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与“舞台”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澜沧县老达保寨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活”与“舞台”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澜沧县老达保寨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例
石莲凤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即使再小的社会单位也都面临着与外界的交往与互动,在内外来因素交互影响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变迁甚至消失的危险,尤其是作为“遗产”的文化事项。
仅以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能有效传承,所以国家把珍贵又面临失承的文化事项列入保护名录,并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保护体系。
然而,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这种方式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全文简称“非遗”)“活太”传承下去吗?
一、老达保寨的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谱系
国家把非遗纳入国家管理体制当中,地方政府依据国家的框架进行保护与传承工作。
而遗产“出生地”的地方村落社会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空间,村落社会中的人们是更为具体的实践主体。
依照国家、省、市、县4级的国家非遗保护体系,族群内的部分传统文化也划归到不同级别的保护体系中,作为保护与传承的重点。
按照定义,非遗总体上分为国家保护名录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未进入名录但人们视为遗产的民族传统文化。
为了明确分析对象,本文主要分析官方非遗名录下的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祜族的非遗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集信仰仪式、生活技艺、歌舞艺术等拉祜文化的精华,是拉祜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
这些非遗在不同的拉祜族村落社会中有不同的呈现。
99%都是拉祜族的老达保寨亦是如此。
老达保寨(以下全文简称老达保)隶属普洱市澜沧县,是个典型的拉祜族村寨。
截至2014年末,全寨有114户,476人,系拉祜纳支系,操拉祜纳语,信仰基督教。
老达保较好的传承了拉祜族传统文化,并多次被评为优秀传承基地。
2006年老达保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2012年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截至2016年2月,老达保有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各2人。
另外,老达保是澜沧文化生态之旅的旅游线路之一。
2006年,被誉为拉祜族“百科全书”的口传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牡帕密帕”意为造天造地,该史诗包含了拉祜族的至上神“厄莎”的诞生、厄莎创造天地万物、种葫芦育人、建立秩序、拉祜族迁徙及生产生活等内容。
2008年,拉祜族民间舞蹈《芦笙舞》入选国家非遗名录。
《芦笙舞》是拉祜族代表性舞蹈,舞者以男性为主,吹奏葫芦笙并配有身体动作,表现拉祜族原始宗教礼仪、生产生活、模拟动物等。
老达保男性大多会跳芦笙舞,如《青蛙舞》、《老鹰舞》、《风吹谷子倒》等。
拉祜族省、市、县级非遗主要有拉祜族摆舞、竹编工艺、服饰工艺、芦笙制作技艺、民间音乐芦笙曲、编织工艺、卡些制度。
这些非遗项目在老达保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并依然融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旅游展演中。
二、传统的传承实践
历史上拉祜族没有文字,传统文化大多依靠口耳相传、在生产生活中习得。
传统的传承方式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节庆仪式、婚丧嫁娶、传情达意、并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主要分为仪式及生产生活中的传承两种方式。
仪式是历史叙事和族群记忆的时空载体。
依据涂尔干信仰与仪式仪、神圣与世俗的观点,人类通过神圣的活动,在特殊的时空来表达物质所不能够表达的精神情感。
除了对“厄莎”神的崇拜和信仰外,相信万物有灵的拉祜族,通常通过举行仪式消灾祈福。
拉祜族的仪式众多,包括节庆、婚礼、葬礼、治疗仪式等。
作为仪式专家的“摩巴”扮演重要角色,往往也掌握了某类传统文化。
老达保与其他拉祜族村落的区别在于,由于信仰基督教,部分仪式已不在举行,也没有“摩巴”,但节庆仪式仍然举行。
节日是少数民族集中呈现民族文化,加强社区交往与互动的重要时间点。
以老达保“扩”节为例进行分析。
“扩”是拉祜族最重要的节庆。
虽有变迁,但老达保大多承袭了“扩”节的礼仪及庆祝活动。
大年三十,傍晚老达保人舂糯米粑粑,晚上去教堂做礼拜。
初一早晨早起取新水,希望来年早丰收;为家里的老人洗手,以示感恩。
初二,所有村民吹着芦笙、跳着摆舞去卡些和卡列家拜年,以示尊重和感谢。
拜完年,在寨子里的广场上举行新年祈福仪式。
村里的老者在广场中间立年桩,年桩上插着象征丰收的五谷和新年的“年花”(桃花及李花)。
所有人穿着拉祜族服饰、吹芦笙、跳摆舞绕圈庆祝新年。
拉祜族中有一句俗语“芦笙舞跳得好,庄稼才会长得好”,所以大家都积极参与。
初三,去亲戚朋友家拜年。
在年节期间的夜晚,大家聚在火塘边,听老人吟唱史诗《牡帕密帕》,共同追忆祖先的足迹、倾听老人的教诲。
老达保人的“扩”节中,很多拉祜族的传统文化都得到了体现。
取新水、舂粑粑、拜年等都是拉祜族传统的文化事项,作为非遗事项的芦笙舞、摆舞、《牡帕密帕》都在此过程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娱乐、娱神、强化族群认同感和凝聚力。
因为这些功能和价值,与这里的人们息息相关,在节庆中得到了传承。
在生产生活中传承是最广泛也最有效的传承方式。
作为情感表达的歌舞以及作为生产生活用具的手工技艺都以“自在”的方式得以传承。
歌舞在少数民族村落社会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婚丧嫁娶中都是重要的文化事项。
那些带有欢快或沉长旋律和顿挫唱词的调子,帮助他们记录历史、缅怀祖先、告慰亡灵、传情达意、点缀生活。
也用歌舞来比喻生活、教育晚辈,拉祜族有“跳舞要听芦笙声,过日子要听老人话”,“好芦笙声音好,好人心地善良”的谚语。
他们对于歌舞的热爱由心而生,甚至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美誉。
老达保人亦是如
. All Rights Reserved.
7
此,并不是因为有游客或“他者”而兴起,唱歌跳舞对他们来说就像吃饭睡觉那么平常而不可缺。
除了宗教祭祀和节日欢庆外,歌舞是他们传情达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唱调子、吹芦笙,谈恋爱或聊天。
婚礼上,寨子里的人都为新人唱歌、吹芦笙、跳摆舞送祝福。
非遗项目芦笙舞、摆舞、《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歌舞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达保人的生活日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因此得到了传承。
手工技艺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依据不同所需生产、制造、器物或工具的技术。
村落社会中,依据不同的身份、性别掌握着不同的技艺。
早期,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且交通不便,拉祜族的家具及生活用品大多由自己或寨里的人手工制作。
其中,竹编器物是重要的一项。
竹编物品有桌凳、簸箕、箩筐、垫子、储藏谷物筐等,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竹编饭盒。
拉祜族勤于劳作,早出晚归,路途遥远。
早餐吃得很早,所以都要准备午饭到地里吃。
竹编饭盒易携带且透气,不会使饭菜变味,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老达保人仍然运用上述竹制品,部分人仍掌握着这些技艺。
服饰工艺、纺织工艺是女性手工技艺。
老达保大多数女性会纺织挎包,部分会缝制拉祜族服饰。
她们一般在农闲时进行编织,也在去地里的路上用一个简易的纺线轱辘,边走边纺线。
在拉祜族社区里,会唱歌跳舞和掌握手工技艺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生活、给整个家庭带来方便,同时也是评价一个人和择偶的重要标准。
男性择偶一般以勤快、会织跨包、善良为标准,若会唱歌、跳舞觉得是完美对象;女性择偶以能吃苦、顾家为标准,如果会一门技艺觉得这一生都会过得幸福。
发展旅游业后,这些手工的物品也成为了游客喜爱的工艺品。
在拉祜族社会里,“传”和“承”都是简单而自由,没有明确的师徒、家族传承体系。
据省级芦笙舞传承人李石开介绍,只要有谁想学,掌握传统技艺的老人便教授之,但希望学习者持之以恒。
传承场所和时间多样,在火塘边、在田地里、在路途中等。
通过老者言传身教,学习者通过自然记忆、模仿学习。
三、旅游展演中的传承实践
旅游被认为是对枯燥生活的弥补,纳尔逊.格雷本把旅游当做“神圣的旅游”,与“世俗的工作”相对应。
人们通过“神圣的旅游”减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乏味和精神负担。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也反应着一个社会的经济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旅游业逐渐兴起,而在旅游业中,民族旅游以“神秘”、“原生态”的特征发展得更迅猛。
近年来,澜沧县旅游业逐渐得到发展。
以“快乐拉祜”发展起来的老达保成为了旅游景点,也成为了对外宣传拉祜文化的窗口。
并于2013年6月成立了老达保人自主经营管理的快乐拉祜演艺公司。
在政府、当地人合力下,该公司打造了囊括澜沧拉祜族文化特色的舞台展演节目。
作为拉祜文化精华的非遗成为旅游展演中的重要部分。
作为演员的老达保人,也参与到了旅游展演中,在“生活”与“舞台”之间不停地转换身份。
据统计,老达保人参加展演的形式有政府接待、旅游团、伴餐歌舞、外出交流学习、参加演出或节目录制。
在舞台展演节目里,拉祜族的生活、生产、婚恋、审美得以集中体现。
其中,典型而直观的传统劳作方式成为主要展示的内容。
如摆舞,呈现了拉祜族女性田间栽种、插秧、收割等场景。
婚俗也被编成动作进行叙事性的展示,演绎拉祜族青年男女通过吹响蔑、吹芦笙相识、相恋到结婚的场景。
而服饰和乐器得到更为广泛的展演。
澜沧旅游业整体发展缓慢,没有相对稳定的游客数量。
老达保人在有游客的时候参与展演活动,其余时间正常生活、劳作。
除了在社区展演外,独具特色的多声部和声合唱和吉他弹唱,以及有6个非遗传承人的老达保人外出参加展演的机会也逐渐增多。
2006年开始,老达保人在央视及全国的多套节目参加演出,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拉祜族和拉祜文化。
2016年1月,拉祜族歌舞诗《牡帕密帕》在云南省歌舞剧院首演。
把要唱三天三夜的口传史诗搬上了舞台,为了契合舞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里,形式上做了很多改动。
不讨论其弊端,《牡帕密帕》在现代社会以新的形式得到传播与传承,人们只花两个小时,就能以轻松愉悦的方式了解其中的内容。
在展演的过程中,借助信息媒体,拉祜族非遗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老达保人为参加演出,通过公司组织培训或向家人朋友学习,学会舞台展演所需的传统文化事项。
且在不停地重复演出的行为中,得到强化。
作为展演者,在舞台上得到游客和其他人的“凝视”,增强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正如理查德.鲍曼所言“文化展演为社区的个体成员提供了机会,获得对自我更强、更深的确认……为个体提高自我意识、强化社会认同建立了机会,特别是当表演中首要的符号载体是人类自己的时候。
”
以村落为旅游空间,为社区的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旅游中的文化展演通过参与者的互动,文化意义得到阐释和建构,对内唤起族群的集体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对外表述和凸显族群文化,实现文化商品化,使非遗有了新的价值体现,在变迁的现代社会中以新的方式得以传承。
四、结语
从老达保较为成功的非遗传承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启示,为相应的非遗传承实践提供参考:第一,传统的传承与旅游展演中的传承方式相结合,加之政府主导的传承方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
既契合村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传承,也能适应变迁社会环境下的传承。
第二,以社区传承为主,不能仅靠传承人和政府非遗培训。
社区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空间”是非遗传承的基本单位,传承应该以社区为土壤,在自在的状态中传承。
第三,给予当地人自主管理旅游业的机会,凸显“东道主”的身份,增强传承主体的意识。
第四,努力的方向——走向文化自觉。
只有当当地人形成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明白自己民族文化的来源、形成过程和重要性,认同自己的文化并为此感到自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或非遗才会以“活太”的方式传承下去。
然而,我们最应该明确的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当地人、政府和国家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莲凤主持的云南省教育厅2015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快乐拉祜——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证研究”(编号2015J072)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 All Rights Reserve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