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单元综合测试卷(无答案)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难较少
2.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B土壤贫瘠,地域广大
C、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数量大
D、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4.关于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洪减灾
B、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促进区域的联系
C、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D、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风固沙
5.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
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6.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A、没有竞争的世界
B、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C、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D、和平安定,没有战争的世界
7.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②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④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A、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B、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
C、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经济可持续发展
9.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A、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治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C、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10.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
①达到发达国家水平②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③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④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流行病的防治
C、资源的短缺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2.在国际组织上,我国是()
A、联合国的一般成员
B、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没有参加任何国际组织
D、参加了所有世界组织
13.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世界国力最强的国家②中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丰富
③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④在世界各国中,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A.①② B.①
③ C.②③ D.③④
14.关于我国的地理国情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灾难少
B、、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C、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
15.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直接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工程是()ww w.Xkb 1.c oM
①南水北调工程②北煤南运工程③青藏铁路工程④西气东输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B、我国的地域差异不太明显
C、我国的自然灾难发生不频繁
D、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17.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
A、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B、东部有众多荒地未经开发
C、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很高
D、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太小
18.外国人把当代中国称为()
A、东方的巨人
B、东方腾飞的巨龙
C、东方第一强国 D经济发达的国家
19. 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20. 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它跨越的地区是: ()
A、东北、华北、西北
B、华北、华东、华中
C、华北、华东、华南
D、西北、西南、华南
二、综合题:(共60分)
1.请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1)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电,输送到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地区。

(2)实施西电东送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