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的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的缩影,承载了一座城市、一个地域的物质和文化记忆。

但在中国城市演进过程中,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了发展同质化、人文风貌流失严重、居民认同感低等问题,为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带来严峻的挑战。

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广府文化的发祥地,通过对街区特色历史文化价值的提炼,梳理和总结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中的问题,提出活化策略,保护和彰显地域文脉属性,恢复街区人文和旅游商贸的活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能让历史文化街区在此后发展的全过程中彰显其重要的地域文脉属性,从而“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1]。

1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珠玑镇沙水村,紧邻镇区,西南距南雄城区9 km,北邻江西省大余县,国道323线贯穿全镇,交通便利。

唐代大庾岭新道开拓之后,沿线沙水河旁驿站逐渐发展形成沙水镇,镇内有敬宗巷,为避敬宗庙谥,更名为“珠玑巷”。

该巷由一条鹅卵石铺砌的狭长街巷构成,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全长约1 500 m,内有三街四巷,呈鱼骨式路网,是广东省目前仅存的宋代古街巷,有“广东第一巷”之美誉。

珠玑古巷作为中转地,不仅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2],还是当今数千万广府人及
摘要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保护与活化历史文化街区关乎民生幸福,是彰显地域风貌和保留地方记忆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文章通过分析珠玑古巷发展现状,梳理自然山水、驿道、姓氏等特色历史文化价值,针对保护与活化面临的现状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珠玑古巷;历史文化价值;保护;
活化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892/ki.csjz.2023.08.53
Abstrac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s are indelible mark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protec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s are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highlight regional style and retain local memory. A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Lingnan cultur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Zhuji Ancient Lane in Nanxio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s known as “post s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root of Guangdong region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Zhuji Ancient Lane, sorting out the characterist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of natural landscape, post roads, and family names, the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and revitalization, with a view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Zhuji Ancient Lane.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Zhuji Ancient Lan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protection; revitalization
作者简介:梁毅(1996-),男。

研究方向:城乡遗产保护、城市更新、建筑设计。

通信作者:朱雪梅(1966-),女,教授。

研究方向:城乡遗产保护、城市更新、乡村规划建设。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雄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的策略研究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Nanxiong Zhuji Ancient Lane
梁 毅 朱雪梅
Liang Yi, Zhu Xuemei
海外华侨的发祥地和祖居地、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被称为“七百年前桑梓乡”“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1995年,“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成立,南雄市结合珠玑古巷的姓氏文化举办了多次姓氏文化旅游节大会,先后被评为“广东最美街区”“国家4A级景区”“广东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等,并高票当选2024年第五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主办城市。

挖掘珠玑古巷特色历史文化价值,借力打造“大珠玑”品牌,对研究我国姓氏文化、寻根文化、人口迁徙、邮驿文化和宗祠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珠玑古巷现状特色价值分析
2.1自然山水格局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和建筑格局深受方位布局学说影响,形成“山管丁、水管财”等山水空间格局理论。

珠玑古巷位于大庾岭南麓,两面环山,西北面有较高海拔的君子岭,峰峦叠嶂,山体辐射范围广阔。

东南面有较低海拔的浓山岭,地势起伏小,丘陵地貌,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走向。

村内有多条河流经过,东侧有一沙水河自北向南蜿蜒而过汇入浈江,为村庄的主要用水来源。

珠玑古巷依山傍水、背山面水的山水格局,不仅有利于村落生存发展,促进南北商贸往来,还是古代人口迁徙定居的较好选择,也满足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深远寓意,山脉和河流共同组成了珠玑古巷独具特色的自然基底。

2.2街巷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与文化往往直接影响其空间格局的形成,街巷格局自然而然成为其价值的直接载体[3]。

自大庾岭梅关古道修建以来,珠玑镇逐渐成为古代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水陆商品运输的中转站,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作为南北贸易的商业重镇,旧时茶楼酒肆林立,客栈店家鳞次栉比,珠玑古巷也成为以商贸和宗族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功能要素对应其特有的街巷和建筑空间格局。

街区以珠玑古巷为主轴,多条西北—东南向巷道与主轴相连,以沿路牌坊为主要标识,以沿街商铺、祠堂为主要空间,形成一纵三横“鱼骨状”街巷空间格局。

现存“二路三街四巷”,最宽处为4.5 m,最窄处为2.2 m,沙水河从东侧和南侧包围街巷,商人经此将陆路货物通过水路转运出去。

街区“道、巷、田、水”总体格局基本保留,体现了水路、陆路商贸往来特色。

2.3宗族姓氏社会体系
珠玑古巷的社会格局受人口迁徙、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随着中原汉族数次大规模南迁,均在珠玑古巷聚居驻足、休养生息,唐宋时期尤为鼎盛,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因此形成了鲜明的宗族姓氏社会体系。

街区现存历史建筑多为建于清代中后期的祠堂、祖屋建筑,其余祠堂为近现代建筑,陈、黄、梁、罗、林、李、何、徐等几十姓宗祠鳞次栉比,主要分布在珠玑古巷主轴街巷两侧。

建筑外观和平面格局基本相似,以单层两至三进中隔天井、砖木结构为主,体现出典型的广府祠堂形制、建筑材料和装饰特色,保留了古代街巷连续有序、富有节奏韵律的空间界面,至今维系着珠三角地区和世界各地宗族姓氏的历史记忆,成为家族礼制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为珠玑古巷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其独有的宗族姓氏文化特色。

3珠玑古巷历史文化价值
3.1连接中原,辐射岭南
珠玑古巷所在的南雄被誉为岭南第一州,位于南粤五岭之首的大庾岭南麓,清代董其生《登雄州城楼》诗便有“地分南北连三楚,人到天南第一州”之句。

唐代张九龄奉命开凿梅关古道后,紧邻梅关古道的珠玑古巷自那时起就成为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南北人员往来的重要驿站。

珠玑古巷作为早期联系中原与岭南的第一个“圩镇”,始于唐代,随着宋代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和明代全国商品贸易的发展,历经宋、明、元、清等多朝更迭,仍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水陆商品运输的中转站,商贾云集,商业繁茂,过往的商品主要有南来北往的丝绸、陶瓷等,南往北上的盐、茶、米等。

南北商业经济贸易的交流和中原商旅、移民的迁徙,不仅促进了珠玑古巷当地手工业的发展,形成了铁器、木雕、竹艺编织、酿酒等四十余种手工业作坊和传统生产、手工制作技艺,也将土法造纸、印染、茶叶种植加工、建筑、中医药、纺织、编织、特色饮食等技艺由珠玑向珠三角等地扩散。

除南北商业贸易和手工技艺传播,中原思想文化通过珠玑和岭南本土文化在交流融合中创造了数不胜数的诗词歌赋。

历代迁客骚人在贬谪、访游中,途径珠玑和梅关古道之时,常常触景生情,提笔写下许多吟咏珠玑、梅关和梅花的诗文,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路过梅关古道时从杜十娘故事中获得灵感,创作了经世不朽的著作《牡丹亭》。

珠玑古巷作为岭南文化源源不断接受中原思想文化辐射的窗口,对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2姓氏文化,广府根源
自唐伊始,珠玑古巷距今已有悠悠千年历史。

据考,唐宋年间,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不少氏族为躲避战祸和自然灾害,纷纷经江西大余越梅岭南下,在珠玑古巷聚族而居数十年,休养生息,重新创业,宗族数量随南迁人口增多,张氏、雷氏、刘氏等百余姓氏宗祠的迅速兴起,形成了珠玑古巷独特的姓氏文化。

从南宋末年起,珠玑古巷人为避战乱,曾三次大规模集体南迁。

第一次是宋室南渡取道大庾岭,位于战区中心的珠玑古巷居民结筏顺水漂流南
迁,集体逃亡;第二次是南宋末年以贡生罗贵为首,规模达33姓97族的大举南迁[4];第三次是元兵侵扰,逼迫南雄珠玑巷人再一次举家出逃。

宋末从珠玑古巷南迁走向珠江三角洲的居民,作为广府人的祖先,在广州、佛山等地繁衍生息、经商贸易,为珠江三角洲商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移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珠玑巷人不仅为珠江三角洲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也形成了强盛的宗族姓氏势力,使其成为鱼米之乡和富庶之地。

他们的后裔传承先祖南迁开拓创新的精神,勇敢地跨出中国大陆,越过大洋,走向世界,遍布海内外,对全国甚至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姓氏作为个人和其家族的文化符号,以珠玑古巷为标志的中原姓氏文化向南传播,通过群体移民线性推进,呈扇形辐射发展。

如今珠玑巷后裔有近5 000余万人,遍及珠江三角洲和东南亚、欧美及港澳等地,已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姓、数百万珠玑巷后裔前来珠玑古巷寻根访祖,他们难以忘怀自己的故乡、祖先、姓氏和方言,亲切地称呼其为祖宗故居。

珠玑古巷作为广府根源、粤人故里,不仅是寻根访祖的地域象征和血脉纽带,更是星罗棋布在广府地区和世界范围的珠玑后裔的情感支撑和精神家园,具有强大的姓氏凝聚力。

3.3丰富多样的历史遗存
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包含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名镇古村落、古驿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方面。

历史文化序列完整,文物种类齐全,分为古建筑、古遗址、古井、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共六类,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历史建筑6处。

以明清祠堂、门楼古建筑为主,其余为民国时期建造。

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为珠玑石塔,重立于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又名贵妃塔,是为纪念南宋流落珠玑古巷的妃子胡妃而建,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元代石塔,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分布在珠玑古巷主轴街巷两侧和梅关古道沿线,充分体现了珠玑古巷的发展与梅关古道的紧密联系。

除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外,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有国家级非遗珠玑巷人南迁的传说,省级非遗龙船歌,市级非遗南雄姓氏节、萧统太子的祭祀、双龙舞双狮,县级非遗青草狮、九十九节龙,此外还保留有南雄板鸭制作技艺、灵潭腐竹制作技艺、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可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俗、传统舞蹈和传统技艺五类。

历史悠久的建筑遗存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文化标识,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承载了人们的乡土记忆,对研究街区发展历程、保留街区历史文脉和发展特色旅游业具有极高的价值。

4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现状问题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编制整体规划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筑风貌较为统一,没有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较为齐全,但在进一步保护和活化发展上仍有不足,需要完善。

4.1建筑结构老化,房屋产权复杂
珠玑古巷现状建筑以主街一层祠堂和外围二至四层居住建筑为主。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年代久远,出现结构老化与破损情况,建筑质量一般,部分建筑质量较差,木构件损毁严重,有破损倒塌风险。

部分建筑空间狭小,通风采光较差,功能老化,居住环境较差,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需求。

此外,受移民迁徙文化影响,房屋产权关系复杂,产权不明确,有个人、多人、村集体或国家所有产权,且许多产权人移居海内外其他地区,增加了后续房屋保护修缮的难度。

4.2游行系统单调,街区活力不足
珠玑古巷距梅关古道15 km,沿线分布着众多的古村落和历史遗存,东侧濒临沙水河、大雄禅寺和大片田野,具有丰富的游玩资源。

但未能形成街区内外环状交通游行系统,游客主要在街区内部由南向北沿主轴巷道游玩,难以欣赏领略周边特色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游览过程单调乏味。

同时,街区缺乏绿地、广场、休憩等公共休闲设施,存在部分环卫设施尚不满足旅游配套需求、居民占用街巷空间、大量年轻原住居民外迁打工等问题。

游行系统单调,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空间利用不佳和社会结构失衡,导致街区活力大大降低。

4.3业态定位模糊,文化利用不足
珠玑古巷拥有姓氏、宗祠、商贸、古道邮驿和民俗宗教等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现有街区内部主要为服务周边居民和游客的少量商业业态,类型单一,水平和质量不高,未形成定位明确、统一完善的业态体系,对珠玑古巷特色资源和经典文化元素挖掘不足,资源开发和业态定位、布局停留在表面。

店铺经营以姓氏相关钥匙扣、挂饰、玩具、邮票等低端旅游纪念品为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手工艺等特色业态占比不足,游客对当地民俗节庆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性不强,传统戏曲表演与现代审美融合度不高,影响力小。

历史文化展览空间占比低,以静态展示为主,缺乏与游客的多方面立体互动,降低了游客对文物和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感。

4.4宣传方式单一,品牌意识淡薄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时代,人们逐渐舍弃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旅游资讯的习惯,转而使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微博、小红书、大众点评等线上新兴媒体了解旅游景点信息。

而作为4A级景区的珠玑古巷,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网站和电视台进行宣传推广,或是本地居民口口相传,没有建立以自身景区为运营主体的宣传平台,导致宣传方式单一,内容缺乏特色,影响力有限。

其次品牌意识薄弱,居民对自身街区历史价值和业态定位认识不足,基本没有注册的旅游商品,现有商品与珠玑特色文化融合度低,外包装设计传统陈旧,样式单一,对游客吸引力低,不利于珠玑文化品牌的经营和发展。

5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策略
5.1保护街区传统格局,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严格保护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区、古巷、农田、水系”整体空间格局,重点保护街区的“二路三街四巷”传统街区格局,改造街区的建筑,其功能、形式和尺度应与保留的历史街巷相协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以居民宜居为首要原则[5]。

在保留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的前提下,优化内部步行交通系统,对街区街角、袋状、腾退等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和景观提升,打造公共活动、休憩娱乐和公园绿地等功能全面的开敞空间,完善现代基础生活和旅游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居质量。

同时,在人口管理方面采用自由迁徙原则,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补助等措施,鼓励居民和非遗传承人继续在珠玑古巷居住生活,从而保留街区人口规模的稳定性和生活方式的原真性。

5.2开展分类保护整治,明确房屋产权责任
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众多新老建筑和周边环境要素等历史遗存,以建筑风貌和历史价值为基础,结合建筑高度、结构、年代和质量等要素,划分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一般建筑和周边历史环境要素五大类,实施分类保护和整治。

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以保护和修缮为主,主要手段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

传统风貌建筑以维修为主,保护好独有的传统风貌,延长建筑寿命,可适当引入文化、艺术和零售等业态进行活化。

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一般建筑大部分为街区近几年新建的祠堂或仿古风貌建筑,以保留和改善为主。

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一般建筑主要为古巷内部部分新建楼层较高的混凝土建筑,以整治提升为主,鼓励采用立面风貌重塑、外围景观整治和屋顶改造。

历史环境要素主要为保护周边古树名木、古井,以及沙水湖、沙水河及周边水塘水系水质。

同时,明确建筑所有权人、实际使用人、代管人等为保护责任人,完善责任人制度,确保建筑保护利用责任落实到个人。

5.3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构建文化展示游线
从文化的源头追溯强调历史的深远度,同时也从文化的影响范围突出地域的广阔度[6]。

整合珠玑古巷非物质文化资源,以珠玑巷人南迁传说、传统名产为核心项目,建立“一对一”保护机制,设立“民俗保护者”,将传统民俗保护和传承落实到个人,利用珠玑古巷沿街建筑空间作为空间载体,开办特产专卖店、展示店进行经营,打造特色非遗产品。

打造街区内部文化展示路线,形成街巷空间闭环,增强游客体验,同时对街巷故事进行编录,沿游径及主要景观节点、建筑设置标识解说牌,利用文字、语言讲好古巷故事,提升街区文化的可读性,严格控制道路两侧建筑高度,营造开敞的空间景观视廊。

外部串联梅关古道沿线多种文化资源,此游览线路集南迁文化、民系文化、商贸文化、游驿文化、宗教文化和农耕文化于一体,利用古驿道文化线路和沿线节点,串联各类功能业态,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和乡村旅游,使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在被保护的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

5.4优化功能业态布局,加强特色文化利用,强化宣传
体系建设
在珠玑古巷现有业态的基础之上,平衡文化氛围和商业氛围,丰富业态种类,提升业态品质,加强业态筛选和引导,打造历史文化和经济效益相协调的新发展格局,促使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实现街区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掘珠玑古巷姓氏文化资源,提炼姓氏人文精神内涵和文化符号,发展寻根旅游经济。

旅游商品是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性的商品[7],开发丰富多样的姓氏寻根纪念商品,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包装,结合文化展示线路,将寻根文化与当地自然山水景观有机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姓氏寻根旅游线路。

强化宣传体系建设,突出寻根文化中心,积极打造和推广姓氏寻根旅游品牌,政府建立统一的对外宣传平台,注重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数字媒体相结合,在线上加强网站、公众号、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宣传平台建设,在线下积极举办各类民俗节庆旅游活动,多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提升珠玑古巷寻根旅游品牌度和知名度。

5.5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完善管理保障体制
加强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自理能力,积极探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化治理模式,搭建涵盖十一类不同主体角色的平台,鼓励政府相关部门、镇街、社区、投资者、在地居民、专家、志愿者、设计师、高校及学生、社会媒体和乡贤共同参与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

从人群出发赋予历史空间更多时代人文的价值内涵,在保护更新中鼓励公众共同参与[8],提升保护活化意识,共同助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缔造经济增长和文化参与共享的发展新模式。

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修缮管理
机制,政府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激发居民自发保护和修缮传统建筑的热情。

建立基础地理数据库,以此为基础,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并积极搭建公开规划信息平台,搭建由专业人士、社会组织和志愿社团等群体组建的具有相当公信力的第三方专业平台[9],保障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保护活化规划的顺利实施。

6结论
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活化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文章通过梳理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沿革,提炼其物质空间和历史文脉的特色价值,在深入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保护街区历史格局,开展分类保护整治、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优化业态布局、多元主体参与和完善管理体制等保护活化策略,实现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更多同类具有特色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赖依聪.城市历史街区旅游者景观感知对旅游者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2]
李贵清,邓漫英,王玉珊,等.广东珠玑古巷文化旅游符号传播提升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1):67-72.
[3] 张杰,牛泽文.历史街区的主体构成及其价值内涵[J].城市建筑,2017(18):6-13.[4]
张军光,季乐民.南雄珠玑巷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开发[J].韶关学院学报,1996(03):7-10.[5]
李慧敏,王树声.新时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方法研究:以介休古城顺城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04):529-534.[6]
谢莉莉,常乐,宁革妮.基于价值导向下的襄城明清古城展示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5):42-43,41.[7]
李贵清,叶倩钰,隋春花.符号视角下广东珠玑古巷旅游商品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41-43.[8]
黄知真,陈弼成.福州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策略研讨:基于主体构成与价值内涵[J].福建建筑,2020(05):5-7,24.[9]
廖开怀,刘利雄,朱雪梅,等.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与活化利用的策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05):1-7 .
校园空间作为城市整体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与城市空间共融共生,相互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交集,这就需要提供必要的弹性空间满足未来发展的可变性。

原有设计思维习惯是建筑围绕用地占边布局,中间以景观或广场填充,这样实际上形成了建筑功能之间的割裂状态,本校园采用集中轴线布局,加强了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之间的轴线联系,提高了用地的使用率,加强了各功能空间的交通联系。

将运动平面空间置于右侧,以积极可变的模式扩大了预留用地的弹性,为后期与社会区域发展共生提供了空间保障,为未来校园不断变化的使用方式创造了前提,从而进一步延伸了校园的生命力。

5结语
无锡二泉中学新校区项目设计实践是对当下校园建筑满足更多社会功能的共享理念的呼应,对积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与周边学校乃至城市共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希望能
够通过共享、共融、共生空间的营造,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更多可能性的学习和生活校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成为积极有效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具有生命力的校园,进而带给它生命的延伸,最终提高师生和整个社会对校园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N].中国教育报,2018-11-24(003).
[2] 马小茹.“共生理念”的提出及其概念界定[J].经济研究导刊,2011(04):217-218.
[3] 冯正功,韩冬青,温子先,等.校园的复合与生长[J].当代建筑,2020(07):6-13.
[4]
任彦萍.基于开放性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设计策略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4):52-53.[5] 曾繁涛,李鹏涛.中小学校园建筑综合体设计探讨:呼和浩特北师大附小设计[J].中外建筑,2020(05):144-146.
[6]
陆激,周欣.读懂教育,设计未来:基于教育理念更新的中小学设计探索
[J].城市建筑,2016(01):20-24.
图9 二泉路沿街实景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10 二泉路主入口实景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上接第15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