水解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从海水中提取镁,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故A正确;
B. 步骤④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Mg,故B错误;
C. 步骤③将晶体置于HCl气流中加热是防止MgCl2水解,因为MgCl2会水解,故C正确;
D. 上述工艺流程中氢氧化镁生成氧化镁和水是分解反应,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雨”、“臭氧层受损”、“光化学烟雾”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B.PM2.5作为空气质量预报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µm的颗粒物,该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
C.静电除尘治理悬浮颗粒污染,其依据是胶体的电泳原理
D.为消除碘缺乏症,卫生部规定食盐中必须加含碘物质,食盐中所加含碘物质是KI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酸雨“、“臭氧层受损“、“光化学烟雾“都与氮氧化物有关,故A正确;
B.PM2.5作为空气质量预报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故B正确;
C.静电除尘就是运用悬浮颗粒的胶粒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阳极移动,从而达除尘的效果,其依据是胶体的电泳原理,故C正确;
D.为消除碘缺乏症,卫生部规定食盐中必须加含碘物质。

在食盐中所加含碘物质是碘酸钾(KIO3),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5.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胶体
C.化合物、电解质D.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化物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错误;
B.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是溶液,B错误;
C.电解质是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化合物,C正确;
D.酸性氧化物能与碱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是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CO,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NO、CO等。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CaCl2(aq) CaCO3CaO
B.Na Na2O NaOH
C.(C6H10O5)n(淀粉) C6H12O6(葡萄糖) C2H5OH
D.Cu2S Cu Cu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中第一步不能实现转化,选项A错误;
B.钠在氧气中点燃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而不是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其中第一步不能实现转化,选项B错误;
C.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醇和二
氧化碳,两步转化均能实现,选项C正确;
D.高温条件下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火法炼铜),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法得到硫酸铜,第一步转化不能实现,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再滴入少量新制Cu (OH)2悬浊液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可以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否则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故A错误;
B.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是强酸制取弱酸,不是双水解原理,故B错误;
C.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则2NO2⇌N2O4的△H<0,故C正确;
D.FeCl3饱和溶液中逐滴滴入足量浓氨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得到胶体,应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沸水中发生水解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碳酸氢根的电离常数比偏铝酸大,碳酸氢根与氢离子的结合能力弱,可以认为是偏铝酸跟夺走了碳酸氢根中的氢离子,偏铝酸跟所需的氢离子是碳酸氢根电离出来的,不是水,所以不是水解,从生成物的角度看,若是水解反应,则碳酸氢根应变成碳酸,再变成二氧化碳,可事实上不是,最终产物是碳酸根,所以从这两方面看该反应都不是水解反应。

8.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③有六种分别含Na+、Mg2+、Al3+、Fe2+、Fe3+、NH4+阳离子的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鉴别;
④用稀硝酸清洗做附着在试管表面的Ag单质;
⑤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⑦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⑧某溶液加入NaOH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NH4+。

A.①⑤⑦B.③④⑦⑧C.①②④⑧D.②③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石灰水是Ca(OH)2溶液,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①正确;
②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所以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②正确;
③Na+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后沉淀溶解,Fe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NH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混合后现象不同,可用NaOH溶液鉴别,③错误;
④稀硝酸可与银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④正确;
⑤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如果皮肤上不慎沾有浓硫酸,先用干抹布抹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碳酸氢钠冲洗,⑤错误;
⑥瓷坩埚的成分里含有二氧化硅,高温下会与碳酸钠反应:Na2CO3+SiO2=Na2SiO3+ CO2↑,会腐蚀瓷坩埚,所以不能用瓷坩埚,应用铁坩埚,⑥错误;
⑦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⑦错误;
⑧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是氨气,原溶液中含NH4+,⑧正确,故答案为:
C。

9.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石墨、Fe(OH)3胶体、澄清石灰水B.氮气、干冰、冰水混合物
C.液氯、CuSO4、漂白粉D.硫粉、氨水、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Fe(OH)3胶体是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A错误;
B. 冰水混合物构成微粒是H2O,属于纯净物,B错误;
C. 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分类合理,C正确;
D. 氨水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
②氯水、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
③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明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⑤电解熔融的Al2O3、12C 转化为14C 都属于化学变化
⑥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
A.①②B.②④C.③⑤D.④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①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是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稀豆浆属于胶体分散系、硅酸是难溶的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①错误;②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故②错误;③Na2O、MgO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均为碱性氧化物,Al2O3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氧化物,故③错误;④明矾是硫酸铝钾晶体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四氧化三铁是化合物,都不是混合物,故④正确;⑤12C转化为14C是核反应,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⑥葡萄糖、油脂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⑥正确;故选D。

【点晴】
基础考查,侧重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胶体是分散质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硅酸是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是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是指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有机高分子化合
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1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铜、水银、陈醋B.白磷、生石灰、熟石灰
C.液氧、烧碱、啤酒D.干冰、纯碱、碘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铜、水银都是单质,陈醋是混合物,故不选A;
B. 白磷是单质、氧化钙是化合物、氢氧化钙是化合物,故不选B;
C. 液氧是单质、氢氧化钠是化合物、啤酒是混合物,故选C;
D. 二氧化碳是化合物、碳酸钠是化合物、碘伏是混合物,故不选D;
选C。

12.A、B、C、X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元素甲,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参与的反应,水未标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若A、B、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水溶液均呈碱性,则X可以是CO2
B.若C为红棕色气体,则A一定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
C.若B为FeCl3,则X一定是Fe
D.A可以是碳单质,也可以是O2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若A、B、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A、B、C中含有钠元素,水溶液均呈碱性,则A 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B为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为碱性,故A正确;
B. 若A为氨气、X为氧气,则B为一氧化氮,C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则A不一定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氮气,故B错误;
C. 若B为FeCl3,则A为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C正确;
D. 若A为碳、X为氧气,则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若A为氧气、X为碳,则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故D正确;
答案为B。

【点睛】
元素的性质的推断题,要熟练掌握各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并能找到各物质间相互转化方
案,熟记物质的性质,综合运用。

13.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X Y Z R
A Al AlCl3Al(OH)3NaAlO2
B Na Na2O Na2O2NaOH
C H2S S SO2SO3
D N2NH3NO NO2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铝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故A错误;
B.Na常温下氧化生成 Na2O,燃烧生成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钠在氧气中加热生成Na2O2;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故B正确;
C.H2S不能一步反应生成SO3,S不能一步反应生成SO3,故C错误;
D.N2不能一步反应生成NO2,NH3不能一步反应生成NO2,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4.PM2.5是雾霾天的罪魁祸首,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霾一定属于胶体
B.鉴别蛋白质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可用丁达尔效应
C.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可用过滤的方法
D.碱式氯化铝[Al2(OH)n Cl6-n]可做净水剂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而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粒子,显然雾霾不一定属于胶体,故A错误;
B.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当一束光线透过蛋白质溶液时,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蛋白质溶液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葡萄糖溶液不属于胶体,所以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因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粒子直径小于滤纸的孔径,淀粉溶液虽为胶体,但分散质粒子直径也小于滤纸的孔径,所以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故C错误;
D.碱式氯化铝[Al2(OH)n Cl6-n]溶于水可电离产生铝离子,铝离子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达到沉降的目的,起到净水作用,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D。

15.请在每个化学方程式后的横线上注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

(1)Zn+Ag2O+H2O Zn(OH)2+2Ag:______(填正向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

(2)2C2H2+5O24CO2+2H2O:______。

(3)6CO2+6H2O C6H12O6+6O2:______。

(4)CaCO3CaO+CO2↑______。

【答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
【分析】
从反应条件可判断能量转化的形式。

【详解】
(1)放电是通过原电池装置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燃烧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绿色植物在叶绿体内,吸收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故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是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在高温条件下使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吸收热量,使物质含有的能量升高,故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