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预防职业暴露的安全工作实践
2、在涉及针或其他锐器的操作过程中 (1)保持视觉与操作地点和锐器位置接触。 (2)当处理裸露锐器时应知悉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人员, 以免误伤。 (3)工作人员之间不要用手传递接触锐器,可通过预定 的中立区或托盘用于放置和取回使用的锐器。当锐器被放 置在中立区时应口头通知。 (4)避免回套针帽,如必须回套应使用单手技术或固定 装置。 3、在清洁过程中 目测检查操作托盘,或其他表面(包括病床),包含废弃 物中有无锐器存在,其可能在离开后造成损伤。
历史背景

100多年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经皮肤暴露于血源性 病原体对医务人员是一种职业危险,其中最典型的事例是 Semmelweiss和他的同事Koustscha在维也纳的医学院校工 作时,不慎割伤皮肤后死于链球菌菌血症。100多年后的 今天,医学文献记载了30多种病原体或疾病可通过皮肤损 伤传播,事实上,医务人员面对的病原体的数量和种类比 人们通常认为的还要多,并且这种情况在将来会更严重, 但是尽管如此,大多数病原体却很少引起职业传播,特别 是在流行率低的地区。对医务人员危害大、通过血源性职 业暴露传播最多的病原体是:HBV、HCV和HIV, 其发生 职业暴露后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30%、1.8%、0.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2--锐器盒使用规范 (2)确保锐器盒在丢弃前已经关闭并锁好不能被再打开 ,并且标签完整。 (3)使用后的锐器盒由运送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按照 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医疗机构内部的暂时储存地。 (4)锐器盒在暂时存储地应有专人管理。 (5)不要为了预防渗漏,把锐器盒放在黄色袋子里丢弃 。 (6)锐器盒移出前若发生穿透或泄漏的可能,应将其放 入第二层容器中,第二层容器的要求同第一层容器。 (7)不能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使用锐器盒,以避 免引起操作者的皮肤损伤。 (8)锐器盒移出存放区时或更换时应先盖好容器,防止 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内容物的溢出和外露。
HBV
乙型肝炎
是医务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最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 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接种与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的 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一般人群的HBV表面 抗原阳性率为9.09%,也就是说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HBV 携带者。 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试验证明, HBsAg阳性的血浆稀释1000万倍给易感者注射后仍可引起 HBV感染。据报道,0.004ml血液足以使医务人员感染HBV 。
HBV
在医院中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针刺和尖锐器械损伤,带 HBeAg阳性血的中空针刺伤感染临床乙肝的危险性为30% 左右,当HBeAg和HBeAb阳性时,感染率降低10倍。 HBV的传播主要依赖于: (1)暴露的类型-------针刺、皮肤黏膜接触 (2)体液类型----------血液、唾液 (3)来源的感染性----病毒浓度 (4)暴露者的敏感性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2--锐器盒使用规范
锐器盒的选用: (1)根据医疗护理操作所使用的锐器选择大小合适的锐 器盒,锐器可以完整放入。 (2)锐器盒符合以下要求:耐用、防穿刺、防渗漏、内 装的针头、玻璃碎片等不能刺穿锐器盒。 (3)所选用的锐器盒为整体黄色。 (4)锐器盒外表印刷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锐器盒使用 (1)锐器盒组装正确,盖子严密。 (2)锐器盒尽可能放在靠近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上,以 方便安全使用。 (3)锐器盒放置在护理人员随手可及的位置,不需要二 次分拣后才放入。 (4)可移动式的锐器盒放在腰部高的位置为宜。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2--锐器盒使用规范 (10)所有使用锐器的员工都要携带锐器盒。携带锐器盒 时应该使用手柄,或是用托盘携带较小的锐器盒,禁止把 锐器盒靠着自己的身体。 (11)医疗机构要禁止非锐器类废弃物放入锐器盒。非锐 器废物会增加锐器盒的处理费用,并在锐器盒打开的时候 产生不安全的隐患。 (12)在使用新的锐器盒前,应培训员工如何使用锐器盒 。并将持续的培训纳入年度预防锐器伤培训中。锐器盒的 生产商和医疗机构共同合作,进行安全的锐器丢弃培训。 锐器盒的更换与移出 (1)锐器盒禁止装满。锐器到达标记线时就更换锐器盒 ,滿3/4时应该更用品的使用 个人防护用品(PPE)是指一系列的屏障设备和呼吸设 备,单独或联合使用,以保护黏膜、呼吸道、皮肤以及衣 物避免接触到传染性物质。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标 准预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并能根据情况,在必要 时采取适当的额外预防措施。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3--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护目镜和面罩: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证明HIV、 HBV和HCV很容易通过黏膜传播,而大部分外科医 生都努力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却很少注意减少患 者血液或体液飞溅入眼的概率。 隔离衣 防护鞋 围裙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预防职业暴露的安全工作实践
HIV
201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 》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HIV感染者和 艾滋病患者78万人,女性占28.6%,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 %。 据报道,因针刺伤而感染HIV只需0.1ml血液。 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皮肤黏膜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大小; 接触时间长短; 造成表皮损伤的针头粗细、类别; 刺伤的深度; 所接触的病毒浓度高低; 所暴露的人员的免疫功能。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预防职业暴露的安全工作实践
4、处置期间 (1)目测检查锐器盒有无溢出。 (2)确保正在使用的锐器盒足以容纳整个锐器。 (3)避免徒手关闭开启锐器盒,切勿将手或手指放入锐器盒内。 (4)当处理锐器时,应保持双手在锐器尖端之后。 (5)如果处置针头与连接管,应防止管道反冲导致伤害。 5、处置后 (1)搬运之前目测检查,清除溢出的锐器。 (2)如果锐器盒满溢,应更换新的锐器盒,并使用镊子或钳子取出凸出的锐 器,并将其放置在新的锐器盒内。 (3)检查锐器盒外面有无锐器凸出,如有应排除危害。 (4)保持锐器盒在安全的区域等待最终的处置。 6、处置不当锐器 (1)如在工作环境中遇到处置不当的锐器应仔细、小心处理,任何时候都保 持双手在锐器尖端之后。 (2)如果不能用手安全拾取,应使用工具。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1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
1、管理控制:对于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的控制 与预防,需要法制化。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医务人员血 源性感染职业暴露的问题才能得到较好的预防与控制。卫 生部2004年4月颁布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 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9年颁布《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防护接触防护导则》规定了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预防 措施、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职业暴露后的评估、预防及随访 等要求,但由于其强制性不够,没有明确其处置费用由谁 来承担,导致各省市医疗机构对于医务人员暴露后处置落 实情况有很大差别。
外科或妇产科医生在给血源性病 原体感染者或病人做手术时,被 手术刀割伤或被缝合针刺伤;
口腔医生在给血源性病原体感染 者或病人拔牙或镶牙时,被病人 的牙齿刮伤或被医疗器具损伤;
血源性职业暴露常见情况3
血库或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被带有血 源性病原体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 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血源性病原 体污染的血液、含血体液;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2
2、 安全器具的推广:如有刺伤防护装置设计的锐器(装 有减少职业暴露事故的内置安全构件的锐器)、无针系统、钝头 针等。 3、接种疫苗:乙肝疫苗用于HBV的预防;目前无有效的疫 苗可预防HCV和HIV。 4、行为控制:又称工作实践控制,是指通过员工的行为 管理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通常是以提出具体做法的方法 以避免(如回套使用过的针头)或推动某种措施(如使用 适当的容器处理锐器)的执行。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3--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手套:手套能明显降低病原体双向传播的危险,既保护患 者又保护医务人员。在发生针刺伤或其他锐器伤时,使用 手套保护医务人员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HIV、HBV、HCV等 感染的程度尚不明了。但使用手套可以减少锐器表面46% ~86%的血液,因此,在发生刀片割伤或实心针刺伤时可 以明显降低血液暴露量。使用双层手套可以降低最内层手 套被刺破的机会。 口罩: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其脸部(特别是鼻)接 触到感染性血液或体液。与其他不完整的皮肤一样,口鼻 和眼睛黏膜对进入的传染性物质非常敏感,因此使用口罩 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可能产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喷溅或喷雾的操作如气管内吸痰、支气管镜检、侵入血 管的操作等,都需要使用面罩或口罩和护目镜。
血源性职业暴露常见情况1
护理人员:在给血源性病原体(如HIV\HBV\HCV)感染 者或病人抽血、注射时,被针头刺伤;或其伤口接触到 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等。 国外曾报道2名护士在护理艾滋病人过程中,不小心将 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脚背皮肤,分别在27天和45天 出现HIV抗体阳性;
血源性职业暴露常见情况2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
血源性病原体:指通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进行传播, 从而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疟疾、梅毒、巴贝虫病、布 鲁氏菌病、猪钩端螺旋体病、虫媒病毒感染、回归热、克 雅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出血热等30余 种。 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内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和检查 、检验等工作过程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 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 性物质的状态。破损皮肤包括皮炎、倒刺、割伤、擦伤、 磨伤和痤疮。
1、在涉及针或其他锐器的操作开始之前 (1)确保执行操作所必需的设备在伸手可及的范围内。 (2)评估工作环境,有足够的照明和空间来执行操作。 (3)如果将在操作中使用多个锐器,组织工作区(如使 用托盘程序)。 (4)确定锐器盒的位置,如果是可移动的,应尽量靠近 使用点,以便立即处置锐器。 (5)评估患者是否不配合、狂躁或意识不清。在必要时 获得其他工作人员或家庭成员的援助,以协助平息或抑止 患者。 (6)告知患者操作中避免任何突然的移动,以防碰撞锐 器伤害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前预防措施2--锐器盒使用规范
(5)护理人员操作完毕后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在从操

作完毕到放到锐器盒中间隔时间越短,就越能有效避免针 刺伤。 (6)锐器盒不要放于工作车底层,护士弯腰放入锐器, 视线被遮挡,非常容易导致在放入过程中被刺伤。 (7)锐器盒不能放在地上、较高物体的表面,或是儿童 和意识不清患者能拿到的地方。 (8)如果是安装在患者房间内的锐器盒,从地面到锐器 盒开口的高度以132~142cm为宜。 (9)指定个人或小组负责对锐器盒的常规检查,并维护 每一个区域中的锐器盒。被指定的人员要常规监测锐器盒 的标记线,并在利器装满到标记线之前更换。这样可以减 少锐器的溢出。
HCV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 ,丙型肝炎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全国HCV的发病数为173872例,是2005年的3倍 多,人类对丙肝普遍易感,我国丙肝的感染率一般为3% ,受血者或接受血液制品,血液透析患者和接触血液的医 疗护理人员感染率高达50~60%。 国内外学者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HCV的传播途径50 %可通过血液,10%可通过性接触,40%仍不十分明确。 医务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下,被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且感 染后约有半数病例可形成慢性肝炎。 据报道: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HCV的比率为1.8%。
血液透析人员的伤口接触到携带血 源性病原体的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 含血体液;
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 况下给携带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者 或病人做常规体检 接触到携带血源性病原体感染者或 病人的尿液、汗液、粪便、泪液 和携带血源性病原体感染者或病人 谈话,握手
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染性 疾病的主要途径。护士、检验技术人员 及医生是发生针刺伤及潜在感染血源性 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