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习题 岳麓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才之路】2016年春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
课诗歌与小说习题岳麓版必修3
1.《诗经》中的《七月》描述了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答案】 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中《七月》描述“农民生活的困苦”和“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生活的喜怒哀乐”,即可看出《诗经》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特征。
2.“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辞藻华丽”,这是下面哪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 A.楚辞B.汉赋
C.宋词D.散曲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体裁特点的把握。
3.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不满朝政腐败,同情人民的苦难。
他的诗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
这位诗人是( ) A.李白B.白居易
C.杜甫D.苏轼
【答案】 C
【解析】据“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特别是“诗史”这些信息,结合所学可确定C项符合题意。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材料表现的这一文学体裁取得最为辉煌的成就是在( )
A.汉朝B.唐朝
C.元朝D.清朝
【答案】 B
【解析】材料表现的文学体裁是唐朝的诗歌。
5.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
”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 )
①直抒胸臆②对仗押韵
③格律工整④雅俗共赏
A.①③B.①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对仗押韵、格律工整不能体现“自然”之意,排除②③项。
6.(2015·福建·16)关汉卿在《关大王独会单刀会》中,描绘关于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
曲中唱到:“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示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答案】 C
【解析】“描绘关于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说明A项理解正确;“可正是千丈虎狼穴”说明作者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B项理解正确;“大江东去浪千叠”,联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明D项理解正确;通过排除法,确定选C。
7.(2015·泰安)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剧种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文学素养较低者也可进行文学创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元曲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故D项错误。
8.“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
综合言之,明代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既是从正统形式,开拓了自由,尤其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也反映了一般生活质量的提升。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代表作品片断的是( )
A.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可知,这是明朝文化的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明朝施耐庵《水浒传》中的;B项是元朝马致远的;C项是宋代柳永的;D项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
所以答案选A项。
9.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此楹联是为了纪念( )
A.屈原B.李清照
C.辛弃疾D.蒲松龄
【答案】 C
【解析】据“山东”这一条件排除A项;据“继东坡”说明楹联所纪念的人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其它三人中,只有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李清照是婉约派,蒲松龄是清朝小说家。
10.《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
这些作品都是( )
A.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
B.明末异端思潮的载体
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
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 A
【解析】“四大奇书”都属于长篇小说,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故选A项。
11.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放松
【答案】 C
【解析】小说是工商业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
12.《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该作品属于( )
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答案】 C
【解析】结合材料中的“哭”和“悲”及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是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
13.如果你是唐朝的贵族子弟,可能会( )
A.接触到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B.偷偷阅读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小说
C.在街上购买到精美的杨家埠年画
D.在勾栏瓦舍中观看到杂技和说书等表演
【答案】 A
【解析】唐宋时期,“三教合一”,A项符合。
B、C项是明清时期,D项出现于宋代。
14.(2015·海南·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
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
【答案】(1)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2)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结合相关所学答题的能力。
第(1)题由材料中的信息“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即可得出“唐宋文学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的结论;由材料中的信息“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即可得出“通俗易懂,易于被民众接受”的结论;由材料中的信息“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即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的结论。
第(2)题由材料中的信息“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即可得出“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教化了民众”的结论。
15.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她)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
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答案】(1)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3)本问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
A.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
(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
)
B.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