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9学年期末质量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相关信息。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应用(5分)
1.按要求填空(4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善借于物也。
(荀子《劝学》)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雄奇景色的句子是,
,。
2.按要求选择(2分)
(1)小李学习不努力,父亲想用一句名言激励他,下列适合作为励志语的一项是()(1分) A。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B。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下列表达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1分)
A. 远眺群山环抱,白云缭绕;近看茶园葱绿,小河流水。
B。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远眺白云缭绕,群山环抱。
C. 远眺群山环抱,白云缭绕;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
D. 远眺白云缭绕,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6题。
(12分)
(甲)
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
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
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
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
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节选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乙)
2018年9月25日央视网消息:今天为您介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也让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选种,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多达230粒,仔细一推算,用它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灵感来得突然,而研究之路漫漫。
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此后,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2016年,袁隆平又带领团队,向“海水稻”发起挑战,并在新疆、山东、浙江、黑龙江、陕西等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区域开展测试。
目前,袁隆平正在研究第四代杂交水稻,他透露,超级稻有望在今年10月,实现亩产1200公斤,计划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大礼。
(节选自《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新闻报道—-袁隆平: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3.甲乙两文都写到袁隆平在1960年7月的那次重要“发现”,但写法各不相同,请根据对
4。
下列对两篇文章比较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属于人物通讯,叙述具体详实,行文生动形象.
B.乙文属于新闻报道,叙述力求简略,行文简洁明快。
C.甲乙两文都强调用事实说话,所用材料都真实准确。
D.乙文更讲求报道的时效,内容更新更快,传播更广。
5.甲文两处画线句都写到袁隆平的目光,但表达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
6。
2018年11月18日,袁隆平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引来人们的热议。
试写一段50字左右的评论性文字,发表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
(14分)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
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
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
莲芽能不能长出,是极大的未知数,就听天由命了。
②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可是,事与愿违,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风光,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
③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
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颜色极惹人喜爱,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
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
④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
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
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在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叶片扩张的速度,真是惊人地快。
几天后,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
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⑤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
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
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
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⑥接下来的日子,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
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
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
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⑦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
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⑧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纳凉。
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
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
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⑨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
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
⑩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
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
“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⑪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7.根据文章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种荷→荷→见荷→荷→祝荷
8.有人认为第⑤段可以省略不写,你是否赞同,请谈谈你的理由.(4分)
9.第⑥段画线句与下面语段的画线句都写到荷花,但写法及塑造的荷花形象不同,试作比较赏析。
(4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0.作者为什么会对“季荷”充满特殊的感情?(4分)
(三)比较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1—13题。
(6分)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其七)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1.两首诗均以为题材。
(1分)
12.下列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翁诗“绿遍山原白满川”句,描写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B.范诗“昼出耘田夜绩麻”句,勾勒出初夏时节农事的繁忙。
C。
翁诗满眼春色,范诗夏意正浓,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两首诗在风格上有所不同,翁诗清新自然,范诗质朴平实.
13.两首诗结构有何不同,请加以赏析。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第14-17题。
(13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3分)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小学而大遗.()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5.下列虚词意义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位卑则.足羞
C.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D.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
1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7.文中用三处对比论述“耻学于师"的危害,是否显得重复累赘,请加以分析。
(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第18—21题。
(10分)
烟霞岭游记
【清】赵坦
①烟霞岭,南山之长也。
秀气磅礴,苍松蔚然,晨光夕曦,烟浮霞映,彩错斓斒,天成图画.其地多胜迹,而岌嶪①难登,游者罕至.
②岁丙午孟春,友人李青湘及其从子映衡,齐志幽探,招余偕往.遂小憩石屋,指烟霞而进影。
③其上石磴陡削,苔华润滑,芒屦不留。
彳亍②达平处,得小寺曰清修,荒寒特甚.
④独寺后危石一林,秀垒数仞,竹箭摇风,绿逸有致。
左则嘉树青藤,深翳萦密,作帷益形。
遂乃藉草静对,觉襟怀若涤,神悦心清.起绕寺右,潭得龙泉,峰为象鼻,岩曰佛手,井号上方,莫不沁洁奇幻,克肖其名.而古洞中释像③列镌,又各示我胜.⑤相曲折西上,径忽线微。
仰睇岭脊,境益幽异。
因相与鼓勇而上。
云松竦峙,疏阴凉覆,俯瞰陵峦,环青拱翠,岭耸正中,若受展谒然。
他若湖光江影,越山烟渚,远近参差,相为映带。
⑥始知山深则景奇,心一则境辟,人不精进,安有得耶?俯仰久之,啸歌而下.时则斜晖欲毕,松色苍茫,烟霞在望矣。
注释:①岌嶪(jí yè):高峻的样子。
②彳亍(chìchù):慢慢走.③释像:佛像. 18。
第②段空格处应填入的虚词是.(2分)
A.哉B.耳C.焉D.乎
19.第③段“荒寒特甚”与第④、第⑤段照应的词语分别是、。
③④⑤段的关系是(3分)
20.对第③段画线句“又各示我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又各自显示我的超常
B.又各自向我显示奇能
C.又各自向我展示美景
D。
又各自展示自己的佳妙
21.作者游烟霞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三作文40分
我们生活的小区或小镇,有很多与其他小区或小镇不一样的地方,她的独特不只是引人注目,还引人深思。
请以“我们的小区(小镇)”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